第244章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绮华说得在理,想到百姓能靠着玉米安稳过冬的场景,他忍不住啐道,“全是因着系统太小气。”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眠山月。
眠山月高高昂起的脖子猛地僵在半空,一双黑眼珠挨个从雁萧关、绮华、陆从南脸上扫过,慌忙辩解,“这……这也不怪我呀,是系统它自己……”
话至半途,它猛地一僵,雁萧关也忽然愣住。
一人一鸟几乎同时唤醒了脑海中的系统面板,只见原本毫无动静的抽奖面板,此刻竟在微微闪烁。
眠山月眼中骤然亮起,急切催促,“宿主快点开看看。”
雁萧关指尖一动,点开抽奖圆盘,只见已抽中奖励列表里,原本孤零零的“一粒玉米种子”后面,竟多了一个小小的附加奖励选项。
他心中一动,慎重伸手按了下去。
刹那间,奖励面板迸发出刺眼的光芒,一时刺的雁萧关和眠山月都忍不住微眯起眼。
陆从南和绮华虽看不见面板,却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异光惊得后退半步,怔怔地望着雁萧关身前那片闪烁的光晕,不知发生了什么。
“这是……”陆从南下意识地按住腰间的佩刀,神色警惕。
雁萧关却顾不上这些,目光死死盯着面板,待光点散去后,原本的“一粒玉米种子”旁,赫然多出了一行字,“附加奖励:玉米种子一百斤。”
眠山月的翅膀猛地张开,差点从雁萧关肩头飞起来,叫道:“一百斤!系统这次居然这么大方。”
在雁萧关的带动下,眠山月也习惯将自己精分成了不受控的系统和能吃能睡的化身。
雁萧关却顾不上这些,目光死死盯着光芒散去后的地面,那里正有布袋凭空落在地上,布袋敞开着,里面金黄色的玉米种子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绮华猛地上前一步,又顿住,陆从南怔怔站在原地,一眨不眨地看着地上的玉米,恍如做梦般揉了揉眼,再看时,那些布袋仍稳稳地躺在那里。
眠山月动作最快,翅膀猛地张开,一头扎进最近的一个布袋中,扑腾着叫道,“是真的,全是玉米。”
雁萧关蹲下身,手掌插入布袋,抓起一把玉米种子,由着它们从指缝间簌簌落下。许久后,他忍不住喃喃道:“要不我们日后多骂骂系统,说不定下次它给的奖励还能翻个翻呢?”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眼底的激动却未消减半分。
激动过后,雁萧关正要关闭系统面板,却见奖励面板仍在闪烁。他这才仔细看去,只见附加奖励下方居然还有一行字,“玉米种植伤病及对应处置方法”。
雁萧关一怔,将其点开,大略扫了一眼,面上变了变。
此时眠山月还只顾着在玉米堆里扑腾,陆从南也围着布袋满脸欢喜,唯有绮华注意到雁萧关的神情变化,担忧地问:“殿下,可是有什么问题?”
雁萧关摇了摇头,“倒不是单纯的坏消息,系统另补充提到,玉米种植过程中会有不少伤病,比如苗期易遭地老虎啃食,灌浆期可能染大斑病,连阴雨时还会发霉腐烂。”
他顿了顿,语气轻松了些,“不过好在每种伤病都有对应的处置法子,地老虎可用炒香的麦麸拌药诱杀,大斑病需提前喷洒波尔多液,发霉腐烂则要及时通风排湿,还附了具体的配药比例和操作时机。”
陆从南闻言,从惊喜中回过神来,凑近了些问:“也就是说,只要按法子来,就能防住这些伤病?”
“应当如此,”雁萧关颔首,将面板上的内容快速记在心里,“看来系统虽小气,倒也没藏着掖着,这些法子看着不算复杂,只要细心些,总能做好。”
绮华松了口气,“既有应对之法,种植玉米便稳妥多了。”
“照样得谨慎,”雁萧关站起身,拍了拍手,“绮华,你让人选块向阳的熟地,先按法子翻耕暴晒,杀灭土里的虫卵,待我把这些处置方法抄录下来,你再将其分发给负责耕种的农官,务必让每个人都记熟。”
“从南,你去备齐麦麸、石灰、石胆这些东西,按比例配好药剂,随时待用。”
两人齐齐应下,先前的惊喜化为踏实的干劲。
眠山月从布袋里探出头,嘴里还叼着一粒玉米,得意道:“我就说系统靠谱吧,给了种子哪能不给法子?”
雁萧关看了眼这只邀功的鸟,嘴角弯了弯:“确实靠谱了一回,等玉米种成了,给你多留两把当口粮。”
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可眼下时节不等人。去年第三季水稻的收成便不怎么好,今年看稻穗的模样,怕是更不乐观。
即便这几袋玉米种子称量下来足有百斤,却也赶不上趟,只能仔细收好留着明年开春再种。
不过府衙里负责农桑的农官却激动得不行,一天要跑十数趟把守严密的库房,生怕哪里窜来的耗子将这难得的高产种子给祸害了。
还是绮华看不得他这般紧张,干脆寻来几个半人高的陶罐,将玉米种子分装进去,用软木塞紧紧封了口,又在罐口缠上三层麻布。
“放心吧,”绮华拍了拍陶罐,“这玉米种子晒得干透了,只要不沾潮气,放到来年开春绝无问题,平日里多照看些别生虫便是。”
农官这才稍稍安心,却仍坚持每日去库房转一圈才肯罢休。
另一边,云雾山下的工坊建造也没花太多时日。
大梁朝的木匠与建房匠手艺本就扎实,只要人手足够,便是起一座小城也不过数月功夫,当初赢州王府,仓促之间也只用了十数日便立了起来。如今这羊毛工坊虽说规模大了些,建造也繁琐了些,却也难不倒这群匠人。
李清墨拿着雁萧关画的简易图纸,日日守在工地上盯着进度。按图纸规划,整个工坊被分成了数个相连却又独立的处理室,形成一条清晰的流水线。
最外头是收毛房,屋顶开了数扇天窗,地上铺着光滑的青石板,墙角还挖了排水的浅沟,专门用来接收百姓送来的羊毛,在这里进行初步的分拣与称重。
往里走是洗毛房,靠着山脚溪流的方向凿了数个大池子,池底接了竹管引水,旁边垒着数个灶台,灶上搁着锅,专门用来烧水烫洗羊毛。
梳洗房隔壁是弹毛房,屋顶架着高高的木梁,梁上悬着十几根结实的麻绳,将来要挂起弹弓用的,只有将羊毛弹散成均匀的絮状才好。
再往里是纺毛房,靠墙的位置砌了两排石台,将来要摆放纺车,中间留着宽敞的过道,方便人来回走动照看。
最里头则是织毛房,面积最大,地面用石灰与糯米汁混着夯实,平整又防潮,墙角立着数根粗壮的木柱,用来固定织机。
第199章
各房之间被墙隔开, 墙上开了小窗,既能通风,又能让前一环节的羊毛顺畅传到下一环节。
除这些外, 还有工人休息的小耳房, 堆放杂物的储藏室,处处规划得妥妥帖帖。
李清墨刚拿到图纸时, 心里是止不住的感叹雁萧关的奇思妙想,居然能想出将其分成不同的部分让工人负责的妙法,如此这般,他也不必忧心招工来的百姓学不会而无法顺利完成任务。
殊不知这只是因为雁萧关一开始也有些看不懂这处理羊毛的法子, 琢磨了许久, 直到将其分成了一个一个步骤,才慢慢理清。因此他要建工坊之时,便也干脆将其分成了不同的环节。
站在即将完工的工坊前, 看着这一排排整齐的屋子,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光滑的木柱, 他从未想过, 自己住了半辈子的山坡上,竟能立起这样气派的地方。
“大人, ”一个匠人擦着汗走过来, “最后这扇门安好,就全齐活了。”
李清墨用力点头, 眼底亮得惊人,“好,等安好门,就等着殿下派人送工具来了。”
工坊建好,剩下的便是招人手。家中壮劳力虽不在, 可家家户户总有还能使得上力气的人,或是半大的孩子,或是能做些轻活的老人,甚至还有不少妇人,平日里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照料田地,手上有的是力气。
这日天刚蒙蒙亮,李清墨刚打开工坊的木门,就见门外已站着不少人,个个眼神装满期待。
“清墨啊,这工坊当真招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往前凑了凑,手里还牵着个怯生生的小姑娘,“我老婆子虽手脚慢了些,可搓羊毛,捡羊毛还是能行的,给口饭吃就行。”
“婆婆放心,只要肯干活,都要。”李清墨笑着侧身让开,“殿下说了,工坊工人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活做得好,干多少活给多少钱,绝不亏待大家,大伙先进来看看,熟悉熟悉活计。”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松了口气,簇拥着往里走。看着屋里整齐的木架,干净的石板地,都忍不住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