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记录得明明白白整整齐齐,寻不出丝毫可以指摘的含糊之處。
  这一个月,客棧的生意确实兴隆,人来人往,记录密密麻麻,入住和退房的条目占据了账簿的大多数篇幅,记录着从昂贵的甲字号房、舒适的乙字号房,普通的丙字房,乃至仅供歇脚的丁字房通铺的所有流水。
  其次便是酒水饭菜的收入,虽然单笔看来零散,但汇聚起来亦是可观数目。
  从一碗简单的阳春面,到招待数位客人的席面,都一一清晰列出。
  此處,谢乔指着一条记录问道,十二日午时,六碗阳春面,二十四文。怎么比其他日子的阳春面贵了?
  邹兰不慌不忙地解释:那日是城里赶集的日子,来的客人多,面也涨价了。我们进的成本高,自然卖价也就高了些。
  谢乔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往后翻。
  进项之后,是支出。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最大的一笔固定支出月租。
  这是客栈每月需按时交给这处铺面房东的租金,八百文。
  紧随其后,是几行并列的条目,详细记录着店里几位伙计、后厨的师傅以及打杂帮工的月錢。
  每个名字后面都缀着各自应得的工食银钱,数目虽不算太大,却是维持这家客栈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人力成本。
  再往下翻阅,便是更为琐碎的每日流水开销记录。
  采买米、面、油、盐等等,一项项列得分明。
  购入当日新鲜的菜蔬鱼肉,补充燃烧的柴薪与炭火,确保后厨运转无碍。
  甚至连修补被客人不慎碰坏的桌椅、更换磕了边角的碗碟这类零碎用度,都用更细密的小字一一录入。
  账簿记录着日复一日的经营痕迹,虽显琐碎,却也无比真实地反映了客栈的日常。
  账簿的最后几页,每月都单独列着一项市税。
  朝廷定下的标准,依律十抽一,具体数额是根据当月总入项算出来的,一笔不多,一笔不少,是交给官府的规费。
  梁国市曹征缴的税收,名义上需要上交中央朝廷,部分留作地方财政支出。
  谢乔很清楚,这些钱,真交上去,最后必定是进了統治阶层的私人口袋,被肆意挥霍。
  黄巾之后,烽烟四起,朝廷的政令难出雒阳。
  但她也不能将梁国税收据为己有,否则会被系統打上【贪赃枉法】的标签。
  不过,她完全可以拖延,延迟上交,一拖再拖。
  毕竟很多地方郡国都是这么干的,否则割据一方的诸侯哪来的钱粮招兵买马?
  先拖着,看看未来的风声再说。
  谢乔的目光在几个关键的汇总数字上稍作停留。
  总进项、总支出、以及最后的结余。
  这个数字,就是这个月实实在在的利润。
  谢乔心中升起一股踏实感。第一家商铺的第一笔分红,比预想的还要丰厚。
  合上账簿,谢乔肯定地看向邹兰:掌柜的,没有问题。
  闻言,邹兰立马取出一个提前准备好的木匣子,双手奉上,随着她的动作,里面发出一阵悦耳的铜钱碰撞声,沉甸甸的。
  这是这个月的分红,除去各项开支,客栈净赚七千三百四十二钱,按约定,乔先生占四五成,共计三千六百七十一钱,请您点点。
  谢乔接过了颇有分量的钱匣子,一打开,一股铜钱特有的气味混杂着些微的汗渍味儿扑面而来。里面是码放得还算整齐的铜钱串,大部分是黄澄澄的新铜钱,间或夹杂着些许磨损发乌的旧币。
  谢乔淡淡一笑,盖上匣子,示意伙计收下。
  三萬钱的本金,第一个月便有如此进账,确实喜人。
  照这个势头,回本之日可期,之后便是纯粹的盈利。
  谢乔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意念驱动。匣中瞬间一轻,里面的铜钱凭空消失。
  与此同时,她眼前弹出系統界面,代表财富的数字轻轻跳动了一下,最终定格。
  [余额:三百零七金七千六百钱]
  萬钱等于一金,她的账户总余额达到了三百余万钱。
  要知道,这家福安客栈只是她产业当中的极小一部分,在睢阳城,她共计入股了十七家客栈。
  有寻常巷陌里的小门脸,也有东市附近那两家大客栈。
  除客栈外的城中的酒家、食肆,也是她重点投资的产业。还有东市的一些出售稀奇商品的摊位,则是她的全资产
  业,净利润都到了她的手中。
  但这些钱还不够,未来,她要暴兵,要疯狂建筑,要集中力量干大事,钱自然是囤得越多越好。
  养军队,尤其是养通过系統招募的精锐部曲,光靠梁国这一郡之地的营生,是远远不够的。
  以招募一支[西凉弓骑1级]为例,满编八骑,招募费用为500文。
  这还仅仅是开始,维持这支八人小队,每月还需固定支出三千文钱作为军费。
  且军费数目和部队人数及兵种类型直接挂钩。一支整编完毕的[西凉弓骑2级],满编人数为十八骑,每月的维持费用为四千文。以此类推,[西凉弓骑3级]的维持费用则为五千文。
  由此来看,部队的等级升到越高,比新招募另一支部队更划算,因为有三千文的起步军费,更不要说升级带来的属性上的全方位提升。
  目前,谢乔麾下的武装,包括军户民兵,梁国的郡国兵,以及宁陵坞的私兵,以及通过系统训练的部曲。
  系统部曲是花钱的大户,总数约三千人。
  其中人数最多的部曲是西凉弓骑,包括八支[西凉弓骑5级],八支[西凉弓骑4级],十支[西凉弓骑3级],十三支[西凉弓骑2级],总计约一千二百骑,每月维持的军费达到了恐怖的二十万钱。
  西凉铁骑人数较少,约六百骑,军费也近十万钱。西凉弓手和西凉步卒维持费用比骑兵低一倍左右,军费八万钱。
  每月她需要支出的总军费达到了夸张的四十万钱。
  仅仅是三千人的部曲便已如此,若要组建并维持一支足以逐鹿天下的庞大军队,那消耗的金钱简直是天文数字。
  虽然系统部曲颇为耗钱,但通过系统界面直接招募,几乎是瞬间成型,省去了漫长而繁琐的训练过程。
  训练效果事半功倍,短时间内便能够迅速掌握各种战术技能。
  系统出品的军士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他们的士气始终高昂,即使面对逆境也能保持战斗意志。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系统士兵的忠诚度高,绝对可靠,无需担心背叛,绝无寻常军队可能出现的哗变或懈怠。
  若是不依赖系统,选择自行募兵,征召军户,或是组织民兵。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廉,不需要直接支付系统那般高额的军费。
  但缺点同样明显,训练周期漫长无比,一名合格士兵的养成需要数月乃至数年。
  其纪律性、士气和忠诚度,也远不如系统部队那般稳定可靠,变数太多。适合用来填线。
  权衡两种方式的利弊,在未来的争霸中,两者必须要结合运用。
  账目之事暂告一段落。
  谢乔心中念头一转,看向邹兰。她没有忘记此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谢乔随口问:掌柜的,听闻郑夫子下榻本店,可有此事?她要打探情报,以便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邹兰答:不错,郑夫子宿在本店,但不出门,也没有动静,每天只有吃喝拉撒。
  1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就没有打探情报的余地。
  谢乔不禁感叹,这才是大家的治学态度,也只有古代的环境,没有诱惑,方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另一头,梁园的谢均同样废寝忘食。想来这场辩经,注定成为传世经典。
  邹兰话音刚落,门外院中的安宁,立被一阵仓促脚步声打破。
  邹兰警惕地推开门,只见月洞门影壁后,转出四道身影。
  为首的正是先前投宿那师徒中的大弟子周算,肩上沉甸甸伏着一人正是他们师父公孙延。
  老先生双眸紧闭,鼻息沉匀,不似病痛缠身,倒像是睡熟了。
  紧随其后的两位弟子,两人脸上带着明显的慌张局促,眼神游移,不敢与人对视。
  哎呀,几位先生这是
  邹兰眼尖,脸上立刻漾起惯常的迎客笑容,快步迎了上去。
  她的目光在公孙延身上轻轻一掠,多停了那么一瞬,随即转向领头的周算,声音依旧温婉:可是腹中饥饿,想用些什么宵夜?
  我这便吩咐后厨去备些清淡的米粥,或是热腾腾的汤饼,如何?
  周算被这突如其来的招呼问得一愣,肩头微微一沉,险些让公孙延滑落。
  他慌忙扶稳,脸上挤出个僵硬的笑容,朝邹兰拱了拱手,嗓音有些发紧:掌柜的好意,我等心领了。只是只是并非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