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公孙延以杖顿地,直接打断他:老夫偏要住在此处!
  师父
  老夫偏要住在此处!
  师父
  老夫偏要住在此处!
  周算:
  得,这老头又开始犯浑了,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周算苦着脸,只得硬着头皮要了房。
  邹兰连忙给店里伙计使眼色,对方麻利地去腾房间。
  周算颇为无奈叹口气,他们倒不是没錢,或者节俭吝啬。师父在扶风郡,也算是名气不小的宿儒,在郡学讲学。
  但出来这一趟几个月,每日花销不少。携带的盘缠不多,得省着点花。
  主要师父的名声十分有限,一出了扶风就不好用了。若是盘缠用完,又无相识,他们可回不去了。
  一炷香的时间,伙计收拾停当后回来,邹兰立即将客人引去后院的房间。
  推门而入,经过简单的收拾,房间内还算干净整洁,没有异味。
  床铺虽不宽敞,但他们师徒四人侧着腄,挤一挤,还是能勉强对付的。
  客官打算住几晚?邹兰问。
  郑玄住几晚,老夫便住几晚。公孙延在二弟子明瑜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邹兰点点头,面露笑容,那还是说好的,五十文一晚。天色已晚,祝各位客官好梦。
  她退出去,临走前不忘嘱咐,长夜漫漫,客官若是饿了,可尽管到前院唤我,我随时吩咐厨子煮宵夜。
  周算心中了然,要吃的都是额外收钱的,房价不菲,那吃食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不如忍一夜,明日一早,去街头买饼。
  他蹲下来,伺候公孙延脱鞋。
  这时,一直保持沉默从没开口过的三弟子闵宁突然意识到什么。
  他站在公孙延面前,整理了一下衣袋,突然双腿一弯,径直跪了下去。
  他执周全的弟子礼,面向公孙延,神态诚恳。
  亲爱的师父,发生了一件事。现在,弟子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师父想先听哪一个?
  坏消息。公孙延眉头紧锁。
  我们的盘缠遗失了。因为我们这么久没用过钱,故弟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遗失的,遗失在何处。
  那好消息呢?
  好消息是,弟子刚刚终于把这件事想起来了,如果我们现在去退房,桑榆非晚。
  第101章
  深夜,萬籁俱寂,福安客棧的后门被轻轻叩响。
  门轴响动,掌櫃邹蘭亲自开门。见到来人,心领神会。
  门外立着四人,为首的正是那位入股客棧的乔先生麾下的中年管事,身后还有两位年轻的随从伙計,身形健壮,沉默寡言。以及一位陌生女子。
  管事微微颔首,声音压得低沉:邹掌櫃,叨扰了。
  今日,正是契书约定的分紅的日子。
  契书上定好了每月的晦日,双方要清点账目,按约分紅。
  那陌生女子,自然就是謝乔。她特意乔装打扮了一番,第一次分紅,可不能错过,她不仅要亲眼见证,更要摸清楚这些商鋪的底細。
  古往今来的经济活动中,只要涉及入股分紅,就无法杜绝做假账的行为。
  謝乔心知肚明。所以,她在对睢阳各大商鋪入股之初,便做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这些措施并非萬无一失,却能最大限度地压缩作假的空间。
  首先是在相府外张贴榜文,包括红黑二榜。
  睢阳城内,所有市曹登记在册商鋪,无论大小,皆在榜单之上。
  红榜,顾名思义,自然是用来表彰先进的。每月末,市曹会依据各家商鋪的营收增
  长幅度以及平日的诚信经营状况,由专人评选出红榜名单。红榜的前三名,可免五成市税。
  五成,这对于任何一个商家而言,都是一笔不菲的收益。同时,上榜意味着官方认证的金字招牌,意味着好评,意味着更多的客源。
  有红榜,自然就有黑榜。
  黑榜,便是为那些心存侥幸、试图在账目上动手脚的商家准备的。
  一旦被举报查实存在作假行为,立即登上黑榜,昭告全城。
  上了黑榜,虽不至于立刻抄家锁人,但那种无形的压力,却足以让任何一个体面商人坐立难安。这等于是官方盖章的奸商认证,上榜意味着差评,顾客见了都要绕道走,经营流水必然大打折扣。
  若有商铺连登黑榜三个月,那等待他们的可就不是颜面扫地这么简单了。轻则罚没全部所得,重则家产充公,店面收回。
  恶劣者,直接逐出梁国,永世不得行商。这等于是直接断了其生路,不可谓不严苛。乱世用重典,不用雷霆手段,不足以震慑宵小。
  而举报者,将得到重赏。一旦举报查实,举报之人不仅身份会得到严格保密,更能从被罚没的款项中,按比例获得一笔丰厚的赏金。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必有反水的伙計。
  这让潜在的作假者心生忌惮,也让知情人有了举报的动力。
  其次,市曹内部组建了审計吏。
  这支队伍由市曹掾亲自挑选信得过的人组成,这些审計吏出身清白,识文断字,尤其精通算数,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不定期对商铺进行突击审查。
  他们会查看流水账,审查細致入微,核对库存,甚至暗访顾客。
  审计吏将所有发现的问题、异常情况以及收集到的证据详細记录,形成报告呈报市曹掾。一旦证据确凿,且违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比如虚报、瞒报营收,恶意欺骗顾客等,市曹便会启动黑榜程序。审查结果与红黑榜挂钩,形成常态化监督。
  还有最后一个举措,在入股完成之后,股东与商家,都会在市曹史的见证下,敬拜商圣。
  敬神拜神,是古代社会一种形式感极强的仪式。
  謝乔利用这种形式,从道德层面进行约束。
  虽然她知道,道德约束在利益面前往往不堪一击。但配合前两项硬性措施,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这些办法无法彻底杜绝一切作假。
  总有人心存侥幸,总有人罔顾道德。
  但这些行为只能是少数了。
  多数人会在高额的惩罚和严密的监督下选择诚信经营。
  不敢当,不敢当,管事里面请!邹蘭脸上堆起恰到好處的笑容,并无半分被打扰的不耐,反而透着熟稔与客气。
  侧身让开身位,四人进门后,她再谨慎地关上门,插上门栓。随即引着一行人进了一间僻静的账房。
  这里远离客房,说话不怕被人听了去。
  账房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一盏油灯搁在桌上,光线不强却足够照亮整个房间。四壁摆放着几个木质櫃子,上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种账簿和文书。灯火下,邹蘭弯腰,从一个小櫃里取出一叠用細绳穿好的麻纸账簿,纸张边缘因反复翻看而有些毛糙。
  这是这个月的账目,请您先过目。邹兰将账簿双手奉上,语气恭敬。
  管事接过账簿,粗略地翻了翻,随后递给了謝乔,口中道:乔先生吩咐过,账目需由这位娘子一同核验。
  他适时地改了口,掩饰得颇为自然。
  邹蘭轻轻点头,表示理解。她随即说道:两位若是对账簿有任何不明之處,可尽管开口询问,我对每一笔进出都清楚。
  手中的账簿颇有些分量,麻纸粗糙的纹理,在灯火下泛着微黄。谢乔垂下眼帘,只以一个管事应有的审慎,一页页翻动。
  竖行记账,繁体字迹,邹兰的字迹虽然没有章法,但实用,一笔一划清晰有力,确保能够辨认。
  虽然谢乔阅读起来吃力,但总的收入支出趋势是清楚的。
  客棧这一个月来生意兴隆,比她预想的还要好。
  细看账簿,容易看出来,掌柜邹兰这人颇为心细,账簿上这一月来的每一笔进项,都用浓墨清晰地标注着日期、事由和数目。
  无论是客房的租金收入,还是酒菜的嚼用所得,都记录得一丝不苟。
  支出部分则特意用了稍淡的墨色加以区分,一看便知。
  淡墨记录着采买米面油盐、柴薪炭火的日常开销。
  甚至连修缮磨损的门窗、添置新的杯盘碗碟这类零碎花费,也未曾遗漏,笔笔在册。
  谢乔的目光细致地扫过具体的细项。
  阆中彭云三人,戌时入住甲四房,翌日卯时退房,进錢五十文。
  陈留张起一人,戌时入住丙七房,翌日巳时退房,进錢二十文。
  东郡李立一家五口,子时入住丁一通铺,翌日巳时退房,每人五文,进錢共计二十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