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但这是一场风暴,一场李显没有预料到的风暴。
朝中清流和御史台的谏官们纷纷上书, 盛赞皇帝此举,并要求他抑损武家。
他们在奏章中说,则天太后功高不假, 但自武三思独掌大权以来,广结朋党, 排除异己,贪赃枉法,耽误战局……
这一桩桩一件件,若放在寻常臣子身上,早就腰斩弃市了。武三思不仅没事,还大权独揽,圣上理应给他一个教训。
李显十分为难,回到皇宫想找韦后商量,却见韦后扑在锦榻上垂泪。
他想问韦后原委,可皇后总是避而不答,还说什么“不要为了臣妾折损皇家的面子”。他只得下令查问宫人。
最后还是皇后的大宫女说出了实情。皇后午后见了三个来自西域的客人,便成了这样。
“什么人?”李显问。
皇后哭得更厉害了,拿着帕子擦眼泪,也不说一句话。
“请皇帝恕婢子无罪!”
大宫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是……是悖逆的五王之中的……袁恕己、桓彦范、敬晖三人!”
“他们没死?!”李显讶然道。
“不要再说了。”皇后抹着眼泪,“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但愿陛下好好考虑臣子们的话,不要让公忠体国的大臣们心寒。”
当晚,李显找到曾为自己母亲行走灰暗之中的褚沅,要她在长安城中掘地三尺,也要把这几个人找出来。
褚沅受命而去,她只花了三天,就把三人带到了李显面前,还顺便带回了当年那场冤案的关键证人——两个负责印刷张贴的泼皮无赖。
受贬已久的三人,终于有机会面对面地向皇帝道出真相:他们讲了自己的忠心和武三思的阴谋,还讲了自己如何被周利贞追杀,如何机缘巧合为突厥人所救,又如何借着大唐扫荡西域的机会逃出生天,回到长安。
昔年权倾朝野的五位大臣,如今只剩下历经风霜,老态龙钟,再也不复之前敏锐的三人。
李显望着他们,那颗担心他们谋朝篡位的心渐渐放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被蒙骗已久,一朝醒悟时的愤怒。
天不亮,李显下令同意武平一奏疏的建议,下令免去武三思一切官职,将他打入大牢。其子武崇训想向安乐公主求情,得到的只是一纸和离的诏书。
数日之内,权倾朝野的武三思一党树倒猢狲散。武三思还未受审之前,已经外放的宗楚客、崔湜等人就上书揭发他的罪行。
李显看完之后,勃然大怒,立刻命有司将武三思一家抄家夺爵。
这无疑是将武三思的处境变得更坏,一时之间,朝廷为雪片般的弹劾奏章淹没。有司会审三日之后,以通敌叛国、贪赃枉法等诸多罪名,判武三思秋后处决。
李显念在他是外戚,赐他白绫一条,毒酒一杯,把其家人流放去了自己曾经待过的岭南。
消息传到西域的时候,已是春日的晚上。洛北已从北庭回到了碎叶城的安西衙署。
吴钩推门而入,看到洛北正坐在桌前,桌上摊开了一本厚厚的大食语书册,他不看书,只望着窗外发呆。
“公子!好消息!”吴钩低头道礼,“裴老板从长安来的信:武三思完蛋了!”
“这是意料中事,称不上什么好消息。”洛北转过头来,望着满脸喜色的吴钩,“伷先还有什么消息?”
“还有些朝中互相攻伐的事情,公子可以稍后再看。倒是有两件事情颇为奇怪,一个是皇帝陛下虽然勒令武崇训和安乐公主和离,还把武崇训流放去了岭南,却又为安乐公主结了一门武家的婚事。把她赐婚给了武延秀。”
洛北忍不住笑了:“吴判官,你说错了,不是把公主赐婚给了武延秀。陛下是把武延秀赐婚给了公主啊。”
“啊?”吴钩愣了片刻,才从洛北这难得的玩笑话里听出来好笑之处,“是啊,武延秀先是和亲突厥,又当了大唐皇帝的女婿,可真是‘贵不可言’。”
“他在突厥的时候我和他相熟,他在骑射、文采上都没什么特长。但人生得是唇红齿白,面如冠玉,眉眼俊秀。又兼善于歌舞、蹴鞠,公主们喜欢他,也是正常。”洛北道,“何况,皇帝陛下也需要这桩婚事,证明他不会将武家赶尽杀绝。”
吴钩点了点头:“还有一件事,就是皇帝下诏,说明两年前五王冤案都是武三思有意诬陷五王,中伤皇后。不仅复了五王爵位。还打算还袁恕己、桓彦范和敬晖三位相公宰相职位。如今桓彦范任大理寺卿,敬晖去了门下。只有袁相公拒不受赏,向皇帝提出告老还乡。”
洛北笑道:“想来皇帝也恩准了?”
“是。”吴钩点了点头,“我真有点看不懂这个袁相公,多好的机会啊,他竟这样白白放弃。”
“他毕竟曾是相王的属官。他在朝中身居高位,难免会让陛下猜疑相王,他是为相王考虑啊。”洛北感叹一句,顿一顿,才看向吴钩:“就这些,没其他的事情了?”
吴钩知道他心中有事,此刻也不便打扰,但他犹豫再三,还是说道:“公子,恕我直言,您应该重建一支卫队了。”
“重建卫队?”洛北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吴钩点了点头:“公子忘了,您的亲兵如郭知运等人,都是吐谷浑首领宣彻王子送您的卫队。如今他们都各自执掌兵马,无法再在您的身边保护您的安全。您应当重新挑选一支卫队了。”
洛北不解地歪了歪头:“难道我就有这么不让你们放心?先是伯克赠我兵马,你又劝我重建卫队,还有孝嵩,简直是见人就要告我一状……”
吴钩无奈地笑了:“公子,非要我直说不可吗?您自恃年少,冲锋必在前,用兵必弄险,还喜欢做白龙鱼服之游。要没有支合格的卫队在一边看着,我真怕您……”
“好了,不吉利的话不要说了。”洛北怕他再说下去,又要翻起当时在碎叶城中被刺杀的旧账,那可就不是几句话能说完的了,“我听你的还不行吗?只是这卫队长的人选……”
“巴彦将军如何?”吴钩建议道,“他对您忠心耿耿,武艺高强,性格直率……”
洛北摆了摆手:“你干脆直说,他们轮班看着我养伤的时候,只有他宁愿和我起冲突,也不愿意放伤刚好的我去碎叶城里透风。所以你信得过他。”
吴钩笑了:“公子知道属下的苦心就好。”他说着就要告退。
“吴钩,”洛北忽而叫了他的名字,“等此次金山之行一结束,郭知运便会因功被委任为白亭军使,去那里统领一城兵马,还有我的亲兵部将们,大部分都会受赏升迁,你呢?你有想去的地方吗?”
吴钩知道他是在酬功,面上却笑了:“公子不希望我继续为您工作?”
“不,只是觉得理应为你表功。以你的能力,去哪个地方做个转运使,或是干脆去长安户部,都是可以的。”洛北道,“实在不用总是屈居人下……”
“公子千万不要这样想。”吴钩再度低身向他道礼,“我追随公子,是我自己的选择。倘若有一日我真的想去做转运使或是户部的主事,我会告诉您的。”
洛北点了点头:“好啊。”
吴钩以手抚肩,向他道了个突厥人的大礼,才起身离开房间。
洛北望着他离开的背影,神情中竟多了一点不解,他揉了揉太阳穴,在心底自言自语:
“我又是在做乌特特勤的时候和他有过往来吗?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但吴钩的动作到底使他下定了决心。他合上那厚厚的书册,从床边的矮橱中,取出了一套白紫的华服。
洛北将那套华服重新叠好,放进了行李的最底层,他的动作缓慢而慎重,仿佛在处理一件易碎的宝物。
这套华服颇有胡风,图案繁复,色彩斑斓,每一针每一线都透露着精湛技艺。
它不该属于大唐的安西副都护洛北,而是应该属于阿史那乌特,那位在西域拥有崇高地位的“乌特特勤”。
若要让洛北自己说,他并不想重新成为乌特特勤,那个身份带给他太多的束缚和责任,他更愿意作为那个普通的大唐将军洛北为国家效力。
但阿史那匍俱败得比他想象的还要快。他一箭也没有放,就靠声望收复了多逻斯水至金山的广袤土地。
结果,如今只有“乌特特勤”能镇得住碎叶城以北的土地,为了大唐,他别无选择。
“阿史那乌特。”他伸手抚过那件华服,低声对自己说:“早点休息吧,接下来,还有很多人要见,还有很多路要走。”
第131章
阿史那献的队伍再度从碎叶城起行, 随行的人数已是浩浩荡荡。
朱邪烈骄傲地把那面象征乌特特勤的飞鹰旗高高地升在队列的最前,琪琪格、莫潘有样学样,最后连哥舒亶都加入了——他已因功被重新授予孤舒州都督兼本蕃押蕃使的职务, 如今正式统领哥舒部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