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表哥 第28节
秦谏笑道:“我只对我夫人油腔滑调,那怎叫油腔滑调,那叫情之所至,兴之所起,才说出的肺腑之言。”
程瑾知又看他,这一刻,她觉得面前的男子的情感再真实不过。
之前那种欢喜娇羞愈加浓烈,让她明确感受到和一个俊秀的男子、自己的新婚夫君的闺房之乐与缱绻柔情。
两人相偎而眠,翌日一早两人才起便有裕春院的人过来,称二老爷请秦谏先不忙去东宫,过去一趟,他有事相托。
程瑾知问他:“二叔大概是什么事?”
秦谏一边系着腰带,一边想了想:“祖父昨夜大概是和二叔谈过了,这应是祖父的安排,我去了便知。”
程瑾知点头,说完他就去了。
没一会儿回来,面露喜色,说老侯爷同意了,二婶不必过去,让秦奕过去推掉婚事,他则去稳住局面,给秦奕壮胆,最重要的是他要去找王家人问话,让他们帮忙提供线索,秦琴被何人推下水,秦家考虑让京兆府来查。
目的不是要将此事闹得满城风雨,而是要敲打王家,他们知道王家的谋算,只是他们不中套,此事是王家过了份,秦家记着。
两人一早过去,事情办妥,正午回来,秦谏接着去东宫,走前程瑾知问:“这事既然了了,晚上我让人备酒席,请琴妹奕弟过来吃酒如何?当是庆祝,怕琴妹总放在心里。你晚上能早些回来吗?”
这倒是秦谏没想到的,的确怕秦琴仍想不开,庆祝一下就是告诉她,家中人都认为这是喜事,叫她不必伤怀。
他问:“你之前不是说琴妹不喜欢你吗?”
程瑾知抬眼:“我忘了不行吗?你既提醒了我,那我就不没事找事了。”
秦谏连忙拉她:“我哪是提醒你,我是……”
她看着他,他却默了半天道:“算了,怕你又要说我油腔滑调。”
程瑾知笑着打他。
傍晚一顿酒,秦琴果真好了许多,先前还拘束,后来便谈笑自如,自己说王昊川那样的人,她宁愿老死家中也不嫁。
酒席结束,秦奕被下人扶着离开了,秦琴却没跟着走,而是到程瑾知身旁道:“嫂嫂,能出来一下吗,我和你说几句话。”
程瑾知点头,与秦谏说了一声,就同秦琴一道出去了。
出了绿影园,到外面花园的一角,四下无人,只有旁边悬着的灯笼,还有轻拂的微风,秦琴停下来。
她看着程瑾知道:“嫂嫂,谢谢你与大哥替我做这些……大哥也就罢了,他毕
竟是我大哥,但你不同……你本不必管这闲事的。”
她向来没怎么说过好话,这番话是心里话,鼓足勇气,借着酒劲说出来,说得十分磕绊。
程瑾知轻笑:“我是你大嫂,自然也当维护你,哪里算闲事?再说……同为女子,得知任何一人要嫁王昊川我们都会可惜同情,别人倒罢了,管不着,你毕竟是身边的人,哪里能不管?”
秦琴低头,满腹感激不知从何说起,程瑾知宽慰她:“别放在心上,你若真想感谢我,以后就好好的,还像以前一样满身傲气,选一个合你心意的夫婿。”
秦琴被她打趣得笑了,好半天才低声道:“我那天的话,嫂嫂听到了是不是?就是……”
她不好说,又沉默下云,程瑾知缓声道:“我听你说起云姑娘。”
秦琴不出声。
程瑾知却是声音平静:“我知道她这个人,嫁来之前就知道。只是大家都瞒着我,我也就装不知道了,说出来也没什么好的。”
秦琴马上解释:“我没有喜欢她,我又没见过她,只知她姓云名秀竹,听说家贫,家中以做豆腐卖豆腐为生,当时大哥说喜欢她,竟全然不顾她身份,让我觉得这想必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里的‘一人心’,我就觉得……那个云姑娘才该嫁给大哥,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我……”
她说到最后,有些语无伦次,又觉得自己说的不对,怕惹程瑾知伤心,连忙道:“当然,我想大哥应是和我一样,没见到嫂嫂,嫂嫂那次来京城我正好也去外祖家了,所以不知道嫂嫂这么好,现在嫂嫂嫁过来,我也能看出大哥是真心喜欢嫂嫂,对嫂嫂好的。”
程瑾知一笑:“我知道,我没有怪你,我也没有怪他,他的确对我好,这也够了。我知道大夫人答应过若我有了身孕就接那位云姑娘进门,到时接她进来也就是了。”
秦琴看着她:“可是,嫂嫂不喜欢大哥吗?如果不喜欢,又怎么和大哥夫妻恩爱的样子;如果喜欢,嫂嫂怎么能忍住不和大哥闹?”
第29章 手札
程瑾知因这个问题而沉默了片刻,随后回道:“你又怎知他真心喜欢我、对我好,不是因为我懂事大度贤惠呢?若我和他闹,那证明我善妒脾气差,他也就可以收回他的喜欢,而我又有什么筹码和他闹?就算是我姑母也不会支持我。”
秦琴愣住了,久久没说话。
她想起来,大夫人就有善妒、脾气差的名声,大哥就不喜欢大夫人。
程瑾知和她道:“好了,你别多想,回去早点休息吧,这件事就过去了,你就当我没听到那天的话,我们今日也没说这些话。”
秦琴点头,“嗯”了一声,有些失神地往回走。
程瑾知看着她远去的身影,不知自己今日这话说得对不对。
少女总要满怀憧憬才能欢欢喜喜嫁给夫婿,直到嫁过去,才知在这场相聚里,夫妻地位本就是不对等的,只当是两姓之好倒能过日子,若想要谈情,就必定会伤心。
而她呢?
她因他的执着和柔情而心神恍惚,是否又曾想过,他自己想退婚时也是这么执着的,他对着那个云姑娘,也是这么温柔而炽烈……
他也会搂着她说,我比之前更喜欢你。
她突然意识到,女人会陷进这柔情里,是因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只是他们三个月后会转而喜欢另一个人,而女人却误以为是一辈子。
她望向天空,不由叹了口气,她竟也差点忘乎所以了。
一时间倒有些不想和他演这“夫妻恩爱”的日子了,上天赶紧赐她一个孩子,她就给他纳新人,让他想起来他还有个丢在外面的旧爱吧。
程瑾知久久不回,秦谏一个人进了房中。
百无聊赖,他去她书架上抽了一本书坐到书桌前翻,翻了几页,目光瞥见书桌下的抽屉没关好,露了三指宽在外面。
准备顺手将抽屉合上,却想起一事,鬼使神差将抽屉打开了。
里面就放了一样东西,就是她上次匆忙收起的那个册子。
是什么能让她那么紧张呢?不是信,总不会是街上小贩兜售的那些禁书吧?
这个猜测让他忍不住想笑,他难以想象她会偷看那样的书。
但……也不是没可能,他和沈夷清都看过,只是那文辞实在太拙劣了,粗鄙简陋,而且尽是些无所事事眠花宿柳的男人,或是生性好淫人尽可夫的女人,动不动就滚到了一处,实在让人看不上眼,为了那点旖旎勉强看下去都受折磨。
但沈夷清说他对文辞人物不讲究,能看,可见,也不是人人都那么挑。
他盯着那抽屉看了好久,最后想,她没说这桌上的东西不许动,所以就默认他不知道不能动吧,她若是想去他书房里翻看,他也是不介意的。
于是他就这么找了个理由,将那本册子拿了出来,翻开。
一见之下,不由怔住。
这字……
这是她的字?
再细看册子,的确是自己裁的纸,自己装订的,没有任何题名,第一页便是一则小信,寄给明月君。
明月君是谁?
“时值四月,春色满园,芳菲遍野,然而我院中却看不见一株花……”
“我不爱竹子,它的风太凉太冷,尽是萧瑟……”
他转头看向绿影园,夜色下修竹的身影蒙蒙一片,确实有几分幽凉。
“最羡慕者,莫过于明月君,身在云端,俯瞰大地……”
所以“明月君”还真是天上的月亮啊,他不由莞尔:她怎么会想起来给月亮写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么?
很明显这写的是绿影园,后一篇则提到了三婶,正是他家中的三婶。
所以这真是她写的,她的确在写信,只是不是写给她哥哥,而是写给天上明月。
与其说是信,不如说是偶记。信里写了她在汴京的生活,写了她日常感思,尽管她什么都没说,但他也能看出她在汴京的孤独。
以及,他从不知她不喜欢竹子。
当然,惊奇的还是她的字。
待确定这就是她亲笔所书后,他再看向她的字,他能确认,她的小楷之端庄典雅、整齐秀美,当真是他所见书法之佼佼者,且其风格几乎自成一派,别无肖似,若勤加练习,跻身那些书法大家之列也未可知!
他只觉胸口热血一片沸腾,再往后翻,不知是要先看字,还是要先看文,看字,教他惊叹景仰,兴奋不已;看文,教他忍俊不禁,不忍卒读,只叹她写得太少……
才看三则,门外便传来动静,他心中也一慌,连忙将手札放回了抽屉,继续坐在椅子上拿起书。
程瑾知送走秦琴后又在外面站了一会儿才回绿影园,风吹得竹叶沙沙,她抬眼,见夜色下的竹子虽幽暗,却也亭亭玉立,袅娜多姿。
秀竹,原来那女子叫秀竹……秦家得知他养外室是在数月前,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结识在数月前。:
不知是先有竹子,再有其人;还是先有其人,再有这满园的竹子。难不成,这院子原本不是准备她来住的么?
尽管一切都早有准备,可这一刻、这个猜测还是让她觉得心口堵了起来,难受得喘不过气。
缓步进门去,见秦谏就坐在自己书桌后。
她先是一惊,随后便意识到自己是提前把手札收好了的,他应当没那么无聊去翻看,再一想好像翻看也没什么,她不会那么大意写一些不能让人看见的话。
于是她镇定下来,压下今
夜的种种思绪,平静地问:“表哥没去沐浴?”
秦谏压着声音,语气淡淡的:“喝多了酒,坐一会儿。”
她便没说什么,只道:“那我先去了。”说着坐去了梳妆台前。
不知秦琴和她说了什么,她竟好像没之前那么高兴了,秦谏想。
这小小的疑问,很快就被抽屉中的手札吸引,程瑾知去了内室,看不到这边,他又想将手札拿出来看。
但这太冒险了,她会发现。
其实刚刚他几乎就想问她字的事,但想了想又忍住,很明显她是不想给他看的。
他知道,就算亲如父子兄弟,也有自己想隐藏的东西,譬如她才嫁过来,不会和他说我不喜欢你院里的竹子,我不爱吃汴京的菜,我很想家……
她不是这样的人。
这手札,似乎是她无可挑剔的外表下,唯一能发泄一二的地方,他又怎忍心将它破坏?
他放下书,暂时压下冲动,也去沐浴。
回卧房时,程瑾知已经上了床,没拿书也没拿账本针线,就在床上躺下,背朝外靠内而卧,似乎疲惫得厉害。
他也上了床,在她身后抱住她。
程瑾知担心他有别的动作,今晚她压着情绪,实在提不起劲来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