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蒋京津:“!”
  蒋京津:“你都能喝我怎么就不行了?!”
  傅元初差点被这姑娘逗笑:“林阿姨还在外面,不然你去问问她为什么?”
  虽然是拒绝的话,用这样的语调说出来,其实更像是在哄人。
  听到林女士的名号,蒋京津一秒气歇。
  人就是这样,平时能吃能喝的时候,蒋京津对凉的也没见得真有那么渴望,现在要忌口了,反而怎么都割舍不下。
  更何况,这可是巧克力牛奶哎。
  “一一,”她抿了下嘴唇,下意识地压低声音,用商量的语气,对傅元初招了招手,“其实这也不算凉的,都拿出来这么久了,应该可以算是常温了吧……”
  蒋京津越说底气越不足,正要放弃,突然福至心灵,用亮晶晶的眼睛盯着傅元初:“你说我在嘴里含一会儿再咽下去,不就算了热的了吗?”???
  傅元初:“……”
  他这回是真乐了,嘴角咧得很开,被无语的。
  说实话,依照傅元初的五官和轮廓,再看多久*应该也没有腻的可能,很多人做这样的大表情脸难免会崩,但他不一样,反而更鲜活,也更吸引人。
  蒋京津被恍了一瞬,心里有什么曾经被忽略的、早已破土而出的东西,压抑不住的生长出枝丫,酸酸麻麻的感觉,像连着皮咬下一口青苹果。
  她摇了摇头,回过神来,踮脚就要去够被傅元初举起来的巧克力牛奶。
  “嘛呢蒋京津,”傅元初的表情已经恢复如常,只语气里还是满满的笑意,“文不成就动武啊?”
  京腔偶尔跑出来的时候,就像现在这样,傅元初周身会略带上点吊儿郎当的气质,说话也悠悠的,比起刻薄,倒是更像在逗人小姑娘玩。
  这样说着,傅元初动作没停,打开柜子重新拿了一瓶同样的巧克力奶,架起奶锅就往里倒。
  把自己那瓶冰牛奶放在远离蒋京津的那端,他偏头看人:“要哪个杯子?”
  浓郁的巧克力味散发出来,蒋京津皱皱鼻子,眉眼舒展开,那股子冰瘾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会儿已经又开始期待新的:“上次买的那个!”
  傅元初皱眉:“确定?”
  其实蒋京津已经不记得自己上次究竟买了什么,但还是故意粗声粗气回他:“怎么,不行啊?”
  傅元初家居服的袖子卷起,小臂青筋微微鼓起,很反差的模样,干脆利落回答道:“行,怎么不行。”
  牛奶很快热好,他关火,弯腰,从柜子里拿了个杯子出来。
  蒋京津一看就跳脚:“你干嘛呢?”
  “什么干嘛,”傅元初偏了下头,一脸无辜,“你不是说要上次买的那个杯子?”
  “我说的是我给自己买的那个,”蒋京津气急败坏,“你拿的那个是我送你的儿童节礼物好吧!”
  视线尽头,傅元初的手上,赫然是一个大便形状的杯子。
  就像大部分人不喜欢的电影蒋京津也能看得津津有味一样,她逛购物软件也喜欢收藏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全部都买给自己显得太败家,于是她总是会借着各种节日的名义,当做礼物送给朋友们,以前好闺蜜余喜还能分担一些,后来余喜出国留学了,就一股脑塞给傅元初来承受。
  “你送给我的时候不是说自己都舍不得用么?”
  倒完牛奶,傅元初偏头看她,意味深长的表情,声音也拉长,显得格外暧昧:“蒋京津,看来你瞒了我不少事啊?”
  厨房的空间不算宽敞,傅元初这样的身高在面前,更显得压迫,偏他还一步步向蒋京津逼近,像故意的,也像无意。
  蒋京津无意识地后退一步,反应过来这样会显得自己太怂,还是挺起胸膛,站定在原地。
  越来越近的距离,越发逼仄的呼吸空间,明明是在说杯子的事情,没由来的,蒋京津心突然嘭嘭跳,热烈得厉害,一张脸也不合时宜地红起来。
  第28章 但形容词其实常常失灵
  厨房到客厅的距离就那么点,一场官司,两位家长在外面差不多全听了个清清楚楚。
  端着那杯热巧克力牛奶刚出来,林女士就调侃:“哟,蒋京津,听说你想喝冰牛奶啊?”
  “哪有,”林女士在她这里一贯威严,蒋京津赶紧表明立场,“我这不是喝的热的吗?”
  她那句“在嘴里热一下”说得的很小声,外面的人并不知道其中端倪,只有傅元初轻嗤一声,慢条斯理地喝那罐依旧勾人的冰牛奶,盯着蒋京津看了几秒,才不慌不忙地移开视线。
  说是大便形状,其实这个杯子长得并不恶心,是蒋京津在一家手工陶瓷工作室买的,很可爱的卡通造型,褐色反而和巧克力牛奶还挺配。
  巧克力浓厚的香味扑鼻而来,已经被热牛奶吸引住的蒋京津接收到傅元初挑衅的视线,撇了撇嘴,“造谣”的话随口拈来。
  “都怪傅元初,要不是他故意在我面前喝冰牛奶,我才不会感兴趣呢,”蒋京津用气急败坏来解释自己的脸红,很认真地对两位家长告状,“下午的汉堡这么好吃,我干嘛要给自己找麻烦。”
  阴阳怪气的语调,还不忘记拍个马屁。
  傅元初自然要还嘴:“蒋京津你少造谣,还不是你自己馋。”
  顾女士笑着摇摇头,表示拿他们两个没办法。
  倒是林女士手不停,边挑出新要用的丝线,边道:“照你们两个这么吵下去,看来我这礼物是没法送出去咯。”
  “什么礼物?”蒋京津顺嘴接话。
  林女士拿着十字绣在两人面前比划:“还能什么?你俩的结婚礼物……”
  话还没说完就被蒋京津的尖叫声打断:“妈你说什么呢,谁要跟他结婚啊!!!”
  如果有摄影机做记录,蒋京津就会知道,自己花三个小时看那部电影是多不值得,明明这种有关“喜欢”的狗血剧情,她自己演来更逼真也更吸引人,声音里当然有恐惧,但细看,表情里也不乏某种惊慌失措。
  林女士和顾女士被她吓一跳,一下子愣住。
  “你这孩子,怎么一惊一乍的,差点把你妈魂都吓出来了,”林女士瞪她一眼,“谁说让你俩结婚了,一人一个礼物我又不是绣不出来……”
  互联网上经常有关于双胞胎的帖子,据说家长什么东西都必须准备两份,就连挨打这种事,给两个人的巴掌无论是位置还是数量都得一模一样,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因为“不够公平”闹得鸡飞狗跳。
  顾女士第一次看到类似帖子的时候,立马分享给了林女士,两位母亲都深表赞同。
  傅元初和蒋京津算是被两家人放在一块儿一起养长大的,很小的时候,傅元初冷静的性格已经初见端倪,比起懂事,更像是不屑争抢什么,蒋京津则完全相反,完全是混世魔王的雏形。
  所以,家长们只以为此刻蒋京津反应这么大,是以为自己要和傅元初同分一份礼物。
  倒是傅元初反应快,冷笑一声:“怎么?一提到结婚你这么应激呢?”
  虽然不在乎礼物是不是平分,但被这么嫌弃,应该谁也不好受。
  这样想着,顾女士和林女士对视一眼,默契决定绝不参与这场即将到来的争吵大战。
  “结婚当然不至于,那也要看是跟谁好吧?咱俩要真在一起了,那恶心人的程度不亚于沙僧和猪八戒搞基,”蒋京津语速飞快,顿了一下,还不忘强调,“你是猪八戒。”
  顾女士虽然开明,但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文学教授,还是接受不了如此狂野的比喻,并且试图压下战火:“那个,倒是也没到这个地步……”
  “所以平时跟我在一起你就觉得恶心?”
  战况愈演愈烈,顾女士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贯都情绪稳定的傅元初打断。形容词不算很文雅,但他整个人都出奇地平静,乍一看,甚至像是在和蒋京津认真探讨什么重要问题。
  “你偷换什么概念,我说这话是有先决条件的,”蒋京津没收着力气,把杯子放上茶几,清脆的一声响,但是语气也缓了很多,“我无缘无故说你是猪八戒干嘛?我有病啊?”
  这种莫名奇妙的争吵,说实话,在两人之间经常发生,现在语气都平静了,也该差不多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稍歇的空隙,林女士赶紧哄孩子:“你们俩叽里呱啦说什么呢,就一个刺绣,怎么就说到这儿了……”
  顾女士也赶紧接话:“对对对,你们俩说话的时候也考虑点长辈,我们可不年轻了,差点都跟不上你们……”
  小时候两人吵架,家长们还能用糖果或者棍子来威胁他们平息下来,如今只能好言好语的劝,还要提心吊胆到底能不能起作用。
  好在蒋京津这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趁热灌完最后一口牛奶,也就冷静下来。
  对应的,傅元初也没有再说什么。
  前一秒还在鸡飞狗跳的空气,后一秒就平静下来,生活如果真的有可能是一部电影,诡异弥漫的这一瞬间,应该立马要有罐头笑声响起才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