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跟两个大哥不一样,姜永晶建国后才出生,从小跟在老爷子身边长大,跟老人的关系比两个哥哥要亲近的多。
  一顿饭各怀心思地吃完后,姜老爷子便把几个大人并姜望和苏林瑾两人喊去了自己正房。
  正房加烧着一个取暖的炉子,房间里暖洋洋的。
  为了迎接苏林瑾的到来,张妈还摆上了一盆腊梅,清香悠远。
  众人坐下后,姜永垚顺手给老爷子泡茶。
  姜老爷子先看了眼自己的几个子女,才对苏林瑾说:“两间厢房瑾瑾你就住东边那间,行吧?”
  她对四合院没什么研究,刚粗看了一眼只知道两间厢房一样大,便点头说好。
  但姜永晶意外地抬眼看了眼自家老父亲。
  以前几个子女都还没各自结婚分房的时候,东厢房也是留出来不给他们住的。
  老法里说东边为贵。
  当年苏家出了那桩事后,老爷子说,只要苏家老爷子愿意,他要把人接过来一起住,也好热闹有个照应。
  苏老爷子没来,可这间东厢房一直这么空着。
  接着,姜老爷子横了一眼姜望:“趁你还有假,尽快帮瑾瑾去把户口落好,该转的手续都转过来。”
  “好。我先回去把结婚报告打了。”姜望应下来。
  “另外咱们家得一起去瑾瑾姨妈家见个礼,一起商量商量彩礼和聘礼的事,其他可以准备的都准备起来。”老爷子扫了一眼众人,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交给苏林瑾,“爷爷这里有些券,除了大件,你给自己买点喜欢的东西。”
  看着那个信封的厚度颇为可观,不出意外里面肯定有外汇券。
  当下周娟的表情微妙起来。
  她管着家里的日常采买,有时里想开洋荤去友谊商店买点好东西,老爷子都不舍得拿出来,原来都攒着给她呢!
  姜永晶把这个嫂嫂的小动作收入眼中,看热闹不嫌事大地决定再添一把火,“爸的私房都拿出来了,我们几个做长辈的也得表个态,我那还有别人从外边带的好料子,明天带过来。大嫂二嫂,你们说呢?”
  第13章
  姜永晶的丈夫在外交部下属单位工作,因为涉及外事接待任务,经常有些不需要凭票购买的物资,东西还格外好。
  她这么一带头,两个嫂嫂就也跟着表态。
  周娟的三角眼瞪着小姑,悻悻地往后坐了坐,然后看着老实巴交的妯娌。
  老实人宋丽莉见众人都朝自己看过来,小声说:“我也存了点布料,还有些工业券,不知道瑾瑾喜欢什么,回头我都拿来。”
  她有一张圆脸,普通的蓝布工装穿得一丝不苟,除了说话怯声怯气,是一个挺有亲和力的人。
  “毕竟你是婆婆!看出疼儿媳了。”周娟说,“我们家两个办事都在跟前儿了,得存着票娶媳妇嫁闺女,我这个伯娘就拿块料子出来,但这块料子可有来头,还是十年前……”
  说到这里,她突然刹住声,看了眼姜望。
  后者淡淡撩了一下眼皮,让她一下子噎住。
  苏林瑾来者不拒全都收下:“谢谢大伯母,二伯母,还有姑姑。”
  姜老爷子对几房儿女的态度勉强满意,接着说:“至于瑾瑾结婚后,就住我这里,小望工作特殊,这样热闹。”
  众人自然只有点头的份,没什么说话的余地。
  紧接着老人提四合院要翻新,大房姜永垚很主动:“爸!这件差事交给我,二弟得操办婚事,这种小事当哥哥的分担一下是应当应分的!”
  三角眼周娟也应和道:“对对对,我们有空!”
  刚才还说两个子女的婚事等着操持,这会儿变成了“有空”。
  除了这差事大有好处,苏林瑾想不出别的可能。
  姜老爷子点点头:“总之,婚事要快。这也是瑾瑾爷爷临走前最后的心愿!”
  听见“要快”,苏林瑾感觉到姜望的视线。
  这提醒了她,得考虑合作的公平性啊,于是她拉了拉老人的手臂:“爷爷,我们没到晚婚年龄,婚事不如延后再说吧?最多把手续先办了。”
  老爷子气吞山河拍桌子:“只要结婚证能办下来,我管他什么年龄到没到!再说,这不是委屈你了?!办,必须办!”
  她还想再劝,姜望已经抬起眼看着姜老爷子:“那麻烦爷爷替我们操办。”
  他这是……打不过就加入吗?
  苏林瑾一时有些词穷:不是,怎么就从领证快进到办婚事了?这场戏什么时候能结束啊?
  姜老爷子发挥了大家长的风范,当下就把婚事剩下的筹备工作,指派给几个子女。
  说到婚宴的时候,他问小女儿姜永晶:“闺女,让陆忠问问首都饭店最快什么时候能定上桌?”
  听到饭店名,刚才对翻修房子没二话的周娟夫妻俩互看了一眼,又是震惊又是吃味:“爸,首都饭店可不好订还贵,一桌顶别地儿两三桌呢。”
  老爷子不高兴了,板着脸训:“怎么着?还替我操心了?咱们瑾瑾的婚事当然要在最好的地方摆!”
  周娟这才收起她的三角眼:“爸……我不是那意思……”
  老爷子指派任务的过程充满了他的个人风格,让人不难想象他年轻在岗工作时的大包大揽。
  苏林瑾敏锐地发现,在这些分配中,明明是她正牌“公婆”的二房,被分配的却是相对不那么要紧的任务。
  在这过程中,姜望更是跟他们二人全程零沟通。
  书中提到过一笔,他没有参加亲生父亲的葬礼。
  在他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
  苏林瑾忍不住向他看去。
  现在的他剑眉星目,已经有了不怒自威的迫人气势。
  不知道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姜望似有所感,对她望过来。
  深邃的眸光让她信里恍恍惚惚地浮起一个很模糊的轮廓,仿佛很久以前,她看过这样的眼神。
  这个家庭会议没有持续太久,考虑到苏林瑾一路辛苦,老爷子安排完便挥手让大家散了。
  “瑾瑾你留一下。”待几个子女走得差不多的时候,老爷子叫住她,“你爷爷房子手续怎么样了?房子改你名续着,好歹你爷爷留下的,是个念想。”
  “姜望帮我办好了。”提到房子,苏林瑾有些高兴,“而且续租的还是我没住过的那套大房子。”
  “好啊,好……”老人推开房门,表情有些若有所思,“走,房间张妈给你收拾好了不着急布置,爷爷带你逛逛。”
  苏林瑾看清了这座四合院的全貌。
  四四方方很板正,因为就一家独用,没糟蹋掉老底子。
  老爷子住正房,一间耳房过去用作书房,现在堆着老人的一些老物件,另一间耳房空置。
  东西两间厢房,给她准备的东厢房已经收拾出来,后罩房用处最多,厨房,餐厅,还有张妈的房间。
  看得出来,这四合院底子不错,门楣和游廊上的青色花砖雕镂着福禄寿喜的纹样,层次细腻分明,如意门的木门虽然有些掉漆和陈旧,但从细节的讲究程度来看,当初做得肯定很用心。
  “爷爷,这房子这么暖和,是烧的炉子特别吗?”苏林瑾问。
  北燕比沪江要冷得多,这四合院也不像集中供暖的样子,但室内几乎称得上温暖如春。
  老爷子笑了,指着次间下面的孔洞说:“这叫砖炕,底下连着一直通到灶间,冬天烧起来暖和。我也是到了这儿才知道有这种东西,你从小在南方肯定没见过了。”
  说话间,他带着苏林瑾从大门出去,逛到了胡同里。
  这会儿忙完午饭的街坊们三三两两地聚在自家门口,立刻注意到了爷孙俩。
  “姜同志,又遛弯儿呢?”
  “对。”
  “这姑娘是谁啊,上午就瞧见了,长得真俊!”
  “我老战友的孙女瑾瑾,刚来北燕,大家以后多关照着。”
  苏林瑾带着笑意,乖巧地跟众人打招呼。
  街坊们都明白,姜老爷子这是带着人认门来了。
  他在胡同里算得上德高望重,大家都很给面子,夸起来天花乱坠:
  “这模样气质真是远近顶好的了!倒像是您亲孙女呢!”
  “绝对是咱们这片儿最漂亮的!”
  姜老爷子等来想要的由头,笑着解释:“的确是我孙女,以后嫁到我们家的,可不是孙女嘛!”
  “您的福气!”
  “那可真是郎才女貌了!”
  他对众人的吹捧很满意,笑呵呵地带着苏林瑾在胡同绕了一圈,时不时停下里根老街坊介绍自己的准孙媳。
  可是第二天一早,当苏林瑾全副武装出门看雪听到的闲话却全然不是这样的。
  “你们听说没?本来这姑娘是定给了大房孙子的,人都巴巴的请假特地去了,结果你们猜怎么着?这姜望一声不吭也去了!”
  “这不是乱了么?哪这么不懂规矩啊,这种相看的事儿他去掺和一脚不是裹乱嘛!还跟兄弟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