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而且,国家现在的政策好。部队和林庄大队都对我们多有照顾,虽然最后为了给我爷爷奶奶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但是我也没有饿过肚子,这都要感谢政府和人民。”
  1974年4月5日,清明节。
  一大早,林庄学校一到七年级的所有学生,排着队来到了烈士碑前,向着烈士俞青山同志敬礼。校长发表了让大家都向革命烈士学习的讲话,一位小学生代表和一位初中生代表做了发言,表了决心。
  林庄大队的全体社员,也放下了手里的工作,来到墓碑前默哀。大队长林长民表示:“林庄全体社员一定好好学习革命精神,把对烈士的敬仰化作劳动的力量,一定好好种地,多收粮食,报效国家。”
  现场不时响起照相机按快门的咔嚓声。
  因为记者的参与,所有人都拿出了最好的精神面貌,表演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甚至有戏多的大娘留下了眼泪,被记者注意到了,当记者采访她的时候,这位大娘哭着讲述了俞家的惨状,老头老太太是多么的想念自己的儿子,俞景明一个半大孩子照顾爷奶是多么的不容易。
  当然,她也没忘了给自己表表功,“我家里蒸包子的时候,还给他们送过几个包子呢。”
  林长民跟记者说:“当兵不容易,他们在前方保家卫国,我们老百姓一定在后方照顾好军属,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生动鲜活的素材变成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报道,和俞景明的感谢信一起被送到了几位部队领导的办公室。
  第95章
  70炮灰一家人(16)
  领导们往办公桌前一坐,打眼一瞧,报纸上就是俞青山同志的烈士碑,还有人民群众正在祭奠他的照片。
  仔细看看文章,再看看那封来自林庄的感谢信,领导们直呼好家伙!
  活蹦乱跳的俞青山同志成了烈士。
  俞青山同志可真会玩!
  抛妻弃子都被他玩出花来了。
  老实讲,发达了就抛弃糟糠妻的行为,在任何时代都不少见,他们都处理过好几起了。大多数都是妻子带着孩子来告状,他们给断断官司,按照《纪律条令》,结合受害者的诉求,降级、撤职、退伍、赔偿,各种情况都有。
  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俞青山一样,把自己整成了为国捐躯的烈士,这还不算,他还欺骗了所有人。现在,全国人民都知道他是烈士了,都在纪念他。
  搞得这么声势浩大,他是真想死啊!
  俞青山,今年42岁,是一位团长,混到这个位置,部队里的领导差不多都认识他,至少知道有这么个人。
  司令员张忠义一手拿报纸,一手拿信,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说了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这件事情影响恶劣,必须认真调查,严肃处理。
  张忠义火速作了部署,一批人马直奔林庄大队,一批人带走了正在遭遇社死的俞青山,还有一批人去询问俞青山的爱人党芹芹。
  党芹芹是一位孤女,受国家培养,在部队医院当护士。如果她不知情,这事她就是受害者,如果她知情,那她就是帮凶。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俞青山看到报纸上的内容,面对战友们各种各样的目光,整个脑袋轰鸣一片。直到被带进询问室,他才慢慢从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中缓过劲来。
  “俞青山,你有什么要交代的?”
  俞青山此时不敢有丝毫隐瞒,把自己的小算盘竹筒倒豆子般全都抖了出来。和现在的情况比,他当初的那点小算盘算什么呀!
  “我的第一段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我和她没有感情,后来,我爱上了芹芹,就两头瞒着,和她结了婚。”
  “但是,后来,我前妻写信给我,说她想来部队看我,如果可以的话,她想随军。这绝对不可以。所以,我就写了封信回家,谎称我已经牺牲了,部队里给了抚恤金,每个月还有补贴。但是,我私下里写信给我父母讲明了实情,请他们安抚那娘俩,有我寄回去的钱,他们四个人也能好好生活。我父母能得到照顾,他们娘俩也能活的不错。”
  “我跟他们说,这件事情千万不要泄露出去,否则会影响我的前程。我父母一向重视我,他们肯定会保守秘密的。”
  “后来,我父母生病,还写了信过来要医药费。他们是知道我还活着的。怎么还会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而痛苦呢?”
  “而且,我明明还活着,他们怎么会同意大队给我立烈士碑,还年年给我扫墓?”
  烈士那么多,怎么就显出他了?怎么就有那么多记者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去报道他呢?
  “我父母已经死了,我竟然不知道!”
  审讯他的同志表示:“你当然不知道。在林庄人眼里,在俞景明同志眼里,你已经壮烈牺牲了。而且,你的父母就葬在了你的烈士墓旁边。他们肯定认为,这已经是通知你了。”
  不管俞青山的打算是什么,都是些见不得人的蝇营狗苟。审讯同志对他没有任何好感。
  一位同志推测道:“你父母同意别人给你立碑扫墓,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立场拒绝。因为这毕竟是件大好事,显示了林庄人对烈士的敬仰,他们要是拒绝,倒是显得他们心虚了。但是他们不拒绝,内心又很受煎熬,毕竟你还活着,就已经享受上了世人的祭拜。在老辈人眼里,这可能就是盼着你快死呢。”
  “两位老人,内心受着这样的煎熬,能不生病吗?能长寿吗?”
  “这就印证了一句话,人呐,千万别做亏心事。”
  俞青山:“……”
  他捂着脸,无话可说。
  本来,他就是骗骗前妻和儿子,结果变成了欺骗全国人民,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等待他的,绝不是降级、退伍那么简单。他给军人抹黑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他是个道德败坏的陈世美。
  党芹芹那边,看到报纸的时候,心里恍然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当有人来询问她的时候,她如实说道:“我和老俞结婚的时候,确实是一无所知,但是时间长了,多少有点猜测。”
  “老俞说,他在老家有父母,交给族人照顾,我们只需要寄回去生活费就行了。一开始,我什么都没想,后来,我就发现,老俞和他家人很少联系,我每次提醒他给家里写信问候一下,他都跟我说他写过了。但是我没见他写过。我也没见过他的家人给他回信,后来,我儿子说,他见过,老家写来的信,他爸看过就烧了。”
  “我后来问他,他就说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留着干嘛?”
  “前段时间,我还问他,要不要回老家看看,结婚这么多年了,我还没见过他的父母,这可有点不像话。他跟我说,他爸妈让我们待在部队好好工作,报效国家,他们在老家有吃有喝有人照看,好得很,不让我们操心。”
  “我当时还想,是不是他爸妈看不上我的孤女身份?或者他家人不好相处?可是我万万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他结过婚,有儿子,还骗人家他牺牲了。”
  党芹芹问前来询问她的人:“老俞这种情况,部队会怎么处理?”
  来人明言:“不好说。他这个事情闹得大,影响太恶劣了。跟以前发生过的抛妻弃子事件不是一个性质了。”
  党芹芹心里也明白这一点,她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去林庄的调查员们先是找到了林长民,了解俞家的情况,林长民能提供的信息,就是俞景明对外表现出来的那些。
  他们还随机走访了几位社员,得到的答案也是这些,和报纸上写的一样。
  他们又去县里见了俞景明。
  俞景明的表现更加真实自然、滴水不漏。
  他还问道:“同志,你们为什么要问我这些?我们林庄尊敬军人,敬仰烈士,每年做这些纪念活动也是为了提醒大家,好生活来之不易,要记着党和国家的恩情。要是你们觉得,我们大家不该做这样的纪念活动,那我们以后就不做了,你们可千万别批评老百姓。”
  林庄可是受害者啊,你们别整岔了!
  调查员们心里连连感叹,多好的孩子!面对不做人的父亲和同样不做人的祖父祖母,他还能靠自学闯出一条路来,而且性子一点没歪,这要是他们的孩子,那不得高兴坏了!
  “你放心,林庄人的思想觉悟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只是,你父亲的情况有点复杂,他那个烈士墓必须得铲除。”
  说完这话,调查员们都不太好意思看俞景明的脸。
  俞景明脸上露出了伤心的表情,但还是坚强的表示:“服从部队的决定。”
  一位调查员安慰他:“你是个好孩子,以后有什么困难就给我们写信,给领导写信,我们能帮的一定会帮你。你父亲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优秀,他可能辜负了你的期待,你也不要难过。”
  他不值得。
  临走前,这几位调查员又和林长民聊了一次,把俞青山的情况和他说了说,林长民的脸一下子变得五颜六色起来,都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心情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