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起初听到柳垂容这样说,沈多意很错愕,她完全没有想到柳垂容会提议将小南书过继给自己。
  嫂子,这可不是儿戏,这要是将小南书落在你的名下,表兄同不同意是一回事,而且婶娘也不会同意的。沈多意坐在如意桌旁,拉着柳垂容的衣袖,劝解道。
  其实这件事情并不是一时上头,她见小南书这般模样,也是打心底的喜欢得劲,你放心,我既然提出来了,母亲与你兄长那儿我会去说,只是眼下你这个新姑母同意才能当真。
  沈多意怎么会不满意,只是柳垂容与表兄成亲许久了,这肚里始终没有动静,这要是以后有了孩子,南书这个丫头会不会被冷落,难说,毕竟亲生的总归是不一样的。
  柳垂容若是厚待了南丫头,那么亲身定然也不愿意。
  她看出了沈多意脸上的纠结,斟了杯茶递过去,开口道:我也知你担忧,只不过我这身子,也怕日后不容易有子嗣,与其孤老一身,让小南书给我送终也好。
  沈多意接过茶盏的手臂,僵硬在半空中,她没有想到柳垂容就这样将实情告知了自己,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过了半晌,她才松口道:既然嫂嫂是诚心诚意的,我这做姑母的自然是愿意的,只不过
  听见沈多意点头同意,柳垂容心里也踏实些,于是连忙开口问道:只不过什么?
  手中的茶水撒在手背上,沈多意从怀中掏出锦帕,仔细擦拭一番淡淡道:今后你们不得逼迫南书丫头嫁人,而且就算南书这个丫头要自己要嫁人,嫁妆由我与灵筠两位姑母出。
  柳垂容听了沈多意的话,毫不犹豫地点头应下:这是自然,我本就心疼南书这孩子,怎么会逼迫她做不情愿之事。嫁妆之事,也依你所言,我这个做母亲也愿多贴些。
  二人达成共识,剩下就差婆母那里了,到底是认一个孩子,自然不能草率。
  小南书全然不知道沈多意与柳垂容的商讨,只是觉得容姨生得漂亮,说话也温柔,只是也会偷偷幻想要是容姨是自己母亲就好了。
  从她记事开始,自己的娘亲就时不时骂自己是赔钱货。院中的姐姐与嬷嬷也不喜欢自己,也就两个姑母回来看自己,只不过她们功课繁忙,每每是待不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正想着,柳垂容将她从回忆中国抽离出来,小丫头想什么呢!
  南书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摇了摇头。
  柳垂容将她抱在自己怀中,轻声道:南书乖,等你病好了,容姨带你去看皮影戏。
  听到皮影戏,小南书的眼睛亮了起来,满是期待。
  柳垂容见她这副模样,暗自叹气,听旁人说,这丫头自从出生后,就一直被赵氏关在院里,不让她出去,小孩子正是闹腾的时候,却被赵氏养出了猫性子。
  要不是那日已经被下人饿了三日,她也不会冒险跑了出来,最后还被恶嬷嬷发现,要将她抓回去,好在遇上柳垂容与沈敬之。
  见小南书这个模样,她也明白一个人养病有多无聊,于是想起来带过来的箱子里还有一套皮影,于是让人找了出来,递给了小南书。
  小南书接过皮影,爱不释手,立刻摆弄起来。
  柳垂容在一旁看着她,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
  就在这时,一个丫鬟从远处匆匆跑来,在柳垂容耳边低语了几句。柳垂容脸色微微一变,她轻轻拍了拍小南书的头,说道:南书乖乖杂交这里玩,容姨去处理点事情。
  柳垂容跟着丫鬟来到前厅,原来是朝中各个大人的夫人,听说沈敬之病重,过来探望的。
  柳垂容只好先应付着,只是嘴严得紧,关于沈敬之的情况是一点都没说出口,尽管那些夫人难缠得很,但还是被柳垂容给挡了回去。
  待着她们乘兴而归,柳垂容让仔细点点了各个夫人送过来的补品,让罗管家备一些同等价值的,送到各个府上。
  时间久了朝中关于沈敬之的谣言便多了出来,有地说沈敬之被圣上责罚成了重伤,有的还说沈敬之彻底失去圣上的信任,还有的说沈敬之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但是无一例外地都是在看国公府的笑话。
  第46章
  沈敬之已离京多日,除了刚到青州之时递回来一封家书,此后便再无音讯。
  深秋的风虽不刺骨,但是也足以让人染了风寒。
  绿珠一大早便瞧见,自家姑娘穿着单薄的里衣站在屋内,时不时抬着头看着院中的早就光秃秃的梧桐树。
  姑娘瞧什么呢?绿珠端着个铜盆站着柳垂容侧旁,顺着自家姑娘的视线敲过去,却什么都没瞧见。
  柳垂容摇头:二郎走了也有半个月了吧。
  她虽是跟绿珠说话,但眼神却是依旧空洞洞地望着地上的因为秋风堆积成的树叶堆。
  绿珠见她这副模样,心中不禁一酸,踏进屋内,轻轻将手中的铜盆给放下,然后又将架子上披风取下,小心翼翼地披在柳垂容身上。
  姑娘,这风凉,仔细身子。姑爷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归来的。绿珠轻声劝慰道。
  柳垂容侧侧微头,看了一眼绿珠,嘴唇轻动:我知晓,只是这心里总是不安。
  外面的流言愈演愈烈,朝中那些人都在望着国公府的动静,按理来说,圣上应该早就听到坊间传闻了,却也是一直不作声。
  这些人也都是人精,就算是平日与沈敬之有过节,也不会上赶着触天子的眉头。
  毕竟谁都知道,自从沈敬之被圣上召唤入宫,两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反正自从沈敬之离开之后,圣上在养心殿发了好大一通脾气,还处死了个宫女。
  这话要是其他人说,他们也不一定信,可是偏偏说这话是在养心殿里当值的宝寿公公,他师傅可是吴良,这些话的可信度便加深许多。
  李氏的突然到访,倒是让柳垂容有些意外。
  下人进来通报,柳垂容点了点头,让人将李氏给请到后厅来,待自己收拾一番便出去见人。
  李氏被人请进了后厅,盯着一双乌青的眼睛,内心有些焦躁不安地在厅内踱步,时不时还朝门口张望。
  看样子想说些什么,可是瞧了两眼站在院子洒扫的丫鬟,只能将嘴里的话咽下去,坐在一侧端着茶盏装着气定神闲的模样。
  等到手中茶盏中茶水彻底凉了下来,柳垂容这才姗姗来迟。
  母亲柳垂容踏着小步子走了进来,自然走到李氏对面坐下。
  李氏见自己的女儿似是与往日不同,只不过眼下已经容不得她细想。
  她从椅子上站起了身子,走到了柳垂容的身旁,紧紧攥着柳垂容的衣袖,环顾了一眼四周,道了一声容丫头。
  柳垂容见她这个样子,哪里还不懂。
  她抬起手让院子的下人都下去,厅内只将绿珠给留下伺候。
  绿珠到底是她带过来的丫鬟,也算是侯府里的人,与那些原籍就在国公府里的下人自然不同。
  李氏这才松了一口气,满面忧愁道:你妹妹昨个出了府说是去南街挑些胭脂,可到如今都未曾归来,你说能否让寒衙司帮忙去寻一寻。
  7 听到妹妹二字,柳垂容也是急了起来,开口道:依斐出门怎么会连个小厮都没带,宋姨娘怎么不来。
  也知道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光天化日在大街上丢失了,对于女儿家的名声自然是要命的事情,所以还是压低些声音道。
  哪知道,李氏神色有些尴尬道:不是那个丫头,是昭华。
  柳垂容一听是李昭华,心中的急切顿时消散了大半,眉头微皱,说道:母亲,也不必太过忧心,昭华妹妹为人聪慧,定能转危为安。
  李氏瞪了柳垂容一眼,说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在说这些风凉话。昭华要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可怎么跟你舅母交待啊。
  对于李氏这番言论,柳垂容并不意外,她将手中茶盏里的水饮了一口下去,过了好一会儿才幽幽道:母亲你糊涂了,寒衙司到底是朝廷的衙门,那里说是女儿想差使,就差使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