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话音未落,前方传来惊呼。
孙家的汉子背架绳索突然崩断,粮袋眼看要滚落山崖。赵铁匠甩出腰间绳索套住麻袋,自己却被拽得踉跄半步。
“接住!”
宋大郎扑上去抱住铁匠的腰。三十个汉子瞬间结成肉锁,绳索在众人肩头勒出血痕。
粮袋终于稳住时,王老六瘫在泥里大笑:“好家伙,比杀熊瞎子还累!”
这句如自嘲一般的话激起一众人轻笑,随后叹气。
所站的地方视线开阔,看着奔涌往下的浑浊巨浪渐渐吞没家园,每个人心里都不好受。
“继续往前吧,这段路多山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踩空,定要打起万分精神。”李村长道。
一队蜿蜒的游龙继续盘着岩壁往前去。
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一直走到天微微亮,终于到了目的地。
晨雾流动间,青砖城墙如巨兽脊背横亘眼前,藤蔓缠绕的城门楼上,“永和”二字在火把中若隐若现。
稻香村不少汉子已经来过,有些妇人是第一次来送粮,看到这样巍峨的一座巨城,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说,只能呆呆跟着汉子们进城。
城门洞里积着半尺厚的腐叶,每走一步都惊起成群蝙蝠,又被火把驱赶。
众人踩着龟裂的条石街道往里走,就算晨光熹微,也能看出这座荒城之前的繁华。
规模虽小,该有的全都有。
到城主府前面时,所有呼吸都凝滞了。汉白玉台阶爬满地锦,铜钉大门倾倒在内庭,但飞檐斗拱依旧巍峨。
赵铁匠摸着梁柱惊叹:“金丝楠木!好家伙,这可值钱了!”
李村长敲他,“什么值不值钱的,有命活下来再说。”
李村长环顾片刻,闷声道:“城主府宽敞,也算干燥,村舍里的粮食就统一放到城主府当中。”
“若是自家带来的粮食,现在可在城中寻一处房子暂存,今后情况若是不好,咱们就到这城中住。”
村里人点头,当即出门找屋子去,每人都竞相争抢着要住村长家和老宋家附近。
为了以示公平,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让村长一家和老宋家住城里最中间的两家屋子,那边地方大,附近的屋子建筑也多。
其余村民也都纷纷找了合心意的房子。
一村人心满意足,安顿好之后便下了山。
毕竟还有不少粮食还没运,还得费上一番力气。
*
刚下山回到自个家,各家的女人早已经烧好了热水澡和暖身汤等自家男人回来,看着男人满身污泥的样子,心疼得不得了。
“热水已经备好了,洗个澡睡会吧,再喝口热汤暖暖身子,这些天也累着了。”
汉子拿着衣服往屋外走,点头道:“若是情况不对,赶紧叫我。”
女人笑着拍他,拿起锄头道:“不要小看咱们女人,女人也能顶半边天。”
小雨淅沥,各家男人躺在床榻上闭眼休息,忍不住和娘子说在城中找的屋子。
“娘子,那屋子可宽敞了,你不是总说想要一个大院养点鸡,现在终于实现了。”
娘子闻言一笑,继续给男人缝补破损的衣物,“得了,休息会,有啥事睡醒再说。”
各家的闲聊声淡下去,随之而起的是各式的呼噜声。
日头东升西落,转眼间又到下午,各家人睡足了精气,开始新一轮的搬粮。
就这样一连几日,村舍中的粮食已经全部被转移,老宋家因有护卫帮忙,也运完了粮食。
剩下的便是各自家中的锅碗瓢盆。
在农家人眼里,这些可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值钱物件,万不能丢了。
且这些天河水暴涨速度越来越快,如今水已经漫到了村子里,一些屋子在地势较为低矮之处的人家,屋子内的水已经快没过脚踝了。
村子不能久待,转移迫在眉睫。
就在第五天,稻香村人准备最后一次搬东西往山里去时,忽见另一边的崖壁上有人,想要沿着藤蔓爬上来。
仔细一看,那山崖峭壁之中的流民数量之多,密密麻麻,让人咋舌。
“警戒!快警戒!”李村长的破锣嗓子穿透雨幕,“西崖有流民攀藤!”
宋大郎抄起门后铁叉就往外冲。宋知文突然拽住他衣角:“爹,我也要打坏人!”
“在家护着你谢家哥哥。”宋大郎揉乱儿子发顶,转身扎进雨帘。泥浆没过小腿,三十个汉子拽着绳索往西崖去,火把在风中忽明忽暗。
“砍藤!”李村长挥镰斩断手腕粗的青藤。攀在半空的流民惨叫着坠入洪流,浪头瞬间吞没人影。
赵铁匠指向崖底:“他们好像在泼什么东西。”
定睛一看,无数流民正举着火把,熊熊火光中,他们正在往支撑山体栈道的木桩上泼油。
因着山崖地势特殊,每年下雨后都会造成严重的坍塌,稻香村祖辈便在山崖中部地带修建了支撑山体的栈道木桩。
若是栈道被毁,再加上夜以继日的大暴雨,此处山崖坍塌是迟早的事。
李村长气急了眼,这些流民是铁了心不让人好过。
当即抄起竹筒吹响示警号角,尖锐声浪惊起飞鸟无数。
“”放礌石!我砸死这群狗娘养的王八蛋!”
王老六带着妇人团掀翻堆在崖边的石垛。磨盘大的石块呼啸而下,砸得流民抱头鼠窜。有个戴皮帽的突然扬手,袖箭擦着李村长耳畔飞过。
李村长大惊失色,抹着流血的耳廓,咬牙喊道:“他们手里还有武器,大伙小心些!”
王木匠捏紧拳头,转身回了家,抱着一大堆木制弓箭回来了,“大伙谁的命中率高,射死这帮龟孙。”
“我来!”有汉子擦着额头的水珠喊道。
“我也来。”
“给我也来一把。”
竹弓拉满的吱呀声里,铁箭穿透皮帽男人的咽喉。残余流民见势不妙,纷纷跳进湍急的河水逃命。
稻香村人又经历这一场恶战,再加上这几日一直在搬粮食,找了一块还算干燥的地方,休息了好一会。
李村长眯着眼睛往山崖下看,摇摇欲坠的栈道木桩还在风雨之中**着。
用不了多少时日,大水持续上涨,这一处定会严重滑坡,到时候上山的路定会受影响。
他越想越焦急:“收拾收拾,将自家值钱的物件都带上山去,明日就走最后一趟,全村进山!”
稻香村人点头,抓紧时间将带出来的锅碗瓢盆都往山上运。
这一趟之后,各家中是彻底没了值钱的东西,老宋家的大铁炉和铁锅之类也全都搬到了城中的屋子。
宋老汉连连感慨,好在有谢家的护卫帮忙,不然自家得多搬多少趟才能走完。
水位越涨越高,村子中的水已经涨到膝盖处了。
李村长思来想去,在山脚处敲响了稻香村代表集合的最后一次锣鼓。
“铛铛铛——”
厚重的锣鼓声传遍整个村落,各家各户都抓紧时间收拾自家最后的东西,有的背着巨大的包袱,手里头还要拎着鸡鸭的;有的牵着孩子,身上各自背着家中仅剩的东西。
老宋家的声势最为浩大,不苟言笑的护卫牵着几匹大马。
护卫拉着马绳,马背上被背了不少东西,老牛也不例外,身上背满了包袱。
孩子们紧紧被裹在护卫们的背上,女眷们行走,宋大郎和宋二郎拉着板车,谢老夫人躺在板车上,用不勒人的丝带缠了一圈又一圈。
李村长看了眼,点了名,确定人齐了,这才道:“出发!”
浩浩荡荡的队伍往深山里去。
因着妇女儿童较多,速度也较慢,一直走到了天擦黑,才终于来到城前。
好在一路小心,路上也没有什么差错,除了山体滑坡有惊无险几次,不少妇人都擦着驱兽药水,也没有野兽靠近。
“我的个乖乖...”
全村人拖家带口第一次来到这个荒城,还是被那巍峨的城墙给震撼到了。
李村长道:“走了一天了,都回各家收拾收拾,接下来的日子就在此住下。”
一村的人进去,看着两旁整齐划一的建筑,高大的房屋,还是青砖大瓦房,这样的地方他们做梦都不敢想。
王大花兴奋得合不拢嘴,“哎哟,这样的好地方怎么之前没发现,别说是来这避难的,说是来这度假的都有人信。”
女人们开心不已,回到自
家的房子,看到齐齐整整的屋子和大院,更是高兴,立马就张罗着收拾屋子去。
稻香村的汉子看自家婆娘开心,心里也踏实,宋大郎道:“村长,咱们这些天频繁上山,山道上定然留了不少痕迹,为了以防万一,还得将脚印啥的给抹去了。”
一群人想想也是,都点着头。
万不能让人寻着脚印找来。
一队汉子沿着原路折返,一路砍倒树木,拔来干草,或者将所有地方都踩一遍,让人看不清人到底是去了哪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