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流民听到宋大郎的动静,饿狼般扑来。宋二郎抓起门房遗落的铜锣狠敲:“粮仓在后院!白米二十石!大家快来啊!”
  人群顿时骚动,半数流民调转方向。
  粮食对他们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生怕去晚了渣都不剩了。
  宋大郎一边乱砍,扑上去拍门喊道:“我是宋大郎,大家快随我出城!”
  谢二娘子看向阁楼上的心腹护卫,见护卫点了头,立即道:“快将堵门的东西移开!快!”
  忠仆立马立马上前将杂物给扒拉开,小门一开,谢家人看到宋大郎已然成了一个血人。
  不少流民发现异样,举着砍刀回来,谢家的家丁护卫立即上前,护着谢家人上牛车。
  春月撕下裙摆包扎谢老夫人不断渗血的箭伤,焦急不已。
  “坐稳了!”宋大郎挥鞭抽向牛臀。车轴碾过满地碎瓷的刹那,暗巷里突然冲出三个持斧流民。
  “低头!”
  宋二郎甩出镰刀扎进为首者咽喉,腥血喷了满车帷。福子抢过斧头劈断车辕套索,老黄牛吃痛狂奔,撞开西街木栅栏。
  不少流民发现敲锣之人是故意将他们引开,看到谢家人已经离去,更为恼怒,就要冲上前来,谢家的护卫为了掩护牛车撤退,相继倒在血泊中。
  谢二娘子满眼的泪,流民射出的流矢擦着她发髻飞过。宋二郎举着门板递过去当盾牌,铁箭“夺夺”钉入木板。
  谢承宇害怕缩在自己娘亲怀里,整个人病殃殃的。
  “追兵!有追兵!”福子大叫出声。二十几个叛军举着火把包抄而来,为首的小校狞笑:“谢家人在这!”
  宋大郎大叫不好,流民都是饿了多天的人,也比较好对付,碰上身强体壮的叛军可就棘手了。
  更别说叛军手里还有不少武器。
  叛军一柄长刀狠狠就向老黄牛刺去,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个亮眼的飞镖从远处飞来,“铛”的一声巨响,将长刀给震飞了出去。
  叛军小校恼羞成怒看向飞镖飞来的方向,却见一个眼神凌厉的老妪站在高楼上,小校的面色立马大变,恭敬行了礼。
  牛车以最快的速度继续往前,
  撞开腐朽的角门,驶入一片人少的地方。
  暴雨冲刷着青石板上的血痕,牛车在巷陌间左突右冲。谢二娘子眼尖瞧见城墙某处,指向东南大声道:“城墙有缺口,可从那出城!”
  仅剩几个身穿铠甲的护卫举着刀护着牛车出城,离开青州的一瞬间,眼看流民还要追出来,护卫将火把扔进护城河。油污遇水轰然爆燃,流民在火墙外咒骂。
  牛车快速驶入山野,消失不见。
  高楼之上,老妪身边站在一个高大的男人,他不解道:“刚才为何要救那谢家人?”
  老妪不语,想起那牛车里一张熟悉的脸,曾经她带着灵姐儿逃亡山林,是宋二郎教她如何在野林中辨别陷阱。
  且官府出赏金悬赏线索,他也不曾透露分毫。
  老妪目光明灭,“你不用多管。”
  *
  牛车快速在大道上行驶,最后几个谢家精良暗卫护着牛车前进,一路上的流民都狠狠盯着一行人,但是看着那几个武功高强的护卫满身血的样子,就知道经过了不止一次恶战。
  这模样镇住了不少蠢蠢欲动的流民。
  两只脚再怎么样也不敌四只脚能跑,再加上山路不好走,要不是护卫受过特殊训练,这些铁定得累趴。
  宋大郎自然也知道情况艰难,若不是这几个身手了得的护卫,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流民拦住。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前方赫然出现一所驿站。
  有驿站,就说明这地方曾经有马。
  几个护卫进去翻了个底朝天,但此处已经被无数个人翻过,一根毛都没找到。
  就在护卫们气馁想要离开时,其中一人不小心碰到了地板某处,从地底发出的不同寻常的声音让所有人对视一眼,而后谨慎俯身下来,轻轻敲击地板。
  “咚、咚、咚…”
  其中一人抬头:“下面是空的!”
  护卫们点头,拿出剑狠狠刺向地板,奈何这地板质量太好,别说找到进去通道,连条划痕都没留下。
  几人又快速找来其他东西,将任何尖锐的重物砸向地面,终于伴随着一声细小的嘎吱声,地板不堪重负地裂开了痕迹,随后越来越大。
  “轰隆——”
  一个洞口出现,几人连忙往下看去,就见下面竟然藏着一个地窖,里头养着十多匹大马!
  来不及多说,其中一个护卫立马出去和主子说明了情况,宋大郎看谢老夫人情况堪忧,就道:“老牛跑得再快也赶不上马车,不如就将牛车改成马车,这样速度也能快些。”
  谢老夫人病危,要是能快些到稻香村自然是好,因此宋大郎立即将牛车拉进驿站,还剩两个护卫守在门口,等再次出来的时候,牛车俨然已经成了简陋般马车。
  三匹大马拉着板车,还临时多加了几块板将老牛也一并带走。
  护卫们则满脸血腥举着大刀,骑着大马紧紧护在马车旁边,一行人加急往稻香村去。
  *
  稻香村隘口。
  李村长盯着山道上飘摇的火光,手中锄头越攥越紧。赵铁匠突然大喊:“是宋家兄弟!”
  “搬开礌石!”
  三十个汉子冒着箭雨推开路障。马车冲进村口的瞬间,王老六带人将整棵古树推下山崖,巨石滚落如雷,将唯一的山道彻底封死。
  至此,稻香村所有的道路全部被封。
  “快!快拿药来!”林老婆子扑到车架前。谢老夫人左臂伤口已泛黑紫,春月一边给谢老夫人吸毒血,神色焦急。
  宋老汉翻出祖传的艾草团:“先用艾灰止血,二郎去溶洞取地浆水。”
  暴雨中的山路成了泥潭,宋二郎抓着藤蔓攀上溶洞。闪电劈开天幕的刹那,他看见崖底晃动的火把,土匪正在凿山!
  “村长!”宋二郎摔进村舍时浑身是泥,“东南崖子下有百来号人!”
  李村长砸碎茶碗,举着拐杖道:“狗娘养的玩意!趁他们没站稳脚跟,先下手为强!稻香村年轻汉子都跟我走!”
  三十个汉子披着蓑衣消失在雨幕中。宋大郎留守祠堂,看林老婆子用烧红的匕首剜出毒箭。
  谢老夫人昏迷中仍攥着半块翡翠玉玦,春月哭着穿针引线:“老夫人挺住......”
  *
  地动山摇的爆炸声在子夜响起。
  赵铁匠带人炸塌了东南崖壁,土匪的云梯随着山石坠入深渊。归来的汉子们还没喘匀气,李村长越想越担心,索性敲响铜锣:“不能继续坐以待毙了,得赶紧搬粮食!”
  火把连成长龙蜿蜒上山。男人们扛着粮袋在泥浆里跋涉,女人们用门板搭成滑道。八岁孩童抱着陶罐接漏雨,八十老翁举着蓑衣护粮袋。
  “大家仔细路上,当心滑坡。”
  宋大郎拽开险些被泥流卷走的王老六。众人用麻绳串成锁链,在雷鸣电闪中传接粮袋。
  第77章 (一更)全村迁移荒城……
  雨幕中,老宋家的土屋亮着昏黄油灯。
  谢承宇缩在墙角,木偶般盯着墙角某处,宋知云捧着热腾腾的烤芋头凑过来,小心翼翼看了谢承宇一眼,掰下一块,还冒着热气,
  “我们家的烤芋头可好吃了,给你吃最甜的芯儿。”
  “城里...都是血...”小胖子打掉烤芋头,捂住耳朵尖叫,“阿福也没有了.....阿福!阿福!”
  他想到什么,又抓着宋知云的衣领,“我娘亲呢!我娘亲呢,我要娘亲呜呜呜呜…”
  谢二娘子慌忙搂住他,抹着泪道:“好孩子,没事了,没事了。”
  许是熟悉的怀抱,小胖子的情绪慢慢稳定。另一边的宋知江和宋明玉三个小娃看着这样子,心里也不好受,他们编了一只蚱蜢,高兴递过去道:“看,这只蚱蜢是不是很逼真,送给你啦。”
  竹篾编的草虫在烛火中晃动,谢承宇却把脸埋进膝盖,头也不抬,泪糊了满眼。
  宋明玉叹一口气,初见时这小胖子还为了祖母属于谁这事吵吵嚷嚷,如今看着原本这么鲜活的一个人变成这样,心里一阵刺痛。
  宋大郎和宋二郎一回到家就马不停蹄地扛着粮袋进山,谢家的几个护卫也不闲着,留下两人守在主子们身边,其余都跟着宋家兄弟和稻香村村民搬粮食去了。
  蓑衣上的雨水在夯土地面洇出深痕,宋大郎抹了一把额头的雨水,看着仍旧厚重的乌云,越涨越高的水位,咬牙将粮袋继续搬上肩膀,跟着稻香村的队伍进山。
  阴暗潮湿的山路走起来困难重重,阴雨连绵,几个汉子在火把上绕了一圈又一圈厚厚的油布,沾了油,火把烧得光亮。
  照亮着前方的路。
  “都仔细些,上次这地方就有泥石流。”
  宋二郎用麻绳缠住粮袋,“若是脚踩上去软绵绵的,立即离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