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偏生宋明玉跟个没事的人一样,不断吃着芋头饼,时不时举起一块递到林老婆子嘴边,让她也尝一口。
  宋家人心里软,更加坚定了不论如何,都不能让宋明玉收到伤害。
  ……
  因着外头的雪越下越大,王怀仁也急需要回城,柳雪梅赶忙起身来,和朱秀儿一块做了好几样得手的大菜,打包好之后递给王怀仁。
  王怀仁笑呵呵接过,“那我便谢过柳娘子和朱娘子了。”
  柳雪梅嗓门大,直笑道:“不用不用,等这霜灾过去了,王老爷想吃,直来便是。”
  一群人又寒暄了好一会,王怀仁这才坐上马车离开。
  *
  王怀仁走后,宋家人的生活又回到了往日那般安静祥
  和,宋三郎读书也更用功了,说是废寝忘食都不为过。
  几个娃子也渐渐地少去打扰他,有时候甚至在饭桌上吃饭,宋三郎都会灵光乍现般将饭碗一放,匆匆拜别一家人,进屋写文章去。
  林老婆子因为这事说了他好几次。
  “三郎啊,读书用功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身体,你看你,都瘦了。”
  宋三郎下笔写文章的手不停,“娘,我没事。”
  见他那跟着了魔一样的状态,林老婆子欣慰,也不多说什么,每天开始注意起宋三郎的饮食来,要多吃一些进补的。
  宋老汉也放弃了去村里探情况的打算,还是继续实行着之前的制度,三个大男人轮流站岗放哨,轮到自己时,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过了下去。
  正式进入隆冬,大雪下得纷纷扬扬,满目都是银装素裹的白,静下来甚至可以听到雪之间窸窸窣窣的摩擦声,如鹅毛一样大片地落下,给地面盖了一层被子。
  林老婆子三个女人在霜灾来之前就已经存了不少的腌菜和干菜,拿来泡水再煮汤,再怎么样都是一碗蔬菜。
  家里人顿顿有菜有肉,虽然生活单调了些,但面色都很好。
  林老婆子数着日子,“还有十四天就到年三十了,今年的除夕夜……唉,可怎么过哟。”
  朱秀儿放下手中的绣品,拉了她的手柔声说:“娘,咱们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在哪不是团圆过节,虽说比往年少了热闹,也乐得清闲不是。”
  林老婆子点着头,一想到如今外头的处境,有些难过,随即又想到王怀仁走之前那兴奋的样子,在心里只希望好政令已经推行下去了,霜灾很快就会过去,日子也会恢复到以前的安稳时候。
  “也罢。”林老婆子道,“这乱世灾年的,咱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就成。”
  由于宋明玉的缠人,宋三郎最终还是答应了小妹,以后每天要好好吃饭,并且饭后还要陪她喂兔子。
  宋三郎经过一段时间魔鬼式的训练,文章水平早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也顺着小妹的建议,放松身心,努力为开春的院试做准备。
  他时常听着几个小孩问的问题,看似简单,他也会领着孩子们深思下去。
  孩子们童言无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以孩童的视角看问题,更加贴近底层的老百姓,也给了宋三郎更多的启发,文章策论也不再拘泥于圣贤书中的观点,更多的贴近生活。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正是好奇心最重的年岁,见宋三郎耐心无比,更喜欢围着他转。
  刚开始他们还能问倒宋三郎,到后来慢慢地被被宋三郎怼得哑口无言,三个小子不服,只能耍起无赖,
  “不嘛,三叔欺负人!读的书多了就来欺负我们几个小孩子,要去告诉爷爷奶奶!”
  宋三郎哈哈大笑,“那退一步来说,江哥儿和云哥儿说的是对的,我换个角度来,若是……”
  几个人又被吸引了注意,听着宋三郎继续讲下去,说到自己会的地方,又兴致勃勃高谈阔论,争辩起来。
  林老婆子看着几个孩子,心里也暖,笑着道:“瞧他们几个,书都没读多少,开始谈论起天下大事来了。”
  柳雪梅心里也熨帖不已,弯着唇说:“江哥儿几个,从小就跟着三郎这样启蒙,开阔了眼界,日后去学堂也能言之有物,读书也能更顺畅一些。”
  朱秀儿放下绣品,也看向自己两个机敏的儿子,眼里尽是温柔。此生能得这两个孩儿,是她最大的福气。
  一屋子大人们都欣慰无比。
  又是一连几日过去,外头的雪越下越大,鹅毛大雪日夜不停,风却不怎么刮了。
  宋老汉三个男人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出门去看屋顶的雪,若是厚了,得趁早刮下来。不然雪太厚会压坏屋顶。
  宋老汉穿着厚实的棉外套,站在雪深数尺的院子中,眯着眼看向屋顶那厚厚的雪。
  宋大郎从后院艰难找到两根被冻硬了的竹竿子,扔一根给宋二郎,“二郎,接好了。”
  宋二郎接过,俩人来到前院,和宋老汉规划如何将雪给扫下来。
  宋老汉沉声:“天冷,雪不容易化掉,若是院子中的雪太多,迟早有一天会堆到堂屋门上去。”
  “咱仨再出出力,每天将屋顶的雪扫下来后,再运到后院的角落里堆着,像是鸡圈和猪圈这些地方正合适,也省力些。”
  宋大郎和宋二郎点头,接下来的几天三人一直重复着扫雪和除雪的工作。林老婆子三个女人也说着要加入,宋老汉说什么都不肯。
  “你们就在屋里好好待着就成,外头天冷,咱们三个汉子皮糙肉厚的,冻点没啥,况且这活也不多,铲到后院就成。”
  林老婆子一听这话,心里也暖,煮了驱寒的姜汤候着。
  雪越来越汹涌,整个天地里静谧无比,再也听不到一丝动静,安静得让人害怕。
  这天,三人铲完雪后,依稀看到一个深深浅浅的人影淌着大雪靠近,宋老汉反应过来,沉声道:“有人来了!”
  那个踉跄的身影扑到门上,奋力拍着:“宋家的,救命啊!!”
  宋老汉浑身一抖,和宋大郎等人对视一眼。
  宋大郎道:“爹,是村头王家的汉子。”
  是村里人,这样慌张跑过来,是发生什么事了?
  宋老汉拿了把锄头在手,才去将堵在门口的大石头搬开,打开门,只见王铁柱冻成一团,还在继续拍着门,
  “求求宋大伯帮帮忙,救命啊!”
  宋二郎连忙将他扶起来,没等开口询问,王铁柱看到他们出门来了,哭喊道:“这雪下得太大,将村里很多人的房子都压塌了,死了不少人!快去帮帮忙挖人吧!”
  这样大的动静,林老婆子等人自然也听到了,站在门口担忧看着。
  宋老汉道:“莫要着急,我们这就去看看。”
  随后进屋和林老婆子等人说明了情况,并保证尽快回来,不会让家里人担心,三人这才都拿着锄头出了门。
  一路进村,看到很多房子被厚重的大雪压得塌的塌,瘫倒的瘫倒,一片哀嚎哭声。
  许多屋子前都挂了白,举行着潦草的丧事,如今也没有多余的布料来掩盖尸体,就这样暴露在大雪中,很快就被纷纷扬扬的大雪给盖了一层薄被。
  “救命啊,快来救人!这有活人啊——”宋长建的大喊声尤为大声。
  但霜灾肆虐了这么久,很多人的心都冰冷着,再加上宋家二房臭名昭著,几乎没人过去帮忙。
  宋长建艰难托着一根房梁,看到宋老汉等人经过,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着急哀求道:
  “大哥,大哥!之前发生的事我给你下跪道歉,我不是人啊,大哥,快过来搭把手吧,这可是一条活生生的命啊!”
  宋四柱眼神不断瞟着宋长建,看那样子像是不想让宋长建继续说下去。
  但不论他如何吼叫,宋老汉等人连一个眼神都没有分给他,径直走过去,就要去给另一户人家搭把手救人。
  宋长建一张脸涨成猪肝色,破罐子破摔大吼:“狗屁的宋长志!同根同源的亲兄弟在这你不帮忙,你去帮外人,这可是血亲啊!”
  宋大郎讽刺道:“没记错的话,我们两家当日可是签了断亲书的,字据还在呢,这算哪门子亲戚,可别乱喊。”
  宋长建狠狠瞪他一眼,继续喊叫求人帮忙。两个热心
  的汉子看不下去,上前搭把手。
  宋长建自然是感激涕零,不断说着好话。
  几人吃力地抬着一根大柱子。宋长建憋红了脸,“快!快!我的三源还在里头,赶紧!”
  宋四柱一听这话,心里一紧。
  暗自瞪了一眼宋长建,怨恨他嘴不把关,就这么直接说出来了。自家在村里头本就不讨好,要是让人知道宋三源擅自从服役的地方偷跑回来了,那接下来还有自家的好日子过吗。
  另外两个汉子一听宋三源在下边,也是面色一沉,“不是说这挨千刀的已经被发配去服役了吗,怎么回来了!?”
  宋长建面色一紧,连忙找补:“瞧我这嘴,一着急说错话了,不是三源,是我家大儿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