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王怀仁一抬头,撞进一双灵气生动的眼睛里,他笑了笑道:“现在冰天雪地,若是还有粮食,早就被抢光了,哪里还等人去抢。”
  宋明玉闪着大眼睛,作思考状,一会才慢吞吞开口:“大山上面还有很多呀,我跟着爹娘在上面找到了好多好多山货,都好好吃。”
  王怀仁愣了片刻,霜灾虽肆虐,但再怎么说大山里也肯定会有吃的。
  只不过在这种天气下,人们一般都会下意识将大山给排除掉。人都有惰性,山路难走,再加上如今大雪封山,进去了也很大几率被冻死在里面。
  基本没人考虑在这种极端天气进山找粮。
  宋明玉乖巧掰着手指头继续说:“他们不愿意去大山里面找吃食,那也可以去当帮工赚银子呀,就像我大哥一样,日日去镇子上当帮工,一日能赚十几枚铜子呢,有了银钱,就能去换粮食啦,这样就不会饿肚子啦。”
  王怀仁笑着,“你这想法好是好,只不过现如今风雪肆虐,人人大门紧闭的,哪里来的帮工的活……”
  宋明玉道:“方才王伯伯不是说了嘛,县太爷处理不了这么多事情,县城下很大范围内的情况是力所不及的,那为何不找些能干的,能控制住局面的人去帮忙呀?就比如那些山匪。”
  宋明玉这话说得王怀仁渐渐坐直了身体,目光如灼,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宋明玉软软道:“那些打家劫舍的匪患,力气肯定也大。爹爹也给囡囡形容过山匪的长相,都是很吓人很吓人的,这样刚好能够镇住一些想要捣乱的坏人。”
  宋大郎听着也明白过来,对着宋明玉竖起一个大拇指,“囡囡说的不错,那些被迫投靠山匪的,也大多是咱们这的原住民,都是老实的庄稼汉子,官府出面敲打几番还是可控的,让他们去干活,管一日三餐的饭,他们便也没那么多心思去捣乱了!”
  宋明玉在心中给宋大郎点了个赞。还是她大哥靠谱,会来事。
  围在火炉旁的几人经过宋大郎这么一解释,也都明白过来。宋老汉拍着大腿直道:“对啊,管一顿饭食就成,雇他们去帮忙,添些人手,这样那群人不就没那么多心思去当山匪了!”
  王怀仁也被宋明玉一个五岁小女孩这堪称紧密的思维给镇住了,他仅是思索片刻,便摇头,“不可,这些人已经当做匪患一段时间,不一定会听命于官府,若是假意降服,日后又举起更大的旗煽动造反,到时候……”
  宋明玉思索着道:“我听大哥说,去当帮工都要签字据和按手印的,字据的内容有好多好多…这样就会按时完成啦。”
  “王伯伯,能不能让他们也签字据呀?”
  宋明玉点到为止,笑出两个小酒窝看着王怀仁。
  王怀仁精神一颤。
  对啊,若是让那些愿意来当帮工的人签下字据,今后若是再闹出事来,官府也有理由处置了。
  不过他很快就觉得此计还不算完美,说出心中疑惑:“那些山匪油盐不进,让官府头疼不已,若卖身契也不管用呢?”
  宋明玉道:“孙夫子教过我们一个词,叫杀鸡……杀鸡敬什么来着…”
  宋大郎笑着帮她补充了完整,“叫杀鸡儆猴,大致意思就是惩罚一个人来告诫所有人。”
  宋明玉仰起小脸,“对哒,就是这个!大哥好厉害呀,能记住这么多东西,囡囡要向大哥学习!”
  话音刚落,几个人都反应了过来宋明玉想要表达的意思。宋老汉连连往自己的乖闺女看了好几眼,越看越眼热,自己的小心肝这样聪慧,从来都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王怀仁听完宋明玉的话,只觉得浑身一热,缓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渐渐品出这个计策的好处。
  如今忙的焦头烂额,就是因为人手不够,鞭长莫及,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病症的中心,就是因为匪患四起,到处都不安生。
  而那些凭空多出来的匪患,是因为食不果腹……
  若能将这一切都连系起来,从根源斩断,不就解决了吗?
  王怀仁一拍大腿,将这些关系都联通起来,随即又想到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他又淡然下来,
  他礼貌提出道:“若是这样,便还会滋生出一些新的问题。来帮官府做事便可保一日三餐,此消息放出定会有许多人来报名,到时候人数众多,而工位却少,这该如何,到时候还有可能为了争抢名额大出手,又少不了一番争执。”
  宋明玉思索片刻,继续窝在林老婆子的怀中咬着芋头饼,“王伯伯这个问题好难哦,囡囡想不出来啦。”
  王怀仁听着她这孩子气的话,才想起来对方不过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
  他对宋家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层面。在宋家,你甚至可以和一个五岁的女娃聊治灾大事,对方还能豪不怯场地与你侃侃而谈。
  简直是不可思议。
  宋大郎看出他眼底的震惊,笑着解释道:“小妹天资聪慧,爹娘也从未厚此薄彼,除了文哥儿年岁还未到之外,江哥儿与云哥儿还有小妹,都是去学堂读书的,小妹识字,也喜看书,想必这些也是从书中看来的。”
  宋明玉点点头,这也是为什么她不选择继续说下去的原因。
  这幅身体才五岁,智多近妖,这可不是什么好称号,特别是安在一个没有任何自保能力的小农女身上。
  她眨着眼睛,手舞足蹈道:“囡囡喜欢看好多好多书,不止是孙夫子的藏书,还有好多三哥带回来的史书囡囡也喜欢!”
  “囡囡也会好多好多厉害的东西哦!”
  这小孩子的天真态尽显的模样,让在场所有人舒颜一笑。
  王怀仁摸了摸胡子,点头笑着,顺着宋明玉的话往下说,“读书确实是好的,乖囡囡很厉害。”
  这话让宋家人莞尔,纷纷道:“您要是再夸她,她就要上天了。”
  王怀仁一笑,“聪慧的乖孩子,多夸两句又如何。”
  不过目前他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官府没有那么多招帮工的需求,若是来了很多百姓,这该怎么办。
  他总觉得还差一点就可以达到将所有关联点都串在一起的绝妙方法,但就是还差那么一点。
  这种感觉让他颇为困顿。
  宋大郎看出他的思虑,犹豫着道:“这消息放出去,要是招来了很多人,也不一定都要让他们都做救灾的帮工嘛,看看其他地方缺不缺人,都分派去干活去。”
  王怀仁看向他,道:“这大霜灾的天,还能去干什么活?”
  这可难到宋大郎了,他对官府和县城里头的待办事项也不懂,算是个愣头青,他摸了摸脑袋道:“那也总不能让人来了又回去吧…”
  那句话一直盘旋在王怀仁的脑袋里,可以分配多招来的人去干别的活…
  他瞬间想通了什么,只觉得有一道尖利的剑划过黑暗,光明乍现,“对啊,不一定是救灾的帮工,前些日子县城外有一处石桥要修,还有永昌镇,一个多月前也招了人去修缮牢狱,这些正在进行的工程都因为霜灾耽搁了,也都需要人手…”
  王怀仁拍掌大笑,“对啊!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除了救灾之外,还有一大堆的工程等着干。每个人分配一个位置,只管一顿饭…”
  “之前招工还得管饭给银,如今只需要管饭就成,官府就可以省下银子去买粮食,分发下去更多的救济。招工来干活了,且匪患也能少一些,也少了一笔打匪的开支,也能省下更多银子去买粮。”
  “有活干,那些人就没有那么多心思去当山匪了,这山匪这也镇压下来了!如此便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宋家人听到王怀仁的喃喃自语,也明白了这其中的原理。宋大郎和宋老汉更是赞叹此计甚妙。
  想到了好计策,王怀仁当下便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就要回去和陈舟商量,他站起身来,对着宋家人拱手道:
  “今日我王伯远在此得到妙计,日后定会重重感谢。”
  突然一个大礼让宋家人猝不及防,宋老汉反应快,连忙拉住他道:“伯远,都是一家人,什么感谢不感谢的,你还点拨三郎,咱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呢。”
  宋老汉犹豫着,看了宋明玉一眼,对着王怀仁道:“伯远,我老宋家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你回去之后,不管这计策有用没用,还请不要和旁人说起,有些部分是囡囡说的。”
  王怀仁一听这话,当即道:“我明白,我明白。”
  慧极必伤,宋明玉却三言两语便解决了一个困扰整个县城多天的大困局,这样聪慧的人实属少见。更何况还只是一个五岁的孩童,说出去谁会信。
  但是不管信与不信,这都对宋明玉不安全。
  王怀仁恭敬道:“还请各位放心,要是旁人问起来,我就说这个法子是我一位朋友想到的,绝对不会提起囡囡。”
  林老婆子松了一口气,抱着宋明玉的手更紧了。心中略有忧愁,也不知这样是好是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