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中世纪女领主> 中世纪女领主 第128节

中世纪女领主 第128节

  嗯,大小滚筒上都有非常密的金属钉齿……不过,相较于粗梳机上的梳齿,精梳机上的梳齿又细又密,还要短很多,这也是为了适应精梳的需求。
  等到大滚筒上的羊毛纤维缠得足够多了,快要盖过梳齿了,就可以揪起一小撮羊毛,穿过一个穿孔板——这类似金匠用来拉金银丝的那种穿孔板,只不过现在拉的是羊毛。有这样的穿孔板,可以保证精梳羊毛的均匀,也方便后续纺线。
  从穿孔板上拉啊拉的,就能把缠在一个大滚筒上的羊毛扯得七七八八,最后绕城一扎扎的绵条。至于剩下不好车的,就用棍子从滚筒上特意空出的一道上穿过,撬起来羊毛,剪开后取下来——滚筒上都是金属梳齿,但刻意留了一道一指宽的空,没有钉上梳齿,就是为了方便这个操作。
  这个精梳机也很不错,莱昂脑子里过了一下就做出了判断。很快回去之后,就让学徒照着图纸做了出来……主要是图纸已经很完善了,根本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徒来做也是一样的。至于他自己,当然是把精力都放到了纺纱机上。
  初版纺纱机需要改动的地方还挺多的,一些地方甚至需要经过一番试验才能直到最佳设计是怎么样的。所以,路易莎再次看到送来的纺纱机,就是一个礼拜之后了,可比见初版机器要等的更久。
  当然,等待是值得的,再次上手的纺纱机好用了不少。路易莎用的依旧不熟练,但能感觉到操作上更顺畅了,想来只要习惯一段时间,纺处合格的纬线是不难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这下终于有十几个纱锭同时运转了!
  准确地说是16个纱锭。
  “不错,很不错……只可惜,不能脚踏转动,如果像脚踏式织机一样就好了。这样空出两双手,就能更专心于面前的纱线,粗细不均或者断线,都能及时弄好……”路易莎对纺纱机很满意,但站在后世人的高度,无论怎么满意,还是会有不足之感。
  对此莱昂只能道:“殿下,这很难办,我是说。您之前说的,将大转轮竖起来,方便操作的想法,小人还能想想办法达成。是的,这需要更多精细的传动零件,但还在能力内,最多就是增加一些成本罢了。可是要脚踏带动转轮,还要有实用性,这非常难……”
  从设计上来说,这并非做不到。但以此时的零件加工、可用材料情况等来说,要以此制造出实用平价的机械,这是想也别想。
  路易莎未必不知道这个道理,她上辈子看蒸汽纺纱机以前纺纱机,都说是‘手摇纺纱机’,就没有说‘脚踏纺纱机’的,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大家都知道脚踏式设计的好处,能完全空出双手,为什么不在纺纱机上达成这个设计呢?是不想吗?显然是不能。
  所以这个时候莱昂这样说,路易莎也只能叹口气说:“哦,我只是说说,与其那样,还不如研究加宽纺纱机,然后一个人只负责摇转轮,另一个人就专门照看纱线呢……”
  当然,这个也不容易,一个大转轮可以传动的转轮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增加。或者说,达到一定数目后,故障率等就会激增,除非其他的地方也有相应改进。这样的话,先不说这个改进做不做得出来,只说由此增加的费效比是否合理,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能用上生产效率更高的大机器,生活在工业时代的现代人会普遍觉得这是大好事,但现实却是很多小厂用的依旧是几十年前的旧机器。因为以人家的情况,换大机器根本不合适——现在也是的,中世纪盲目追求大机器什么的,听着就很不靠谱了。
  能增加一倍效率的机器造出来,成本比造两个原来那种机器更高,那还有什么意义?就算可以节省一些人力,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毕竟这始终是工业革命前,使用人力、畜力的时代,机器减少的人力使用是有一个天花板在那里的。
  使用现在这版纺纱机用的人,也不会比之后再加宽的大型纺纱机用的人少多少了。
  总之,事情就差不多这样定下来了。路易莎一边让莱昂带着工匠多多制作纺纱机、梳毛机,一边就让羊角庄园今年别卖羊毛了,准备着这些羊毛留着自己用。为此,洗羊毛的池子都挖出来了,还特别去城里找了两个洗羊毛的师父来,准备就在庄园里搞洗毛场……
  当然,也不只是指望羊角庄园这个‘试点’自产自加工,也是预备着从周边收羊毛的。而拉尼这边多的是牧羊地,不然也不会自然形成拉尼这个毛皮交易中心了,所以要收羊毛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
  第173章 穿越中世纪173
  羊角庄园的庄园管家罗斯得知, 路易莎有意在羊角庄园建立一家纺纱场,并让他兼任纺纱场的管理者时,是意外且惊喜的。
  先不说被路易莎记住了, 这对他这种庄园管家是多大的好事儿,就是管一个纺纱场本身,这就是有现实好处的!县官不如现管,管着一摊事儿, 就有过手沾油的机会,金钱上的、人事上, 甚至组织上的好处, 那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
  “恭喜您了,被殿下分派了这项工作……只要能够做好,说不定就能去殿下身边呢!殿下并不是一个在意出身高低的主人,您都知道的吧,不少现在得到重用的人,其实都出身普通, 和您也差不多。只是因为有才能,又恰好在殿下眼前表现了出来……”来通知罗斯先生的是路易莎身边的一个侍从,颇为感慨地说道。
  罗斯先生连连感谢,详细问了这件事的流程之外,又接手了这个侍从送来的两台纺纱机,以及粗梳机、精梳机各四台——梳毛机比纺纱机容易制造,很快就做出了这么多。
  “……这就是殿下命人制造的新式机器,可以用来梳毛和纺纱。”侍从指了指机器:“今年的剪羊毛季还没到, 可以先找一些原料,用来培养女工。等到剪羊毛季到了,会有更多机器送来, 纺纱场就真正运行起来了。”
  “对了,洗羊毛的池子挖好了吗?”这时路易莎之前就吩咐做的,和准备纺纱场的场地一起提前安排了。毕竟这种‘基建’不能说一句话立刻变出来,肯定要先准备好。
  罗斯先生连忙说道:“最近已经开始修建了,殿下下达命令时,正好是春耕季,所以……请放心,绝对不会耽误纺纱场的运行!剪羊毛季开始前,一切都会准备就绪的!”
  春耕季与夏耕季之间有一小段相对来说没那么忙的时间,庄园里才好抽调人手服劳役,搞一些基建工程什么的——羊角庄园是牧业为主没错,但那是从占土地多少来说的,要说农业人口和牧业人口,其实农业人口还要略多一些。
  这没办法,同样的土地,农业用地肯定是比牧业用地容纳的人口要多不少的。
  所以,即使是羊角庄园这样牧业为主的庄园,要抽调人手,也得看着农业生产的情况来呢!
  罗斯先生这样的本地人都这样说了,侍从当然不会故意挑刺,不然要说农忙时怎么不抽劳役么?农忙时抽劳役到领主自营地上干活儿,都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抽人去做明明能延后的建设工程,真不是随便发一句话的事!
  非要强求,结果往往就是开口容易,做事难,事倍功半!
  时期就这样安排了,等到侍从离开,罗斯先生就一边督促挖洗羊毛池的人抓紧时间,一边开始物色女工——建纺纱场的事倒是提前完成了,这主要是因为,羊角庄园里本来就有空房子,是一座已经废弃的谷仓,刚好可以修缮一下就用来做纺纱场。
  有了路易莎的任命,罗斯先生就很容易‘扯虎皮做大旗’了,立刻找到了庄园里的其他庄园管家、庄头、农事官等人,说道:“殿下想要我们庄园自己加工羊毛,纺成纱线,直接卖给商人。所以庄园的羊毛,以后就不卖了。”
  “不只是自营地上的绵羊,还有牧民自己养的绵羊,一律要卖给庄园。当然了,一切按照惯例来,这些羊毛可以抵扣租税,也可以直接算钱,都随行就市。”
  有人皱着眉头说:“庄园如果是收购谷物和牲畜,随行就市是很有优势的,毕竟省了运输到集市上的工。可是如果是羊毛,这恐怕没什么吸引力,毕竟布商们本来就是来庄园里进行收购的。牧民有长期合作的布商,让他们直接卖给庄园,就得毁约……”
  这时候,羊毛还没有做成期货,所以所谓的‘毁约’,并不是布商和牧民有什么契约。甚至连口头约定都算不上,就是大家长期合作,有了一定默契——当然,这种‘默契’也是可以消失的,比如说布商找到了羊毛更便宜、更优质的来源,又比如说有其他布商给牧民开了更好的价格。
  只能说,这种‘默契’有一定约束力,但不多。
  罗斯先生是想过这件事的,立刻说道:“纺纱场开办起来,是要雇佣女工的,过去的纺纱女会优先雇佣,但人手肯定不够。更别说除了纺纱工外,还要雇工洗羊毛、梳羊毛,这些活儿都要雇工,我想没有人会拒绝更多的零工机会。”
  纺纱场、羊毛池、梳羊毛,都需要人手,除了少数全职工,应该还有一些只是农闲时雇的短期工——这在此时是很正常的,一家手工工场因为原材料季节供应情况不同等原因,往往不是一年四季均匀生产的,淡季旺季差别极其明显!
  这种情况下,手工工场不可能在淡季时也养着多余的人手,所以在少部分全职工外,只有旺季才会多雇一些短期工。
  羊毛并不是生产出来就立刻要加工处理的原材料,相对来说淡旺季没那么分明。或者说,各地也只是根据自身的生产情况,安排全年的淡旺季(当然,生产旺季一般还是在下半年的,因为夏天新羊毛上市,而且呢布还是冬天卖的最好,这期间就是生产的黄金期了)。
  在庄园里的话,按照农业生产的情况安排淡旺季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了。农闲的时候人力充足,正好多雇一些短期工。这样对庄园来说,不会耽误基本生产,纺纱的人力成本也低。而对庄园里的农民、牧民更是好上加好,可以在农闲时节也打一份工,补贴家里。
  罗斯先生的意思很明显,放牧产羊毛的牧民家庭,只要将羊毛卖给庄园,他们的家庭成员就能优先得到雇佣——这对庄园来说是一个不要多花钱,但确确实实能够打动牧民的‘诱饵’。
  大家也觉得罗斯先生这个主意很好,实在是惠而不费。之后大家就商量着,要和之前来庄园收羊毛的布商打招呼了,通知他们今后不用来了……其实不打招呼也可以,但此前他们能进庄园收羊毛,或多或少都是给了庄园管理层好处的,不好一点儿情面都不留。
  这个时候提前和他们说了,也是给他们时间,能够想办法从别处购买羊毛。不至于事到临头,多出这么大一个亏空。
  “……其实,我们可以和那些布商明白说,说我们羊角庄园要自产纱线。”就快要‘散会’时,忽然有人提出了新建议:“布商也是需要收购纱线的不是吗?纱线这种东西谁嫌多呢?说不定,他们也愿意收购我们的纱线,这样一来,不是销售问题也解决了吗?”
  一言惊醒梦中人,这可是提醒到了罗斯先生,他立刻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布商们、呢布制造商们,之所以喜欢包揽呢布生产过程中的各道工序,更多还是为了将每个环节的利润都吃到。
  其他人倒是也想掺一手,只可惜没有那个资本。毕竟要自己付钱购买上游一道工序出的原材料,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大部分只是小作坊经营的手工业者可拿不出那样的钱。或者说,有的勉强拿得出,但一旦一批货出问题,其风险是担不起的。
  有那么一次,他们就全完了!所以相较于高风险赚大钱,他们也宁愿旱涝保收地赚小钱。
  布商很少接收其他人手里的‘半成品’,这会减少他们的利润,而且说不定就是一个来抢面包的同行,谁也不愿意‘资敌’啊!但纱线算是个例外了,实在是纱线长期供不应求,很多布商自己的纱线不够用,总是要从市面上想方设法采购纱线的。
  于是罗斯就和羊角庄园打交道的布商说了以后不必来收羊毛,但可以收纱线的事儿——对于前者,布商们当然不满,但不满也没办法,这本来就是没有契约的事。而且羊角庄园是路易莎的陪嫁庄园,这里的主人其实也是他们的主人(这些布商都是布鲁多人),为了一点儿羊毛要对主人的陪嫁庄园下黑手,他们也不敢……
  至于后者,这些布商们倒是挺有兴趣的,纷纷表示到时候可以来看货。
  罗斯先生一边应付这些布商,一边还要和牧民说定今年的羊毛都要卖给庄园。不只是如此,还要想方设法去收购庄园外的羊毛——好在纺纱场刚刚铺开,预计要用的羊毛还可以从其他庄园来。
  嗯,羊角庄园是纺纱场试点,其他路易莎能够影响到的庄园,现在都没有纺纱场的,羊角庄园要得到它们出产的羊毛很容易。领主自营地出的羊毛,那就是一句话的事。牧民自己的羊毛,要麻烦一些,但也麻烦有限。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庄园要收购羊毛,哪怕不做多余的事,牧民家庭很多在经过一番考虑后,也会优先给庄园的。
  当然,前提是庄园开出的条件不比外面布商来的差。
  事实上,羊角庄园现在采购羊毛,还是挑拣着来的,都是挑选离得近、可以走水路运输的庄园,或者至少陆路很短——此时陆路运输实在是太贵了!北部临着北海,多天然良港的低地地区毛纺织业大兴,不就是因为可以通过北海海运,以低廉的运输成本得到优质的羊毛么?
  当然,羊毛在高登兰国内运输的时候,肯定也是陆路、水路都有的。所以羊角庄园这样采购羊毛,算下来成本其实比低地地区得到高登兰羊毛的运输成本更低。
  解决着羊毛原材料的问题,罗斯先生也没有忘记培训女工的事。他召集了羊角庄园十几名全职的纺纱女,就让她们学着用纺纱机纺纱——全职的纺纱女就是这样少!羊角庄园就算主营牧业,人口以大庄园来说算少的,依旧算大庄园的范畴内,可就算这样,全职纺纱女也不过十几人。
  这也正常,完全靠自己养活自己的女人,在这个时代非常少见。这当然不是她们好吃懒做,而是社会风气就不赞同如此,也没有多少给女性自己养活自己的机会。会全职做纺纱女的,除了极少数因为各种原因没结婚的女性,以及寡妇,就是一些丈夫几乎无收入,家里负担重的主妇了。
  当然,罗斯也认为十几人足够了。到时候一人操作一台纺纱机,再雇上几个杂工,专门负责给纺纱机加料、取纱什么的。就能保证羊角庄园纺纱场的出产了——他看到纺纱机运转起,十几个纱锭一齐转动时,眼睛都直了!
  虽然十几个纱锭并不代表效率是一个纱锭的纺轮的十几倍,毕竟纺纱女要注意十几条线,速度是没那么快的。但做得熟练了,还有杂工辅助的话,其实也不差什么了。或者说,至少能是手工纺纱的纺纱女效率十几倍吧?
  一般来说,六七个使用纺轮的纺线女,勉强能供应上一台织机要用的纱线。现在一台纺纱机,只单纯算纱线用量的话,供两台织机也是可以的了。
  当然,账也不能这么算,纺轮出的纱线比手工纺的纱线要差,只被允许用做纬线。纺纱机出的纱线,和纺轮出的也差不多,甚至还略差一些,估计到时候也只能做纬线。一台纺纱机要供应两台织机是没可能的,只能说是供应多台织机的纬线——其实这也不错,在路易莎的考量中,这就给一些没有纺纱场的庄园里的纺线女留了出路。
  对手工纺的纱线,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还是有需求的,甚至需求更高也说不定!因为出的纬线增加了,可不是就会要更多手工纱线做经线么。
  “干的真不错啊,丽莎!眼明手快的年轻人就是更适合用新机器纺线。”罗斯抽时间来看纺线女们的学习进度,就看到一台纺纱机前,一个年轻姑娘一边转动纺纱机的大转轮,一边扶着‘张力杆’,操作张力杆上上下下捋线。
  偶尔见到断了或者快断的线,她还会伸手去接线。这时,大转轮会因为惯性的原因继续转动一小会儿,所以纺纱机是还在运行的。等她接完线,手又收回去,整个过程中纺纱机根本没停!
  这一手可算是震到罗斯了,他连声称赞着。对此名叫丽莎的纺线女也有些得意,她原本在纺线女中其实不算突出,手虽然快,但不是最快的,出的纱线品质更是长期中等偏下。而现在用上纺纱机了,她原本眼明手快的优势完全发挥了出来,一下竟显出了她。
  主要是过去手工纺纱,眼明手快到一定程度后,就没有多少加成了,能够一心多用这一点更体现不出什么优势。现在一个人对付十几个纱锭,却是最适合她的……
  相比之下,过去纺纱女中的顶尖人物,一位老妇就差了不少了。她其实多少有些眼花、反应慢了,只不过纺纱是她做了一辈子的事,属于是闭上眼睛完全靠肌肉记忆也能做下来,所以手工纺纱依旧能做得又好又快。
  不过就算是如此,她也宁愿来纺纱场做工。因为纺纱场的基础报酬就比她辛辛苦苦手工纺纱挣得多了。
  是的,路易莎给纺纱场的纺纱工规定了薪酬标准。因为在她看来,人为规定薪酬虽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非要规定一个过高的薪酬,很有可能就是丧失竞争力,纺纱场和纺纱工一起完蛋。但合理范围内尽可能多给一些的话,还是可以的。
  毕竟用纺纱机纺纱,这也是新鲜事物,她这里给出的工资,等于是第一粒扣子。只要不是太不合理,后面都有惯性照着走下去,而这对纺纱工是有好处的。
  纺纱场按周付给报酬,每个礼拜基础报酬就是12芬尼。
  如果是过去手工纺线,即使是最有效率的纺线女,一天计件所得也就是一个半芬尼的样子。一个礼拜即使休息日也不休息,也才10个半芬尼!再考虑到这种每天赚一个半芬尼的纺线女,往往从天亮做到天黑,中间出了吃喝拉撒几乎不干别的,就更比不上纺纱场。
  纺纱场这边,到底不比在家做工,来去都有固定时间。在家纺线,说的好听叫弹性化工作,说得不好听,就是吃喝拉撒以外只剩下工作了!连稍微摸一下鱼都不能够,因为摸鱼少的产出,都是自己的损失。
  事实上,大多数全职纺线女,都做不到一天赚一个半芬尼,这一行平均每天只有1个芬尼的样子。然而就是这1个芬尼,布商还经常拖欠着给呢!
  在纺纱场的话,杂工都能挣每个礼拜10芬尼,这就和最好的纺线女差不多了——这个活计预计着是给半大孩子做的。工作量不算大,孩子也能做的来,而且孩子钻到纺纱机下取纱,还更方便呢!
  至于说纺纱工们,如果自己负责的纺纱机这一礼拜做得比较好,出的纱线比预计还多,还能拿奖金……当然,就算拿不到奖金,只说基础报酬,就比她们之前强了,还不用担心拖欠工资什么的。这种情况下,用脚后跟想,她们也会选择进纺纱场啊!1
  “罗斯先生,那个,我听说,纺纱场还要招收梳毛工……”就在罗斯对纺线女的学习进度表示满意的时候,一个在旁休息的纺线女走了过来说道(只有两台纺纱机,大家都是轮流练习使用的)。
  罗斯先生不用听她后面的话,就知道她的意思了,没有一口答应下来,只是说:“这件事儿还要再等等看,我当然愿意先关照你们这些纺纱工,但已经答应优先雇牧民家庭了,你家可没有放牧羊群,给纺纱场提供羊毛。”
  这个过来请求罗斯先生关照的纺线女是个寡妇,膝下虽然有好几个孩子,但丈夫死的时候孩子们都小,丈夫也没有个亲兄弟。那种情况下,是无力佃租之前家里佃的土地了,所以大部分土地都被收回了。只有菜地还留着,种一些自家吃的东西外,还搭了鹅舍养了几只鹅。
  家里主要的收入都靠这个纺线女纺线,不只是她,她的两个女儿也和她一起。只是女儿们人小力弱,再加上要照顾家里的菜地和鹅,不算真正的全职纺线女,只能算是兼职补贴家用的。
  她的想法是,两个女儿可以进纺纱场,在纺纱机区做杂工,又或者做梳毛工,都很好。她们这些纺线女‘近水楼台先得月’,是见过新式梳毛机的,觉得用这种机器的话,梳毛工的活儿半大孩子也能干……
  罗斯先生倒是愿意照顾‘自己人’,但一些事还是要照规矩来的。都已经答应用短期工机会让牧民们将羊毛全卖给庄园里,总不好这里就开这个口子——当然了,如果到时候一番分派,还有剩余,那肯定是考虑已经是纺纱场全职工的‘自己人’的。
  这年头用人,任人唯亲是天经地义的事!要是有人不这样做,大家才会觉得这个人有毛病呢!
  罗斯先生是这样说的,但这个纺线女并不放弃,一直在罗斯先生身边喋喋不休,想要说服他将这个工作她的儿女,最好将她的儿女全雇了。即使罗斯先生明显露出了不耐烦的表现,依旧不肯走开。
  这不一定是她不会看人眼色,更多还是因为生活太难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只是厚脸皮一些就有可能得到,谁又会故作矜持呢——这件事唯一让人犹豫的地方在于,纠缠不休、说的太多了,可能会得罪罗斯先生,到时候反而不好。
  不过大家都是接触过罗斯先生的,知道他在羊角庄园的管理层算是‘好人’,即使不耐烦也不会免了她们的工作——所以才会这样纠缠到底啊!这里面也充满了普通人的生存智慧,并不是乱来的。
  第174章 穿越中世纪174
  “真是奇妙, 我过去还觉得自己是个纺线能手哩!但现在,看过殿下用纺纱机纺线,才知道还有这样便捷的机械, 能把再灵巧的纺线女都比下去。”克莱门特伯爵夫人看着路易莎用纺纱机纺线,帮忙在旁转动大转轮,奉承道。
  纺纱工用纺纱机纺线时,肯定是自己转大转轮, 自己纺线的。如果这要用两个人,明显会浪费人力啊!
  但路易莎本身就是出于兴尝试机器, 顺便日常做做女红, 当然还是有人帮忙转动大转轮最好了。当克莱门特伯爵夫人转动大转轮时,她就一手操纵‘张力杆’,模仿人手去捋线,一手进行重点捋线或接线工作——张力杆捋线不见得效果好,这种时候,有需要上手了。
  “人之所以是人, 就在于会使用工具嘛。”路易莎理所当然地说:“你们瞧,任何一种动物都不会使用工具,只能依靠自身身体的力量,所以他们无法统治大地。即使是强大的狮虎也是如此——人类没有他们的速度、力量、利齿,但我们制造了弓箭、刀剑,弥补了不足。在猎场上,分明我们是猎手,他们是猎物。”
  “所以我才完全不能理解, 为什么有人会因为狮虎几天吃一顿,猪牛每天吃个不停,就认为少餐就是好的, 是强大的象征。会那样说的人,都是不真正了解狮虎的人!如果饲养过狮虎的人,就会知道,只要给它们供应食物,它们也会不停地吃。”
  “在野外,它们几天才吃一餐,是因为不想多吃吗?分明是捕猎很难,还有巨大的风险——见过狮子捕猎羊么?不小心被羊角划伤了,是会导致捕猎能力下降,真的会死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