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退一万步,就算他们不杀了天策府众将,但是唐军却少了精神领袖,李世民。
  那问题来了,唐朝刚经过如此叛乱,朝政正是最混乱之时,加之让东突厥最忌惮的李世民已死。
  那唐朝该怎么面对虎视眈眈的东突厥呢?】
  听到东突厥三个字,李渊的太阳穴突突的跳,东突厥一直是李渊的心结,李渊对他是又怕又恨。
  对呀,没了二郎李世民,大唐该如何面对东突厥,指望李建成御驾亲征?能行么?
  李渊的心里话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中,李建成的脸色变的相当难看。
  【李建成】:什么叫做能行么?
  【不用疑问,肯定是不行。
  之前李渊和李建成就因为东突厥的南下要弃了都城长安,是李世民出马才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如今李世民不在了,大家猜猜李渊和李建成能把都城迁移到哪?
  会不会和南宋的赵跑跑一样,最后跑到星辰大海?】
  赵跑跑?
  赵匡胤的太阳穴一突突的跳,赵构那段赵匡胤并不知,到雪乡二圣那他已经被气到吐血,被迫下线。
  虽不知道南宋皇帝赵跑跑了干什么,单从跑这个字眼,赵匡胤大致就能猜出来。
  大宋子孙,到底还有多少惊喜等着他…
  赵匡美一拍脑门,“皇兄,我明白了这种感觉,被碾压到自残形愧的感觉,神迹干嘛把咱们大宋和大唐比呀,这不是欺负人么!咱比的过么?!”
  赵匡胤…
  【这么说吧,玄武门之变后的大唐,别说李渊和李建成这两个渣渣,连唐太宗李世民都对东突厥退让,这也成了唐太宗皇帝生涯中,唯一憋屈的一次。】
  第84章
  【咱们先说说东突厥和唐朝的渊源。
  先从李渊晋阳起义说起, 当年李渊能起义成功,与和突厥合作并向突厥称臣有很大关系。
  李渊这一步棋走的不错,仅以金银为代价,换来东突厥的声势及支援, 还以此为由灭了隋朝派来的王威、高君雅。
  但向东突厥称臣这件事仍旧是大唐的一个黑点, 也是大唐的耻辱, 起码对唐太宗而言是扎在他心口的一颗钉子。】
  提到此事, 李渊的叹了一口气,当时他也是迫于无奈, 不得不为。
  不过,的确是一条好计谋,事实证明自己乃是有战略眼光,高瞻远瞩。
  【后面李渊和李建成对东突厥的态度大家都知道,先是割让了河套之地, 又要迁都南下。
  那时候的大唐还有天策上将李世民在。
  可想而知, 若玄武门之变失败, 大唐没了李世民, 李渊和李建成会如何,迁都是必然的。】
  李渊……
  虽然他想否认, 但事实的确如此, 没办法, 谁让大唐根本打不过东突厥, 何必硬碰硬。
  不如南下迁都, 你好我好大家好。
  【李渊】:万一东突厥不南下呢?
  【咱们现在说说玄武门之变后,突厥对大唐发起了怎样的攻势。
  东突厥得知大唐内乱刚定, 正是最薄弱的时候,他们要就觊觎中原的地广物博, 还有长安城数不清的金银珠宝。
  在梁师都的建议下,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决定南下,直捣长安。】
  听东突厥来袭,李渊的心跟着提到嗓子眼,第一反应就是看向李世民。
  危难之时,李渊想的只有李世民,可见大事面前他对这个儿子有多依赖。
  这个家,还是不能没有李世民呀。
  【等李世民得到消息,颉利可汗已经带大军到了渭水河畔。】
  李建成冷笑,“不是天策上将?被人打到家门口都不自知。”
  【首先,造成这样的局面,李渊和李建城有脱不开的责任。
  其一,619年他们割让了河套之地,让大唐失去了缓冲带并让东突厥觉得大唐软弱可欺。
  其二,太子余孽罗艺的背叛造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此刻,正在煽动将领们造反的罗艺顿了一下,“若没有玄武门之变,大唐如何会被东突厥突击!”
  听神迹说自己将会造反,怕李世民报复自己,罗艺直接反了。
  但他手下的将领士兵好似在犹豫。
  罗艺正好趁着东突厥之事煽动士兵造反。
  【罗艺,原来隋朝大将,武德三年投靠大唐,也算的上一员猛将。
  因立下功劳,被李渊赐姓李,改名为李艺。
  在玄武门之变后,罗艺本来投降于李世民,但是他这人猜忌心里很重。
  因战功赫赫,罗艺本人张扬跋扈,为人不善,不知是不是拜于太子门下,李世民的亲信去罗艺大营,被莫名其妙的爆打一顿。
  如此罗艺和李世民的梁子就接下来。】
  “本将军如何会乱下军令,怕不是秦王亲信做了什么偷鸡摸狗之事。”罗艺立马反驳。
  “他秦王李世民都能干出谋反之事,他手下人能好到哪里。”罗艺高喊,“这样的人,如何为帝!”
  让罗艺这么一煽动,他手下的将领士兵犹豫了,听神迹所言,秦王造反是迫不得已。
  且秦王宽宏大量,对冯立将军尚能原谅…相比而言,他们将军的确有些目中无人,不听劝解。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根本不是记仇之人,对大将冯立他照样启用,更不必说罗艺。
  唐朝正是用人之际,李世民绝不会乱杀将臣,李世民上位后,封罗艺为开府仪同三司,待罗艺不薄。
  可是罗艺不这样想,他就觉的李世民迟早要对自己下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直接造反算了!】
  “秦王只是用到本将军才如此,日后定会卸磨杀驴。”罗艺满脸不屑,仿佛李世民是多么不堪的小人。
  【于是罗艺竟然假造圣旨,率军入朝,可见其胆子之大。】
  “我本无心投靠逆贼,不过权宜之计罢了,太子乃是正统。”罗艺还一副站在道德最高点的模样,谁让李世民谋反篡位。
  【他途中一路攻占,消息传到长安,李世民命令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率兵讨伐罗艺。
  可李世民派出的大军还没到,罗艺那就遇到了麻烦。
  显然,罗艺低估了其他将领对李世民的忠心,都是跟着秦王一起打江山的,如何会被罗艺蒙骗。
  罗艺驻守要塞,唐太宗李世民怎会让他班师回朝?且在没有任何接应的情况下?】
  【罗艺的谎言被赵慈皓和杨岌识破,于是二人书信谋划如何擒拿反贼罗艺。
  不想消息被透露出去,赵慈皓被抓,但是好在杨岌当时城外,立马带兵攻打罗艺。
  怎么说,都不用尉迟敬德亲自下场,光是杨岌就把罗艺给打败了。
  可见罗艺是多么不得人心,罗艺见大势已去,连妻子儿女都不要了,带了数白亲信一路投奔突厥。】
  投奔东突厥?
  听到罗艺竟然投奔突厥,军营里的气压瞬间低了,之前罗艺说的那些壮志豪言立马被粉碎。
  这样的逆贼罗艺,有什么资格瞧不起秦王李世民!
  罗艺看军中气氛不对,立马反驳,“我怎会投奔突厥。”
  “将军是在说神迹胡说八道?”有将领质问。
  “神迹所述不一定为事实。”罗艺为自己辩解。
  “既然将军如此说,那玄武门之变未必由秦王发起,说不准是太子李建成先动的手。”
  罗艺被怼的无话可说,眼见手下的将士士兵有反了他的架势,罗艺生出逃跑之心。
  【跟随罗艺的将领见罗艺竟然要投奔突厥,于是在路上直接把罗艺杀了,将他的首级送回长安,悬首示众,并废掉了他的李姓,恢复本姓罗艺。】
  听着自己被手下的将领杀害,罗艺脸色苍白,他也不鼓动手下将士造反了,转身就要逃。
  但营中的将领如何会让罗艺逃走,“将军,神迹还未说完,听完再走也不迟。”
  【介绍完反贼罗艺,咱们再来说说罗艺和突厥这次南下攻唐有什么联系。
  咱们先捋顺一下时间线,
  话说626六月发生的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李渊让位于李世民,也就是626年的八月。
  好巧不巧 ,东突厥在626年8月进攻长安。
  不得不说,李渊退位的时间很巧妙。】
  【路人甲】:就是怕了呗。
  粉丝路人甲说的特别直白,难得他到这个时候还没走,看来粉丝路人甲对大唐的历史很感兴趣。
  也是,谁能不喜欢盛唐呢。
  殿下众臣看向李渊,齐刷刷的叹了一口气,幸好是秦王上位,若玄武门之变失败再遇突厥南下,到那时怕不是真要火烧长安。
  李渊的面上挂不住了,可他也没脸辩解。
  他打骨子里惧怕突厥,想到突厥就想退退退。
  【突厥如此攻势,显然是拿准了大唐内部政权不稳定,短短两个月李世民也来不及部署大唐防线。】
  “他李世民不是很能打么?怎么不打了?”李建成的心里又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