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魏征皱起眉头,他头一次觉的抬杠着实让人恼怒,怪不得自己阴阳怪气抬杠的时候,旁人想揍自己。
  如今他也想揍李建成,半点本事没有,哪有脸抬杠?有本事江山自己打呀!什么东西。
  魏征觉的自己当初是瞎了眼,才投靠了太子李建成。
  【那咱们分析分析,东突厥怎么在短短两个月内直捣长安,仿佛一路无阻般,半点不给李世民准备时间。
  先看看东突厥的进攻路线,东突厥南下,有三条路线可选。
  一条路线是经过延州沿着洛水南下,但是这条路离长安着实太远,怕不是走到一半长安便能得到消息。
  只要给李世民足够布防的时间,不一定谁胜谁负,颉利可汗知李世民的厉害,定不会铤而走险。
  令一条路线就是离长安很近的渭水,但是渭水难下,且有柴绍驻守,东突厥选这个路线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如此就只剩下一条路线,也是就是在624年东突厥南下,差点打到长安门口,吓的李渊要迁都的路线。】
  【这个路线咱们之前也说过,该路线经过原州、宜州最后直捣长安。
  而驻守宜州的正是大将罗艺,且这一条关键路线上的将领,全都是李渊的人。
  而李世民的人则多分布在其他两个路线上,这也是李渊在位的时候,听李建成之言,特意安排如此。
  最关键的路线,自然要有他们自己人驻守。】
  【明明624年已经被打到城门口,也不知李渊哪里来的自信,觉的他的人能守的住。
  于是历史再次上演,东突厥如当年一样,一路南下,甚至比当年更加一马平川。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一路上难道就没人拦着?大将罗艺此刻在作甚?
  这点史书上没有记载,只是主播个人观点,想他罗艺在627年投奔东突厥,这时间点是不是有点微妙。
  难道罗艺当真只是因为忌惮当年与李世民的恩怨才造反?冯立还杀了李世民手上大将,也没见冯立造反。
  是不是做了什么更加亏心的事?不若有赫赫战功的罗艺,怎么就败的那么干脆,还被自己亲信给杀了?】
  乐瑶连连发问,问的罗艺面色煞白,“本将军如何会勾结突厥,害我大唐。”
  【这些只是主播的疑问,和大家探讨探讨,历史上没有什么证据,言归正传,咱们继续说东突厥南下之事,等到长安接到消息后,李世民已经退无可退。
  于是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前去应战,战役小捷,东突厥暂时止步渭水。
  在这不得不感叹一句,上来就接手如此烂摊子的唐太宗李世民是有多倒霉。】
  【如此局势,才促成了唐太宗李世民执政中唯一一次憋屈的渭水之耻。】
  听到之耻二字,李建成的眼神都亮了,虽然此时的他已无反击之力,但是听到李世民倒霉他就开心。
  那些臣子将士不是誓死跟随李世民么?看他们一个个觉的自己找了明君,如何,不是还跟着受辱,呵。
  【不过,唐太宗李世民的认为的耻辱,放在李渊或者李建成身上,说不定他们就会当成自己的功绩。
  而换别的朝代,比如宋朝,那真是大大的功绩,可以封禅泰山那种。】
  赵匡胤没想到神迹又扯上了他们大宋,唉…
  “神迹说的是不是壇渊之盟,就是咱们打了胜仗,最后还赔给辽国岁银,然后宋真宋那个畜生还觉的自己功劳甚大,去泰山封禅。”赵匡美一口气把之前的壇渊之盟简单概述。
  又在赵匡胤心口撒了一把盐。
  【接下来咱们详细说说让唐太宗李世民作为耻辱的渭水之耻。】
  第85章
  【颉利可汗带着十万大军, 但是他停在渭水没有再一步进攻。
  说白了,李世民的威慑在颉利可汗不敢贸然进攻,624年那次进军就是被李世民击退。
  于是颉利可汗先派了使者去大唐,看似谈和, 其实是派使者去探探大唐的虚实。
  虽之前得细作消息, 但毕竟登基的可是天策上将李世民, 以三千五打败窦建德十万大军的李世民。】
  乐瑶当出一个可汗打扮的卡通人物, 只见他坐在小河边,头上几个大字, “再等等叭。”
  “看看人家,再看看咱。”赵匡美叹了一声气,什么时候辽军一听他们大宋,能忌惮如此就好了。
  “总会有那么一天。”赵匡胤握紧拳头,如今大宋又开始重武, 赵匡胤不会让大宋变成大怂!
  “等什么等, 如何不打, 灭了李世民的大唐!”李建成心里怒道。
  他得不到的也不想让李世民得到, 他恨不得让突厥直接灭了大唐,他李世民的大唐。
  李建成的心声再次被发到了天幕上, 红彤彤的几个大字, 尤为显眼。
  “你个孽障!”李渊都看不下去了, 什么李世民的大唐, 不都是李家基业, 分什么你的我的。
  “我是孽障,您又是什么, 如今这个局面又是谁造成的?!”李建成歇斯底里,到现在李建成觉得自己做的一点没错。
  他本就是太子, 可李渊这个偏心的却把兵权全部交给李世民,让他这个太子空有虚名,活生生的被架空!
  甚至身为手无缚鸡之力的李秀宁也占了李世民的光,女将军?!劳什子的女将军?!
  没有李唐背景她算个什么东西!!
  死,全都该死!!包括李渊在内,都该死!!!
  “废太子,朕要废太子!!!”李渊被李建成气的跳脚,他真是看错了李建成,亏他之前还如此向着这个孽障。
  李建成大笑,“废我?您都自身难保了,如何废我?”
  乐瑶还不知道直播间那头已经混乱成如此德行,对于这种大吵大闹,直播间会屏蔽,省的主播分神。
  毕竟吃瓜是人的本性。
  李建成的话乐瑶看不见,但是赵匡胤那却能看见。
  “李建成,我知道,玄武门之变被杀的太子。”赵匡美道。
  此时,赵德昭前来殿中汇报军中之事。
  “德昭,过来过来。”赵匡美招手,“看看唐朝太子。”
  “你们一个被杀,一个自杀,谁更惨一点。”赵匡美这嘴,愈发的损。
  赵德昭……
  【此时大唐的形式很严峻,李世民手下是有大将,但是大将李靖和李道宗选在灵州,即便立即调令,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柴绍则驻守在渭水,亦无法调令。
  如今李世民手上的王牌除了他自己就只有尉迟敬德,还有身体不怎么好的秦叔宝。
  李世民可以孤注一掷,可别忘了,李渊还活着朝中仍旧有李渊和李建成的旧党,万一他们趁机叛乱…
  李世民不得不防。】
  李渊叹气,他们父子是怎么到今天这步的,他儿子竟然如此不信自己。
  【是鱼死网破,还是忍辱负重?
  最后李世民选择了后者,这是李世民的第一次妥协,也是他最后一次。
  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凭什么?”李建成不服,“他妥协就是能屈能伸,我建议迁都就是千古罪人!!”
  “公平么!这对我公平么!!”李建成再次歇斯底里,连神迹都向着李世民,自己到底做出了什么,明明他才是大唐的嫡长子,他才是大唐的太子,他才是大唐名正言顺的继承者。
  “何为公平。”李世民质问李建成,“火烧长安,对长安的百姓公平?抛弃京都,你可苟活,天下苍生如何躲如何活?对他们公平?”
  “你我身为王侯,从出生起,注定对他人不公平。”李世民叹气。
  正因为王侯将相的身份,才会比平头百姓担负更多的责任,李世民看过太多因为战争流离失所的百姓。
  国泰才能民安。
  王朝的强大才是百姓的富裕的底气,他也不想跟李建成争,可如此懦弱退让的大哥,如何能担负起一个王朝的责任。
  “你不是也退了么?”李建成觉得李世民太能装了,为了收买人心,装出一副心疼百姓的样子。
  【当然,李世民的妥协和李建成及李渊的迁都不同,只是不与东突厥开战而已,并不是退让。
  李世民深深知道,但凡有一丝退让,对方就会得寸进尺。】
  【咱们来说说为何李世民决定隐忍。
  首先,唐朝刚经过玄武门之变,朝纲不稳,此时贸然开战容易后方失手,让敌军坐收渔翁之利。
  其次,隋炀帝的暴政让人口骤降,特别是三征高句丽,百姓再禁不住折腾,当务之急是修养生息,而不是举国之力全民迎战。
  最后,若一旦应战,主战场是在大唐,必然会连累百姓流离失所,这不是李世民想看见的。】
  乐瑶当初恢宏的音乐,虽然接下来的渭水之盟被唐太宗李世民当做耻辱,但乐瑶觉得就算是耻辱,二凤也做的相当霸气。
  若放在宋朝,宋真宗怕不是要封禅两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