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武侠仙侠>解惘> 第21章

第21章

  亭里的梁汀和亭外的谢致虚同时抬头——
  只见四围飞檐瓦顶上冒出排排黑衣人,皆佩剑持刀,手拿□□,作警戒状四下环顾,将一方湖水与亭台严密保护起来。
  一白发长须的老者分众而出,遥遥立在房顶,冲亭台躬身行礼:“奉家主之命,特来保护公子安全。”
  水面的浪花越溅越大,湖面震动起来。
  亭台周围伸出无数芦苇管,密密麻麻宛如凭空出现一座芦苇荡,俨然有花木成畦手自栽之境。
  芦苇管下是成片的黑影。
  其中一位冒出头来,正对亭边垂钓的梁公子:“奉太老爷之命,为公子清场。”
  这阵仗饶是谢致虚也没见过,眼角抽搐,心道,原来你们家的清场是要天上地下水中除了你家公子别的活物一概不许有吗……
  忽见拱门后浩浩汤汤又来一队人马,领头是几个如花似玉的侍女,趾高气昂旁若无人地踏上水榭。谢致虚和守门小童都给挤进阶边泥地里。
  那几个侍女进了亭子,将梁公子身边仆从们全部赶走,什么银耳百合雪梨汤、红豆糕、玉泉山茶水,一概缴没。
  “奉大夫人之命,即日起至捉住刺客为止,皆由我等监管公子饮食起居。”
  谢致虚:“…………”
  透过人群缝隙看见梁公子似乎抬手扶了下额头。
  紧接着钓竿一挥,哗啦啦砍断水面上丛丛芦苇杆,甩出一串迅疾如飞蝗石的水滴,水滴打向房檐上的黑衣守卫,钓竿撕开风声尖端猛地定在领头侍女两眼之间,逼得她后退一步。
  梁公子一字一顿道,“都,给,我,滚。”
  “远点。”
  他又补充。
  檐顶的黑衣人和水中潜手应声退走。
  侍女原地不动:“大夫人也是为了公子的安全着想。”
  梁汀:“我说了,滚远点。”
  “没人敢在我的地盘撒野。”
  场面一时间阒寂无声。
  梁公子施施然坐下,又将钓竿朝湖里一甩。
  侍女躬身行了个礼,领人退下。
  谢致虚与守门小童又被挤得往泥地柳树边靠,一阵湖风徐来,柳枝清扬,几枚弯叶簌簌飘落。
  柳叶落在谢致虚眼前,他看了眼梁公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傲背影,心想,虽然但是,情况紧急,你必得听我一言。
  趁那守门小童未及反应,谢致虚撩起纱帘踱入亭中:“梁大公子,书写威胁留言的人藏身暗处防不胜防,想必近期你还是需要一个护卫的。”
  纱帘之后,梁汀玄黑的背影变得清晰,脊背挺拔玉立,头也不回。
  “哪来的人擅闯凉亭,给本公子赶出去。”
  仆从立刻围上。
  “稍等,梁公子请看,”谢致虚抬手,指尖夹着一枚柳叶,“此乃遇水即溶、一触即死、春风剪刀柳叶毒是也。”
  梁汀回过头,一双眉毛描得很细,年轻秀致的长相,有些偏女气。
  “你谁?”梁汀皱眉。
  好么,不认得我。谢致虚无悲无喜。看来昨夜那个毒蛇一样暗中注视我的人果然不是你,而是二师兄罢。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帮助你排除身边潜在的危险。”谢致虚走到梁汀身边,手中柳叶丢入盛鱼的水桶。
  柳叶一触到水面,立即溶解成淡青色的一股细流,倏忽消失得无影无踪,桶里的鱼却打了几个摆子,翻上白肚皮。
  梁汀低头和死鱼眼对视。
  谢致虚道:“春风剪刀柳叶毒发作极快,无药可解。梁公子,如果你垂钓后皮肤任何一处沾了水,经过堤岸,风吹落叶飘到你身上,暴毙而亡只在呼吸之间。”
  谢致虚又走到煨着梨汤的红泥小炉边,蹲身用火钳刨出一点炭灰:“在亭外我便闻着气味不对,请看这炭灰中黑褐色的凝块。此乃剧毒蛇胆研磨成粉,混入木炭中燃烧挥发,吸入人体后沉积肺腑,令人感到腹中有股热腾腾的气息随血脉散入四肢百骸,此毒虽不会立刻致命,但沉疾难祛,后症会伴随终身。”
  仆从皆倒吸冷气,扑上前将炉火熄灭封装。
  谢致虚又回到亭台边沿:“梁公子再请看湖中之鱼。”
  绿湖很深,岸边泥沙翻涌水草交织,不算清澈,湖面上几只拇指大小的小鱼在嬉戏,鱼唇殷红,煞是可爱。
  梁汀看着红唇鱼皱起眉头。
  谢致虚道:“此鱼名为美人唇,剧毒之物,食之可令全身溃烂,化尸当场。”
  亭中众仆从扑通跪地,高呼主子千金之躯,万务保重,立刻要去请回老爷大夫人以及太老爷派来清场保护的护卫。
  梁汀一双狭长阴柔的眼睛盯着谢致虚:“你究竟是何人?如何知道我身边有这些毒物?”
  谢致虚:“只因昨夜失手砍断了贵府几把钢刀,今日特意上门致歉,在下恰巧又学过毒理,便偶然识破罢了。”
  梁汀看着他不说话。
  谢致虚怕被当作嫌犯,解释:“在下的确研习过毒理,手中正有唐门新版世间百毒大全,故而能将这些毒物一一识别。下毒之人手法巧妙,或许公子需要在下帮忙防范。”
  梁汀收回目光:“书留下,人可以走了。”
  谢致虚:“???”
  “我恐怕你对脚下土地之主毫无概念。这件衣服,食百草长大的天蚕吐丝织成,”梁汀一振袍袖,玄黑衣襟划过一道暗金光芒,“莫说区区一片柳叶,就是身处毒草恶花丛中,只要这件衣服在,就能百毒不侵。何况我身上佩有避毒珠,凉亭四角挂着破瘴药囊,俱有驱散毒烟瘴气之功效。识别不识别的,总之也不能奈我何,又何必要你来多此一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