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是啊!”
嬴稷一拂衣袖,“我大秦东出之志,数代皆不曾动摇半分。”
可,东出之路将至尽头。
待到大秦真正统御天下的那一日,也确实该变一变了。
荀子两次入秦相隔二十余年却见闻一致,是好事,也是坏事。
端看从何角度了。
[叽里咕噜地在说什么呢?没听懂,朕的皇家翻译呢?]
众人:“???”
ber,这都看不懂?瞧着也不像是没读过书的样子啊?
(不理解但大为震撼.jpg)
第937章 番外 太平令(37)
【“嬴姮。”
秦王点名,“你怎么看?”
栎阳殿下微微一愣,随即心领神会地往发小脾气的秦王身边一挪,握着他手指轻轻摇了摇,而后才予以回答。】
[大名警告⚠️!]
[政哥现在喊姮崽大名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笑哭.jpg]
[以后会更多(比心.jpg]
[姮崽真的好会哦,政哥不开心了她还先去拉手手哄他呢!]
[心都化了(姨母笑.jpg]
诸秦君同款姨母笑。
这是谁家的贴心娃娃呀?
——寡人家的!
为王者,谁没被谏官气过?
别说是谏官,就连那些入秦求官的大才们,许多都是喜欢先骂一通君王或国政引起关注、再展露才华的行事风格,挨了骂你还得虚心地夸他骂得好、让他当官儿呢!
始皇陛下对此深有体会。
也不晓得是不是他上位后六国颓势尽显的缘故,反正作为秦王的他俨然是天下最靓的崽,是人是鬼都能来蹭一把。
尤其是天下一统后,为拢士人之心,他在咸阳置了许多博士,结果这帮人正事不怎么干,却像是有kpi一样到处找茬,甚至连他的长子也作出忠臣的模样来“劝谏”他。
——光知道做个忠臣,却不知道怎么当儿子了。
(面无表情.jpg)
【“夫子以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却见秦国无王治而有霸业,未免失士林、庶民之心,故请秦国行仁义之道,对否?”
她正色道,“面刺己过,自是逆耳,然此诚为秦祚永固之忠荩之言。”
荀子微诧,“公主赞许?”
“既非以私心偏见诋讦毁誉于秦,自该先闻而后判,假使夫子所言非虚妄,难道这些弊处是旁人不提就真的不存在吗?有则改之,无则自勉而已。”
她眉眼弯弯,诚恳道,“我父非刚愎之人,闻此谏言亦甚欣喜,夫子与我父,皆是为秦之长治久安而思虑。”
“大善。”
荀子大为欣喜,“虚怀若谷、纳谏如流,秦王果真有明君贤主之风采器量。”】
诸大贤欣然颔首。
纳谏从善,自是明主风采。
“有则改之,无则自勉。”
孔子含笑道,“合该如此。”
行事上出些差错不是大事,只要被指出错误后能虚心改正便可,若是明知道错了却死不悔改,那才是真的完蛋。
当然,也不能一听到上谏就立马去改,作为一国之君、天下之主,总得有点判断力嘛。
[都说虚心纳谏是明君标配,仔细扒拉一下,哪怕是在被称为虎狼之秦的阶段呢,秦君们好像基本都有这个优点?]
[是的吧?只要说得有道理,他们基本上都能接受的。]
诸秦君矜持微笑。
没错,就这样夸寡人们!
[其实也不一定,可能单纯是咱们的历史水平不行,事实上有却不知道而已(挠头.jpg]
[一般知名度较高的,不是英明得出奇就是昏庸到极致,秦国历史上好像也没特别昏庸的?]
[反正我没印象(耸肩.jpg]
[俗话说,对比产生美,就算秦王们偶尔也是有点离谱在身上,但跟隔壁的妖魔鬼怪一比,妥妥的明君一枚!]
[类人群星闪耀时(苦笑.jpg]
诸秦君:“!!!”
悦耳,实在太悦耳了,后生们请继续夸,寡人爱听!
其余诸国君:“……”
ber,怎么还带拉踩的呢?
大家也晓得,既是秦国一统了天下,这些后辈自然将秦国视为正统的先祖,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只有夸的。
但夸秦国就夸秦国,怎么还骂上他们呢?骂也就算了,竟然还骂得这么难听。
《妖魔鬼怪》
《类人》
很好,寡人被开除人籍了。
(笑一下算了.jpg)
[荀夫子也好有意思,明明见政哥第一面完全不了解,但姮崽这么说,他就立马应和了。]
[姑且听之,姑且夸之,姑且哄之(斜眼笑.jpg]
[要不怎么和姮姐关系好呢,姮姐表示,只要你跟我一起夸阿父,我就承认你是一个有眼光的大才(点赞d(^^*)]
[哈哈哈哈姮姐的脉很好摸的,只要夸政哥和郑后夸得好,她都愿意给个眼神,如果还有才华,直接平步青云。]
[所以太平年间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蓬勃发展啊(笑:-d]
[张苍的弟子贾谊,初出茅庐时写的一篇《秦论》把从孝公以来的秦王夸了个遍,尤其是夸政哥的那段——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那叫一个气势磅礴!]
[姮姐都退位了,还特意把人提溜过去看两眼夸几句呢。]
[全文背诵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哈哈哈哈笑着笑着就哭了,贾谊你小子是前途似锦了,我却背到头秃,《秦论》有上中下三篇!(大哭.jpg]
[不然嘞?《秦论》里除了夸秦王们外,不仅连执政过的宣太后夸了一段,甚至连郑后他都能绕过去夸上一嘴。]
[别提了,贾谊一想起美好的前途在向他招手,就夸得发了狠忘了情不知天地为何物了。]
宣太后挑了挑眉。
她也有?
果然还得是女君在位啊,若不然,这些男人哪能带上她一起。
郑菁微微一愣。
嬴政并不是一个会与后宫谈论政事的人,哪怕她如今贵为皇后、是太子的母亲,不过宝儿私底下与她聊天时倒是会提起,他也睁只眼闭只眼、不会特意制止就是了。
只是在《秦论》上夸她……
郑菁扬唇,露出清浅笑意。
诸秦君正让人将天幕上放出来的《秦论》片段誊抄下来。
多好的文章啊?
气势磅礴,铺张扬厉,这雄浑的气势正该匹配大秦的鼎盛!
唯一的遗憾是……
怎么不把全文放出来呢?
(催更.jpg)
嬴政在矜持地压嘴角。
只是他心里实在受用,哪怕努力保持淡定,嘴角上扬的弧度依旧十分明显,得意的愉悦从眼角眉梢流露出来。
——有眼睛都能看出来。
不过文武重臣们也都很能理解,毕竟被人夸是一回事,宝贝闺女的孝心又是另一回事。
“用人岂能如此随意?”
皇帝陛下试图用平淡的语气“教训”太子殿下,“用人重才,又岂能因他夸赞于我便另眼相看、予以拔擢?”
嗨呀,低调,低调~
知韫:“……”
阿父,你的嘴角比ak难压。
[姮姐自己也很会夸啊——“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也超级有气势的啊!]
嬴政龙心大悦,彻底放弃压嘴角的行为。
(我女爱我.jpg)
正想调侃他的知韫:“……”
救命!
你们不要夸她啊!
她当了文抄公她知道,别的也就算了,毕竟玩政治的心都脏,但在文学方面夸她,她是真的会脚扣阿房宫的!
李太白,你听她解释!
(脸红.jpg)
【夜晚,章台殿。
秦王照例给栎阳殿下讲睡前故事,在讲完了一个后,忽而问道,“你很喜欢儒家么?”
白日里,她与荀子与荀门诸弟子交流,除却在某些地方有点意见相对外,大多时候都与他们聊得契合畅快。
“不喜欢啊!”
出乎意料,她不仅没有点头,反而诧异又直白地反问,“阿父,我是女子,为何要喜欢鄙弃女子的学说?”】
嗯?
孔孟等儒家大贤不由得一愣,荀子及弟子亦为之震惊。
不喜欢儒家?
那你怎么还废老鼻子劲地把荀子和他的弟子搜罗到咸阳,跟人聊天愉快不说,甚至连自己都混成儒家弟子?
(震惊.jpg)
诸秦君略惊讶挑眉。
他们还以为她果真对儒家有些兴趣偏爱,没想到竟是如此?
这可就有点意思了。
弹幕同样傻眼——
[啊?姮姐竟然不喜欢儒家?]
[虽然儒家男尊女卑的观点我也不喜欢,可是姮姐一直都很重用儒生啊,儒家是她手下最得用的学说之一诶。]
[儒家的圣皇不喜欢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