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我回来后,想尝尝玉米是何等滋味,厉王殿下,请再接再厉。”
雁萧关都能想到明几许写下这行字时面上的神情,定然是带着几分揶揄,许还会不易察觉地挑挑眉尾,微眯起比水墨勾勒而出的画集更黑更美的眼瞳,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捏着信笺的手缓缓收紧,雁萧关指腹摩挲过那行添上去的字迹,方才紧绷如弦的心,像是被这轻飘飘的一句话撞了撞,漾开些微复杂的滋味,让他的神色愈发晦暗不明。
站在空荡的屋内,只觉熟悉的墨香、书页的气息,此刻都像生了刺,扎得他心口发闷。
往日不觉,原来这屋中的一切都与明几许紧密相连,砚台里未干的墨是他研的,案头堆叠的书是他翻的,连窗台上那盆不起眼的兰草,都是他前日才浇过的水。
可如今,人走了,这些物件便都失了魂。
他抬手按了按眉心,指腹触到皱痕,“想尝尝玉米熟了的滋味”,这意思是要等他种出玉米后才会回来?
十来个字勾得他心头发紧,不过又隐隐生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盼头。
“静待我归”他低声重复着,喉结滚动了一下,转身大步出了屋。
院中的风依旧在吹,落了一地的花瓣被卷得打转,像是在嘲笑他此刻的失措。
第192章
雁萧关心头情绪翻涌, 面上却瞧不出半分异样,只装着满腔耐心,一连三个月, 日日陪着农官往城西的田地去。
这一日亦是如此, 时节早已入夏,日光带着灼人的温度, 晒得田埂上的泥土都泛出干燥的裂缝。
田垄里的水稻早已郁郁葱葱,青绿色的稻叶在风中舒展,稻穗压得禾秆微微弯腰。农官边走边指点着,语气里满是欣慰:“殿下瞧, 这早稻啊, 亏得利用了春季回暖快的气候,长势着实不错,若是随后半月风调雨顺不出意外, 今年定能打不少粮。”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捏了捏弯着腰的稻穗, 抬头看向雁萧关时, 又露出那副较真的模样:“殿下莫嫌我管得细,种庄稼就得这样, 行距差半寸, 到了秋收时,收成就能差上不少。”
雁萧关顺着他的话点头, 目光扫过连片的青禾:“都按你说的章程来,所需农具,让府衙备齐,莫要误了农时。”
农官闻言,脸上笑意颇浓。
前半生他的日子倒也算过得去, 只要不明着碍了买韩翼等人的利益,佯装顺从便能安稳度日。可自从成了雁萧关手下,他才知晓真正舒心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他从未见过天皇贵胄,可据他所知,没有哪位皇家子弟会有雁萧关这般看重农事,身为农官,能得这般重视,他自然打心底里高兴。
雁萧关站在一旁,目光落在不足一月便能收获的水稻上,现下已是六月,系统奖励的那唯一一粒玉米种子,也该到播种的时候了。
这三个月来,他日日来田间打转,听着农官念叨种地的注意事项,像个最耐心的学徒,全是为这粒种子做准备。他心里早已将系统写的种植玉米步骤拆解得细致入微,反复与农官讨教作物生长的共性,再一点点套用到这未知的玉米上。
据系统奖励的种植玉米细则所言,元州气候温暖湿润,玉米同水稻一般,一年可种两到三季。可这两年气温异常,去年晚稻收成着实不佳,甚至不及早稻的三分之一。
他想要尽可能让玉米种子顺利存活,最好进行夏播,也就是在雨季初期,水分充足的五到六月。
眼下正是六月,时机恰好。
播前要晒种。
那粒一直收在锦盒里的玉米种子,被雁萧关郑重地取了出来。他寻了后院阳光最盛的地方,铺了层干净的细布,将种子摊在上面,晒足两日。
晒种的这段时间,他几乎寸步不离,连处理政务都挪到了院中的石桌旁。
眠山月从城外回来时,好奇地凑过去,翅膀一收,窝在了装种子的细布旁边,歪着头用尖喙轻轻碰了碰那粒圆滚滚的东西,又抬眼瞧了瞧雁萧关英俊的侧脸,担忧道:“能种活吗?”
雁萧关眉眼一厉,语气带着股狠劲:“要是种不活,不论这奖励系统藏在何处,我都得把它揪出来揍一顿。”
眠山月顿时急了,扑腾着翅膀:“宿主怎么能打系统呢?”
雁萧关露出个凶恶的笑,指腹弹了弹它的脑袋:“放心,不是说你。是说那个设置奖励却小心眼的抽奖系统,只给一颗玉米种子也就罢了,居然是还限制必须得我亲手种活才算数。”
眠山月眨巴眨巴眼睛,小脑袋里转着圈,它哪敢说那个系统本就是它的一部分,只是程序设定如此,它自己也控制不了。可这话要是说出来,宿主怕是要连它一起揍,小家伙机灵了一回,赶紧把这个秘密死死藏在心底,一个字都不肯吐露,只乖巧地蹭了蹭雁萧关的手指。
雁萧关没管它在想什么,小心翼翼地将玉米种子翻了个面,确保两面都晒得均匀。忽然想起什么,抬头看向眠山月:“去跟你哥哥问问,之前让他弄的肥料好了没?过两天就得用。”
眠山月一点没耽搁,扑棱着翅膀直冲天际,转眼就没了影。
足足晒了两日,玉米种子被晒得微微发烫,表皮透着健康的光泽。接下来,雁萧关拎来温水,将种子浸在瓷碗里,不多不少,正好三个时辰。
随后又捞出放在阴凉处晾干,据系统所说,这样一晒一泡,能提高发芽率。
虽然雁萧关也闹不懂为何要这般折腾,先晒,又泡,最后还得晾干,在他看来,何不一开始就干着种下去。
但他没半点含糊。
系统怎么说,他便怎么做,仿佛这不是种一粒种子,而是在执行一场关乎成败的军令。
至于种植的地方,他早就选好了,就在他所住的这个院子里,除了那棵老槐树,其余的花木全被他使人挖走,移植到了别处。反正明几许不在,这院子里有没有可供欣赏的花木也无甚要紧,只要能将这粒玉米种子种活,别说是一院花草,便是整个府衙的花木,该挪也得挪。
移走花木后的土地被他深耕了足足三遍,土坷垃全被碾成了碎末,又特意用木框围出一方三尺见方的地块,像个精致的小沙盘,只等着这粒种子落土。
陆从南得了吩咐,一大早便扛着肥料过来,按雁萧关的意思将腐熟的粪肥与碎土细细掺匀。
玉米种子也无需顾及什么繁复规矩,雁萧关亲自用小铲挖了个坑,深约一寸,不多不少。
他小心再小心地将玉米种子放进坑中,按理来说,每穴该播两三粒种子,好留着间苗选壮,可眼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盼它争点气,长得壮壮的。
接着他一点点覆土,用手掌轻轻压实,又提着水壶绕着坑沿浇足了水,看着水珠慢慢渗进土里,才直起身。
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下来,落在那方小小的木框里,泥土湿润,泛着微光。雁萧关蹲在旁边看了半晌,末了才对陆从南道:“这几日盯着些,别让雀鸟啄了,也别让人莽撞踩来踩去。”
陆从南应了声“是”,见他仍盯着那方土地,忍不住道:“殿下放心,这般仔细照料,定能活的。”
他一点不清楚那里黄灿灿的种子有何重要,雁萧关一直也未同他说起,毕竟成了还好,若是没成,倒叫人白高兴一场。
雁萧关:“尽人事,听天命。”
他望着湿润的泥土,反正该做的他也都已做到极致。
日头转过一圈又一圈,院子里的老槐树愈发枝繁叶茂。终有一日,那方土地中钻出了一根嫩生生的绿苗,顶着两片圆钝的叶尖,怯生生地探出了脑袋。
眠山月最先发现这抹新绿,激动地扑腾着翅膀,在苗边转了三圈,急得直叫,偏偏雁萧关此时不在府中。
将玉米种下去之后,他便没再一心扑在种植玉米上,绮华和游岑极将府中事务处置得愈发好了,他则开始日日去城外校场。
经过一日又一日的操练,元州府军早已不同往日,褪去了先前的懒散,精气神一日强过一日。而日日与神武军一同操练,两支队伍也熟络起来,闲时总爱凑在一处切磋较量。
雁萧关目光扫过校场斗台,底下,一名府军的队正正与神武军的一名队主对峙。
那队正手持长矛,沉腰立马,招式大开大合,带着几分悍勇,而神武军队主则握着长刀,步伐灵活,刀锋凌厉,显然是经受过严苛操练的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