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后宫记事> 重生:后宫记事 第49节

重生:后宫记事 第49节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皇帝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后,表态道:“女学的创建既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也要尊重传统的价值。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女学模式。”
  最终,朝堂上在陆太傅的支持下达成了初步共识,决定先进行小规模的女学试点,观察其效果再做进一步的决策。
  女院。
  并未有太多装饰,女院就是女院,何必过多掩饰!
  女院刚开学,分文武两科。
  皇后出面,委托陆太傅请的夫子都是一帮退居朝堂的老臣,主要教授的是四书五经。
  外加江嫔从远州请来孟将军,负责教授武课。
  孟将军虽然腿已经残疾,但其兵法造诣却丝毫不受影响。他曾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声名远扬。如今虽已归隐,但其威名仍令敌人闻风丧胆。
  孟将军的到来,让整个女院都充满了肃穆之气。女生们对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敬畏和好奇,而孟将军则以他的严谨和专业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与爱戴。
  在孟将军的指导下,女生们开始学习武艺技巧、战略战术等方面的知识。他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引导着这些年轻的女子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的战士。
  尽管孟将军腿脚不便,但他依然坚持亲自示范各种动作和技巧。他那坚毅果敢的神情,成为了女院学子们心中永不磨灭的印记。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女院中,孟将军正默默地培养着一批批未来的巾帼英雄。而这些女孩子们也将在他的教导下,不断磨练自己,书写属于她们自己的辉煌篇章。
  在女学里,沈婉清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般耀眼夺目。她凭借着自身过人的天资与孜孜不倦的努力,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无论是经史子集这样的经典文化课程,还是琴棋书画这般修身养性的艺术专长,她皆能轻松驾驭、游刃有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绘画方面,她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其作品每每令人惊叹不已。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一次偶然的契机下,沈婉清的画作竟然有幸落入了皇后的眼帘。皇后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赞叹有加,当即拍板决定要将她带入宫廷之中,让她成为自己身边的贴心侍女。
  自此以后,沈婉清便开始了她截然不同的新生活。入宫后的她并未因环境的改变而迷失自我,反而始终保持着那份难能可贵的纯真与善良。在皇后身边侍奉的日子里,她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同时也不忘继续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艺。她用画笔记录下宫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瞬间在她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忘记自己的初心,她利用在宫中的机会,努力学习政务和管理知识,同时也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姐妹。
  而在边关,白静静也在军队中表现出色。她的勇敢和智慧赢得了将士们的尊重和信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静静和沈婉清都逐渐成长为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她们的故事传遍了京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这一切,也让更多的女子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潜力,激励着她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
  然而,新政的创立,总不会是一番风平浪静。
  在匈奴来犯的危急时刻,白静静毫不畏惧,她率领着仅有十余人的小队,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她的眼神坚定而决绝,仿佛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战场上,黄沙漫天,喊杀声震耳欲聋。白静静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剑,与匈奴展开了生死搏斗。她的身手矫健,剑招凌厉,每一次挥剑都带着必死的决心。
  然而,敌人的数量实在太多,白静静的小队逐渐陷入重围。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保护百姓的坚墙。
  最终,白静静和她的小队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百姓的心中,成为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
  “女儿啊!我可怜的女儿啊!我要这诰命还有什么用啊!”
  白府。
  白夫人看着送回来的女儿,尸身千疮百孔,再对比旁边华丽的二品诰命服,心中万分后悔!
  白夫人悲痛欲绝,她无法接受失去女儿的事实。她将白静静的遗体紧紧拥在怀中,泪水如雨般落下。
  在白静静的葬礼上,众人默哀,为这位英勇的女子送别。沈婉清也前来吊唁,她望着白静静的遗像,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惋惜。
  葬礼结束后,沈婉清决定为白静静做点什么。她向皇后娘娘求情,希望能为白静静举行一场隆重的纪念活动,以表彰她的英勇事迹。
  皇后应允了沈婉清的请求,并下令在女院门口为白静静建立一座纪念碑。从此,白静静的名字成为了女子口中的英雄,她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激励着无数女子勇往直前。
  ……
  冉浮云在创立女子学院之初,考虑到女性阅读和购买书籍的便利性,特别开设了一家名为“新天书社”的店铺。
  这家书店不仅出售各类名家经典着作,而且还积极支持女子们创作并投稿自己的话本作品。
  过去,传统的书生所编写的话本往往充斥着类似高官女子相中穷苦书生,或是妖精神怪为书生报恩等情节。
  然而,冉浮云却倡导一种全新的理念——百花齐放。
  她鼓励书中的女性角色展现出更多元化的形象,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担任官员甚至成为相国。
  这些新颖的话本以其平易近人的价格广泛传播开来,甚至在一些偏远的乡镇,也有书局开始陈列这些与众不同的话本供人阅读。
  这天,沈婉清来到新天书社,她带来了自己为白静静所写的传记。书中详实记载了白静静的一生,包括她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以及她对白家的牺牲。这本传记一经面世,就在城中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传阅,对白静静的故事深感敬佩。而新天书社也因为这本传记名声大噪,吸引了更多的女子前来购书、投稿。
  与此同时,冉浮云并没有停下脚步。她深知,女子想要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大泽乡,一个位于京城五十里外的宁静小乡镇。
  陈季手中紧握着一本名为《我从弃妇到相国》的书籍,脸上露出一副不耻的神情。
  “岂有此理,此书简直是本淫书,教女子放荡,怎么还能出现在这里!”陈季文的声音中带着愤慨,仿佛对这本书的存在感到极度厌恶。他皱起眉头,目光锐利地盯着手中的书本,书页上的文字似乎都在嘲笑他的道德观念。
  陈季文是个正直而保守的人,对于这种违背传统伦理的书籍自然无法容忍。他深知这些不良内容会对年轻女子产生误导。
  一位长着一张马脸的书生也随声附和道:“陈兄也看过这本书了啊,书中的女子实在是不知廉耻。被夫家休弃后不仅没有一根白绫上吊自杀,竟然还敢抛头露面地跑去参加科举考试!”
  周围的几个穷酸秀才听到他们两人的讨论,纷纷凑过来表示赞同。
  陈季文越说越生气,“这种书简直就是在毒害女子,让她们不遵守妇道!我们必须得把它烧掉才行。”
  话一说完,他就举起那本书准备扔进火盆里。
  “慢着!”突然间,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响了起来。
  大家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个清丽脱俗的女子正缓缓地走过来。
  第71章 不愉快的会面
  “这本书并不是你们所说的那样。它讲述的是一个女子自强不息的故事。”萧芝语说道。
  “哼,什么自强不息,明明就是不知廉耻!”陈季文反驳道。
  萧芝语微微皱眉,“你们这些男子,为何对女子如此苛刻?女子也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
  “荒唐!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岂能出去抛头露面!”马脸书生说道。
  萧芝语冷笑一声,“你们这是对女子的歧视和压迫。时代在变化,女子也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另外,你们想烧书,就得先买下它,一两银子,此书任你处置!”
  随着这句话落下,她的身影已经渐行渐远,只留下了一群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的书生们。
  “陈兄,那你还烧吗?”
  有个书生回过神来,转头问向陈季文。
  陈季文犹豫了一下,然后说:“这……今日出门银钱带的实在不多,不如众位兄台借我一些?”
  他的话音刚落,刚才还围在一起的几个书生瞬间四散开来,仿佛生怕被陈季文缠上似的。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出门买书怎么可能不带银子呢?陈季文这个借口实在有些拙劣。说到底,他们就是觉得花一两银子买这种书不值得,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毕竟都是读书人,还是要点脸面的。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新思想的传播总是充满了阻碍,尤其是在那些相对落后的地方,想要让人们接受新事物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
  燕回春。
  罗强来到于一定的包厢门前,这个地方是燕回春最为火爆的姑娘胭脂的专属包厢,一般人根本就无法预约到。
  于一并没有被安排任何职位,他回到京城已经将近两个月之久,但却似乎被朝廷遗忘了一般。
  “罗大人来了啊。”于一不情不愿地站起身来,皮笑肉不笑地打了个招呼。
  罗强则是一脸冷漠,毫无表情地回应道:“罗大人相邀,我又怎敢不来?”
  听到这句充满讽刺意味的话,于一心里自然明白其中深意,但他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儿,毕竟他刚刚才让罗强经历了妻离子散的痛苦。
  不对,用妻离子散形容好像也不太恰当,毕竟现在他们还没有真正分开呢,哈哈哈哈!
  于一心中暗自嘲笑,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罗兄弟既然这么喜欢来这里,那燕回春的姑娘们肯定都巴不得扑到你怀里吧!不过今天我约你过来,可不是要谈论公事哦,咱们只聊风花雪月、儿女私情!”
  罗强本随着当官时间增长而逐渐沉稳下来的脾气,在听到这句话后再次被激怒,内心的怒火熊熊燃烧起来。
  “于大人喝酒还是自己喝吧!道不同不相为谋,告辞!”罗强转身便要离开。
  于一赶紧上前拉住罗强,脸上露出戏谑的笑容,哈哈笑道:“听说罗大人最近在办案时碰壁不少啊!若是此时走了,恐怕以后就没人能帮你一把了!”
  罗强冷哼一声,用力挣脱开于一的手,冷漠地说道:“于大人这话里话外也并无半点诚意,既然如此,那罗某就此别过!”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迈步离去。
  三楼,罗强站在窗边,凝视着远方,心中暗自思忖。“这个于一今日究竟是何意?窈娘都已经暴露了身份,他却在此刻邀约我前来,难道说他尚不知道此事?”他的脸色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然而,转瞬之间,他的表情变得沉稳而坚毅,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与刚才在宴席上的冲动和易怒相比,此刻的罗强显得冷静许多,丝毫不见之前的情绪波动。
  “罗兄来了,也不提前告诉我一声?”张得水推门进来,门口的小厮赶紧关好门。
  “窈娘之事你听说了吗?”罗强转身看向张得水。
  “略有耳闻。”张得水走到桌前坐下,给自己倒了杯酒,“于一这个老狐狸,现在找你怕是没安好心。”
  罗强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窈娘身份已经暴露,他还约我来此,不知是真不知情还是另有企图。”
  “不管他知不知情,我们都要小心应对。”张得水抿了口酒,“于一对你可是一直心存嫉妒,这次窈娘出事,他说不定会趁机报复。”
  罗强眼神冷冽,“他若敢乱来,我定不会放过他。”
  “不过……”张得水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有话直说。”罗强说道。
  “我听说皇上最近对你颇为不满,你可要当心啊。”张得水担忧地看着罗强。
  罗强皱起眉头,“我一心为公,皇上为何会对我不满?”
  “唉,官场如战场,人心难测啊。”张得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似乎对这复杂的官场充满了无奈与感慨。他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你还是要多加留意身边之人,免得被人算计。这官场之中,人人都心怀鬼胎,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罗强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对方的好意。他知道自己身处官场这个大染缸里,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然而,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他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沉默片刻后,罗强开口说道:“多谢张兄提醒,我会注意的。”他的声音显得有些低沉,但眼神坚定而冷静。显然,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他已经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了。
  接着,张得水关心地问道:“何尚书那边怎么样了?”他知道这位上司对于罗强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处理不好与何尚书的关系,恐怕会给罗强带来不少麻烦。
  罗强皱起眉头,语气略带忧虑地回答道:“暗网最近行动不顺,何尚书本来已经开始怀疑我了。幸好于一和窈娘勾结一事暴露出来,算是暂时打消了他的疑心。不过……”说到这里,罗强欲言又止。
  张得水见状,连忙追问:“不过什么?有话不妨直说。”他知道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罗强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把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大理寺还关押着步兴明,不知娘娘那边打算如何处置他。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会引起更多的麻烦。”他深知步兴明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