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电光石火之间,胜宽彻底明白了今日湘君降临的真相。
也知道了为什么一直到挑战结束才见到了祁。
果不其然,林凤至笑着将蟠螭灯递给他:“答应给你的礼物。”
“你从在我那儿就想明白了要弄出湘君降临?”
林凤至没回话。
一切尽在不言中。
-
山间莫名下起了雨,淋淋沥沥。
下属连忙找了个避雨的地方,为县令抖落衣服上的雨珠。下属正欲开口说些什么,只见县令不知发现了什么,抬手制止了他。
下属循着县令的角度看过去,只见前方的亭子里泾渭分明地站着两拨人,下属看清后,奇怪道:“那不是屈氏吗?按理说比我们先走,应当早就到屈氏的地方了。”
两拨人各自争执。
县令瞧了瞧,了然道:“内讧。”
下属目力极佳,又能读唇语,当即绘声绘色地向县令描绘起了亭子里的事儿。
一拨人以屈禾为首,另一拨人以一个下三白眼的青年为首,纷纷指责屈禾。
下三白说:“大巫,好个大巫,我们屈氏供养你出来,不是看你垂头丧首向个十几岁的女娃认输。第二场都还未比试,你就低头认输。我们先前做好的准备全都没用上。第三场你赢了也就罢了,偏偏明眼人都瞧得出来你又输了。”
屈禾先是任由下三白言说,不曾反驳。
下三白语带讥诮:“早知你不行,当初推举我做大觋。今日纵然是三盘俱输,我也要同她比完。今次,我屈氏所有的脸面都丢尽了。若是早知她的手段,我必诛杀她,以保我族声名。”
屈禾听到此处,终于开口:“你还不明白柯珞人为什么非要做大巫挑战?因为我们威逼太过!今日没有柯珞人,明日也会有其他人反抗我们。你只是后悔没有在她崭露头角时杀死她,而不是诚心认为丢脸。输在这般人物手下,当真是耻辱吗?你做得到像她那般招手湘君降临,挥袖天雷陨落?”
下三白语塞。
屈禾又道:“今日比试三项,你皆不如我。你即便上场又能如何?用你那些上不得台面的阴私手段吗?下药藏针,龟甲刻字,还需要我再说吗?”
下属活灵活现的演绎几乎把县令逗笑。
县令问道:“咱们的人呢?”
这说的是方才点给勇,让勇去屈氏拿战利品的那些随从。
下属在蒙蒙的细雨中极目远眺,好半响才道:“没瞧见。想来屈氏内部起了争执,也不愿让外人知晓。”
“你觉得谁会赢?”
“前任大巫吧。属下在县里待了那么多年,一直是屈禾在带领屈氏,其余人都掩盖在她的光芒之下。此次大巫挑战屈禾虽然输了,但能输给这样的人物,风评又会差到哪里去?”
县令挑挑眉:“端看她能否狠下心治理族内。若是不成,屈氏这块肥肉,我也要咬上一口。”
第14章 徐福之死 “通武侯,此去彭城,一……
“通武侯,此去彭城,一路辛劳,朕特许你与手下将士们歇息三日。”
丹陛之上,嬴政一袭玄色纁裳,以手支颐,眸光掠过台下容色匆匆的王贲。
东巡到琅琊时,王贲先领着兵马前行,提前扫清接下来路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阻碍,尤其是齐地残留的匪盗,绝不能让他们惊扰始皇帝出巡。
“谢陛下体恤,臣代将士们谢陛下隆恩。”王贲叩谢君恩,随即道:“臣回琅琊途中看到了陛下传阅各县的石刻,家父在石刻中名列功臣榜第一,实是陛下厚爱。”
嬴政在琅琊勒石,石刻的内容也不全然是对大秦的歌功颂德,还有诸多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们也勒名其中。
王贲的父亲王翦赫然名列功臣榜第一。
此次东巡,王翦并未随驾。一是因为年迈,二则是急流勇退。
在灭楚之战功成后,天下大势已然明朗,王翦主动隐退,以年老为由多次向嬴政请求告老还乡,只将儿子王贲和孙子王离留在朝中继续为大秦效力奋战。
嬴政几次挽留,王老将军却心意已决,如今正在频阳老家养老。王离也被王贲留在频阳老家侍候王翦,王翦来信时时常在信中嫌弃自己的孙子。
“老将军为大秦奉献了一生,立下了不朽战功。不过些许虚名,合该给老将军最好的。”虽然王翦已经隐退,嬴政也不介意给王翦更多的荣誉。
千金买马骨,他以王翦作为标杆,告诉他的臣子们,他无畏功高震主,只要有才能都尽情地倾洒,他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为大秦奉献的人,他会给每个人应得的报酬和荣誉。
六国之中,除韩国之外,皆是王家父子所灭。现如今,王翦安心荣休,王贲封侯任将军统兵,王离即将成为新一代的将星与蒙恬分庭抗礼。
如此赫赫战功的一家人,嬴政都能将其好好安待,其余人等谁会害怕功高震主?只怕功劳不够高不能封侯。
“前日底下献上了一株上好的人参,通武侯带回去给王老将军养养身体。”
王贲叩谢,神色中多了几分感动,也与嬴政话起了家常:“多谢陛下惦记,家父如今在频阳有犬子陪着,身心愉悦。离儿寄来的家书中还说家父一顿能食两碗肉。”
“甚好。”嬴政闻言也笑了,他想到什么,目光在殿中一顿搜寻,说:“朕前些日子给你找了个学生,是个难得的将才,通武侯啊通武侯,可得给朕好好培养啊。”
王家年轻一辈虽有王离展露头角,但只从行军打仗中的治军和指挥上看,王离不说和自己的大父王翦、阿父王贲比,只说和同为将门子弟的蒙恬相比较,也是有些相形见绌。
蒙恬参与过大秦一统六国的战局,他能从整体的战略高度考虑问题,他麾下的军队军纪严明,战斗力强。
所以,嬴政让他独立领军北击匈奴。
至于王离,按始皇帝的想法,王翦能灭四国,王贲能灭一国,那王离不说能灭一国,起码领军本领应该不差吧?但始皇帝曾经考较过他,结果不尽人意。
他的期望太高了。嬴政以为,王离虽然从小受家中影响,有一定的造诣,但他缺乏独立指挥的能力,在面对复杂的战局时,他难以精准把握战机。
嬴政的猜测是正确精准的。
在日后的巨鹿之战中,王离作为秦军的一路主将,与章邯一起围攻起义军。在面对项羽的猛烈反击时,王离军被击败,本人也被俘虏。
嬴政作为天才之一,很难去理解在普通人中已经算是有天赋的王离为什么没有继承王家所有的军事天赋。
就像他无法理解自己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比得上他。
他所有对政治的敏锐、对朝局的平衡、对国家框架的建构,都没有在孩子身上看见。
或许扶苏有一些,但他的缺点也同样明显。他达不到嬴政心中设立的继承人标准。
嬴政瞥向殿中值班的章邯,身姿挺拔,高大俊朗。心中莫名的哀叹少了一些,对自己的自信和天命的眷顾更加满意。
他提前发现了一位不亚于蒙恬的将才。
没错,朕是天命之子,玄鸟入梦为朕带来后世的人才,朕一定可以长生。既然可以长生,又何必在乎子嗣无法承接他的位置。
嬴政这般想着。
王贲对始皇帝给自己找了个徒弟并无多大感触,他还能拒绝不成?他看向自己身侧谢恩的青年,只从对方端正的姿势和神态就给对方加了几分。
不卑不亢,宠辱不惊。
王贲暗地点点头,不错,看着是个好苗子。
有内侍迈着既轻且快的步子进来,在嬴政耳边说了些什么。
王贲察言观色,正欲告退。
嬴政一挥手阻止了,他淡淡道:“不是什么大事,通武侯也一起听吧。”
蒙毅自殿外前来,行了一礼,不意王贲也在场。
嬴政没什么反应,蒙毅据实禀报:“陛下,胶东郡有三位县令未按旨意立石刻碑,颂琅琊石刻。”
“他们知道朕的旨意而不做?”
“是。”蒙毅皱着眉头,心中也是愤懑:“他们被拿下时,臣的人在书房中找到了陛下传阅诸县的奏章,显而易见已经看过,只是心存侥幸,以为不会被惩处。”
“现在是大秦而非齐,冥顽不灵。”嬴政冷冷道:“既然如此,按律枭首示众。”
蒙毅应下,随后看了看在场众人,没有开口。
王贲和章邯闻弦琴而知雅意,知道接下来的内容不方便听,不等始皇帝开口,默默退下。
“什么事,连王贲也不能听?”嬴政自丹陛之上缓步走下,停在蒙毅面前,高大的身形几乎将蒙毅笼罩。
说来蒙毅在秦人中已经算很高了,但始皇帝站起身时比他更高。
“事关陛下声誉,不可轻忽。”蒙毅想起手下人汇报的言语,皱了皱眉,逐一向始皇帝禀报:“臣负责徐福的出海事宜。近日忙于琅琊郡守后续事宜,前日他来催促臣,只说良辰吉日就在今日,要臣速速将人、钱、船交予他。徐福既无陛下手令又无旨意,臣心中大感不惑,他缘何如此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