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正心慌意乱,耳边就响起罗青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
宋青峰猛地抬起头,直勾勾看向罗青竹,好半天才说道:“我本来没打算娶妻。”
本来没打算?那现在呢?是又变了主意?
罗青竹装作没有听懂宋青峰的潜台词,还浅笑着点头:“那也巧,我也没打算再嫁人。”
宋青峰又看了他许久,最后默默垂下脑袋,没有说话了。
直到罗青竹转身离开,他才抬起头,望着那道背影越走越远,直到再也看不见了动了动脚,扭头往自家院子去。
他手里提着沉甸甸的年货,足有七八斤重,若是女子、哥儿提起来肯定觉得沉重累手。但那宋青峰是个屠户,三百斤的肥猪都能轻轻松松扛起来,别说一个不到十斤的篮子了。
可现在,宋青峰就是觉得这篮子重极了,拖得他的脚也迈不开步子。
*
摆摊的牛马日子是又累又慢的,但过年却很快就过完了,眼瞅着快到元宵,又要收拾收拾继续摆摊赚钱了。
不过当务之急,还有一件事更重要,那就是秦容时入学读书的事!
“二郎,快来试试!娘给你缝了个新书包,你来试试!”
可别小瞧古代人的智慧,单肩包、双肩包、斜挎包是早就有的。
崔兰芳这次做的就是一个斜跨大包,分了两个隔层,能装书本和纸笔。背带有手掌宽,挎起来也不会勒肩膀。
挎包用的是灰青色的料子,很厚,针脚密实,背带一端还绣了两枝细长秀挺的竹子。
崔兰芳激动得很,把挎包套上秦容时的脖子,又拉着人转了一圈,笑道:“好看!好看!”
秦般般也在一旁拍掌起哄,“好看!”
秦容时由着娘亲摆弄,直到转得头晕才无奈开了口:“娘,您先别高兴了,还没入学呢。鹿鸣书院入学是要考校功课的,我许久没看书,也就这几个月温习过,还不一定能进去呢。”
崔兰芳却对此很有信心,摸了摸秦容时的头发,笑着说道:“你一向聪明,娘信你。”
秦般般握了握拳,说道:“二哥加油!我也信你!”
更有信心的是柳谷雨,他看过原文,自然知道秦容时的学霸属性,这才是科举的第一步,对秦容时来说并不难,所以柳谷雨完全不担心他进不了鹿鸣书院。
他现在正在称银子,家里留有秦父在时称药用的小戥子,有些旧,秤盘上甚至已经生了锈,但精准度还不错,现在正好用来称银子。
鹿鸣书院的束脩是二两银子,他把这钱拿出来就成,多的再去进士巷买些笔墨纸砚。
称好银子,柳谷雨将其一把塞进秦容时的书包里,小心翼翼放进夹层,最后再拍了一拍秦容时的肩膀。
说道:“别紧张,肯定没问题的。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哥陪你一起去!”
第44章 山家烟火44
柳谷雨和秦容时一早出了门, 借了林杏娘家的驴车去镇上鹿鸣书院报名。
正月十二,天气仍有些发寒,前一夜又飘了小雪, 清早起来茅草屋檐上覆了一层白色, 被日头一晒就滴答滴答往下落水。
他们坐在驴车上,秦容时赶着车往福水镇去,一边靠着山坡,一边是罗带河, 一群野鸭子成群结伴往河里去,也不怕冷, 没一会儿就荡出一道长长的灰白水纹。
半个月没到镇上了, 刚过完年, 镇上也十分热闹。
挂在城门上贴着福字的灯笼还没撤下,当差的守城小卒穿着皂衣,腰上系了一条红带子,也应了过年的好景。
过了城门,把驴车停到骡马厩, 两人拿着东西往庙巷去, 穿过庙巷就到了鹿鸣书院。
鹿鸣书院在福水镇最边的位置, 背靠半座山, 占地颇大。
“嚯,环境不错啊!难怪是江州最好的书院之一啊!”
柳谷雨叹道。
两人就站在鹿鸣山下, 眼前是一坡长长的石梯, 足有百阶。
两旁植有密密的松竹, 青翠相映。老松枝干如铁,松针坚硬,劲竹郁郁葱葱, 生着斑痕的青皮上覆有冷霜,苍色下隐有碧绿,一节节拔向云霄。
阶下竹丛前立着一块足有一人高的青石,其上刻着四个大字——“鹿鸣书院”。
福水镇往上有漯县,漯县再往上是江州。
江州有三个极为出名的书院,其中鹿鸣书院坐落于小镇福水镇,另外两个书院都在江州的府城江宁府。
就连秦容时也说:“确实不错。”
他语气很淡,但细听还是有隐隐的向往。
柳谷雨也并不意外,福水镇的读书人,谁不想进鹿鸣书院?
两人往上走,走到一半看到山上下来两个人。
还是两个熟面孔。
“诶!柳老板!”
走在前面的老者看到柳谷雨眼睛都亮了,直接迎了上去,问道:“柳老板,什么时候开始摆摊啊?都要元宵了!元宵灯会上人很多的!这生意你都不赚?!”
说话的老先生穿着一身灰麻衣裳,花白的头发用木杈挽起,打扮朴素,却得体。
上回周巧芝在摊子上闹事,说柳谷雨不祥、克夫,柳谷雨反驳了一番。当时这位老先生也在,柳谷雨还猜测他是鹿鸣书院的夫子,今天在这儿看见,又印证了柳谷雨的猜想。
是夫子,也是客人。
上回过后,这位老先生可是经常来照顾他的生意!
柳谷雨忙说道:“真是巧了,在这儿遇到您!刚过完年家里忙得很,只怕要十五过后才能摆摊呢。”
哪知道老先生一听这话就撇了嘴,摇摇头说:“不巧,不巧。老头子我明天就要出远门了,你要十五过后才摆摊,我这张嘴可没缘分吃着!这下要念好久了!”
他说得分外惋惜,伴在一旁的少年吉祥却皱巴着脸,不高兴地嘟囔道:“先生,您可别惦记了!每次都趁着我不在狂吃海吃,大夫都说了……”
话没说完,老先生已经一眼瞪了过去,凶巴巴道:“吉祥,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开始念经了!早知道就不该教你读书,该送你去当小沙弥!把你头发都剃光!”
吉祥瘪嘴,然后悄悄瞪了回去。
柳谷雨看着一老一少拌嘴,忍不住弯了唇角,然后在老先生看过来之前压了回去。
老先生又恢复淡然姿态,看一眼柳谷雨,再看一眼秦容时,很快看出些门道来。
他问道:“是来求学的?”
柳谷雨点头。
秦容时也拱手回答:“正是。”
老先生捋了捋胡须,最后看向秦容时,温声问道:“都看了那些书?”
秦容时谦逊又恭敬地回答:“学生不才,四书五经皆已通读。近日在看《章经集注解》和《盐铁论》。”
老先生眉毛微挑,语气有些惊讶,问道:“《盐铁论》?是前朝编撰的《盐铁论》?”
秦容时:“正是。”
老先生疑惑问道:“你小小年纪,能看懂?”
还聊上了?
柳谷雨呆呆地站在一旁,有些奇怪这个神展开,不太懂他们怎么莫名其妙就聊上了。
什么章啊经啊论的,柳谷雨听不懂,就闭嘴站在一旁,等着秦容时装个大的。
哪成想秦容时没有装逼,而是真诚地摇了摇头,说道:“此书晦涩难懂,学生一知半解。”
老先生并不意外,点着头说道:“说说看?”
秦容时微颔首:“借圣者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以为官营盐铁是与民争利。可学生不懂,盐铁归于地方豪强士族,何以让利于民?岂非冠冕堂皇之言?”
老先生浅浅笑着,继续问:“那你以为该如何?”
秦容时:“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农工商为三宝,皆为本。”
“学生以为……”
……
柳谷雨听不懂,他都听得有些犯困了,懒洋洋地靠着一株竹子,盯着两人对谈。
交谈了好一阵,那老先生的脸色很不错,看着秦容时似很满意。
最后,他指了指吉祥,说道:“吉祥,你送他们进去吧。里头路绕,他们第一次来,只怕找不到路。”
吉祥在一旁认真听着,直到被先生嘱托了事情才回过神,却没有立刻行动,而是撇着嘴巴瞅一眼老先生,小声嘀咕道:“那、那我走了,您可不许悄悄去东市买零嘴吃食!”
老先生板起脸:“啰嗦!”
说罢,他又看了秦容时一眼,说道:“去吧。”
随后甩开袖子扭身继续往山下去。
柳谷雨:“???”
什么个情况?
柳谷雨奇怪,但柳谷雨没有问,呆瓜一样和秦容时一起跟着吉祥进了鹿鸣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