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八十年代胡同里> 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19节

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19节

  大家都是普通人家,不然也不会住在同一个院里。
  刘银凤:“孩子在京市总好过乡下,我看建军不像没良心的人。”
  罗鸿替发小证明:“他这两天到处找人,想把红玉塞进托儿所。”
  胡同里这么大的孩子没有不去上学的,好歹能略识几个字,跟同龄的小伙伴们玩一玩。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有意无意地略过他爸,罗新民知道意思,摇摇头:“你知道这个月市里有多少即将回城的知青吗?”
  报纸上写得不严峻,但人人都长着眼。
  李红玉的情况放在从前,厂里或许看在子弟的份上酌情放宽,但目前京市的人口形势不容乐观,开个口子就很难止住,索性对谁都不敞开大门。
  罗新民小小科长,在京市掉下块牌匾能砸中好几十个,哪有这么大的权力。
  罗鸿有所预料,不过总得为发小问一问。
  他道:“人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少。还是三方想得对,就应该自己开店。”
  全家只有他认为是对的,剩下三口人都闭口不言,吃完饭各自忙活开。
  罗雁推上自行车,一出院门就看到李红玉挨墙根蹲着。
  李婶无奈地看着小孙女,一边打招呼:“雁子上学去啊?”
  罗雁嗯一声。
  她连安慰小孩都不擅长,摸摸口袋没找到吃的,在心里叹口气,跨上自行车走了。
  骑到一半,天空飘起小雪花。
  她把围巾拉高,越卖力踩越是喘不上气,到教室的时候一张脸憋得通红,还没等缓过来,吴会芳戳戳她的肩。
  罗雁整个人往后靠,微微偏过头:“怎么了?”
  吴会芳:“刚刚白茹她妈来把她带回去了。”
  带回去三个字,用得像是在押解犯人。
  罗雁蹙眉:“真不让她念啊?”
  吴会芳:“我看班主任的意思是不想放弃,估计还会上门做思想工作。”
  罗雁:“肯定不放弃,就差这一学期,多可惜。”
  可说呢,吴会芳:“但我看她妈意志坚定。”
  这种坚定到底还是被班主任成功扭转,隔天白茹照常来上学,位置从后排挪到王倩云和罗雁这一对三好学生中间。
  大概是怕她们有意见,下课后老师特意叫两个人到办公室一叙,语重心长道:“白茹能回来上课,我跟她都顶着很大压力,老师希望你们多多帮助她,当然,还是以自己的学业为主。”
  罗雁向来是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没有异议。
  只有王倩云犹豫一下,问:“她期末考总分多少啊?”
  班主任面露难色:“一百三。”
  王倩云:“努努力说不定能上中专。”
  她这话很客气,实际上白茹得豁出去读才能够着录取线。
  班主任:“她要是还不知道拼命,别人更帮不了什么。”
  说到底,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白茹大概也悟出这个道理,两只眼睛几乎是冒着火光。
  罗雁极少看到“求学若渴”四个字的具像化,回教室坐下来之后对她笑笑。
  白茹不好意思地抿抿嘴,像是含羞草舒展叶子,小心翼翼:“我不会的题,能问问你们吗?”
  罗雁:“随时都可以。”
  王倩云说得比较详细:“英语和化学问我,数学和物理问雁雁,语文的话都可以。”
  说实话,她的热心超过罗雁的预料,不过也没有追问的意思,只赞同地点点头。
  这种态度让白茹觉得放松,不过也没维持多久。
  毕竟人下决心很容易,一直咬着牙往前走却很难。
  只过一个月,罗雁就发现新同桌上课总是心不在焉。
  她踌躇着要不要提醒两句,但每每为开头措词的时候又拿捏不准,拖拖拉拉没个主意。
  王倩云就没顾忌,她父母都是老师,学得十成十说教于人的派头:“就最后这几个月,你一鼓作气……”
  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放学,教室里就剩她们仨,罗雁当然都听见了。
  她心想大家都是同龄人,这样说会不会让人面子上过不去,反而好心办坏事。
  还没等她琢磨明白,白茹已经说:“我也知道要好好学习,就是提不起那个劲。”
  举凡是辛苦的事情,有谁雄赳赳气昂昂上赶着的。
  王倩云:“谁不是强撑着,你问问雁雁。”
  提到自己,罗雁:“等考完,我的心情估计跟解放差不多。”
  白茹左看右看:“我没有你们厉害,实在坚持不住。”
  她也试过复习到半夜,结果第二天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老师讲的内容本来就跟不上,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听不懂,读不懂,写在卷子上的每一笔都像是一句嘲笑,更别提在家还得应对家里人的挑剔。
  王倩云从小在父母的高压中长大,很多话在她这儿并不列入刻薄的范围,
  她只是平常很少说出来,一张嘴就是:“就是因为你不厉害,才要更加坚持才行。”
  这跟明摆着说人家笨有什么区别,罗雁听着都尴尬了。
  她只恨自己放学没有马上走,后悔为什么还留下来给白茹讲题目,两只手在桌子底下绞成一团。
  好在白茹也没觉得被冒犯,只垂头丧气地趴在桌子上:“真的好难。”
  最后一个字拉着长音。
  王倩云:“还有四个月,我相信你可以的!”
  她捏着拳头鼓励:“加油。”
  白茹跟着喊一句“加油”,看上去多多少少得到一些鼓舞。
  她硬着头皮把剩下几道题写完,在夜色彻底降临之前说:“我得回家了。”
  三个人一起走出教室锁好门,才发现外头在飘着雨。
  大家都没带伞,不过白茹急着回家,王倩云家就在校内的教师宿舍,两个人说声再见,低着头一路小跑,很快就连影子都看不到。
  人一走,罗雁开始害怕,毕竟走廊上连个灯都没有,学校里也没剩几个人。
  但她仰头一看雨势渐大,一时半会横不下心。
  左右为难之际,远远有个身影跑过来。
  罗雁眼神不太好,认哥哥倒是认得准,兴奋地挥挥手示意。
  罗鸿走近一看:“怎么跳得像只猴子。”
  罗雁:“看在你专门来给我送雨衣的份上,不跟你计较。”
  罗鸿:“是专门给你送,但顺路也给三方送链条。”
  本来他是打算明天休息时拿过来的,临出门时觉得反正也离得不远,索性带上。
  话到这儿,罗雁不免要打听:“他生意怎么样?”
  罗鸿:“挺好的,比我上班挣得多。”
  罗雁不知怎么的从这句话里听出别的意思,上下看哥哥两眼。
  看得罗鸿心里毛毛的,说:“走快点,妈已经在做饭了。”
  罗雁先把雨衣套上,只露出半张脸,噔噔噔追在哥哥后面小跑。
  作者有话说:
  明天入v,会加更。
  第18章
  罗家兄妹到修车部的时候, 周维方在擦客人的自行车。
  他大概是图方便,整个人坐在地上,两条腿岔得开开的, 看到人进来收拢站直:“来啦。”
  罗鸿卸下绑在后座的化肥袋子:“给你。”
  他急着回家,也没打算寒暄几句,可惜天气不配合, 闷头劈下来一个惊天大雷。
  罗雁被吓一跳,两只手捏紧,看向马路边:“雨下大了。”
  周维方翻出叠放在一起的木凳:“要不坐一坐?我估计就是阵雨。”
  罗鸿倒无所谓, 偏过头征求妹妹的意见。
  罗雁看看自己的新皮鞋,微不可见地点点头。
  罗鸿这才说:“不用泡茶, 你忙你的, 我们一会就走。”
  周维方不好意思地晃晃暖水瓶:“连热水都没有了。”
  他这儿只能住人,其余的条件一应不具备, 只能拎着暖水壶到几十米外的医院锅炉房买水喝。
  罗鸿左右看看:“你这也算家徒四壁了。”
  可不, 连凳子都只有两把。
  罗雁有点不好意思坐,脱下雨衣擦着额前打湿的几缕头发。
  但罗鸿毫无顾忌,还拽妹妹一把,示意她也坐。
  罗雁顺势坐下,看眼雨势, 手放在书包上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没动, 听着两个男人聊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