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谢乔等人且战且进,每走一步都要踏过血泊和尸首。连弩不断上弦,短箭接连射出,弩弦发出的嗖嗖声不绝于耳。
  鲜血溅洒在青石地面上,尸体横七竖八地倒了一地。
  推进至正堂外,短箭几乎射光。众人纷纷扔下连弩,亮出兵器,近身肉搏。
  关、张、梁等,皆是将领,其实更擅长的是馬战,此战虽非馬战,无法发挥最大威力,但武力也足以应付眼前局面。
  [羌勇]更是双目赤红,不惧生死,眼中只有敌人。他们口中发出野兽般的低吼,紧握手中环首刀,冲杀上前,拼死一战。
  这时,董卓麾下诸位将领,从正堂冲了出来。
  李傕手持长剑当先,郭汜紧随其后,其余将领也各自持兵器跟上。双方在正堂外的院中展开激烈厮杀。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杀得昏天黑地。
  谢乔并无丢下连弩,因为她可以从【背包】格子中随时取用出短箭,子弹几乎是无限的。
  她不停上箭上弦,不停扣动扳机,手中连弩都要冒烟了。
  趁着双方混战正酣之际,李儒悄悄护着董卓,欲从正堂后门溜走。
  李儒左右张望,確认无人注意后,低声对董卓说:相国,此地不宜久留,咱们从后门走。
  董卓点点头,弯着腰跟在李儒身后,两人蹑手蹑脚地朝后门摸去。
  这被谢乔敏锐地捕捉到了。
  她当机立断,追上去几步,举起连弩瞄准董卓的后背,瞄准便射,短箭正中董卓后心。董卓闷哼一声,向前扑倒在地。
  谢乔一边朝他走去,一边继续上弦射箭补刀,确保他彻底死亡。
  李儒见主公倒地,惊慌失措地想要扶起董卓,却也被一箭射中咽喉,当场毙命。
  近到尸体跟前,谢乔从【背包】格子里取出一把环首刀,猛力一砍,砍在董卓粗短的脖颈处,但因为董卓脖子粗壮,一刀未能完全砍断。她再补两刀,终于将那颗肥硕的脑袋砍了下来。
  这场厮杀不知持续了多久,除却妇孺,相国府中所有人,尽数毙命。
  鲜血流进院中水池,满池清水为之变色。
  而谢乔这边的十九人,折了三名[羌勇],其余人全部负伤,另一名羌卫更是身负重伤,被生生砍断了一条胳膊。幸好及时止血,暂无生命危险。
  相国府中彻底静了下来,谢乔拎着董卓头颅往正门外走去,浑身浴血,如同从地狱中走出的修罗恶鬼。
  国贼董卓,已诛!
  一代枭雄董卓的头颅,被谢乔掷进了人群中。
  一时间,满城震动。
  董卓军中将领同样尽数伏诛,群龙无首,麾下兵卒自然茫然无措,溃散而去。
  相国府门外,谢乔大步走向停在路边的马车,子姝紧随其后,虞仲则飞身坐在了马夫的位置,双手紧握缰绳。
  其余人则各自登上了来时的马车,策马狂奔,往皇城方向疾驰而去。谢乔特意将阵亡的三名羌勇的尸体收进【背包】格子中带走,以便将来安葬在西凉。
  皇城门前,执金吾正在当值。
  他听到远处的喧闹声,却并不知道相国府变动、董卓已死的消息。
  见几辆马车奔来,马蹄声急促,尘土飞扬,虽觉蹊跷,但见谢乔力于头车上,威势凛然,又不敢轻易阻拦。
  奉相国均旨,速速开门!谢乔厉声喝道。
  此时的谢乔,确是相国门下首屈一指的人物,封侯拜将,加官进爵,近日更得相国信重。
  执金吾不敢阻拦,连忙挥手示意,下令打开宮门。
  虞仲一挥鞭子,马车驶入宮中。马蹄声在宮墙内回荡,沿途的宮人内侍见状,纷纷避让。
  天子何在?谢乔在高声询问,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与此同时,王允府邸。
  百官仍在密室中商议刺董一事。
  若再拖下去,又不知何年何月。一位年长的官员轻叹一声。他年过六旬,曾历经三朝,见惯了朝堂风云,此时却也束手无策。
  每拖一日,天子蒙羞,朝廷受辱,百姓遭殃,便多一分。坐在他对面的中年官员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焦虑。
  非也非也,不可鲁莽,当思完全之策。坐在角落的老臣摆手反对,若事败身死,岂不是白白送命?到时连累九族,悔之晚矣!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
  王允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听得头都大了。
  诸位,诸位!王允抬手示意安静,吵来吵去有何用?还是要想个切实可行的法子。
  众人渐渐安静下来,目光都投向了王允。他在朝中威望颇高,素有智谋,众人都等着他拿主意。
  王允沉默片刻,董贼虽然凶残,不过是靠武力威慑。我有一计,可利诱吕布,设下离间之计。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侧身倾听。
  他缓缓起身,在众人注视下踱到密室中央,背手而立:吕布虽勇,却贪财好色,且与董卓并非血亲,只是义父子。若能寻得美姬,再配以金银财宝,定能动摇其心。届时再从中挑拨,使其父子反目,岂不是不战而胜?
  好一个美人计!妙哉妙哉!有人拍案叫好。
  如此一来,使其父子反目成仇,大事便可成矣!马日磾站起身来,此计务必谋划周全,不可有丝毫差池。
  美人易得,可谁家的女儿愿意去做这等事?此乃九死一生之举,稍有不慎便要身死族灭。一位官员提出疑虑。
  王允沉吟不语,意识众位大臣聚在此处时间太长,容易引起怀疑,遂轻咳一声,道:容后再议。今日先散了吧,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众人皆以为然,纷纷起身,整理衣冠,准备告辞。
  一出密室,正当王允准备送客时,忽听得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脚步杂乱,显然是有人在狂奔。
  不多时,一名家丁匆匆赶来,气喘如牛。他一路小跑进来,险些撞到门框,脚下踉跄,差点跌倒,好不容易才稳住身形。
  王允皱眉,挥手示意众人稍待,他走上去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家丁喘息未定,却强撑着开口,声音颤抖得厉害:董卓、董卓已诛!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瞬间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原本准备告辞的众官员纷纷停下脚步,转身望向家丁,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变为震惊,眼中写满了不敢置信。
  王允更是如遭雷击,他快步上前,一把抓住家丁的肩膀,急声问道:你说什么?再
  说一遍!
  董卓已诛!家丁被王允抓得生疼,却不敢挣脱,咽了咽唾沫,努力平复呼吸,千真万确!
  谁杀的?王允的声音都有些发抖了。
  谢乔!谢豫州,是她,拎着董卓脑袋,走出了相国府。
  众人面面相觑,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个个张大嘴巴,却发不出声音来。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区区一女子,如何能诛杀董卓这样的枭雄?
  笑话,天大的笑话。
  胡说八道!一位官员忍不住出声,指着家丁厉声道,董卓身边有吕布这等猛将护卫,相国府中更有精兵强将无数,岂是一介女流所能撼动?你这厮莫不是见鬼了,竟敢在此妄言!
  千真万确!董卓的脑袋,此时还在市井中,无数百姓都亲眼见过。相国府血流成河,董卓麾下将领尽数伏诛,无一活口!家丁连忙跪下,连连磕头,小的若有半句虚言,愿受万死之罪!
  南宫。
  谢乔快步穿过重重宫门,沿着青石铺就的甬道,直奔寝宫而去。途中遇到的宫人内侍见她神色凝重,手中还沾着未干的血迹,皆不敢直视,纷纷低头退到两旁。
  推开寝宫的朱红大门,谢乔跨过门槛,踏入其中,一眼便看到了缩在榻上的小皇帝刘协。
  这个不足十岁的孩童,身着明黄龙袍,却显得格外单薄。听到脚步声,刘协猛地抬起头来,稚嫩的脸庞上满是惊恐。
  臣谢乔,参见陛下。谢乔单膝跪地,行了一礼。
  刘协看清来人,稍稍松了口气,但声音仍带着颤抖:谢卿,何故来此?
  谢乔缓缓起身,目光直视着这位幼主:臣入宫闱,是为告知陛下,董卓已死,臣亲手诛之。从此以后,天下无人再敢凌驾于朝廷之上。
  刘协瞪大了眼睛,却并不敢轻易相信。
  谢乔却并不管他是否相信,自说自话:很快,董卓身死的消息便会传便天下。
  刘协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这个震撼的消息。
  良久,他才开口,声音中甚至带着一丝希冀:谢卿,此后朝政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