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城头上,张飞按捺不住性子,一步上前,矛指城下:大哥,这厮好生猖狂!让俺老张出去,定要取他狗命!上回二哥砍了管亥,抢了头功,这回该轮到俺老张了!
  刘备见张飞跃跃欲试,心知这黑厮武艺虽强,但性情急躁,易被激怒,遂伸手拦住:三弟,你性子急躁鲁莽,不宜打头阵。且稍安勿躁,再观其变。
  他将目光转向关羽,云长,多加小心。
  张飞鼻子一哼,退至一旁。
  关羽微微颔首,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兄长放心。
  他提起青龙刀,翻身上马,缓缓出城。城门徐徐打开,关羽单骑而出,赤面长髯,威风凛凛。
  華雄见城中出来一将,心中隐约不安,遂望向身旁副将,沉声道:你去,将之斩于马下!为我军壮壮声威!
  副将:?
  但军令如山,违令者斩。副将心中暗骂,面上却不敢显露,只得硬着头皮拍马上前,挺矛冲了出去。
  两骑相向而驰,尘土飞扬。刀光如练,只听铛的一声,长矛应声而折。刀锋去势不减,横掃而过,副将头颅飞起,鲜血喷洒,身躯从马背上栽倒下来。
  交锋只一合,人头落地。
  城上顿时鼓声雷动,军士齐呼。
  华雄在马上看得真切,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此人勇猛非常,幸好自己有先见之明,要不然自己必然陷入一番苦战。
  遂鸣金收兵。
  八千西凉铁骑虽见己方副将阵亡,却并未因此显露丝毫慌亂,依旧保持着严整的阵型,闻金而动,缓缓向后撤退。退至離城五里之处,开始伐木立桩,安营扎寨。
  华雄在营中踱步,眉宇间布满了焦躁。
  城中守军并不中计,严守不出,铁板一块。
  城中亦有猛将,攻城不易,若是在此地旷日持久,攻城不下,损兵折将,回去之后,相国董卓岂能不迁怒于己?
  此诚进退维谷之地步。
  正纠结时,华雄忽然想起临行前贾詡给他的锦囊,死马当活马医,取出拆开一看。
  詡自随相国入关以来,早闻梁都筑高城、掘深池。将军所部皆为骑士,善野战,不善摧城拔寨,此行必然受阻。相国此举,欲扬威于中原,将军不妨另辟蹊径,不必执着于克梁都。依詡之见,将军可分兵四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梁国其余未设防之县乡,焚其屋舍,夺其糧食,驱百姓使其流离失所,皆往梁都汇聚。届时,睢阳城外,哀鸿遍野,哭声震天。如此,梁国山河破碎,城外惨状历历,梁都克与不克,皆不甚紧要。梁人见此情状,必然受挫,民心动摇,颓靡不振。诩又闻,谢乔以仁治梁,将军夺城外之糧,如同夺城内之糧也。谢乔若以城中粮赈济百姓,则梁国此后数年再无战力。若不济百姓,则不仁也,民心离散,不攻自亂。此釜底抽薪之计也。此战若能依计而行,成相国威慑中原之意,诩唯望将军在相国跟前,为诩美言一二,诩感激不尽。
  华雄读罢,只觉眼前豁然开朗,心中郁结之气一扫而空。不禁拍案:还算他有点脑子!
  当日,他便遣散麾下重骑兵,分兵四路。
  一路领千骑直奔宁陵,一路八百骑扫荡砀县,一路千三百骑横扫虞县,他自领五千余骑席卷其余诸县。
  命令一下,各部骑兵即刻拔营启程。
  梁国诸县百姓早先只知西凉军入境,却未料到战火会如此之快蔓延到自家门前。
  当探马飞报西凉铁骑将至的消息传到各县时,县中早已亂作一团。百姓惊恐万状,纷纷携老扶幼,将家中仅有的一些细软财物胡乱包裹起来背在身上,或是用独轮车推着,仓皇向四面八方逃窜。队伍中,有年轻妇人怀里紧紧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婴儿因颠簸和惊吓而啼哭不止。壮年男子搀扶着步履蹒跚、白发苍苍的老母,口中不住地催促。有农人则用扁担挑着两只箩筐,里面装着一家人仅有的粮食和几件蔽体的布匹。
  然铁骑如风,岂是步行之人能够摆脱。
  骑兵挥舞长矛,驱赶如驱羊群。
  西凉兵纵马奔驰,长矛平举,但见有人落在后面,便策马上前,矛尖直刺。
  凡落在队伍后面、体力不支的老人或体弱者,往往躲避不及,便被一矛刺透胸膛,惨叫一声倒地毙命。
  妇人见丈夫倒毙,哭嚎着要回去,却被身旁尚存理智的亲人死死拽住:快走快走,再不走都要死!
  余者见状,更加惊恐,丢弃身上重物,拼命朝前奔逃。
  一时间,官道之上,妇孺哭声不止,男子气喘如牛,老人踉踉跄跄,队伍如长蛇般蜿蜒在通往睢阳大小道路上。
  与此同时,各村各县屋舍燃起大火,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西凉兵将各家粮食搬运一空,复又将茅草点燃,抛向房屋。先是檐角冒烟,继而火焰升腾,不多时整座房屋便陷入火海。
  木梁坍塌,瓦片四散,原本安居乐业的村庄顷刻间化为焦土。
  满目疮痍,焦木残垣,一片萧瑟。
  村庄外的良田也未能幸免于难。
  青苗被战马践踏得一片狼藉,马蹄踩过,禾苗断折,根茎深深陷入泥土。原本绿油油的稻田,如今尽是纵横交错的马蹄印和七零八落的断茎残叶。
  西凉兵将未熟的粮食连根拔起,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便堆积成垛,浇上从各家搜来的油脂,一把火烧个干净。
  黑烟弥漫,灰烬飞舞,大地如同被剥了皮一般,露出焦黑的土壤。
  短短数日之内,睢阳城外便聚集了从梁国周边七个县仓皇逃难而来的百姓,人山人海,已逾数十万之众。
  人人头发散乱,面带饥色,惊恐万状,露宿于城外荒野,哭声不绝于耳。
  梁国七县之地,尽遭兵燹。
  屋舍化为焦炭,田亩颗粒无收,大火燃烧数日而不熄,浓烟笼罩四野。
  三日后,八千西凉铁骑载着满满的战利品,风驰电掣退回虎牢关。
  此番出兵,华雄所部速战速决,行动迅猛,不拖泥带水,既未损兵折将,又满载而归,大获全胜。
  京中董卓闻讯,拍手叫好。
  李儒立于一旁,见董卓如此欢喜,遂上前一步,躬身道:谢乔素以仁德治民,如今其境内百姓流离失所,田舍尽毁,看她如何自处!关东乱贼闻之,必然心惊肉跳,夜不能寐,慑于相国之雷霆手段。
  董卓转身对身旁书吏道:速去召集群臣入朝议事。
  书吏恭敬应声:诺。
  不多时,京中文武百官闻召,纷纷整衣束带,匆匆赶来,齐聚南宫德阳殿。
  董卓扶天子登上御座,自己则立于一旁。
  刘协面容清瘦,神情怯懦,显然对董卓颇为忌惮。
  董卓立于御座右侧,环视朝堂,见诸臣皆已到齐,遂朗声说道:陛下,臣有奏章呈上。
  刘协闻言,身子微微前倾,冕鎏颤动,相国请奏。
  董卓道:日前,骁骑校尉华雄,奉命讨逆梁国。华雄不负圣恩与臣之重托,用兵如神,谋略过人,短短数日之内,便已扫平梁国各地,斩获粮草辎重无数,大胜
  而归!此等赫赫战功,陛下当降下恩旨,予以重赏,以励三军将士用命之心!
  刘协声音有些颤抖,公式化地说:全依相国之意。
  董卓对天子的驯服颇为满意,随即朝阶下侍立的一名黄门侍郎使了个眼色。
  对方心领神会,连忙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展开卷轴,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骁骑校尉华雄,忠勇善战,讨逆有功,厥功甚伟,深慰朕心。特晋封渔乡侯,食邑三百户,赏百金,锦缎二十匹,以彰其功。
  接着,他又取出另一卷诏书,声音更加高亢:梁国相谢乔,在其位不谋其政,抗旨不遵,藐视朝廷,即日起褫夺官职,贬为庶人,永不叙用。另,议郎严象,温良恭俭,忠君体国,擢为梁国相,即日赴任。钦此。
  与此同时,正在动身赶路返回睢阳的谢乔,系统面板上弹出了新的字幕。
  【你获得了[在其位不谋其政]罪名】
  【你失去了官职[梁国相]。】
  【你的声望下降了50点。】
  谢乔冷冷地盯着字幕。
  声望值再降50点,忙活近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更让她痛心的,是梁国当前的境地,辛辛苦苦的心血和经营,被毁于一旦。
  从一开始,谢乔就知道,梁国地处中原,无险可守。一旦有变,必然受到冲击。所以她将重心大都放在睢阳城内,但睢阳周边邻县却也不能不管不顾,配套的设施依然需要跟上,这毕竟是纳入系统的属于她的版图。她尽可能地低调,不招惹旁人,不扩大地盘,不征伐,以稳为主,团结沟通邻郡,待睢阳牢固后,再慢慢发育其余县。她以为做好了准备,却始料未及,外敌的攻势来得这般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