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如今粗略算下来,第一个月的分红总收益超过了十万钱。
  案几旁,周漆正襟危坐,正全神贯注地用算筹仔细核算着账目。
  周漆是梁国丞周密的胞妹,是谢乔无意中发现的人才。
  月前,周密母亲过寿,邀请谢乔去吃家宴。谢乔依约到周密宅子上,发现那小姑娘正独自一人伏在一张矮案前,案上一捆寸许长的算筹。小姑娘凝神苦思,陷入了困惑中。
  周密见状,无奈笑道:主公见笑了,这是舍妹周漆,痴迷算学,大抵又钻牛角尖了。
  谢乔看那小姑娘愁眉不展的模样,决定施以援手。在原世界,她高考数学成绩好歹130+。不说数学大神,至少也是个中高手。她自信地走上前,询问:小姑娘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说来与我听听,或许我能帮你一二。
  周漆抬起头,倒也不怯生。
  于是周漆周全地行礼,请教她:现在有五户人家共用一口井。甲家出两根井绳,还夠不着井底,要加上乙家的一根井绳才能夠到水;乙家出三根井绳,也夠不着,要加上丙家的一根井绳才能夠到水;丙家出四根井绳,也不够,要加上丁家的一根井绳才能够到水;丁家出五根井绳,还不够,要加上戊家的一根井绳才能够到水;戊家出六根井绳,依旧不够,要加上甲家的一根井绳才能够到水。请问井有多深,各家的井绳又有多长?
  谢乔:
  她觉得自己有点小丑了。
  从那以后,她便留意到这个小姑娘了。
  周漆虽然年纪不大,不到二八年华,眉眼间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甚相符的干练与沉静。尤其对数术,有着近乎本能的敏锐,天赋绝佳。据周密说,他妹妹自幼喜欢算数,从小就习九章算术。
  谢乔需要这样的人才,作为自己的财务助理。
  是以,这头一个月的分红清算,谢乔便放心地全权托付给了她料理。
  此刻,周漆小心翼翼地将一卷卷整理好的账簿铺陈开来,上面記录着每一笔投资分红的详细信息。
  共投客栈十七家,酒家十一家,食肆二十三家,茶楼七家。其中包括,商铺的名号、东家姓甚名谁、最初投入的本金数目、乔先生所占的干股比例、该商铺当月的总盈利额,以及最终按照股份的分红金额。
  周漆再用算筹,进一步计算着每一笔投资的回报率。
  譬如,一家名为悦来客栈的,账簿上記着本金投入钱五万,当月分红钱六千。周漆便先布下六千为被除数,再布下五万为除数。她运用《九章算术》方田章中的经分术进行除法运算。先求得整数商,再处理余数。遇到不能整除的,她便会依据《九章算术》里处理分数的方法,将其表示为几分之几,或者通过约分求取一个最简便且接近实际的比率。
  她口中低声念着:此家客栈,投入五万,得利六千,回报十中取一又二分,当为上佳。
  回报率高的,周漆便会在该账簿的标签上用朱砂笔做个小小的标記,这意味着可以考虑追加投入,扩大份额。
  回报率偏低的,她则用淡墨做个记号,提醒谢乔留意。
  不过,正如谢乔所预料,眼下睢阳因圣人效应,客流量激增,几乎所有投资项目都在高盈利状态,鲜有需要即刻撤资的。周漆只是将那些盈利效率稍逊的铺子细心记录下来,注明其经营特色与潜在问题,以备后续观察,若持续不见起色,便需另作区处,或许是更换经营方向,或许是调整股份。
  周漆整理出来的账册,条理清晰,数字精准。所有的数据全都记录在册,为进一步投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看着周漆一丝不苟的模样,谢乔不由感叹,周密、周漆兄妹二人都是心细之人,可见心细确实是一项优质的遗传基因。
  有了得力的财务助手,谢乔便可高枕无忧,只管将钱收进系统,再存入系统银行,稳定地吃一些利息。
  之前谢乔通过看广告获得的[银行]功能相当好用,每日计息,而钱存在系统银行,可以随时支取。
  第一个月收益颇丰,谢乔已经开始着眼于未来的投资了。
  当前投资的项目,客栈、酒家、茶楼等等,可以看做是她原世界的第三产業服务業。这类产業固然能迅速聚拢人气,活跃市面,但历史无数次证明,第三产業再发达,终究如同水上浮萍,看似繁茂,实则脆弱不堪。一旦风吹草动,或是外部环境发生剧变,这些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便会显得尤为薄弱。
  她所构想的未来的梁国,绝不能仅仅是市面热闹。
  真正的富强,是百姓安居乐业,仓廪充实,器用充足。要真正的富强,农、工、商三大产业都需要同步发展,并驾齐驱。
  农为国本,不可动摇。工为利器,锻造国力。商通有无,活络血脉。三者必须齐头并进,方能支撑起一个真正强大的势力。
  因此,下一阶段的重心,对农业、手工业的投资需要提上日程。包括鼓励平民开垦荒地,种植适宜的果蔬,同时发展商品经济。
  当前第三产业的热闹,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梁国的经济肉眼可见在蓬勃地发展。
  经济的发展,虽然不如军事上的强大直观,但依然让谢乔心潮澎湃。
  在原世界,她的祖国,曾经积贫积弱,后来坚定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收敛锋芒,低调积累财富,专注于发展,数十年如一日。终于一朝遇风云,幻化为龙,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话又说回来了,梁国当前的蓬勃发展,除了她的一些策略,也得益于优渥的地里区位。
  她不得不感慨,豫州这片土地,不愧是天下之中。一整出些动静,四面八方,便有远远不断的人涌入。
  但弊病,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无险可守。
  若有一日,敌军入侵,在这平原之地,铁骑便可一日千里,势不可挡。四战之地,一旦烽烟四起,便是首当其冲,定然会是各方势力首当其冲的角逐场,繁华转眼便可能化为焦土。
  这让她不得不提前绸缪,如何在可能的战火中,保住这初生的经济嫩芽。
  打开系统的城池列表,因为被朝廷擢升为梁国相,现在名义上她掌握的城池骤增,多达十城二关。
  她选中其中的睢阳城,打开详细页面。睢阳城底子本就不错,经过近段时间的发展,人口汇聚,百业兴旺,系统界面上赫然显示,城池等級已悄然升至五級。
  【豫州梁国睢阳
  城池等级:lv5
  城池人口:128912(+14217)
  民忠:71
  】
  城池人口中,前面的数字,指的是拥有睢阳正式户籍的丁口,而括号后的数字,则是近来涌入的流动人口。要么是士人,要么是流商。
  民忠只有71,正是因为外来人口的涌入,鱼龙混杂,略有稀释,但离六十的警戒线尚有一段距离,短期内还不至于生出什么乱子。
  城池等级到达了五级,就意味着可以把城牆进一步升级,也就是满级。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当前睢阳的城牆,经过她的升级,已经是难以突破的雄关。等升至最高等级,堪称当世防御的天花板。
  谢乔去过雒阳,也到过城墙根,系统升级的最高等城墙必定比雒阳城墙更高大,这座巨型城墙,将如山峦般横亘在平原之上。任何来犯之敌,远远望见这般城郭,恐怕未战先怯,那泰山压顶般的窒息感,足以让他们掂量再三。
  若要攻打这样的城池,即便是造登城梯,根据勾股定理,那梯子斜边的长度至少需要二十米。攀爬如此长的梯子,且随时面临被城上守军丢掷滚石、热油的风险,没几个人有这个
  胆子。
  除睢阳外,梁国境内还有另外七座城池。包括蒙县、宁陵、鄢县、谷熟、虞县、下邑、砀县等七县,但这七县,城墙太过残破,境内又无险可守,若要一一修缮加固,再分兵驻守,那就太过分散了。所以,谢乔当前的策略是,战略性放弃,将所有资源倾注在睢阳城。
  与其十指平均用力皆不可为,不如攥紧一拳,奋力一击,先确保核心不失。
  辯经之日越来越近,筹备事宜都在暗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街头巷尾偶有低声的议论,传递着对这场学术盛事的期待。
  但一切都被巧妙地控制在民间的范畴之内。
  仿佛这只一场自发的学术集会。
  梁国官场,谢乔明令禁止任何官吏出面干涉,一切运作皆委托给了几位德高望重、素有名望的耆老宿儒,由他们联络城中各大学派的领袖人物,共同商议章程。
  之所以如此强调这场辯经的民间性质,并且约束相府的官吏一概不得出面,正是为了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如今这局势,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被有心人无限放大,任何与官方沾边的举动都可能被无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