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周巧仪态端庄,笑说:自然,于姒不答应你,本宫早便料到,既然如此,你也只剩下平翠姑姑指的那条路,诱银甲军出城,围剿忠义侯府,逼迫老侯爷交出虎符。
  就怕老匹夫不肯就范,他在椋都这些年,拿的并非实权,仗的是他堂弟振东伯于茂,可堂弟毕竟不是胞弟,辽东那边不一定会为一个于姒举兵来造反,他们背后还有外敌。
  周巧点了点头:言之有理,所以呢?
  所以,今夜本王才会到这儿来。对付老侯爷,要用到二十四衙门大总管。
  你想诱杀于延霆?周巧放下甜汤,眸中惊疑不定,你疯了?
  坐镇椋都的大柱国手掌虎符,有号令天下兵马之权,一旦身死,辽东各支哪里会认下他那位年纪轻轻的后继之人?别说辽东了,就是西边的陈九珂和远北的杜平沙,都会觊觎中原!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推断。
  而刚把持朝政的摄政王并不这么认为,他仿佛初尝权力带来的甜头,开了这个荤,不知餍足的心变得狠厉非常。
  要做就做绝。唐亦抿了茶,目中是不言而喻的果断,御林军奉皇兄命令追查唐国国谍,查到唐绮在暗中经营天香酒楼多年,通敌卖国勾连敌军垒驻假军功,于姒的陪嫁丫鬟是由她买通才下毒谋害的皇兄,她意图谋反,被辽东援军识破后,将计就计让她葬身鹭城,而她手下亲信余孽不惜要入宫行刺本王,忠义侯挺身救新帝于危难不慎丢命。至于于徵藏在哪,老侯爷风光大葬之时就会有眉目了。
  如此精彩的话本,想必落入民间必成典著广为流传!
  辽东和椋都之间毕竟还隔着青州,路途尚远,功劳都给于家,振动伯没有任何出兵椋都的正当理由,除了归顺拿他们可以说是毫无办法。
  周巧沉住气,默过半晌,道:夺个虎符而已,犯不着用上曹大德。
  唐亦诧异道:不在宫中动手?
  周巧拍手叫来囱囱。
  大宫女还领进一个小太监。
  二人在座前跪地,唐亦面露不解。
  周巧解释道:这孩子在御马司养了一年多的马儿,原本是本宫那位姑母的卒子,又巧与太常寺的人交好,如今也算是能排上些用场。
  唐亦听得更糊涂了。
  与太常寺交好?
  太常寺有于家的人,不得不说,我姑母在世做皇后,许多事还是查得很仔细的。周巧道:明日你关在笼子里的雀儿不是要送去郊野秘密处决么?于延霆上朝坐轿,着实慢了点。让这孩子跟太常寺的人一道去千步道演练登基大典的走马礼节
  -
  于延霆闷坐在清玉院主屋檐下,盯着被灯笼照亮的那些桃树出神。
  院里的小厮端了几根洗干净的生黄瓜,走到他身侧,恭敬道:侯爷,桃子还没熟。
  嗯。于延霆应声,目不转睛,伸手拿起黄瓜,啃得没滋没味。
  小厮转身要走,于延霆叫住他,前者顿住脚步,露出疑惑。
  于延霆侧抬起头说:你是叫澄羽吧。
  小厮答:回侯爷的话,是叫澄羽。
  于延霆吧唧着嘴,侧头过来看他。
  衍州人士。
  是的。
  院子里起风,灯笼的光忽明忽暗,老侯爷看过来的目光让人捉摸不透,澄羽绷直了背。
  老夫同小六商议过了,你的身契不归侯府,仅有一个主子,但你主子这次往家中递话,说不论她的生死,于家不可反,若是她回不来,你可自行离去。
  澄羽眉心皱了皱,杵在原地不动。
  他曾见识过这位皓首苍颜的活阎罗精神矍铄,率银甲军杀向高壁镇震慑皇帝只为护住孙女的绝佳魄力。
  如今被风轻轻一吹,双目里的光便一点点晦暗下去。
  你还有何事?
  澄羽想了想,犹豫着还是问出了口。
  侯爷,您难道就这样不管姑娘了么?
  于家,是燕姒如今唯一的支撑。
  大祭司出手,唐绮没有半点生还的机会。如果连于家都放弃了,以姑娘秉性,不会妄动那只引神蛊。
  三百枚血蛊,好像太少了
  澄羽正琢磨到此处,忽听老侯爷长长叹息了一声,这一声很是沉重,连风声都作了陪衬。
  徵儿被她手下那个阿暮藏起来了,连同楚府千金销声匿迹,想必出了城,她与家中断了消息,如今户部紧逼于家交人,老夫扬言没抓到之前空口无凭,但摄政王态度暧昧,只能待明日老夫上朝交出虎符,先稳住他再作打算。
  您是要交出兵权?如果兵权交上去摄政王还不放姑娘回来吗?
  哈哈。于延霆干笑了两声,小年轻,皇室赋予于家虎符,哪天能需得天下兵马倾巢而出?所谓兵权,只是困老夫在椋都的一个名目罢了。
  那岂不是,根本稳不住摄政王?
  于延霆苦笑不减,从他那唯一的宝贝孙女儿入狱起,就没有一日不焦灼,此刻濒临绝路,反不在乎与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厮多说上两句话。
  就像院子里那些桃树上青涩的果子,这个小厮对于他来说,也算作与他的宝贝孙女儿相干。
  他便无所顾忌道:稳不住,只是尽力一试。若他当真不松口,这忠义侯府,怕是要有场血光之灾。
  这才是他先前让澄羽自行离开的因由。
  澄羽定神,不禁垂首,在这不合时宜的古怪里,又站许久,最终无话,抱手告退了。
  于延霆在清玉院枯坐彻夜,待到次日寅时天蒙蒙亮,他起身拍了拍官袍上的尘灰,阔步去往于红英所居的菡萏院。
  院门还是那个院门,把落下终生残疾的小女儿隔绝其间。
  微风吹不醒死在边陲的忠肝义胆,头一日酉时的交谈不欢而散。
  于延霆才如梦初醒。
  于红英从未真心待过那可怜的小女娃,所有的布局都是有心利用,今日的于六,不论亲侄还是堂侄,皆权衡利弊待价而沽,早不是那个唯家国至上恪守父命的巾帼红颜。
  没说不救,救过了,可救不出。
  这句冷情冷性的话还回荡在耳朵边上。
  随侍将误听谈话的荀兰抓走,关进府中地牢的画面还在眼前。
  于延霆被冷风灌了个激灵,收回要跨上阶的步子,从袖袋里取出银甲军传令烟花和竹哨放在地上,转身步入晨曦中。
  第253章 诀别
  ◎你不该坏我的事。◎
  阴云密布在椋都上空,将夏初的日光遮蔽得严实。
  赶卯时早朝的文武百官陆陆续续入宫,三五成群聚集在明和殿下的千步道。
  唐峻中毒案还没有结果,唐绮葬身火海的噩耗就从边南传回,摄政王将在半个月后登基已定,这几桩事先后成为近日新臣老臣热议的话题。
  寒门出身的大小官员对唐亦的大势乐见其成,崭露头角的来日已经依稀可见,而勋贵一派则大多面色凝重,纷纷开始担心不久之后被分化权柄。
  尽管担心,也是多余。
  自姜国公告老、柳阁老辞世,内阁实权还归六部,再到今日,摄政王已经成为眼下能继承大统的唯一一个人选。
  正统不容置疑。
  哪怕许多忠于唐峻的朝臣感到不快,对唐亦生母罗氏一族为叛党颇有微词,言官们也敢怒不敢言。
  因为
  和乐还在襁褓之中。
  如今他们扶不起这位没有庞大外戚威胁的嫡公主来做傀儡皇帝。
  皇后周巧携同二十四衙门内官的默认,神机营邹军和金羽卫杜铅华的投诚,锦衣卫对调度的听从,御林军中级以上官员被吊牌,局势对摄政王唐亦来说十分有利,一切的一切都在无声宣告这点。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景军在边南遭受重创,外患得到短暂的平息。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辽东军入主了鹭州,尚未接到任何椋都的任命,于家的态度就变得模棱两可,让人格外想要揣度忠义侯对此事的态度。
  故此,于延霆的轿子落地,大柱国迈着稳健的步子踏进端门的这一刻,千步道上近乎所有的目光都被引了过去。
  还好有人不由自主地感叹道:长公主妻入刑部大牢,于徵统领失踪,老侯爷也挺住了。
  那边正感慨,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这边,于延霆走着走着,有人追上了他,隔着一两步的距离跟在他身后。
  下官的人已顺着碧水湖出城,避着神机营在探查令侄孙的下落,一有消息,必定告知。
  于延霆面色如常,边走边正自己的官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