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曹大德下到勤政殿前的最后一阶,直接气喘吁吁坐下去,扭头看了一眼紧闭的殿门。
  多嘴!唉不怪陛下你去传小柱子,让他过来伺候陛下罢
  曹大德只知晓殿中所藏的密信与皇室通敌叛国有关,并不知长公主妻翻找密信作何用途,他方才情急之下只能给殿中人作出警示,倘若长公主妻今日被皇帝当场拿获,只怕性命不保。
  而当年的小德子受过杨昭不少恩惠,那于家小姑娘又是唐绮心尖尖上的人,一旦此女出事,难保唐绮不反,那绝不是先帝想要看到的一幕,现下,他也算尽了忠、全过义的了,不得不在心里感叹道:好险!咱家总算聪明了一回!
  而曹大德所不知的是,唐峻知道的与他所知道的不同。
  那日周淑君伏法前,所透露出的殿中密信,恰巧与杨昭有关。
  自先帝大去,唐峻里里外外无暇他顾,忙得焦头烂额的,早就把密信的事忘了个干净,若非今日突然回想起来,还对于家女进勤政殿抱着疑问。
  他一直怀疑于家女毛遂自荐做代笔女官还有别的缘由,故而才会让曹大德一直留心此女的言行举止。
  如今此女要找那封密信,对他来说只做两种猜想。
  其一,于家生了反心。
  去岁宫变之后,先帝初丧,远北侯迫近椋都,于延霆没能趁机立功博得返回辽东的机会,于家女又被唐绮狠狠气过一场,后来还是唐绮八抬大轿迎回府中的,保不齐女子因爱生恨。那么找到皇室通敌叛国的证据,就能以此作为筹码,斩断与皇室的姻缘,挣出樊笼。
  其二,唐绮生了反心。
  若于家女没有因爱生恨,于家对边南战事大力相助出于真情,此刻于家女要找出关于杨昭是否通敌叛国的证据,就是让唐绮再不受都中掣肘,那么唐绮袖手于家女入宫之事,就可算作提前筹谋,一旦辽东借兵,唐绮在边南立下大功凯旋而归,功高盖主那天,只怕他再无力栓住他这位天纵奇才般的二妹!
  所以,不论如何,他都不能让殿中密信落入于家手中。
  燕姒取好折子回来,殿中已不见曹大德踪影,只有唐峻一人坐在御书案前,捧着一卷水利策在详细钻研。
  她悄声将东西搁到唐峻手边,静立着研墨。
  唐峻目不斜视道:你听过阿绮之前那位未婚妻的事儿吗?
  燕姒屏住呼吸:听过一些,陛下怎么忽然提起她来了?
  没怎么。唐峻放下书卷,云淡风轻地试探道:朕想起午膳前与你相谈,知你是盼着阿绮回来的,她如今不也快要回来了么,不由得又联想起你二人这桩姻缘,她当初只给你个平妻的身份,你甘愿陪她赴汤蹈火,心里就没有半点不痛快的?
  燕姒停下手,把誊抄的折子展平,平和道:既然那位和亲公主已去,陛下认为臣女能同她攀比又有什么意义?
  唐峻笑道:是了,你是个极为识大体懂道理的。
  燕姒心头打起突兀,曹大德究竟是有心提醒,还是巧合?她一时难以分辨,只能闷着头等,看唐峻还会不会再说点什么。
  临近午时末,勤政殿门口传来内宦交谈的声音,是新来侍奉的太监小柱子拦下了送瓜果的御膳房太监,让一干人等等候他入殿禀报。
  燕姒听到交谈声,侧首去瞧唐峻。
  结果,唐峻笑完,又低头看他的书去了,对外间事充耳不闻,似乎并不打算再多说两句,而燕姒在勤政殿里翻找东西,他到底知不知情也无从得知,但为了保险起见,燕姒便想着,接下来却该要安生几日了。
  -
  月华门转角。
  器宇轩昂的杜铅华将小太监拉到僻静处,压低声音问:你可是听清楚了?
  太监道:奴婢听得一清二楚!真的是说长公主即将归都!奴婢潜藏宫中十多年,岂敢胡乱报信,还望主子尽早作出打算!
  你先去吧。杜铅华摆手让太监先走,他转过身,一脸凝重对身后的亲信低喃:于家丫头,屡次坏远北大事,看来是绝不能留了。
  那亲信的脸镶在头盔里,沉声问:主子打算什么时候行动?
  太阳逐渐移至头顶偏西,杜铅华走进阳光里,仰首看向勤政殿旁宫人所,双目泛起烈隼一样锐利的寒光。
  少顷后,他道:三日后,夜半子时,锦衣卫和神机营轮岗。
  -
  入夜,亦亲王府里到了不速之客。
  女子头戴斗笠,瞧不见容颜。
  唐亦让侍女奉上茶水点心,亲自斟了一杯,递过去。
  贵客前来,想必是有要事了?
  女子伸手半揭开纱罩,饮茶浅品一口,笑着道:宫中传出来的消息,说长公主向辽东借兵,是抱着与景国速战速决的心境,料定她不日将会归都。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在解家旧案后就对唐亦投诚的许彦歌。
  唐亦奉她为门下客卿,二人又意气相投,诗文才情表意,互称知己,她说的话,唐亦自然会听进去。
  那依彦歌之见,本王该当如何?
  许彦歌放下手里的白瓷杯,掀袍跪地,对唐亦俯首道:帝师柳阁老之死,督察院早就查到楚家头上,待长公主不日返都,势必要报此仇,王爷没几日可等了,需尽早做决断才是!
  唐亦心口收紧,立时将许彦歌从地上搀扶起来。
  本王觉得,时机尚未成熟此刻
  王爷!许彦歌震声打断他道:天下儒生已尽归您麾下奉您为主!倘若再对那位心慈手软!长公主归都之日,王爷必将万劫不复!您还记得您当初告诉过臣什么吗?解星宝之死,长公主早就怀疑到您头上了!她在先帝灵前说过的话您都忘了吗?!届时她与那位兄妹和睦,那位可会留您一命?
  唐亦双眼通红:大哥他他
  他会留唐亦一命吗?
  就算他想留,只怕唐绮那厮打了胜仗回来,又有于家撑腰,必定居功自傲,到时候,为了家国安宁,唐峻也留不住。
  唐亦肝胆剧颤,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许彦歌又道:成大事者,岂能当断不断?!王爷!只要您下令,臣可以为您安排得滴水不漏!
  唐亦咬牙:你已有了良计?
  许彦歌再次叩首:再过三日,三日后中宫娘娘生辰,她将在坤宁宫设宴
  【作者有话说】
  (改点小bug.)
  第241章 步棋
  ◎我与唐绮,本该最是亲密无间。◎
  许彦歌走后,唐亦悄悄绕进后院,见四下无人,才叩响房门。
  江平翠把唐亦放进屋,转身就去沏茶。
  王爷来得突然,没什么好东西能招待您的,请稍等片刻。
  唐亦沉不住气,匆忙跟到桌边拦住江平翠去沏茶的手。
  江先生不用忙活了,本王有要事与您相商。
  江平翠便作出请的手势:王爷坐下说。
  唐亦定睛道:彦歌方才来寻本王了,让本王尽快做决断,此事她想定在三日后中宫寿辰那天,您怎么想?
  江平翠眸中微惊:难道说,长公主将要归都了?
  正是。皇兄跟姒唐亦打了个顿,跟于家姑娘,亲口说的。
  江平翠听见唐亦这般称呼他二嫂,暗想他竟还是个痴情种,也难为他们曾经年少一道听学,于家姑娘的风采的确该让他再难忘怀。
  唉江平翠叹了一口气,倘若长公主真的即将归都,那王爷的确要立即行动,皇帝身边一是锦衣卫,二十四衙门总管太监曹大德又受先帝托孤,实打实的衷心护主,除却您,实在难有人能近皇帝的身了。
  唐亦神色凝重,视线垂在自己微微颤抖的手上。
  彦歌说,只要皇兄饮下毒酒,她便联合朝中拥护本王的大臣们,在早朝上共荐本王为摄政王,楚家那边,也由她去谈,只是本王心里始终觉得欠缺点什么,此行是否太过冒险?
  江平翠早在此处等着他,直接道:王爷是怕宫中无人可用?不妨从金羽卫处着手。
  杜铅华?唐亦皱眉道:他可是尊谁都请不动的佛,自打杜家把他送给皇兄,此人极少在外露面,三月里好不容易探听到他的居所,本王也曾试图接近他,借由翰林院院首做大寿请过他一回,他直接丝毫不留情面地拒了,不光是本王让请的,朝中其它能接触到他的重臣请他,他也从来不到场。
  江平翠微笑道:今时不同往日,杜家三番五次想要送女入后宫,不是全给皇帝搪塞了去,远北失去罗党路家那条暗线分红利,贫困能直接影响杜家军作战能力,如今远北已到了急需攀附权势的境地。后宫此路不通,唐峻一心把国力投向边南,杜铅华为人再像尊佛,到底也不是座真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