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六零军婚:那两口子嘴都挺毒> 六零军婚:那两口子嘴都挺毒 第5节

六零军婚:那两口子嘴都挺毒 第5节

  刘太太打开袋子,看到满满当当的物资,想还给骆家,但转念一想,这么多东西骆家也带不走,还是留下吧,以后给欣欣多寄些钱票。
  “她是谁?”厉嵘问。
  看起来和阿奶很熟的样子,可他经常来刘家,从未见过这女人。
  毕竟长了那样一张脸,他只要见一面必然印象深刻。
  “隔壁骆家的小姑娘,叫骆欣欣,长得蛮好看的,脸上是涂了药水才那样,以前我还想介绍给你的,唉!”
  刘太太叹了口气,她确实存了心思,想撮和这两个孩子。
  但现在不可能了,阿嵘在部队,欣欣戴了帽子,政审就通不过,就算能通过,她也不会介绍了,不能连累阿嵘的前程。
  “你不是说她脾气很好吗?”
  厉嵘想起来了,刘太太提起过好几回,说隔壁骆家的孙女长得好看,脾气温柔,是个好姑娘。
  好看确实是真的,他以前远远地看过几回,和现在的吊煞鬼面孔判若两人。
  但脾气温柔他可一点都没看到,这姑娘的嘴比他还毒,脾气比他还火爆。
  “你那样说人家小姑娘,人家脾气能好才怪,阿嵘你这张嘴真得改,平白得罪人,媳妇也娶不上!”
  刘太太又忍不住劝,这孩子样样都好,就毁在了嘴上。
  打小就嘴毒,总是能不经意地蹦出句能毒死人的真话,自家人忍忍也就算了,可领导不会忍啊!
  这孩子能力强,立了不少功,以他的功绩肯定能升到副营长,可就是因为得罪了领导,愣是卡在连长上不动了。
  “改不了,媳妇不娶也罢,万一娶回我妈那样的,还不如当光棍!”
  厉嵘吐槽自家亲妈时,嘴都善良不了一点。
  他亲妈以前是刘太太的贴身佣人,而且刘太太还是厉母的救命恩人,厉母十岁被亲爹卖去了窑子,等养到13岁就接客。
  厉母逮住机会逃了出去,在大街上遇到了出门逛街的刘太太,或许是眼缘,刘太太出钱给赎了身,还教厉母识字,像养女儿一样养她。
  后来厉母认识了在工厂当技术员的厉父,还带回家让刘太太夫妇把关,出嫁时刘太太也置办了丰厚的嫁妆。
  结婚后,厉父仕途很顺利,从小技术员做到了厂长,厉母也从一个卖去窑子的苦命女人,摇身一变成了厂长夫人,刘太太功不可没。
  厉嵘上面有哥哥姐姐,他还有个双胞胎哥哥,出生时哥哥五斤二两,他只有三斤多一点,像一只小老鼠,医生说要精心养护才能养大。
  厉母养了几天就吃不消了,像养普通孩子一样,任由他自生自灭,是刘太太看不下去,将他抱到身边亲自养,千辛万苦地将他养大了。
  12岁前他几乎都住在刘家,直到刘家扣上了帽子,厉母这才将他接回家,还严禁他来刘家,免得影响厉父的前程。
  厉嵘在家里待不习惯,和父母,还有哥哥姐姐都不亲,他自己跑回了刘家,厉母找上门,说了不少阴阳怪气的话,意思就是让刘太太有点自知之明,别连累他们厉家。
  刘太太并没生气,厉嵘却听不下去了,在他心里,刘太太比厉母更重要,所以他冲出来,用头顶了厉母,还说了些不太中听的话。
  就是那次之后,他们母子的关系就彻底冷了,到现在也没热起来过。
  厉嵘并不后悔,他妈本来就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他没说错。
  他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能力一般,靠着溜须拍马的本事才当上了厂长,老厂长把机械厂办得红红火火,现在快被他爹搞死了。
  刘太太叹了口气,转移了话题,问起了厉嵘的工作。
  “我调去西北了,两天后就走。”
  厉嵘语气淡淡的,仿佛是正常的调动。
  但其实他是被‘贬’了,因为他又得罪了直属领导,领导眼不见为净,直接将他调去了西北。
  第六章 骆欣欣:爷爷奶奶,吃完就上路吧
  刘太太不用问就知道,肯定是得罪人了,而且得罪得挺狠,否则沪城军区绝对不会舍得放人。
  “你这回又说领导什么了?”
  “没说啥,就是让他把儿子调去文工团当文艺兵,留在军营只会连累战友。”
  厉嵘如实回答。
  他到现在也不后悔,要是连实话都不能讲,这样的领导不跟也罢,他去西北军区闯天下!
  “你这孩子……撞那么多次墙也不知道收敛点,去了西北可别再犯傻了!”
  刘太太无奈地看着他,西北离得那么远,以后要有好长一段时间见不着了,她心里一点都不好受。
  “西北挺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还是你教我的呢!”
  厉嵘一脸无所谓,他连热带雨林都能适应良好,只要在地球上,他就不慌。
  “去了西北后好好照顾自己,别给我写信了,我和你阿爷身份敏感,别牵连你!”
  刘太太没再劝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说多了孩子烦。
  “我心里有数,阿奶,这些钱和粮票你留着花,以后再给你寄。”
  厉嵘拿出粮票和钱,一古脑塞了过去。
  “我和你阿爷(读阿牙)有钱,你自己留着花。”
  刘太太不肯要,但厉嵘很坚决,她便收下粮票,钱一分没要。
  “真有钱,前些年每个月能拿二百多块,你叔叔他们还寄钱,攒下不少,等我花光了再找你要。”
  刘太太怕他不信,上楼拿了存折给他看,确实还有五千多块存款。
  刘家在沪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刘教授的父亲和几个兄弟都经商,生意做得很大,只有他从文。
  后来战争发生,沪城的经商环境越来越恶劣,刘老爷子便将生意转去了国外,举家搬迁,只有刘教授留了下来,他不愿离开故土。
  解放后,刘教授将两个儿子也送出了国,夫妇俩却留下了,故土难舍,就算死也要死在家乡。
  厉嵘在刘家过的夜,他以前休假进城,也是住的刘家,厉家反而很少去。
  刘太太对他有养育之恩,他不是他妈那样的白眼狼,就算对他的前程有影响,他也依然要来。
  大不了转业呗!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离去西北还有一天,骆家行李收拾好了,厚棉被厚衣服,还有些生活用品,装了三大袋子,其他的骆欣欣全装空间了。
  她又买了三张听心卡,总共六张,去找骆为安唠嗑了。
  “爷爷,家里还有没收拾的要紧东西不?”
  骆为安心里咯噔了下,脸色变得为难。
  骆欣欣立刻用了听心卡。
  【那批宝贝怎么办,早知道还不如全让老大带出去呢】
  听心卡只能听三秒,就听到这么一句。
  “没有了。”
  骆为安没说出宝贝,这事只有他知道,连妻子都不知情。
  【藏得那么严密,那些人应该找不到吧】
  【应该没人会猜到,灶台下面藏着宝贝吧】
  骆欣欣嘴角微微上扬,三张听心卡很值,骆家十几代的积累,而且老祖宗还当过宫里的太医,攒下的宝贝绝对不少。
  夜深了,骆欣欣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厨房,她拿了个棍子,在灶台周围一点一点敲,很快就在灶膛下找到了空心砖,撬开后,露出了个黑黝黝的洞。
  她又撬了几块砖,洞口变大,能容纳一人钻进去,骆欣欣钻进去后,顿时豁然开朗,黑漆漆的灶台下面,竟是个十来平方的暗室,装了十几个木箱,而且都没上锁。
  骆欣欣一一打开,确实都是宝贝,有一箱金元宝,一箱银元宝,剩下的都是各种珠宝首饰,还有医书古籍,名人字画,以及人参灵芝等各种珍稀药材,都用上好的乌木盒子盛放,到现在都保存得很好。
  宝贝太多,她没时间一一查看,全都存进了空间,然后离开暗室,将灶台恢复原状。
  又将冰箱,洗衣机,电视机,收音机,自行车,名贵家具等,都给收了,一霎那,骆家变得空荡荡的。
  骆欣欣楼上楼下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遗漏,这才去睡觉。
  【宿主用智慧保护了骆家的财产,商城随机开通三样商品,奖励100积分】
  系统突然冒了出来,给了特别丰厚的奖励。
  骆欣欣查看了下,目前有145积分,商城多了瞬移卡,面粉和白糖三样。
  瞬移卡5积分一张,时效一分钟。
  面粉1积分一斤,白糖2积分一斤。
  沪城的最后一个晚上,骆欣欣睡得很香甜,早上她起来煮鸡蛋,烙鸡蛋饼,带去路上吃,还将最后一点米煮了粥。
  骆为安夫妇都起来了,想到即将踏上去西北的火车,他们就没了胃口。
  【安慰爷爷奶奶,消除他们的离别愁绪,奖励5积分】
  “赶紧吃,吃完上路!”
  骆欣欣冷冰冰地催了声,便顾自吃饭了。
  还在伤感的老两口,被这句话气得啥愁绪都没了,咬牙切齿地吃起了早饭。
  骆欣欣脑海里响起了清脆悦耳的到账声,她得意地弯了弯嘴角,咬了一大口鸡蛋饼。
  六零年代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高科技,食材原汁原味,香极了。
  吃过早饭后,骆老太自觉去洗碗,这时她才发现冰箱不见了。
  骆为安也发现客厅的家具和电视机,还有留声机都没了,老两口面面相觑,昨晚难道来贼了?
  他们还没来得及问骆欣欣,工作人员就上门了。
  “该去火车站了,东西都收拾好了?”
  工作人员严肃地问。
  “收拾好了,领导!”
  骆为安夫妇赔着笑,老老实实地回答。
  工作人员将整幢洋房都检查了一遍,面色不渝,厉声喝问:“家电和家具呢?藏哪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