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朱永鸿看裘智神色微变,心中亦是一惊。他没想到裘智如此聪明,就凭周太监的一句话猜到了自己盯上了贾家。
  戴权面不改色,若无其事地打着哈哈:我竟忘了裘大人和贾府有亲。陛下去年底封了一位贾家姑娘做婕妤,听她谈起过贾府的各家亲戚,还提到了裘大人,说您二人是表姐弟。
  裘智笑笑道:&我幼时见过娘娘几面,外公去世后鲜少和亲戚走动,不知她已经入宫了。&
  裘智知道戴权说的八成是元春。他隐约记得,在原著里贾元春似乎封了个什么妃,怎么在朱永鸿这变成婕妤。究竟是自己记错了,还是剧情已经偏离了原著。
  众人心照不宣,不再提林家小姐的话题,算是把这事遮过去了。
  朱永鸿交代弟弟:新年在太庙祫祭,若愚没能参加。朕当着王公大臣说了,等若愚身体好了,让你带着他去一趟。朕瞧若愚好的差不多了,明儿天气好,趁着还没出十五,把这事给补上。
  朱永贤乐呵呵的答应了,他和裘智私底下在王府承运殿办了个仪式,算是成了亲。裘智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裘家的族谱上,但皇家的族谱宗人府管着,玉牃由翰林院十年一修,朱永贤想加都加不上。
  朱永贤总觉得缺点仪式感,如今自己得了旨意单独和裘智去太庙,必须要好好地拜一下,让祖宗们看看这个儿婿,保佑裘智健康平安。
  等朱永贤和裘智回了家,朱永鸿挥退众人,屋内只留戴权一人。
  朱永鸿吩咐道:&你看看下边哪个孩子机灵,要嘴严一点的,教导好了,就把周太监调走。&
  戴权虽然在外敛财,但他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让朱永鸿知道,做什么事都看主子的脸色。
  周太监不似戴权这般谨慎,私底下做事太过张扬。朱永鸿心里和明镜似的,不过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周太监泄露了机密,自是留不得了。
  朱永鸿暗自庆幸,得亏裘智不是外人,口风又紧,若是别人听到了,还不知生出什么风波来。
  第二天一早,裘智和朱永贤换了朝服,前往太庙。
  礼官早已等候多时,他之前从未处理过类似的情况,王爷单独带着榜眼来祭祀。然而,圣上发了话,他们不敢抗旨。这几日,礼官绞尽脑汁,想得头都快秃了,总算设计出一套流程,引导二人行礼、参拜。
  裘智好久没运动了,这一趟下来感觉有些累,不过筋骨舒展开了,比一直呆在家里好。正应了那句话,生命在于运动,老躺着人都躺废了。
  朱永贤对礼官道:你们下去吧,我带着裘大人在这逛逛。
  礼官心里纳闷,太庙又不是庙会,有什么好逛的。不过朱永贤前些日子在太庙动手的场景历历在目,礼官怕自己多说一句,燕王打人的名单上又要增加一员,立刻退下了。
  朱永鸿拉着裘智跪下,磕了一个头,正色道:列祖列宗在上,儿臣朱永贤,身旁跪着的人是裘智。他是我要携手一生的人,求列祖列宗保佑他平安健康,一生顺遂。
  裘智没想到朱永贤竟在太庙郑重表白,替自己祈福,心中十分感动。
  朱永贤紧紧握住裘智的手,深情款款道:咱俩给祖宗磕个头,你就算是我朱家的人了。
  裘智歪着头想了想,忍不住笑了:&咱俩算不算古今第一人,在太庙秀恩爱。&
  朱永贤玩笑道:册立皇后都得派礼官来太庙告祭祖先,册封嫔妃亦要祗告,而且有些皇后的牌位还供奉在太庙呢。人家天天秀恩爱,祖宗早见怪不怪了。
  二人磕过头,朱永贤扶起裘智,俩人十指紧扣,相视一笑。
  第二天是元宵节,裘智想着自己一篇文章没写,红宝石金翅乌纱肯定与自己无缘了。假期所剩无几,他只想在家休息,不想去宫中凑热闹。
  谁知宫里派来了小太监,专门请裘智进宫。裘智不知他那大舅子抽了哪门子风,非得让自己去。
  裘智想想自己今年是新科进士,才能入宫领宴。他一个七品官,想要混到京官三品,还有的熬呢,估计以后很多年都不用进宫。
  思及此处,裘智心情好了几分,磨磨唧唧换了公服,同朱永贤一起进宫了。
  二人坐在马车上,朱永贤看裘智一脸百无聊赖的神情,知他不想进宫应酬。
  朱永贤点点裘智的鼻子,宠溺道:给你剧透一下,待会有好事,肯定不会让你白去。
  第43章 评奖黑幕
  裘智生病后习惯了睡懒觉, 今天早上在床上赖了半天,最后还是被朱永贤硬拽起来。等他到达麟德殿的时候,大臣们已经差不多都到了。
  裘智赶忙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坐定后左右观察了一番。这一榜的同年都在, 唯独不见仇瑾。
  仇瑾那天被朱永贤当众掌掴,皇上只罚了燕王一年的俸禄, 不轻不重的说了他几句, 连跪都没舍得让弟弟跪一下。仇瑾哪能不明白皇上的心思,自己这打算是白挨了。
  仇瑾依旧不清楚自己到底哪得罪了燕王, 但心里明白红宝石金翅乌纱, 肯定和自己无缘了。
  他的脸已经消肿, 只是想起当日众目睽睽之下挨打, 内心感觉分外屈辱, 因此称病不去,以免让同年和大臣们看笑话。
  朱永贤怕裘智担心, 没和他说自己打了仇瑾一巴掌,又被亲哥罚俸的事。朱永贤有意瞒着裘智, 王府里的下人更是守口如瓶。
  裘智不知内情,心中暗暗奇怪。他之前拜读过仇瑾的文章, 知其文采不凡, 有问鼎魁首的实力。而且仇瑾性子高傲, 那日看他的神色, 对红宝石金翅乌纱志在必得,今日为何不曾到场?难道他也生病了,无力提笔?
  王高川听说昨天朱永贤专门带着裘智去了趟太庙, 知道这届进士里, 裘智最得当今青睐, 不免起了结交的心思。
  王高川笑道:裘大人清减了不少啊。
  裘智连续二十几天都没出现在公众面前,同榜的进士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都有。今日众人见他骨瘦如柴,又一脸憔悴之色,便知他是真的病了。
  裘智笑道:回京路上吹了风,偶感风寒,歇了几天,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话音刚落,戴权走了进来。众人不敢再说,忙噤声端坐。
  众大臣行过礼,朱永鸿闲话几句,就转入正题,说道:你们献上的诗文,朕都和王太傅都看过了,可谓是字字珠玑。众卿家才华横溢,本朝文风鼎盛,实乃幸事。
  众人明白这只是当今的客套话,不过脸上还是露出受宠若惊之色,一个个竖着耳朵仔细倾听,盼着待会政宁帝能叫到自己的名字。
  朱永鸿道:这次进献的诗文,写的最妙的当属去岁的榜眼,裘智。
  裘智听大舅子提起自己,不由一怔。
  裘智知道红宝石金翅乌纱是朱永贤替他要来的,而且内定给了自己。但他最近生病根本没有动笔,便以为朱永鸿会从交卷的人里选一个。没想到黑幕竟然这么深,半个字没写,还把奖品发给了自己。
  王高川看裘智发呆,忙推了他一下。裘智回过神,起身出列,跪在大殿中间谢恩。
  裘智当初请病假,政宁帝还专门让人告知他在家好好写文章。那些善于揣摩圣意的官员已隐隐猜到,这彩头八成是裘智的。
  如今见政宁帝果然把这顶乌纱给了裘智,他们倒不觉得惊讶,只是心中不断猜测。裘智这般受宠,怎不留在翰林院,反而去了宛平?果然天威难测,让人捉摸不透。
  裘智感受到众人艳羡的目光,略有些不自在。
  朱永鸿微笑道:上个月织造司进贡了深青色纻丝,回头朕赏你几匹,做忠靖冠服。
  裘智再次谢恩。
  忠靖冠服是卫朝官员便服的一种。太宗靖晏帝命礼部制定了皇帝的燕弁服、宗室的保和冠服,又设计了忠靖冠服作为官员的燕居之服。
  下一任皇帝认为服饰种类过于繁琐,于是将忠靖冠服和保和冠服作为对有功之臣和亲近王公的一种赏赐,普通官员的便服则只剩常服一种。(注1.)
  有些老实的官员眼巴巴地看着朱永鸿,希望他赶快拿出裘智的诗文,让大家赏读一番,看看究竟是怎样出色的文章,哄得皇上龙颜大悦,甚至主动给彩头加码。可惜他们抻着脖子等了半天,始终没等来政宁帝让大家鉴赏诗词。
  若在以往,还有人敢提议想要品评一番,如今政宁帝心情不好,谁都不敢开这个口,生怕惹恼了皇上。
  朱永鸿和颜悦色道:朕看你病了这几日,又瘦了不少,回头准你几个月的假,好好养身体。
  顺天府尹本以为今天没自己什么事了,听了政宁帝的话,立刻打起精神。他心中盘算着,等裘智的请假手续递上来,立刻就批,想请多久就请多久。
  肃王早料到满朝官员都是陪跑的,如今看皇上和裘智一唱一和,还多赏了一身忠靖冠服,不免心下酸溜溜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