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嫁给病弱将军后(双重生)> 嫁给病弱将军后(双重生) 第9节

嫁给病弱将军后(双重生) 第9节

  人前人后,这个中年男人总是在贬低自己这个二女儿,他是人生多不顺心啊,只知道欺负自己的孩子,杜毓文从来都觉得李青一是个好孩子。
  他这个年纪虽然不适合说什么倚老卖老的话,但是也自诩见多识广了。
  李青一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也从来没有真的自暴自弃过。
  她比自己要坚韧顽强的多。
  若是自己是她这样长大的,大概不用长大了,他早就找根绳子上吊了。
  杜毓文知道自己从来是个清高自傲的人,上一世他不会委屈求全,也不愿暗通曲款,然而他天生才华过人,有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之能,也能克敌制胜百战不殆,镇国公曾拍着他的肩膀说若是他早生个十几年,开国的功臣就没有别人的份了。
  开国的功臣如今大多进入了知天命之年,先帝仁厚,除却几个骄奢淫逸鱼肉百姓的,大多都是用高官厚禄的闲职养在京城,如今圣上处处都学着所谓的先帝遗风,日日礼佛,宽仁御下,轻徭薄赋,不兴讼狱,上一世没被囚于冷宫之前,杜毓文只觉得,他就算如传闻之中私德有亏,做起皇帝好像倒也不错。
  他终究是太少回朝了。
  不知道这一片香炉宝幢之下,是何等的阿鼻地狱。
  他自顾自地筹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看着放在一边的食盒,他抬起眼睛从窗子看了出去,已经快要中午的光景了。
  “今天早上父皇不知道为什么,派人来宣我过去,说要给我多添些嫁妆。”少女轻轻细细的声音从另一边传过来,“还说我即使嫁了人,也要经常回宫住住。”
  “还说等我出嫁之后,就大修栖鸾阁,给我回来住。”她轻声说。
  杜毓文闻言笑了一声,“皇上愿意为殿下多费心了,自然是好事。”
  “可是我觉得不好。”李青一轻声说,“我一点都不想回来。”
  杜毓文当然猜到了皇帝打的是什么主意,让这个少女时时回宫,就算不能让她感动于这点小恩小惠对父亲感恩戴德,在皇上的眼中,这个少女没读过书,也不聪明,随便敲打敲打,关于自己的事情就能源源不绝地被打听出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一定要嫁这位公主给他,他听闻宝华公主和龙树公主都才干过人,若是出嫁之后生了二心,他怕自己不好控制,所以这两位公主都被他许给了烂泥扶不上墙的世家子弟。
  所以他将李青一许给自己,如果自己忍不了一个没读过书的畏畏缩缩的妻子,必然犯下大罪,就算自己和李青一佳偶天成,以皇上认为的李青一的愚笨和见识,从她这里套话也是易如反掌。
  当朝天子虽然猜忌寡恩,但是却的确狡猾。
  “殿下害怕回宫么?”他轻声问道。
  “也不是很害怕了。”李青一说,“只是觉得很奇怪。”
  “父皇一贯不喜欢我的,如今却让我时时回宫,也太奇怪了。”她说,她常年如履薄冰地活在宫里,早就对危险有了本能的嗅觉,“总害怕父皇又要做些什么了。”
  “若是我自己,也没什么好怕的。”李青一轻声说,“但是若是他因为我,对你如何。”
  “毕竟我以后也不是自己一个人了。”她低声说,“犯了事也不是我自己的事了。”
  “殿下以后不是一个人了,”那青年的声音从宫墙的另一边传了过来,虽然很低,但是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坚定,“所以我们一起筹算,一起应付。”
  “肯定不会有事的。”他笃定地说。
  “我信先生。”李青一轻轻的笑了出来,“我一直最信先生的了。”
  作者有话说:
  ----------------------
  第13章
  “我知道了。”简东山闲闲地说,帮孔雀摘着尾羽,深蓝色的孔雀瑰丽的头冠亲昵地蹭着他的手指,“说什么赏光,武成侯成亲我怎么可能不去。”
  “你准备贺礼了么?”站在一边看着礼单的女人问道,这是一个穿着一身白色练功服的女人,身长七尺,眉目锋利孤傲如苍山被雪,一头青丝利落的挽了起来,腰间系着一条红布腰带,背后一把明晃晃的环首刀,坐的肩背笔直,仿佛这里不是礼部尚书的后花园,而是中军大帐。
  “你不是准备了么?”简东山将自己的请柬扔在了桌子上,“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还得准备什么?”
  “武成侯是我的老上司,我自然要单独为他贺喜,你自己准备你自己的吧。”女人淡淡地说,“我可不像某些人似的,我齐轻侯永远是杜将军麾下的游击将军。”
  简东山重重地叹了口气,往下一坐仿佛把一袋重物扔在了凳子上,“好娘子,你说,就剩下不到半个月了,你让我去学变法戏也来不及了啊。”
  “你就多少分我几件吧。”他露出了一个伸手不打笑脸人的表情,然而那女子脸上依旧淡淡的,她拿着礼单,目不斜视,“要想有你的也不是不可以。”
  “我问你几件事。”她说道。
  “好。”简东山正襟危坐了起来。
  “那个构陷武成侯的邵羽生,是不是你的门生?”她问道。
  “是。”简东山挑了挑眉,“你知道的。”
  “那调武成侯回京不再重用是你的意料之中了。”齐轻侯问道。
  “是,也不是。”简东山说,“说是,因为他早晚有这么一天,说不是,我的确不知道皇帝具体会有什么举措。”
  简东山垂下了眼睛,他静静地给孔雀梳着尾羽,过了一会,他叹了口气,“虽然这么说也没什么用。”
  “但是我觉得你还是不应该觉得我是什么坏人。”他说,没有看向自己的妻子,只是温柔地摸着孔雀的头。
  “耐心点,你打仗的时候也是这种脾气么。”简东山说,“在包围圈蹲了几天没蹲到就走了么?”
  齐轻侯垂下了目光,看着礼单,“我也没出去说你什么,你倒反过来说教我了。”
  “我哪敢说教你啊姑奶奶。”简东山出了口气,“礼单能给我看看了行么,姑奶奶。”
  齐轻侯哼了一声,将礼单递了过来,简东山拿在手里,看了起来,“礼挺重的啊。”
  “你一个闲职,我又是他旧部,就算送的厚,也没什么吧。”齐轻侯说,拿起了水碗喝了半碗。
  “倒是。”简东山闪了闪眼睛,将礼单合上了,“闲职啊。”他轻声喟叹着,脸上也看不出是悲是喜。
  “既然清点好了,那就送到武成侯府上去吧。”他将礼单递了回来,说道。
  “我自己去送。”齐轻侯说,然而她的手腕却被简东山捉住了,“府上又不是没人了,何必劳动姑奶奶您呢。”
  “你别在那里阴阳怪气,我就是想知道,他到底犯了什么毛病,一年多了,谁也不见,我们怎么的他了。”齐轻侯伸出另一只手,想把简东山的手拿下来,“耍的什么大少爷脾气。”
  “他被免了职,心里不痛快,看到你们更不痛快了,岂不是很正常。”简东山轻描淡写地说,“怎么的,你还要去拷问拷问他不成?”
  “就是不痛快,兄弟们都不痛快。”齐轻侯说,“都等着我的信呢。”
  “而且现在边事。”齐轻侯方要说话,叹了口气又咽了下去,“也不知道为什么把我们这些征战十年的老将都换了下来,那帮年轻才俊有什么过人本事。”
  “这不是还有几天武成侯就结婚了么,到时候随便拷问新郎官,你想问什么,那时候问还等不急么。”简东山说,没有丝毫松手的意思,“而且他什么样的人你们还不知道么?”
  “而且人得服老。”简东山随意地和着稀泥,“你看,你都说新上来的尽是些年轻才俊,自古英雄出少年不懂么。”
  “你们这些老家伙,等到武成侯成亲的那天,你拉上你那些兄弟,一起去他那里闹一场,把他按住,该问的都问了,趁着闹新郎,他也不敢发作,也没有任何人有意见,岂不是两全其美。”
  听到这句话,齐轻侯坐了下来,她思忖了一会,选择接受了简东山的建议,“这样也行,咱就但愿那些年轻才俊各个都是冠军侯,别是马服子的好儿子。”
  “要我说,可能就是只躲着你这个母夜叉。”简东山给自己倒了杯茶,吹了吹,慢慢地品着,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话题。
  “我母夜叉,”齐轻侯伸出手来指了指自己,“你有什么不高兴的,去纳妾啊。”
  “得了吧。”简东山说,“上次的云姑娘,要来做妾的那个。”
  “x怎么了?”齐轻侯反问道。
  “我乔装去打听了,为什么被说动了,她说爱慕齐将军风姿。”简东山喝了口茶,闭上了眼睛,“我说,主人姓简啊,她说,啊,不是齐将军纳妾我就算了,我还是嫁到小门小户去做正妻吧。”
  “你这么能说会道的,我又不是你上司,你说了也没用。”齐轻侯似乎并没有被恭维到,不满地说。
  她似乎想起了什么,“你打不过我就算了,从前在军营里的时候,我可没打赢杜将军过。”
  “那你经常找人家比试吧。”简东山没有睁眼睛,随口说道,“人家烦了。”
  “怎么全是我的错。”齐轻侯说,她看了一眼简东山,对方依旧没有睁开眼睛,似乎沉浸在了茶香之中,一副闲云野鹤的样子。
  齐轻侯和简东山成婚已经四年了,她是定国公家的女儿,本朝开国共封了四位功臣做国公。
  安国公白家,定国公齐家,镇国公杨家,宁国公楚家。
  安国公十几年前因为谋反被夷三族,皇帝说国之四维不可缺一,于是册封了如今皇后娘娘的母家黄氏做平国公。
  然而如今无论是皇后还是镇国公家的庄妃,加起来都没有一个皇子,虽说皇帝依旧春秋鼎盛年富力强,但是这太子的位置一日还由废后的儿子坐着,关于储位的暗流涌动就不会少。
  而如今太子同父同母的亲妹妹,只有这位珈善公主,所以皇帝对这位太子的态度,就要看珈善公主成婚之后,圣上会不会启用武成侯了。
  举世都各自心怀鬼胎地盯着这场婚事。
  盯着那位要出嫁的公主。
  李青一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跪着的宫人,原本说陪嫁十人,但是皇上加了嫁妆,并且将自己的婚事提到了和嫡公主一样的规格,所以陪嫁变成了十二人。
  新添的尽是些生面孔,不过她在宫里也不认识多少人,题红说并不是从别的宫抽调的,大概是从皇上身边出的,她在心里出了口气,大概都是奉了父皇的命令来监视杜毓文的。
  “题红。”李青一轻声说,“这些人就由你管教了,最近整理礼单之类的琐事,就交给拾翠和银朱好了。”
  题红点了点头,李青一拿起了一边茶碗来,上一世里,她记得杜毓文把府上的肥差尽数给了皇上派来的嬷嬷管事,然后他们不知道怎么的,就自己不和了起来。
  天天在她面前告状,一个说一个贪了钱,另一个说对方打杀了下人其心可诛。
  她只劝他们彼此忍耐迁就些,从来不说到底谁是谁非,于是他们越发争得鸡犬不宁,弄的彼此之间不共戴天一般,后来还真闹出了些事情,为了全皇上的体面,也为了他们的性命,杜毓文教她把事情压下来,大事化小,让他们感到害怕了就可以了。
  于是从此之后他们面和心不和,整日里攒着心眼来针对对方,只顾争着来讨好她,哪里还有开始时想要气势汹汹地越俎代庖的厉害了。
  “这也算一种郑伯克段于鄢,”杜毓文笑了笑,“不过殿下不想让他们死,知道怕了,也知道托殿下的福留住一条性命,当然是更好。”
  李青一端起那卷战国策来,认真地一个字一个字费力地看着,“我一点都不喜欢他们,他们天天盯着我们,还捕风捉影的,还会转告给父皇,从前还经常刁难我,说是这个办不了,那个办不来。”
  “我只是想到如果他们死了,被处分了,父皇一定还会派别的人来,把一批一批的人赶到这条路上来,活着的时候做耳目细作,死了之后还要下无间地狱,这太苦了。”少女认真地说,“若是他们还在这里,那就把这条不归路截住了,就不会有其他人被逼成他们的样子了。”
  “这样其他人就不苦了。”她认真地说,把头向战国策的更深处埋了进去,
  作者有话说:
  ----------------------
  第14章
  杜毓文放开了仆人的手,“我没什么事了。”他说,这也是这位仆人第一次看到这位传闻中的侯爷来到他的侯府,这位武成侯如传闻所说的一般年轻,看上去二十五六岁的光景,穿着一件深红色的圆领袍,衬的脸色白得像冰雪一般。
  “你自己忙吧,我也走走。”他淡淡地说,眼睛看了那仆人一下,仆人只觉得莫名心中升起了一股寒意,他声音虽然和缓,但是却带着一股说一不二的气势,让人不由自主地不敢违抗于他。
  仆人偷眼看了看这位侯爷单薄孱弱的身型,咽了一口唾沫,告诉自己不管他是个什么大人物,如今也是龙游浅海,虎落平阳了,他没有必要害怕他。
  他得了命令看着武成侯,不过他不打算出门,只是自己在府里走走的话,倒也没必要讨什么不痛快,于是他命人将大门锁了,又安排些下人留一只眼睛在侯爷身上,就退下了。
  杜毓文冷眼看着大门被拉上,两边的甲士扯起黄铜锁链来,将锁挂了,然后他抬起眼看着侯府的四壁高墙,连海棠梅花这种花树都高不过四周的墙,唯有梧桐还算能露出葱茏的绿意来。
  他没说什么,也不打算说什么,他很清楚,他依旧是个囚徒,不过是从土牢里,被挪到了金笼里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