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这也是楚红隔三岔五的去给他们送吃的,他们哪怕心疼不舍,却从来没说过不准送。
  最多就当自己没看到。
  因此宋老汉一口答应:“那行,明儿我就去换。”
  楚红又笑着道:“我明儿再买些桃酥回来,楚丹把你那的桃酥先给爷爷去换。”
  “行,我还有大半斤桃酥没舍得吃呢。”楚丹冲楚红笑的谄媚:“二姐,明儿我不要桃酥了,给我买铁罐子装的饼干好不好?”
  宋支书啧了声:“你可真不客气啊,桃酥才七八毛一斤,铁皮罐子的饼干起码得七八块钱呢?”
  楚丹放下碗筷,拉着楚红的袖子撒娇:“姐姐,你自己说要给我买糖的,我不要糖,就要饼干好不好?”
  现在铁罐子难得,她早就馋爷爷奶奶房里,原本装饼干的铁罐子了。
  等她有了铁罐子,也不用担心自己藏着好吃的,经常会被老鼠给偷吃了些。
  楚红还想要楚丹继续给自己当牛做马呢,因此很大方:“行,只要供销社有,我就给你买。”
  又对家里人道:“接了何婶子生意挣得钱,也够买好些吃的了,要过年了,你们想吃什么尽管说。”
  宋奶奶立马摇头拒绝:“家里吃的多了,米花糖,芝麻糖,饼干,桃酥都有,这齐全的都快赶上供销社了,你啥也别买了。”
  吴秀不像婆婆这般舍不得花钱,对女儿才不会客气,笑着道:“要是有硬糖,记得买两斤,过年可以吃。”
  楚红点头:“必须的。”
  宋支书是妇唱夫随,也跟着道:“花生,瓜子,糖果这些零嘴不能少。”
  “还有红纸鞭炮。”还冲楚红得意笑了笑:“再给你爷爷你爹买两包烟。”
  楚红故作心疼:“爸爸你真贪心。”
  宋老汉犹豫了下,还是小声道:“烟就不用了,我还是习惯抽烟叶子,要不打一斤白酒?”
  楚红立马笑着应下:“亏得爷爷提醒我,这过年了,肯定不能缺了好酒,咱们一起喝一杯,来年肯定会红红火火。”
  宋老娘低声埋怨一句:“就惦记着黄汤。”
  又叮嘱楚红:“你少买点。”
  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吃了晚饭,楚丹一想到姐姐答应给自己买一铁罐子饼干,就很有动力,很勤快的收拾碗筷,还殷勤的道:“姐,铜管里还有热水,你先洗脸刷牙再泡个脚,就早点去睡吧。”
  “对了,记得先把热水瓶灌满热水好暖被窝。”
  楚红就喜欢楚丹勤快的样子,想到明儿自己要早起,也早早去睡。
  她端着自己房间的煤油灯,回到房间,就看到小黑已经蜷缩在角落里用稻草和破棉衣做的窝里。
  想到自己还得让小黑帮忙,楚红先去撸猫顺毛:“小黑,晚上鱼汤好吃吗?”
  小黑瞄了一声:“好吃,吃的我撑得都走不动了。”
  第44章 送货
  腊月二十七。
  早上七点还没到,楚丹就骑着自行车载着楚红往镇上赶。
  前面骑车的人飞快的踩着自行车踏板,寒风刺骨也不怕冷。
  楚红姿势不雅跨坐在垫了草垫子后座,围着围巾还把脸埋在妹妹的背上,棉裤外面还套了爸爸的旧棉裤,倒是一点也不冷。
  要不是黄泥路太颠簸了些,她都怀疑自己会打瞌睡。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哪怕每个村的牛车都出动,也挤不下要去镇上的人。
  因此这一路,楚丹就时不时的和人大声招呼:“婶子你也去镇上啊?”
  “哎,去买点瓜子花生去。”婶子打量楚红背着的背篓,忍不住八卦:“你们去买啥啊?”
  楚丹故作淡然:“爷爷让我们去买点酒,我阿爸让我们去买红纸。”
  婶子就一拍大腿:“我也得买点红纸回来,回头让宋支书给我家也个对联。”
  村里宋支书的毛笔字写的最好,过年的时候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要请他写。
  也不是白忙活的,会顺手带两个鸡蛋,或者是一把芹菜,也有可能是半碗花生米。
  连带着楚红也只能热情答应:“好的,我们先走了,回头见啊。”
  说完拍了拍楚丹的腰,示意她赶紧走。
  楚丹就大声告别,再用力踩着脚踏往前走。
  等再看到岭下村的人,楚丹又会热情的打招呼。
  楚红都佩服楚丹的热情,换成她,是谁都不想搭理。
  可是她也明白,像楚丹这般热情才是对的。
  要不然村里人肯定会在背后说自己不爱搭理人,她觉得自己也该学着点,礼多人不怪,嘴甜不会亏。
  上回楚红已经来过钢厂,她记性不错,也就不用找,直接往东边骑。
  楚红对这边印象不深。
  主要是供销社在西边,黑市北边,和位置在东边钢厂是反方向,自然不会过来这边闲逛。
  现在楚红留意了一下,发现这边不仅有钢厂,搪瓷缸厂,服装厂,毛巾厂,纺织厂等等,还有大片的家属楼,人口十分密集。
  要是以后能在这开家商店,绝对是能挣钱啊。
  可惜还得七八年后才能实现。
  到了地方下了车,楚红先把外面的棉裤给脱了,要不然太臃肿不好走路。
  楚丹又敲开窗户,冲着门房大爷笑:“大爷,我是工会何主任的娘家亲戚,登记一下能进去找人吗?或者是辛苦大爷替我去喊一声?”
  说完还从兜里抓去两把花生放在桌子上:“自家炒的花生,大爷您尝尝。”
  大爷就笑了:“
  小同志太客气了,何主任先前来说过,说是娘家亲戚要来,你们登记一下,就直接去工会找吧?”
  楚丹按着他的要求登记好,又再次道谢,才和楚红一起推着自行车进去。
  按着大爷指的方向,很快就找到工会办公室。
  正好何大婶也一直惦记着她们呢,又走出来准备去门口瞧瞧,就看到她们来了,眉开眼笑的招呼她们跟着去家里。
  家属楼就在大门外的左边,是独门小院。
  何大婶很喜欢说话:“他们都喜欢楼房,我们还是觉得平房好,接地气。”
  “就是房子旧了些,里面水泥地也都是我们自己花钱请人铺的。”
  房子也就三间,小院子里也全铺了水泥,角落里搭了个厨房,恰好门开着,能看到有土灶,也有煤球炉,角落还堆着不少煤球。
  楚红就立马夸:“婶子说的太对了,那楼房太吵,楼上楼下和隔壁说话声大点都能听到。”
  “你们这带院子的房子多好啊,不仅地方大,门一关就不会有人打搅。”
  楚丹也跟着凑趣:“这青砖瓦房冬暖夏凉,都有水泥地,这不就是和楼房一样了吗?”
  何大婶听得眉开眼笑:“那以后你们常来啊。”
  说完又急切的问:“芋饺都带来了吧?”
  “都在呢,婶子你称一下。”楚红从背篓里拿出一袋子芋饺:“昨儿下午做的,凉了就不会黏着。”
  又故意装做不小心把一个藕夹带了出来。
  然后深怕被何大婶看到一样,又赶紧收回背篓里。
  可惜何大婶已经看到了,不好意思去扒拉,却也看着她问:“还有什么?”
  楚红这才把背篓底下的搪瓷盆拿出来,有点羞涩:“我们昨儿还做了些藕夹,准备送去黑市那边看看销路。”
  “哎呦,拿去那边多麻烦啊,都给我算了。”何大婶看着两面金黄的藕夹,肚子里的馋虫就开始闹了:“这个怎么热好啊?”
  “可以蒸着吃,软糯鲜香。”
  “也可以油锅里热一下,外皮酥脆焦香。”
  何大婶就道:“今儿太忙,我早饭都来不及吃,正好煤球炉里有火,你替我油锅里热一下?”
  楚红当然不会推辞,跟着她进去后,把煤球炉上铁壶拿下,又把炉封卸下,再架上铁锅,倒了点豆油。
  油热后,才把藕夹放进去,都不用五分钟,何大婶就烫的嘶哈嘶哈的吃上了。
  几十年后,可能会觉得油炸食物太油腻,但是现在人大都缺油水,喜欢重油的食物。
  何大婶连吃两个,还觉得不过瘾,要不是想在她们姐妹面前端着点架子,她都想站来五个。
  “我都要了,什么价?”何大婶说完,从兜里掏出一把票递给楚红:“这些是我这几个月里攒下的,卫生纸票有六张,还有卫生带票有七张,还有糖票,肥皂票,饼干票,蜡烛票…”
  现在也就只有溢价食物不用票,但是价格昂贵的让普通工人都不敢看。
  此刻她拿出来的三十多张票,也算是大手笔了。
  她把这些票都塞到楚红手里,才笑着问:“这藕夹怎么卖?”
  这都让楚红也不好意思要高价,就干脆装乖:“这藕夹我也不知道该卖什么价,婶子你看着给就好了。”
  何婶子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那藕夹,我还要三十斤,要不就按着一块一斤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