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我哪有!”
  裴昭听他嘟囔着反驳,目中莞尔,又斟了一盏。
  那摺子说是坦诚,也只是有限度的坦诚。净居寺里,明明是他把宁离给藏下了,可宁离连提都没有提。
  也不知道是聪明呢,还是傻呢?
  若那陛下心中无私,秉持如一,他当真以为,自己可以瞒得过去?
  。
  他浅浅的呷了一口,问道:“宁宁不怕陛下责罚?”
  “或许罢,但应该也罚不到哪里去。”宁离语气诚实。
  “为何?”
  “陛下都让人从建初寺把我带走了,拦着不让去见上皇,应该就是有几分要争取我的意思。”宁离思路十分清晰,“……这种小事,想来他不会和我计较。正好还可以宽宏一些,施恩于我。”
  他眼眸一弯,有种少年悄悄得意的狡黠:“毕竟,我是沙州的世子嘛!”
  。
  裴昭忍俊不禁,也当真没有忍,一时笑出了声。
  边笑着,边摇头:“宁宁啊……”
  还知道倚仗沙州了,可真是有出息了。
  宁离被他笑得有些不好意思,赧道:“我没有说错的罢!而且,我也只与你说说啊……”
  裴昭笑意未止:“自己琢磨出来的?还是杨青鲤与你商量的?”
  宁离哼声,飞快的答道:“当然是我自己想的!”
  裴昭不问也不答,俊目含笑,就那般望着他。
  宁离好生疑惑:“我说的难道不对么?”
  裴昭点了点他的额头:“错了!”
  。
  宁王世子将将消停了一阵,忽然间又旋风一般,成了建邺话题的中心。
  只因为这纨袴小草包,终于受了陛下雷霆之怒。
  镇日招摇过市着,终于不知道在哪里踢到了铁板,惹得陛下一声令下,将他扔去了净居寺反省。
  据说是半点儿收拾的工夫都没留,铁面无情的武威卫抓着那宁王世子就走了。
  流言彷佛生了腿,传遍了建邺的三街六巷。
  此刻,这传闻的中心人物,正在寺墙之下。
  古柏参天,枝叶萧萧。
  漆金牌匾上,“净居寺”三字古朴庄重,这还是宁离第一次走正门,来这地方。
  那武威卫冷冰冰的:“宁世子,请吧。”
  宁离也不为难他,施施然的踏进了这寺门,倒看得那武威卫甚是错愕,好似他没有胡搅蛮缠一番,很不寻常似的。
  本来嘛,都是出来混口饭吃,要罚他的是宫中的那位陛下,他作甚为难这底下的人?
  寺里候着的内侍,倒是很好说话,和善的将他引至了禅房处。
  只是一望那廊檐下,却没见得那小池塘。
  刚念着“既来之,则安之”,这会子,宁离脚步就顿住了。他左右打量着,目光中现出浅浅的疑惑。
  那天夜虽深,可他不会记错。
  行之呢?
  他还以为,会和行之住在一处呢。
  第49章 花雕 东君
  49.
  宁府,别院。
  这消息终于传过去的时候,姚光冶也不由得愣了一下,都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他断断没有想到,他家小世子只是出个门的功夫,就被陛下关到净居寺里去反省了。
  这可是怎么一回事儿呀?
  虽然说教府中的侍从捎了话去,教宁离切切记得、这些日子不要回来,可他也不是想听到这一桩啊。
  姚光冶招呼人过来:“小蓟,你与我说说,到底是怎么着?”
  小蓟吭哧吭哧半天,说不出来:“不晓得。那天郎君和杨世子出门去了,后来给宫中上了道摺子,陛下就生气了。”
  哦,摺子。
  等等,摺子?!
  姚光冶如今是消息半点儿不灵通,还以为小蓟是在说笑:“你说什么摺子?世子怎么会写这东西,他从来最不耐这些了……”
  “是真的,姚先生。”小蓟点头,煞有介事,“那天大晚上的,郎君写了好久呢!”
  “世子写了什么?”
  “不知道。”小蓟茫然摇头,他只知道世子房中的灯许久才熄灭,可究竟写了什么,也没告诉过他呀!
  太阳还没下山呢,人就被带去净居寺了。
  至于侍从侍卫,那是一个也不许带。
  小蓟与陵光失了主人,在杨府也是焦虑不已,急急忙忙的就赶回了别院来。
  姚光冶眉深深皱起。
  小蓟嘀咕道:“姚先生,净居寺是什么地方?”
  姚光冶却有一些心不在焉。
  建邺城内城外,这一带的寺庙着实是太多。久负盛名的,默默无闻的,平平无奇的,掰着指头都数不过来。
  他道:“是皇家寺庙,在宫里边儿。”
  小蓟闻言,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唉呀,那郎君在里边儿,会不会吃苦呀!”
  他记得他家的小郎君,是半点儿都不喜欢那等地方的,何况那净居寺还在宫里边儿。小蓟只远远地望过一次宫墙,连绵不尽望不断的,觉得那地方简直是要吃人。
  “要不要送些东西去打点一下?那地方,陌生的很,万一里面的和尚为难郎君可怎么办?”
  姚光冶终于回过神来,却摇了摇头,叹气道:“送不得。”
  旁的地方也就罢了,净居寺在大内禁中,哪里是什么能轻易进去的地方?
  小蓟忧心忡忡,生怕自家郎君在那寺庙里受了委屈,走来走去,抓耳挠腮,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而在他的一旁,陵光半垂着头,一如既往的沉默。
  见他这样,小蓟心中来气,不由得扯了陵光一把:“你怎么还这么沉得住气!郎君都被带走了。”
  陵光迟疑了一下。
  姚光冶也看过去,打了个鼻息,却是有些不满。
  陵光犹豫片刻,低声道:“郎君被带去净居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话音落下,姚光冶的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瞳中,精光一闪。
  小蓟却不明白,听到这话,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大声嚷道:“什么?你竟然觉得还是好事,郎君都被关起来了,你还不慌不忙的,一点也不急……真是白瞎了郎君疼你!”
  “好啦,小蓟,你也安静些。不过是去净居寺罢了,别咋咋乎乎跟天塌了一样。”姚光冶低声斥道。
  小蓟住了嘴,神情里满是委屈。他不敢反抗姚光冶,于是恨恨的瞪了陵光一眼。
  然而姚光冶看着陵光的眼神,终于现出几分满意来。
  。
  大安宫的内侍前来传人,好茶好饭的上了却迟迟没传来,终于先行一步回去了。
  如今却是风云突变,那京中玩耍的小世子,直接触怒了陛下,被关到了净居寺去,责令他即刻反省。
  内侍“啧”了一声,不免也觉得可惜。
  此时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自然也落入了裴晵耳中。乍一听闻,不由得挑眉。
  “可知晓发生了什么事?”
  “并不知。”
  沈从询匆匆赶来,擦了一把头顶的汗水,正要躬身行礼,被裴晵急急扶起。沈从询道:“殿下,据说是宁王世子今日上了一道摺子,将陛下给触怒了。”
  看来关键就在那一道摺子上。可究竟写了些什么,却不是他们可以探知的。两仪殿外守的滴水不漏,极难打听消息,连是因为上摺触怒了皇帝那回事,都是好不容易才得到的。
  裴晵原本想请上皇出面与两人说和,却没想着突然出现这样一桩事情。
  沈从询叹道:“殿下,这可是天助我也了。”
  他们多少也打听了这位世子的脾性,上一次在建初寺里遇见时,更是亲身体验了一番。这位小世子,对于佛经佛理佛法,那是一窍不通,一概不听。
  可偏偏皇帝下的旨意竟是将他关去了净居寺,这可不正是相看两相厌吗?!
  沈从询叹道:“从前瞧着陛下的心思,彷佛有些矛盾的,现在大概终于忍不住了。”
  裴晵笑道:“时二不是一直都等着看他倒霉吗?派个人去,把这消息说给他知道。”
  沈从询听着也笑道:“想必时家二郎心中,应当是欣喜的很。”
  裴晵颔首,却是生出另一般疑惑。他缓缓道:“时老侯爷会不会改了主意?”
  当初时宴暮被连夜送走,乃是因为他与宁离之间起了冲突。如今宁离也被皇帝责罚,那是否意味着,时宴暮也可悄悄地回京?
  。
  别院之中。
  听闻宁离也被罚了的消息,时宴暮顿时神清气爽,高呼道:“拿酒来!”
  斟花雕酒痛饮三杯,醇厚甘香,真是老怀舒畅。
  “啪啪啪”三声,抚掌大笑了,又寻着那侍从问道:“你可知道他做了什么事?”
  那侍从说:”据说是上书触怒了陛下。“
  时宴暮闻言,目光微闪,冷笑了一声:“咱们这位陛下呀……”其实是小肚鸡肠、睚眦必报得紧呢!
  这话他也知道大逆不道,是以只含在喉咙里,并不曾说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