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他沉静数刻,目光收回,转回主院内。
  裴昭正在上首,见到他来,淡淡的说:“……定襄,我听鹤行说,昨夜里是你提议,将宁宁留在这边。”
  薛定襄点头:“正是。昨日宁世子深夜前来,说不得有些蹊跷,是以属下将他留下,想要查探一番。”
  那蹊跷……
  还能为何,教宁离半夜也要翻墙前来?
  清脆如甜菱的嗓音,彷佛又回荡在耳边,那理由为何,早是从小郎君的口里,清清楚楚的吐露了出来。带着些轻快的笑意,绽开两只浅浅的笑涡……
  裴昭制止自己继续想下去,慢声道:“所以你就用剑去试他的蹊跷?”
  薛定襄说:“当时见宁世子过来,忽然心动,便想要用剑试探一番……”还有一遭,并要说明,“也正是这等危机时分,没有防备,才好看出他的本事来。”
  裴昭微微一默。
  他此刻心情已然平静,然而当时见得剑光直直朝着宁离刺去时,却是难掩的心惊肉跳。
  此刻薛定襄所说,诚然有理有据,那关窍他不是不明白,只不过……
  “定襄先斩后奏,是料定我不会责罚?”
  薛定襄立刻道了声“不敢”。
  裴昭微微闭目,并不开口,良久,终于道:“宁宁性子和善,他既然不在意,那就暂且放下,只是下回莫犯。”
  薛定襄自然称是。
  一室内静悄悄的,唯有天光云影,在桌前架上徘徊。
  裴昭未曾开口,薛定襄自是也未曾请离,彷佛几瞬息后,终于听上首传来问句:“……你且与我说说,他的本事,究竟如何?”
  。
  这问题,兜兜转转,竟还是回到了原处来。
  薛定襄面上沉静,不问反答道:“宁王世子此番入京,主君是想要他身手高超,还是他身手平庸?”
  话音乍落,两道目光投来,彷佛寒星落地,霜溅冷潭。
  薛定襄不卑不亢,泰然自若。
  这话若是旁的人,只怕并不敢问出口,不敢触怒君王、不敢去迎那雷霆怒气,也就是薛定襄罢了。
  实在是其中,有一些隐秘而不能为人所道的。
  宁王府唯有这么一根独苗,尽管生母不详,却已经早早地请封了世子。百年之后,这位小世子将继承沙州,几乎是板上钉钉。
  而此番宁离入京,便是个与他亲近的极好机会。
  若是大雍想要通过宁离去控制沙州,那么宁离越是浅薄软弱、资质平庸,便越是能为朝廷所用。
  那理由也简单的很,唯有这小世子本事有限、自身立不起来,才会向朝廷寻求助力。否则,若是宁离性情坚韧、才干内蕴,那他自是独当一面了,与大雍若即若离,如何会放纵朝廷在沙州影响力增长呢?
  异姓王族,唯有沙州,宁氏原本就有些特殊。
  。
  思绪虽有万千,其实不过短短一瞬。
  薛定襄原本以为,抛出去的这问题,裴昭还会忖度些时候,却没想到,只是翕忽之间。
  “定襄也会与我打这般机锋了吗?”裴昭却无半分遮掩,直直说道,“若他有逸群之才,我亦欣慰。”
  “主君心胸宽广,浩然如海,着实令人钦佩。”薛定襄心中微讶,却是面不改色,“若您有意将他倚重,教他震慑西域,往来纵横,那的确是本事越大、越为有利……便如现下的宁王一般。”
  裴昭听了这马屁,微微一哂,倒也没问薛定襄,从哪里学来的油嘴滑舌。
  他也并不期望宁离纵横捭阖,能将西域诸国震服,但至少要能镇住宁王府的那堆骄兵悍将,能够在沙州立足。薛定襄这般猜他,却是猜错了。
  “如何?”
  “只怕要教陛下失望了。”
  。
  裴昭目光微微凝住:“你不是说,他身法算得上不错么?”
  薛定襄叹道:“也只限于身法罢了……先前在庭中时,属下已将自己的修为压到了观照境,如果是与同样处在观照境界的人相比,那宁世子的身法,的确可以赞一声‘不错’。”
  可修者五境,观照才只是第二重!
  薛定襄是何等人物,武威卫统领,剑术精妙。纵然他已经将自己的修为压低了两个境界,但也不是可以小觑的。
  他当时剑花一挽,剑风破空,打的就是一个措手不及,想看的就是危急之时宁离如何反应。
  那小世子的对策算不得完美,但也不算是很差劲,平平无奇,中人之姿。当时宁离并没有正面相迎,而是四处奔走,步伐之间,隐含法度,应当是一种十分精妙的身法,将所有剑风都避开。
  薛定襄道:“若没有看错,他应当用的是宁氏的‘天罗步法’。”
  那正是宁氏的家传,从前宁王也用过,以薛定襄眼力,自然可以看出。
  但,也仅限于身法了。
  “听闻陛下早些时候已经令九龄摸过了他的骨,只是后来,九龄也不愿再提。”
  这才是其中最要命的。
  萧九龄统领奉辰卫,九州世家的子弟入建邺城,学武的大多都要在他眼前过一番。若是宁离当真天资出众,萧九龄怎么可能会不见猎心喜?
  从前但凡奉辰卫里,将要来一个厉害些的,萧九龄都兴致勃勃,翻来覆去的唠叨。就如同三年前入京的时宴朝,薛定襄就听过好几耳朵。
  可是宁离……
  偶然间谈起,萧九龄都不愿再说,除了摇头,还是摇头。
  这小世子的资质,可想而知。
  如今换薛定襄亲身来看,虽不至于先前他以为的那般差劲,但那小世子,全身上下,也就只有那身法,马马虎虎能看。
  。
  裴昭听得他说罢,目光静静,本也有过预想,此刻再听得薛定襄道破,竟然也不觉得如何。
  只是端起了案上的新换的茶水,浅浅的喝了一口。
  真苦。
  萧九龄这么说,薛定襄也这么说,他身边的这两位统领俱是入微境界,总不可能一并看走了眼。他是否应该欣慰,薛定襄的看法,总算是比萧九龄要积极一些,至少在薛定襄口中,宁离也不算一无是处。
  裴昭一阵静默,终于问道:“那可有法子,提升他的修为?”
  这却教薛定襄愣住,竟没想着,有朝一日,会听到这番话从裴昭口中问出来。
  陛下这般问他。
  可是那问题的答案,难道陛下心中,不是早已明白吗?!
  片刻,薛定襄道:“有,若能服‘造化丹’,再请大宗师出手,或许能醍醐灌顶。”
  可这两处都是极大的难题。
  “造化丹”的丹方早已失传,从前裴昭也求过,杳无踪迹。而至于大宗师,西蕃与佛国的都不用多想,大雍的三位,白帝城的城主、东君,还有蓬壶的岛主,哪个会有这等闲心?
  从来也没听过。
  “……旁的法子呢?”
  “有也是有的,只怕却不可行。”
  裴昭按着茶盏的手微微用力:“为何?”
  薛定襄心中叹气,只觉得半点也不该说,但是却不得不说:“因为这法子恰如双刃剑,虽然能提升修为,但损伤却很大……”
  裴昭目光微怔,已经是有所觉。
  “正是陛下如今所用的这一门,‘镜照幽明’。”
  。
  那四字落下,裴昭心中便是有再多的念头,也被堵了回去,一时间,连目光都晦然。
  几乎未想,便已拒绝:“他不能修。”
  镜照幽明一法,繁冗深诡,艰难凶险,九死一生,十不存一。若论隐患,已远远算不得“隐”,逼得裴昭自己,已是吃尽了苦头,如何又忍心教他人也消受?
  是以最初时,他就已经下意识的摈弃,根本不曾再考虑。
  他道:“若还是只有这法子,那便不用说了。”
  薛定襄道:“那便无法了……宁世子毕竟已是年届十七,不是垂髫幼童之时。到他这般年纪,根骨已定。”再想要使力,已经是晚矣!
  裴昭无声垂目,心中却明白,薛定襄所说的乃是寻常。
  倘若当真能够逆天而行、而不付出什么代价,那九州四海,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绝顶高手?
  兜兜转转,竟然又回到了原处。
  宁离那般活泼,从不见他为此忧愁半分,素日里说起来,也是半点都不挂心。大概在他心中,自个儿的身法,当真是很好的罢?
  26.2.
  出游之妙,赏乐之兴,莫过翻墙。
  宁离走到梅林边上,熟门熟路,纵身一跃,就要翻过去。这事情虽然没有几次,但已然是做得惯了,颇具风范。
  落地的时候声音都没有,便是踏雪也无痕,想来谁人都不会惊动。
  不错。
  那两字还未曾落下,宁离一抬头,顿时全部都咽了回去。他万万没有想到,小径一处的亭子里,竟然有人在等他。
  亭中捡了木柴,篝火噼啪燃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