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已经解开了。”姚光冶说,“比平时还是要严格些,但已经可以出入……世子现在可要入城?”
  来了那么久,宁离至今还没有去过建邺城。他在这山上的园子里窝着,彷佛与外都隔绝了一样。
  “自然是要去的!”
  。
  宁离白日里进城,晚上出城,四处游赏,过得好不快活。建邺不愧是帝京,煌煌赫赫,气势恢宏,乃是与沙州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当真是好生见识了。
  这天他在茶楼上听人说评书,那说书先生讲的,正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本子。
  宁离本来是随耳听着的,却没有想到捕捉到了几个熟悉的字眼,当下问道:“如今讲的是什么故事?”
  小二见他是这般俊秀人物,心里先喜欢了些,解释说:“这说的是当年东君大非川一战。”
  “……东君?”宁离有一些疑惑。
  “是呀,”小二颇有些惊讶,竹筒子一般倒出来,“您难道没有听过吗?这是咱们这最盛行的几个本子之一。白帝城东君,在大非川逼退了西蕃的国师呢。”
  宁离“啊”了一声:“我竟不知道,这被编成了一个本子。”
  小二笑起来,一脸与有荣焉的喜气:“那是自然,这等传奇故事,有井水处皆有传唱呢!”
  。
  这故事讲的却是天下两位无妄境大宗师之间的恩怨,因为涉及了大雍、西蕃,是以格外引人注目。
  西蕃国师波罗觉慧青年时曾远道洛阳,研习佛经,后奔赴建邺,坐而论道,一线无妄之际,却被白帝城主厉观澜打落,顿时生出了恨意。
  二十余年后,波罗觉慧终于勘破入微,晋入无妄,成就大宗师修为。他自觉扬眉吐气,便卷土重来,邀请厉观澜于雪原相会,一较高下。
  其时大非川南北,西蕃、大雍两军对峙,雍军粮草被阻,形势危急。
  当天来的却不是厉观澜。
  雪原上现出身影,无人知他是从何处而来。
  横空出世的剑君击败了波罗觉慧,西蕃人只见得国师吐血跌落,狼狈不堪。顿时间,士气大跌,人心惶惶,连败三城,一溃千里。
  于是雍军大胜。
  其时厉观澜正在北海垂钓,有人问起,厉观澜淡淡,剑为“朱明”,人为“东君”。
  天下震动,自此白帝城两位无妄境大宗师,响彻九州。
  。
  宁离听着小二讲完了,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如梦初醒一般打赏了一两碎银。
  此时此刻,说书先生那边正讲到了西蕃与大雍两军对垒之处,宁离有些听不得,就想出去。小蓟却不依从:“郎君,你不想听吗?”
  宁离说:“这里边胡编乱造的那么多,有什么好听的?”
  “是说书故事嘛!”小蓟说央求,“……我想听啊!”
  宁离真是没有办法,只好在这堂里继续坐下,可屁股底下却像是有火在烧。
  忽然间,听到一阵笑声:“虽然有一些编造的情节,但当年白帝城东君击败了西蕃国师,却不是假的……何况如今西蕃人入京,讲这故事也是情景相宜。”
  宁离循声望去,发现隔壁桌上坐着位宝蓝衣裳的年轻郎君,周身佩着精致的银饰,瞧着颇有一些惹眼。
  那年轻郎君与他年纪相仿,面目俊俏,见得他转过头来,顿时愣了一下,脱口而出:“宁王世子!”
  宁离也是愣住了:“你认识我?”
  那年轻郎君甚是不好意思的说:“我上京时候经过了滁水,刚好在驿站外见了你的英姿。”
  宁离:“……”
  宁离顿时有些发窘。
  “宁世子,如今你的名头,可是把整个建邺都传遍了。”
  “是么?”
  宁离好生好奇,他做了什么事情,竟然能传遍建邺?
  那年轻郎君叹道:“六百里加急,一匣子金珠只为了寄一封家书。沙州宁氏的豪阔,如今才教人见识了。”
  宁离茫然且不解:“可是他只要了一匣子呀?”
  年轻人本是将他望着,还道他会如何出言反驳,没想到听见这句,登时间没有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一边笑一边点头,只觉得乐不可支:“不错,不错,那可是他自己只要了一匣!”
  心里却想的,这宁王世子,实在是个妙人。
  先前在驿站里见得宁离潇洒离去的时候,他本还还想着这是个如何跋扈的人物,此刻正正与宁离对着,那所有的刻板想像,都悉数推翻。
  时家那个,他是早就听说过的,时宴暮仗着家世飞扬跋扈,惹出什么祸事来都不奇怪……指不定是时宴暮先出言不逊呢?
  他笑着说:“宁世子,我是杨青鲤。”
  见着宁离仍旧茫然眼神,并不曾意会过来似的,也并不生气,含笑道:“……和你相同,都是这一次入京的人。”
  。
  杨青鲤本觉得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可宁王府的这位小世子,彷佛还有一些苦恼、不能领会似的,不免有些惊讶。
  但他天生是个爽朗性子,不以为意,又补充道:“是前些日子,从叙州过来的。”
  ……叙州。
  若果说宁离先前还不明白,一听见这地方,顿时就反应了过来:“原来是小峒主!”
  杨青鲤连忙摆手:“……算不得,算不得。”
  叙州杨氏也是大世家,现任峒主杨青溪,修习巫术,那是入微巅峰境界,仅次于五位大宗师。
  这响亮亮的名头,宁离还是知道的。
  那么看来,眼前这少年郎君,也和他是一样的处境么?
  宁离试探着说:“你也要在这里待三年吗?”
  杨青鲤点了点头:“摺子已经递上去了,只等着陛下召见……世子您呢?”
  “还没有……”
  不要说递上去摺子了,他恨不得皇帝把他给忘了呢!
  。
  宁离见杨青鲤还要开口,连忙说:“你就叫我名字罢……世子过来,世子过去,也怪拗口的。”
  杨青鲤顿时一笑:“好罢,恭敬不如从命。”
  他对宁离本有一些好感,此刻恰恰遇上了,还算投缘,当下坐到了一桌来。
  堂倌被招呼来,上了一壶上好的建邺雨花茶。但见那茶叶形似松针,紧直细匀,在盏中沉沉浮浮着,将细白的内壁也映出了嫩芽初绽的绿色。
  香气自然是馥郁的,但是对于宁离来说……着实是苦了些。
  杨青鲤察言观色,见状连忙唤堂倌给他换了白兰花茶。
  宁离有些不好意思:“对不住,实在是苦了些。”
  杨青鲤摇头叹道:“其实我也不耐喝这些苦的茶。”
  “……啊?”宁离顿时睁大眼,那为什么要点呢?
  杨青鲤脸也苦着:“我听说是他家的特色,想着既来之,就试试,哪里知道是这样的呢?唉,真是不如来一碗酸汤呢!”
  两人一时间对视,颇有一些相见恨晚之感。
  堂倌去了又来,无论是雨花茶还是白兰花茶,都被扔到了一边儿去。如今放在桌案上的,换做了一壶酸酸甜甜的山楂决明子茶。
  这一遭,滋味可算是舒快了。
  。
  台上先生还在唾沫横飞,台下初初相遇的两人也说得火|热。
  杨青鲤说:“宁离,你惹了时宴暮。接下来,可能会有些不好过。”
  宁离的目光里现出茫然:“时宴暮是什么人?”
  杨青鲤:“……”
  杨青鲤一顿,当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他只得道:“就是那天在驿站里你遇见的那一位。”
  宁离奇道:“他能让我不好过吗?”
  杨青鲤愣了愣,不知道他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还没等他琢磨过来,又听着宁离说:“怎么个不好过法?他要找我打架吗?”
  杨青鲤摇了摇头:“不,他不能,但是他家里有人能。”
  “……虽然他不成气候,但是他兄长却是很厉害的,两年前,东海时家的世子入了建邺,没过多久就进了奉辰卫,如今他年不及弱冠,已经是通幽上境的修为,堪称是建邺之中,年轻一辈第一人。”
  时宴暮不足为惧,真正厉害的是他的兄长,时宴朝。
  “通幽……”宁离“唔”了一声。
  杨青鲤点头,娓娓道来:“九州世家的子弟入京以后,按照惯例,都应该在皇帝身边侍奉,若是修习武道,其中很有一部分都会进入奉辰卫。是以奉辰卫里,实在是聚集了一些年轻英才,都是武道高手。而这时家大郎,可以在其中脱颖而出,足可以想他的厉害。”
  宁离将他望着,眨了眨眼:“你真的觉得他很厉害么?”
  杨青鲤:“……”
  不知道为什么陡然生出一种心虚来,掩饰性的端起了瓷盏,猛的灌了一口。
  他见宁离浑不在意的样子,不觉间看到了宁离身侧。那日没有看清,今日终于看得分明,宁离身边跟着的那侍卫头发微微蜷曲,面目轮廓有异,竟是胡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