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当然……”褚源道:“进攻的时间节点最好是在李朝内乱的时候,可能是定南郡疫情、灾情彻底崩盘的时候,也可能是李茂和李旭不想做皇子的时候,最近就明年春,最晚也不过几年后,专看他们什么时候坐不住。”
  夏枢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其实把元州调到京城守着也挺好的。”
  褚源也是这么想的,燕国公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元州人还是可以的。若哪一日京城乱起来,元州留在京城,只要手上有点儿兵,还是能帮着稳住局势的。
  不过……
  褚源有些看笑话的意思:“估计他不会这么想。”
  第187章
  元州当然不会这么想。元州快气炸了。
  秋收之后元州就没闲下来, 日日不辞辛苦地带着禁军进山操练,扫荡各路土匪窝,几乎把远近山里大大小小的土匪窝全给掏光了。元州练了兵又赚得盆满钵满, 富的流油, 心里无数次合计过未来几年要怎么花这些钱,怎么才能把手里这两千人的战力再提几个档次,打造出一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悍铁军出来, 然而他合计的很好,不等他实现心中愿望, 上面就“噗”地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要他回京。
  而更让他生气的是,接替他的竟然是淮阳侯府,哦, 应该说是勇武侯那干啥啥不行的褚洵……
  若不是涵养好, 元州当场就要骂街了。
  “恭喜怀化将军了!”肥胖结实的六福丝毫没有千里赶路的疲惫之色, 皮肤红润,精神饱满, 装作没瞧见元州黑沉沉的脸,笑眯眯地把手中圣旨塞元州手上。然后转过头来,神情就是一肃:“安王和安王妃接旨!”
  ……
  等宫官把六福这老太监及仪仗队带走安顿, 看热闹的百姓散去,王府院落中还是静悄悄的。
  所有人都脸色难看,包括夏枢和褚源。
  “大哥、大嫂, 我催……”褚洵皱着眉头走近两步, 似是想说些什么,夏枢开口阻止了他:“东厢那边空着,叫红棉带你去休整一番, 晚上一家人吃个团圆饭,明日就出发去定南郡。”
  今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王府里张灯结彩,候庄也是热闹非凡,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的灯笼。夏枢事先叫宫官们准备了简单的灯谜和好多小礼物,比如铜板、糖果、香包、兔儿灯等等,打算今日开放了王府前院和候庄,叫在学堂读书的孩子们、还有安县各村年轻的少男少女双儿们过来玩乐一番。
  谁知道下午半晌的时候,六福带着皇家仪仗卫,敲锣打鼓、护送着圣旨慢慢悠悠地出现在了候庄。
  随行的还有褚洵。
  褚源写折子上奏定南郡瘟疫之事,已是去年十月初的事,按照急事特办的预想,朝廷十一月中下旬就该有回音过来委派褚源或者是安排旁人去定南郡解决瘟疫之事。
  然而十一月过去,十二月过去,夏枢和褚源等的心焦不已,眼看要过年,还以为永康帝是不是改性了,已安排了其他人去定南郡,没想到过了年,都正月十五了,距离褚源上奏请缨也已经过去了三个半月,朝廷的委派圣旨才姗姗来迟。
  而且,看六福和他身后浩浩荡荡的仪仗卫,就知道其中多有故意。
  更让人恶心的是,不仅没有安排御医随行,还送了才十七岁、没有任何带兵经验、压不住任何人的褚洵过来,代替元州给褚源做武相,要他全程护送褚源去定南郡。还要让景璟随行照顾褚源起居,以免褚源出现意外,感染瘟疫。
  若是平常时刻,褚洵过来,自是皆大欢喜,但现今定南郡因朝廷拖延,内部局势恐怕已危若累卵……而安排景璟随行照顾褚源,就让夏枢想到了永康帝送景璟的那些药丸,这是要让景璟看情况对褚源下手的意思了!
  而更让人寒心的是,拖了几个月,没有拨付赈灾款项、没有运来粮食药材,没有安排御医大夫,什么都没有,皇帝就派了个仪仗卫空手过来,告诉他们从安县和晋县筹措资金和粮食药材后,再赴定南郡解决封地瘟疫,并表明,若是封地管理不当,出现暴乱,则要治褚源的罪——没错,永康帝确实如所料的那般,把晋县封给了夏枢。但同时,也出人意料地把定南郡这个烂摊子彻底扔给了褚源,现下定南郡的事不再是朝廷的锅,而是褚源自己的锅了。
  “圣旨说你主动请缨去定南郡?”褚洵走了,元州顾不得自己被调走之事,难以置信地怒瞪这褚源:“你想没想过,你要是出事,小枢该多伤心!”
  “我无事。”夏枢心里憋着火苗,不想再纠结这些浪费时间,他看向元州道:“一会儿你若无事,带褚洵去和禁军们熟悉一番,多传授他一些经验,让大家都相处和睦些。”
  原以为永康帝会安排个脾气强硬又经验丰富的武相过来,明着保护褚源,实则不听使唤搅局。这样的武相看着难对付,实际上很好收服,只要比他强大,他屁话不敢说,所以可能最开始让人烦心,但最终会很好用。褚洵的话,就很麻烦了。他虽然听褚源的话,但他的武艺不一定有禁军们高,一来就空降武相之职,统领全部禁军,过程绝对会很难搞。前路危险重重,永康帝这个时候让褚洵过来,根本是想让他送死的。
  夏枢对永康帝简直恶心透了。
  不过现在时间紧急,再想这些不过是浪费情绪,夏枢瞥了眼垂着脑袋的景璟,说道:“你那边的话,圣旨催的急,六福他们又盯着,不能耽搁,我晚些叫景璟带人去帮你收拾。能早出发还是早出发的好,不然月底雪化了,路会很难走。”
  元州见他神色平淡,似是早已知晓褚源请缨之事,想了想,还是叹了口气,不管了,当然现在就算想管也只是徒劳,什么都已成定局,包括他被调回京城这件事。
  “不用景璟过去,我东西少,晚些自己收拾就成。”元州道:“他明早就得跟队出发,自己的东西没收拾,王府还有一堆事情要忙,估计今晚上想睡觉都难。你让他忙王府里的事情吧,别浪费时间在我身上了。”
  想了想,他又道:“禁军那边你不用担心,我这边话说完,就过去整理队伍,把最优秀的一千人挑出来,好好训导一番,到时候护送王爷去定南郡,也好叫你少些担心。至于褚洵,他一会儿休整完,你就叫人带他过去,我会做好交接的。”
  ……
  虽然众人脸色都不怎么好,但已经这样了,再说其他也只是耽误时间,元州说完想说的话,就去校场上点人了。夏枢叫景璟带着红杏等人,找了侯村长,把村里壮劳力都叫出来,帮着把粮食、药材、还有先前准备的冬衣核对装车。
  夏枢则回到卧室,给褚源准备出行的衣裳。
  其实褚源的东西早就准备好了,只是东西都是年前十一月中旬就准备好的,考虑到可能要在定南郡过冬,东西大都是冬季用的。现在已经正月中旬,过了正月,天就要暖和起来,冬衣就不必准备太多套,有两件可换洗的就成,倒是春衣、夏衣需要多准备些。现在这个情况,也不知道定南郡的疫情和灾情什么时候结束,秋季能不能见到褚源回来。
  “六原郡很少有人家种水稻,加上先前以为朝廷会运些稻谷过来,或者是从定南郡附近郡县抽调些稻谷,让定南郡恢复生产,所以购买的稻谷不多,只有不到一千石。”夏枢一边给褚源整理东西,一边道:“定南郡种水稻,要稳住局势,二三月份的春种不能错过。府里现存的稻谷你这趟全拉过去,稍后我再从晋县和南原郡购一些,安排人运过去,要至少确保定南郡有一半的农人不错过二三月份的春种,否则肯定会大乱。”
  “其他小麦、高粱、玉米之类的,咱府库里存的多,我叫景璟把药材装车后,再装上一万石粮食,你先拉过去赈济百姓,五日之后,我再安排人送两万石过去。”
  定南郡是南北狭长地形,从北到南纵深至少得七八百里,从安县出发穿过南原郡群山到定南郡北,也得五六百里,再加上安县以南、定南郡以北的郡县多山地丘陵,若想从安县运送大宗粮食到定南郡,就只能绕道西原郡或者东原郡,不绕道穿越山地,所耗人力物力,难以估算。
  “粮食一万石足够,后续不用再运粮食过去。”褚源坐在床尾,听他窸窸窣窣地忙碌,说道:“你给我准备两万两银票,我明日带着高景和十人小队,从南边山林穿越南原郡进入定南郡,然后直取定南郡府城。”
  夏枢手一顿,抬起头来,惊讶道:“你要和他们正面交锋?”
  “没有时间了!”褚源神色有些凝重,手指捏了捏眉心:“最快的方法就是抓住郡守和钦差,开仓放粮,救治百姓,安抚民心。”
  “但以防万一,景璟和褚洵不管是绕路,还是背着粮食穿越山林,都必须在一个月内把药材和一万石粮食运至定南郡府城外。”褚源道:“若是府城之行不顺利,我们会转入县城,攻下一个县城作为根据地,开仓放粮,一城一城的救人治灾。”
  “定南郡各郡县粮仓都没打开过,粮食暂时是不缺的,缺的是药材。但药材不同于粮食,基本上只有商人手中有,商人重利轻义,很大可能会哄抬药价,大发国难财。景璟那里我会叫他到定南郡附近郡县购买药材,但他不一定能买到足量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