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他的卫队长带头领命,领一队骑兵前去冲阵,但军队尚未调动,又一轮箭雨接踵而至,这些骑兵的铠甲在这样的羽箭面前毫无抵抗之力,又有数十人被射下了马。
  “不对劲,”屈底波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对,命令部队弃马伏地,心中暗忖:“要发这样的大箭,非得用大弓不可。唐人军中哪里来的这么多厉害的弓箭手?难道是洛北已经带着他的亲军攻上来了?”
  洛北当然没有带着他的亲军来到乌浒水旁,射出这样的羽箭的,也并不是力拔山河的唐军弓箭好手。
  在这初冬寒夜里,埋伏在芦苇丛数个时辰不动的是一群粟特人。这群粟特人多是毕国居民,早被屈底波害得家破人亡,不得不背井离乡,因此与大食人打起仗来,格外悍不畏死。
  他们手中拿的也不是硬弓,而是安西唐军步兵的秘密武器——连箭弓弩。
  出乎屈底波意料的是,洛北确实是一位骑兵作战的大师,但不代表他不会用步兵。
  此次出征河中和吐火罗之前,洛北便对张孝嵩说:“尤其在河中、吐火罗这样的地方,骑兵野战的机会肯定没有攻城拔寨多。所以我们的步兵不仅要带攻城器械,还要带兵器,能够克敌制胜的兵器。”
  “说得容易。”张孝嵩见他意得志满,和他开玩笑道:“除非着重甲,否则用步兵是很难打得赢骑兵的。虽说你大治安西颇有成就,但也不至于富庶到给士兵们都配上重甲的地步。”
  “我要是能有这样的成就,长安城的陛下还能睡得着觉吗?”洛北笑道。他打了个手势,把张孝嵩带到了碎叶文馆中的兵器监。
  西到拂林,东到大海的能工巧匠们正汇集于此,为这位年轻的将军制造各种武器。张孝嵩一眼便看中了这可以两人操作的连弩:“若有此物,则步兵就有了迎面与骑兵对战的勇气了。”
  如今这样的一幕正在乌浒水中上演着,屈底波命众军寻找庇护,躲过了一轮又一轮箭雨。直到粟特人携带的羽箭用尽,才命令部队与他们作战。
  失去了武器的庇护,这些粟特人便不是大□□兵的对手,但刻骨的仇恨已经冲昏了他们的头脑,他们违背了张孝嵩“箭用尽,即后撤”的命令,一个个拔剑与大食人战作一团。
  这场战斗直到天色微明才宣告结束,前来设伏的三百名粟特人全部战死,他们几乎人人以一当十,但还是扛不住大食人一波接一波的攻击。天光照亮了大地时,乌浒水边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大食人与粟特人的尸首。
  消息传到毕国的唐军大帐中,一贯沉静的张孝嵩发了大脾气,他拍着桌子对粟特人的将军们大吼:
  “他们在抗命!他们想要复仇,我可以理解,但这不能成为他们抗命的理由!按照洛将军的规划,我们是要在他们后撤之后发兵追击屈底波的!”
  “因为他们的英勇,我们的战略化为了泡影!我们又把屈底波放回了他的老家呼罗珊。这是你们的责任!他们的责任!等到洛将军率军与我们会师,你们打算怎么和他交代?”
  在场的粟特众将人人被他骂得抬不起头来。毕国的两名将军眼角泛红,已是强忍着泪水。
  正在这时,阙特勤掀开帐篷走了进来。洛北紧随其后,两人脸上都是风尘仆仆,一副疲惫的旅人模样,显然已经在河中的荒野上打马走了很久。
  他们一路星夜兼程,本想在屈底波渡河之前把他拦住,让他彻底留在河中的土地上。
  屈底波是大食帝国的呼罗珊总督,权势极大,地位重要。他一死,大食帝国的哈里发也未必能很快派一位合适的来,呼罗珊无主,正是他们收复波斯故地的大好机会。现在,这样的战略已经成为了泡影。
  见到这两位走进大帐,原本就沉闷的气氛刹那间如同死寂。洛北的威势自不必说,阙特勤石国一战的名声也刻在了这些粟特将军的脑海中——谁知道计划被破坏之后,这两位将军会不会拿粟特人撒气。
  洛北已从吴钩那里将经过听了个七七八八,用那双金色的眼眸向帐中一扫,只见一众粟特将领人人低头,连和他对视的勇气都没有了,心下已经了然:
  “好了,你们都出去吧。”
  “可是将军……”康王乌勒伽抬起头来,不可置信地望着他。
  洛北一贯平静的脸上没有任何神态的变化:“乌勒伽,你是河中各国中兵将最多者,劳动你的士兵前去收拾战场,安葬死者。这些粟特人的尸首要予以安葬,大唐的弩箭若还在,便拉回来。若已被大食人抢走,便向我报告一声。”
  乌勒伽心神稍定:“是,将军。”
  “下葬的礼节要讲究一些。”洛北顿了顿,又道,“费用从我的私库里出,若他们的家人还在,也要予以抚恤。”
  “特勤……”那两个毕国将军终于忍不住跪倒在地,大哭起来,“我们破坏了您的计划,我们罪该万死。”
  “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洛北把他们拉了起来,“你们的士兵是英勇作战的英雄,我们不能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寒心。”
  阙特勤自告奋勇,主动把这些粟特将军们都送出了大帐之外,见张孝嵩还站在那里,一脸严正,面色铁青,知道是洛北此举下了他的面子——张孝嵩不仅是河中方面的唐军主帅,也是此次出征的监军御史。他若和洛北起了嫌隙,只怕大军的前途不妙。
  阙特勤给洛北打了个手势,劝他好自为之。
  洛北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在意。阙特勤才退了出去。
  唐军的中军大帐中又只剩下主帅与监军两个人。洛北见张孝嵩还站在那里,只得按着他的肩,把他按到了椅子上。
  “孝嵩。”洛北揉了揉眉心,“这不是你的错误。”
  “不是我的……错误?”张孝嵩抬起头望着他,双目通红,满脸都是疲惫和遮掩不了的悲伤情绪,“三百人全军覆没,放跑了屈底波,还让我们的武器落入大食人之手。洛北,这不是我的错误,还能是谁的错误?”
  张孝嵩深深地叹了口气,眼泪已经不争气地掉了下来。他再也无法强装镇定,声音里也带上了浓重的哭腔:
  “我早该知道的,我早该知道这些人主动请缨就是报了不回来的打算。我早该派出骑兵在远处监视。我甚至应该亲临现场……可我什么都没有做,我就在这里等待消息!洛北,这难道不是我的错误吗?”
  洛北知他心中有情绪,一时没有开腔搭话,他在大帐中翻了翻,在木桌的抽屉里拿出一方面巾,递到张孝嵩手上。
  张孝嵩沉默地接过那张面巾,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半晌之后,才长叹一声道:“洛北,接下来,怎么办?”
  第196章
  在屈底波狼狈地逃回木鹿城的数日之后, 屈底波的恩主与顶头上司,大食帝国的宰相兼东方总督哈贾吉收到了瓦基·塔敏米写来的河中战报。
  哈贾吉那时正在自己修建的宏伟绿宫之中享受冬日。这座宫殿以巨大的穹顶著称于世,他们是由波斯及伊拉克的能工巧匠一同建造的。
  无数学者和诗人来到这穹顶之下, 接受哈贾吉的庇护, 为他撰写诗歌,并把从已征服的土地上收集来的诸多经典翻译成大食文字。
  “像您这样的将领并不多见。”学者和文人们赞扬他的功绩:“您有广阔的胸怀能接纳这些异族的学说。”
  “那是因为我在翻译大食的经典上更用心。”哈贾吉意得志满地道,“哈里发没有什么可以指摘我的。”
  哈贾吉本是一个老师,后来投笔从戎。在他从军的三十余年间,他曾经率领大军攻占圣城麦加, 杀死僭称哈里发九年之久的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及其家眷,也曾率军东征西讨,完成统一半岛的伟大功绩。
  他为自己赢得了伊拉克兼东方总督的桂冠, 并在到任之初,就挑起了与库法人的战争。此战之后,失败的伊拉克人不得不向大马士革的哈里发奉上自己的贡税。他甚至在哈里发麦利克去世之后, 拥护他的儿子瓦利德登上哈里发之位——自那之后, 他一手摄取了大半个大食帝国的权力。
  到了唐历的景龙六年,哈贾吉已经五十一岁。年过半百的他已经不再像往年那样醉心于东征西讨,更多的时候,他往来在伊拉克的那些自己下命修建的宫殿和寺庙之间, 视察那里百姓的情况。
  “屈底波怎么回事?”哈贾吉放下战报,与跟随在他身边的那群学者们说说笑笑:“他曾经向我保证过, 以坚决的手段对待敌人,再也不会让毕国那样的事情发生在河中。看起来,他软弱的老毛病又犯了, 需要我从伊拉克调集军队去帮助他。”
  “除了多年前迁居呼罗珊的大食部族子弟之外,屈底波是无法从波斯故土征召更多军队的。如果他打定主意要和我们对抗到底, 就得写信向他的老上级,大食国相哈贾吉求援。”
  几乎与此同时,洛北站在毕国的宫殿中与他的将领们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