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公子不必担忧!”裴伷先哈哈大笑:“若我能到安西,三年之内,我必将安西治理成一片热土,如若不成,战端一开,我就拿自己的家财出来赞助军费。”
  “好!这可算是你的军令状了。”洛北笑着应了下来。
  数日之后,裴伷先果然蒙太子举荐,外放担任安西大都护府长史。皇帝仁慈,特命其与安西副大都护洛北同行。
  他们离开长安的那一日,天空纷纷扬扬,飘洒下了雪花。雪花如同天女散花般从铅灰色的天空中飘落,覆盖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朱雀大街上行人稀少——并没有人来给他们送别。
  洛北也无意引起他人的注意,出发之前,他特意命令巴彦将写着自己姓名和官衔的旗帜卷起:“路途遥远,咱们还是轻装简行的好。”
  巴彦看了他一眼,笑道:“知道您不在意这些事情,连旗帜我都没准备呢。到了龟兹再看看吧。那儿什么样的旗帜没有呀。”
  洛北一贯温和平静的脸上也难得挂着笑意:“我本以为你会享受长安的繁华,如今一看,你怎么比我还急着回去?”
  “长安确实繁华动人,是我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可在这样的地方呆久了,人会觉得自己是飘着的。”巴彦故作老成地叹气:“我也不好形容。”
  裴伷先笑笑地打马上来,加入了他们的谈话:“这便是汉地里常说的‘人如孤蓬,飘如浮萍’啊。巴彦将军虽然不解诗词,但其中真意确已经得了。”
  巴彦说:“不懂诗词可不能怪我,要怪只能怪王先生没教过我这一节。”
  “不错,这样吧,等到有机会,让王翰请你喝酒,你亲自问问他,为什么漏教了这一节。”洛北笑道。
  一想到热爱喝酒的朋友王翰,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嬉笑之间,离别的愁绪似乎也被抽开一点。
  车驾缓缓地驶出长安的开远门,商贾、军旅和行人都通过此门前往大唐边疆。
  洛北略停了停马,跳下来望着那块由虞世南手书的石碑:
  “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这是什么意思?”巴彦招呼卫士们把车驾和辎重安顿一番,自己也跳下来看那石碑,“将军,按照上次我们矫正的地图,从这里到昭武九姓边缘的乌浒水,应当超过万里了吧?”
  裴伷先笑了:“巴彦将军,这块石碑,是说大唐虽然疆域辽阔,此去边疆不过九千九百里之遥,叫行人放心远行,不必担忧万里乡愁。”
  他说出“乡愁”二字时,心里忽而涌起一阵难得的感慨。多年前,他从此地流放北庭,千难万险之后,才得回长安。如今,他又要离开长安,回到安西,以封疆大吏的身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他想和洛北说什么,许是感谢,许是佩服。但回过头去的时候,已经不见了洛北的踪影,他再向远处一望,洛北已经来到队伍中列的车驾上,撑着伞把褚沅扶了下来。
  褚沅已在衣袍外罩了件厚重的狐皮裘衣,毛茸茸的滚边露出来,把她惨白的面容挡了一半。她犹在病中,是众人之中穿得最厚重的。
  此刻,她一手搭着兄长的手臂借力,一手却忍不住去接冰冷的雪花:
  “阿兄,你看这雪,是不是在为我们送行?”声音中带着一丝轻松和雀跃。
  洛北抬头望了望天空,雪花落在他的睫毛上,瞬间融化成水滴。“或许是吧,风雪送君行,也算是一种壮行。”
  他转过头来,望着褚沅的眼睛,他那双如流金一般璀璨的琥珀色眼眸难得沉淀出几分复杂的情绪:
  “再看一眼长安城吧,我们很久很久都不会再回来了。”
  第149章
  西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 就到了龟兹王城伊逻卢城。
  夕阳落在城门外大佛慈悲的面容时,洛北的队伍缓缓地驶进了伊逻卢城的第一重城门。
  伊逻卢城是丝路北道的交通要地,西去碎叶, 南下于阗, 东归瓜州,北去突厥牙帐,都要经过此地。战事一平,来来往往的商旅、僧人、侠客、军士就挤满了伊逻卢城的大街小巷。
  褚沅好奇地从车窗中探出头来,望着街上露天的集市和稠密的人群, 佩着唐刀,穿着圆领袍和幞头的唐人、戴着高帽子,穿着翻领窄袖的锦袍的粟特胡人、梳着编发, 足蹬长靴的突厥人、还有垂肩短发、佩着长剑的龟兹人。
  “伊逻卢城风俗与长安不同,晚上街市也是十分繁闹。”裴伷先见她好奇,便笑笑地打马从队伍中赶到前头, “今晚可汗殿下定是要赐宴的, 脱不开身。不过我们会在此地停留一阵,待到寻了空,可否请褚郡君开口,请洛将军同我们一道出去玩一玩?”
  褚沅望向他, 眼中透着一点迷惑:“好啊,可裴公为什么叫我去请呢?”
  “嗨, 要不是郡君您开口,将军他肯定光顾着公务,没心情出来玩乐。”巴彦也回过头来加入了他们的对话, “上次来伊逻卢城就是,我听说他把自己关在安西衙署里, 连着忙了好几天,才把安西军和衙署的文档整理完毕。”
  他身材高大,声音也洪亮,这话一个字都不落地传到了队前的洛北耳中。他无奈地顿住马,回过头来望着裴伷先和巴彦:
  “我说几位,说这话都不背着我点么?”
  裴伷先哈哈大笑:“公子可不能怪巴彦将军,他是怕你只顾着处理公文,把他也困在安西衙署里。”
  “这可真是冤枉我了。我可没禁止你们出去玩啊。”洛北道。
  “将军别忘了,我接卫队长任命的时候是立过军令状的。哪能把您丢在这儿,自己随随便便地出去玩呢。”
  洛北怕他再说下去,又要提起碎叶城中他被康孝哲刺杀的往事。这事情一提起来,裴伷先和褚沅定要千叮咛万嘱咐地请他“保重自身,勿作白龙鱼服之游。”他不想再受这番念叨,干脆出言打断:“好了,不要再说了,明晚,明晚就请诸位和我一道出去夜游,如何?”
  “遵命。”巴彦和裴伷先对视一眼,齐声拱手笑道。
  饶是洛北有意轻装简行,一支三十余人的骑队的队伍穿过伊逻卢城,也足以引起安西都护府中不少人的注意。骑队还未穿过第二道门,就已有使者快马而来。
  “敢问是安西副大都护洛北洛将军么?”
  “是我。”洛北勒马停步,轻声答道。
  “见过洛将军!”使者半跪在地,“西突厥十姓可汗、安西大都护阿史那献将军已在等候将军了。请将军勿要在驿站旅馆停留,直接进安西衙署去拜见阿史那将军吧。”
  “多谢使者。”洛北客气地拱了拱手,回过头去看了看众人:“顾不上休息了,我们还是加快速度,赶到安西衙署去吧。仔细你们的马匹,不要冲撞了摊贩。”
  洛北的声音在队伍中传开,骑队的速度立刻加快,但依旧保持着整齐的队形。马蹄声在石板路上回响,与伊逻卢城的喧嚣声交织在一起,很快传到了王宫北方的安西衙署之中。
  伊逻卢城少雨多旱,平民的建筑以泥皮土房居多,达官贵人们的居处又以砖石堆垒的多,不过,不论是什么材质修建的房屋,屋顶大多是平的。只有安西大都护府的衙署延续了中原的建筑样式,不仅修了飞檐,还以精致的琉璃筒瓦覆盖。
  远远地,洛北已经可以望见阿史那献亲自在衙署门前相迎的身影。他心里又是感动,又是惭愧,赶忙在下马石前跳下马来,一路小跑着到他父亲面前道礼:
  “不肖子见过父亲。”
  阿史那献轻轻笑了,双手把他扶起来:“能给父亲挣郡王爵位的儿子还要自称不肖,你叫我这个当父亲的怎么答话呀?”
  洛北低头笑了:“父亲,我......”
  “虚礼不要谈了。”阿史那献拍了拍他的手臂:“我听说,新任命的安西都护府长史裴伷先与你同行?”
  “是。是我请太子保举伷先来安西任职的。”洛北道:“他是西域豪商,谙熟西域情况,可以为一位治境安民的良佐。”
  裴伷先也向阿史那献道礼:“见过大都护。”
  阿史那献听过他的名号,微笑问道:“我久在西域,也听过你的大名。只是治国安邦,不同于行商,如今西域百废待兴,处处要的都是金银支持,朝廷虽有补贴,但你不怕赔本么?”
  裴伷先看了一眼洛北,才恭敬答道:“请大都护放心,在长安我就同洛将军立过军令状,若两年之内,不能把西域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我就以自己的家财填补!”
  阿史那献笑了:“为此一言,我今晚当与裴长史同饮一杯。”
  裴伷先见他威严之中不失儒雅,知道这位顶头上司不会太难相处,心中稍稍安定下来,躬身应道:“多谢大都护。”
  阿史那献点了点头,转身就要同他们一道步入衙署之中,洛北忙叫住他:“父亲,等一等,还有一位客人不曾拜见过父亲,还请父亲命人开侧门让马车驶入,也好让她到花厅来向父亲见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