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巷来了个大美人 第176节
因为挣得多,现在她才是家里面说话算数的那一个。
八月份,虎子妈决定拿着这段时间攒下来的钱,把旁边的店面也买了下来。
陈虎以前的面馆面积小,做不起规模,现在几乎是双倍大的店铺,也做起别的品种来,他店里请了个厨子专门做早餐,生意很是红火,就连王美丽都羡慕嫉妒不已,好几次凑过去,张口想跟虎子妈打听。
虎子妈欲言又止,她知道王美丽是什么意思。
但她知道自己挣这个钱也多亏了徐梦,她是肯定不会给徐梦填这个堵,把王美丽招来做销售,如果她再继续提,虎子妈就打定了心思,把这事儿跟王美丽摊牌。
八月下旬,当最后一批录取通知书都发到同学们手上,徐佳基本上能确定自己落榜的事实。
虽然家里人早有准备,但王美丽依旧被气得要命。
她原来供职的陶瓷厂效益不好,国营陶瓷厂渐渐被私营的小工厂取代,厂里也开始不能按时发出工资来了,现在家里的负担是一日比一日要重,换做以前或许没有什么,老三徐解放在外面跑车的收入,都是放在公中花的,大家吃的是大锅饭,他们家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而现在厂里发不出工资,还少了老三的那份补贴,偏偏那个老太太也是个不省心的,三天两头要去医院拿药。
作为孝顺儿子,徐老二不能无视母亲。
背着妻子把薛老太送去医院看了一次病,家里又损失了几十块,等回来以后又看着待在家里让人闹心的女儿,王美丽第一次情绪崩溃到嚎嚎大哭。
从丈夫,到女儿,没有一个是省心的。
偏徐佳是个脸皮厚的,没考上大学,也不提复读的事,提了几次要她去找工作,但徐佳就是不接这茬,最近徐佳想通过徐梦父母那里走捷径,这又是好走的,人父母就算是十几年没见过自己的女儿,难道不懂去打听的吗,而且这么多年没找来,甚至连钱都没寄,很有可能人没了,或者夫妻两个离了婚,重新组织了家庭,谁都不愿意找回女儿。
如果是这样,那还有什么找到他们的意义?
就算找到了,以他们家那些年对待徐梦的态度,人家还会感激他们不成?
就在王美丽愁的不行的时候,薛老太屋里突然爆发出一阵尖叫声:“啊——”
是徐佳那个死丫头,不会是跟奶奶打起来了吧!
王美丽头疼,真想一巴掌拍死她,但还是任命的推开门,往薛老太那边走去,只见徐佳待在屋子里,手里捧着一大叠信件,一边看一边尖叫出声,她烦躁的冲着那间屋子大吼:
“怎么回事,你是有什么毛病吗?”
“妈,你过来一下妈!”
这几天母女两个在冷战,徐佳已经好几天没主动叫过她了。
王美丽狠狠地瞪了一眼窝囊的丈夫,抬脚往婆婆那屋走去,就见到徐佳手里捧着一封信,长大着嘴巴,见到王美丽过来,对她说:“妈,你猜我找到了什么。”
王美丽紧促着眉头:“什么?”
徐佳高高举着信说:“原来徐梦爸妈曾经给家里寄过信。”
这事儿没听公公婆婆提起过。
王美丽皱着眉头,进了婆婆屋子里,拿起信就看了起来。
薛老太就在炕上躺着,见到徐佳一阵翻翻找找,心里好不烦躁,嫌弃的冲两人嚷嚷:“翻翻翻,把我柜子都翻烂了,打量我现在不能动了,一个两个的都欺负我了是吧,一个两个的都是讨债鬼。”
这老太太虽然人不能动了,但嘴皮子还是很利索的,骂起人来都不带喘气的。
自从第三次中风以后,薛老太这回是真的瘫了。
人生病以后,脾气也会变得坏起来,薛老太现在没事就在家里找人茬,今天徐佳突然冲进来,翻翻找找的,已经让她很烦躁了。
没想到王美丽开口就是质问的语气:“老太太,徐梦爸妈给家里寄了信的,你怎么都不告诉我们一声?”
还不止寄了一封!
王美丽的手在信封上翻来翻去的看,翻到最近的信是85年的。
从85年过后,就没有收到徐梦父母的信了,这封信是从港城寄过来的,当时的他们面临着即将出国,并在信里面夹了两百块钱。
薛老太扁扁嘴:“钱我就拿了,还想让我把女儿还给他们,想都别想,他们要是知道徐梦在咱们家这样,说不定还会把钱要回去的。”
王美丽心梗:“那你怎么不跟家里人说一声,我都不知道!”
薛老太一把就把那封信抢了回来,大声嚷嚷:“干嘛要你知道,凭什么给你知道!”
这些信她居然还好好的留着。
王美丽气得心脏都不好了,不知道跟着老太太说什么才好,指着她有几分无语的说:“人家现在都出国了,早知道这样干嘛不跟徐梦搞好点关系,万一找到了她亲生爸妈,说不定还能拉扯一把咱们,你居然就为了这点钱,一声不吭的把信给藏起来了,你知不知道人家现在去哪里了,他们都去美国了!”
薛老太扁扁嘴,有些不服气的咧咧了几句。
她以前就没打算好好养着徐梦,自然不肯让徐梦认回自己父母。
而且只要徐梦在这个家里,她爸妈就会源源不断的往她这里寄钱,谁知道他们突然就不寄了。
这事儿本来就是薛老太自己的小秘密,一直没往外头说去,她知道只要徐梦在家里,就像个鱼饵一样,她父母就会源源不断的往家里寄钱,但她不认识字,也没有看过信,不知道85年以后,徐梦的父母出了国,还当他们不管这个女儿了,因为收不到钱,她对徐梦的态度就越发恶劣,那年刚好徐梦掉到了湖里,生了一场大病,她哪里敢跟徐梦父母说,而且这事儿说出去,原就是他们没办好。
收了人家的钱,却没有带好人家闺女儿。
王美丽的胸膛上下起伏着,徐梦父母出国已经是六年前的事了,那会儿家附近连个电话都没有,联系都靠写信。
他们既然在那个时候都有钱源源不断的寄过来,想必也是有钱的,要是早点认回来这门亲就好了,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人喊了一声:“婶儿,有人打电话过来找薛奶奶。”
第159章
王美丽心里正在乱七八糟想着这些事,没主意到来人喊的是她。
走过来的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扎着两根麻花辫,这姑娘名字叫杨芳芳,她妈在街口开着小卖部,接打电话是其中一项业务,这小丫头经常帮家里给邻居传个话。
“婶子,我妈说刚才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美国打来的,她让我问问是不是你们家亲戚,那头说待会儿还会打过来。”
王美丽脑子没转过弯来,刚想说不是。
徐佳的反应却是快得很:“是是是,是我家亲戚,他有说什么吗?”
“没有,就问起薛奶奶是不是还住在这里,我妈想了好久才想起来,电话费贵她没敢多讲。”杨芳芳翘着小辫儿说:“我妈说叫你过去等着,还有半小时会打电话过来,接电话一分钟一块钱啊。”
王美丽:“怎么要一块!”
杨芳芳说:“这可是国际长途,已经算你便宜了,打过去一分钟要两块,我不跟你说话啦,我妈还要我看着店呢。”
说完翘着小辫儿就往回跑。
王美丽看着徐佳,又看向薛老太,把牙一咬。
想跟徐梦搞好关系是不太可能了,还不如拿自己闺女顶上。
既然他们出了国,即便是回来寻亲,他们也能想到应对的办法,把这件事情给盖过去。
王美丽理了理思绪,对薛老太太说:“您说,我跟徐既白说,徐佳是他们的亲生女儿,他们会信吗?”
徐既白就是徐梦的父亲,两家是隔着几房的亲人,论起亲缘关系离的不远。
薛老太太本来在骂骂咧咧的,这会儿也停住了嘴,睁大了一双不可思议的眼睛:“你是说,你是说——”
王美丽已经冷静了下来:“您想的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让徐佳成为他们的亲生女儿,只要这事儿办成了,我会好好孝顺您的。”
————
徐梦亲自送黄晓莹去了工厂,帮她整理了床铺,环视了一眼房间,对她说:“想要添些什么,跟我说。”
黄晓莹没心没肺的说:“没有缺什么的啊,我觉得工厂这里很好,你看这房子多大,外面那些人也很热闹,我很喜欢这里。”
然后继续整理了起来。
陆续也有其他的女工们搬了东西进来,大家都认识徐梦,见到她的时候停下手里的动作,纷纷跟她打招呼,厂子里面就有食堂,食堂的阿姨是从村里面请的,这几天也开始给厨房和外面做卫生了,还可以给他们做饭,厂里面就有现成的大灶,并不用单独弄出来一间厨房,这会儿厨房阿姨也开始准备做饭了。
徐梦在这里呆了一会儿,觉得很陌生,到了饭点大家留她一起吃个饭,她还是拒绝了。
黄晓莹见她执意不肯吃饭,还送她送到了厂子外面,临走前还跟她说:“你早点回去啊。”
到了长春巷的时候,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
隔壁的杨三淑刚刚送走客人,见徐梦站在院子里就问:“晓莹那丫头去厂里住了?”
徐梦耷拉着脑袋:“她说这段时间热,懒得跑。”
她知道黄晓莹说的没错,但家里少了一个人,这种感觉怪怪的,走到屋檐底下看见她昨天换洗的衣服都没有收,一边收了衣服一边在嘴里念叨:“会不会少带一件衣服啊。”
晚饭时间三个孩子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徐梦跑去找冯燕文,结果冯燕文也不在家,听说是跟哪个领导一起出去吃饭去了,还给钱大嫂放了半天假,徐梦一个人在家烧了水,拿了一把挂面出来,用手在里面扯出几根面条出来,又不想吃了,把面条放回到碗柜里头,转身出了屋子。
这会儿正好是饭点,徐梦走出去的时候,好几个邻居都在跟她打招呼,习惯性的问她一句“吃了没”。
路上碰到了熟人,也只是点头打一声招呼,徐梦恍若未觉的往史家胡同走去。
这会儿正好是下班的点,路上人来人往的很热闹,绕过了那个片区到史家胡同那边,人就开始少了起来。
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面前,随之出现的是韩季明的身影。
或许是没有料到她会这个时候来,韩季明挠了一下脑袋,跟她说:“你进去等我一会儿吧,我手里还有点事情没做完,晚上还有几个同学过来找我,到时候我带你一起吃饭?”
相较于她的落寞,韩季明身边好像永远都有见不完的朋友,忙不完的事。
徐梦说:“你要是忙的话,改天再来找你好了。”
她已经尽量表现的没什么关系的样子。
她今天没有进史家胡同大院,甚至都没跟韩季明拥抱作别,转身就往回走,等回到了家,脑子还是很不清醒,又从书架上找了一本书出来看。
晚上的胡同里很热闹,下班晚点了正在做饭的,吃完饭正在溜达的,到处都充斥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眼睛虽然盯着书,但脑子里面却没有往书本里面去。
她想起这样的情景,很是熟悉。
前世她过的不就是这样的日子吗,但为什么突然就不习惯了呢。
有一年夏天约了常喜一起出去旅游,本来的计划是从四川到西藏,走新藏线到新疆,从新疆出来路过青海,一路再玩回京,两人时间也很充裕,随走随停,这一路上玩的也很尽兴。
结果到了半路上,一个电话临时把常喜叫走了。
当时常喜也很抱歉,还问她来着:“你一个人出去我不放心,要不咱们一起开车回,等来年我再陪你过来。”
徐梦是一个很讨厌临时修改计划的人,而且她也有一个人去自驾的经验,以前一个人到处跑也没什么事儿,于是她跟常喜说:“你先回,我一个人玩到哪儿算哪儿,实在不想开了汽车还能托运回来。”
于是两人在拉萨分道扬镳。
结果常喜一走,就觉得不是那么个味儿了,以前一个人出去,她也能开开心心的交新的朋友,可这次却不能。
以前一个人住酒店,她也习惯了,结果常喜一走,她的心里就跟少了一块一样,明明常喜在旁边打着小呼噜的时候,她还嫌人家吵来着。
一到夜晚,无边的黑暗就像一头巨兽一样,吞没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