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会议开始前,葛安淮操着一口熟练了不少的普通话玩笑道:“现场好多熟面孔啊。对部分人来说,我们是第一次合作;对另一些人来说,我们已经是再会了。”
  《飞驰救援》的演员阵容非常强大。除了领衔主演的裘白、余寻光之外,还邀请到了众多山城出身的艺人。部分演员只是客串,便不会到达今天的围读会。
  不重要的不会来,换言之,能出现在现场的,都有重要戏份。
  像跟余寻光在《大明奇案》里合作过的饰演杜芊芊的童贝儿,还有张第源、廖源等人,都是被各自的公司安排进来的,是朱思荃前面说过她的“竞争对手”。
  其实还有文简,她还是带着家里的新品广告来的,只不过她那是真客串,所以没来凑热闹。
  请这么多知名演员来参演电影,目的很明显。片方需要演员的号召力吸引粉丝入场,演员方希望能拿到参演大项目的履历,顺便蹭上宣传热度,可以说是两方各有所需。大家也都知道自己拿了钱是来干什么的,现场免不了一派和谐。
  作为导演,葛安淮首先发表讲话:“其实在今天的围读会开始之前,我们就跟主演们磨合过剧本内容,部分单人部分的台词还做过修改。《飞驰救援》讲的是山城的故事,为了体现故事的地域性,剧本里的一些台词都是编剧们有去用山城方言过滤了一边,是按照山城人民的日常来的。”
  当初执导了《群鸦风暴》的三个导演如今都在内地混得风生水起。林勇先在《密信》后,成了内地有名的“工具人”导演;刘兆善于拍动作戏,便在电视剧圈深耕;而善长于出画面的葛安淮,去年港城电视台付出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给他在港城电影节上拼出了一个“最佳导演”的荣誉。
  有时候奖项的作用还是很可观的。这不,今年巨鹿发行的大制作就以一种理所应当的姿势落到了他的头上。
  港城这么捧葛安淮,为的就是他立起来后能带着港城团队、带着更多的港城出身的演员支楞起来,这回朱思荃的角色也是有葛导的存在才能保住。
  既然都是拿过a类奖的导演了,又有港城导演的光环,大家对葛安淮便没有什么不服气的地方。连裘白都很配合,全场听从他的指挥。围读会现场,每个人讲了一小段自己的台词,让同事们熟悉了一下自己的节奏,再花了点时间复盘了一遍剧本逻辑,之后就要上重头菜了。
  《飞驰救援》的剧本围读跟其他的不一样,重点内容放在拍摄方法上。
  山城的山火烧得那么大,如今到底如何来拍,需要导演组和制作方的智慧。
  因为围读会现场有花絮老师在拍,所以余寻光被安排提出这个问题:“我想知道实际拍摄时,咱们组的景是怎么运作的。”
  葛安淮娓娓道来,《飞驰救援》的拍摄内容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组织演员前往山城,趁着天气还不算冷,聚集群众演员,在当地的山坡上拍摄摩托车往返送物资的外景。
  第二步:在山城各处取景,拍摄电影后期剪辑需要到的空境和各个角色背后的故事。如余寻光饰演的戴亮的家长里短。
  第三步:前往约好的实地,在消防团队的保护下,在可控范围内,规范的、使用真火营造出山火烧起时的场景。
  既然拍的是山城山火,为了向那些平凡的英雄致敬,剧组还特意提前邀请了一些曾经参加过山火救援的英雄出镜。
  制片人郝望津就开口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专业演员,参与这个项目,我相信大家一定去了解过山城的山火事件,也一定知道本次电影的主题是为了突出人民众志成城抗灾的精神。由于山城地势特殊,当时火势太大,热浪袭人,温度太高,为了支援山顶作业的消防战士们,山城本地是出动成百上千辆摩托车和无人机,有许多民间组织自发参与支援救援的,这也是我们剧名的由来。本次的项目投资巨大,我们会把大部分资金放在群演和场景重现上。我们还会邀请真正经历过山火救援的山城摩博会成员,和那些普通人中的平凡英雄来参与拍摄。现在,有请山城摩博会的副会长来向大家讲述当时的经历。”
  余寻光去山城体验生活时,有在空闲时跟一起开摩的的大哥们聊起救援山火的事。无一例外,在这个岗位上做了好几年工作的师傅们都有参加过当时的支援。他一开始从网上了解,后来从摩的师傅们的口中了解,现在又在围读会现场听摩博会的年轻机车手们讲起那时的故事。
  每个人讲故事的出发点和角度是不一样的,余寻光听三遍,三遍都有不同的收获。
  无一例外,没人会把功劳揽给自己,大家在阐述完事件的最后一段,都会说:“这是大家的功劳。”
  山火特殊,绝不能长久作战,每一次计划的实施,都是孤注一掷。
  裘白又从中得到了新的感悟。
  本次的围读只安排了一天,为了达到效果必须赶流程,一群演员除了上厕所,中途都没怎么休息。下午,围读会的重点又都放在调度方面,各个部分的负责人逐一发言,直到晚上10点结束后大家才一一散去。
  余寻光刚起身,就有几个人偷偷摸摸地站到了他身后。
  张第源一把勒住他的脖颈,搞怪的用塑料粤语说:“大师父,吃夜宵去?”
  余寻光斜睨着他,“乜大师父呀?”
  廖源和童贝儿在后面笑而不语。
  余寻光也不意外他们会过来找自己,为了不被张第源勒死,他赶紧答应了邀约。
  几个人出去吃饭,不出意外又被拍了。
  狗仔赶新鲜的,稍微处理一下,就发上了网。
  今天《飞驰救援》的消息刚出,网友们也不意外他们能在一起,只是有人奇怪。
  “余寻光身边怎么老是这几个人?”
  很快有人回复:
  “因为这几个人是现在部分公司重点培养的资源咖。圈内好项目没多少,有余寻光的剧组肯定是好项目,好项目上资源咖混脸熟,十分正常。”
  若不是因缘际会,现在普通的演员根本到不了余寻光跟前。
  第二天,有重要戏份的演员依次在摄影棚里定妆。
  余寻光换上普通黑色t恤和工装裤之后,就去了化妆间。
  今天来化妆的人挺多,剧务给每位演员分了类,余寻光被分到和裘白一间。他进屋时,裘白已经到了。花絮师在旁边等着拍花絮,想请二位再补一段。
  这种事是为了宣传必须做的。裘白虽然无奈,但也愿意配合。他提议道:“就把昨天我们见面时的场景重来一遍吧。”
  余寻光点头,在花絮师的示意下,过去走到裘白面前,和他握手。
  裘白也一脸热情的拍了拍他的肩。
  两人没“演”得太刻意,而是对着花絮师的方向,看着剧组副导演说:
  “老久就想跟小余合作了。”这是裘白。
  “我们这回好像没有对手戏。”这是余寻光。
  “是啊,太可惜了。”
  裘白是真的觉得可惜。
  这回他饰演的角色是从滇省过来支援的消防大队的大队长,全程他都在幕后指挥,跟余寻光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表演板块。唯一能同框的机会,还是最后山火被扑灭了,大家一起合影。
  他今年六十了,余寻光却正年轻。一个当红“炸子鸡”,片约肯定是不愁的。这回合作两人没有对上戏,不知道下次合作能是什么时候。
  拍完花絮,花絮老师离开,两位主演也在化妆镜前坐下,等着化妆老师上效果。
  昨天的围读会上赶得紧,妆造们没来得及发言,统一留到今天大展身手。
  现代戏的妆造很快,就是两个人的脸上都要涂黑粉。等整体妆造结束后,余寻光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皱起了眉。
  负责他的妆造师立马提心吊胆,“余老师,怎么了吗?”
  余寻光是她面对的最后一个甲方。
  余寻光端详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词来形容现在的自己。他转头问妆造师道:“你不觉得我现在精致得有些夸张吗?”
  “没有啊,”妆造师看着他粗犷的头发,也算有几分自信,“余老师,我绝对用心做了的。”
  裘白看了一眼镜子,回头再仔细打量余寻光的背影,明白了他的意思:“不是那个问题。你很用心,但小余的意思是说,你们就是太用心了。”
  余寻光回头应和,“对,裘白哥懂我。”他拉了拉自己的头发,跟妆造解释:“不管是身上的灰尘还是头发的走向,都被打理得太服帖太中规中矩了。生活中的人头发会油,头发会乱,而现在老师你给我做的造型,连发根反翘的幅度都是计算好的,这样看起来反而很假。”
  他就像个被泥塑,或者被拓下来的娃娃,被模板框了起来,不具备自己的生命力。
  他自己拿梳子把头发弄乱,顺便跟老师们沟通:“我是这么想的,以后头发就不做了,我自己打理就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