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金凤奖:@余寻光,与你同行的4年,是最幸福的四年。祝青年演员余寻光日后前程似锦,大展宏图。
没过几分钟,余寻光转发了这条薇博,再次感谢之余,也表示自己以后不会再申请金凤奖的男主奖。
网友们还没反应过来,两分钟后,金凤奖的官方宣布了余寻光将加入金凤奖奖项评委会的消息。
余寻光的薇博再度转发,配以谦虚,抱拳的表情包。
这下,热搜直接炸了。
“我就说余寻光隔段时间不上热搜,一来热搜总会弄点好看的节目吧?我都做好你拿两个奖的心理准备了,没想到你还是给我整了个大的。好好好,这波狠狠支持了。”
“不是啊,余寻光才28,算上明年才29,他凭什么坐评委席啊?”
“凭他金凤奖三连视帝,还有两座a类影帝奖,实绩是现在小中生的top3。”
“笑鼠了,前一秒听说余寻光退出金凤奖评选,我:呜呜。下一秒听说余寻光坐评委席,我:嘻嘻。看大男主升级打怪,爽呆了有木有!”
“而且余寻光不仅是有实绩,理论方面他也不缺的。影视专业学生勇敢发言,今年上半年开始,中传就把他写的论文投期刊了。据说还给他编制,他自己没要。”
“真的牛大发了,哥,第一次见饭被这样喂到嘴里的。”
“因为和余寻光的这一段甜蜜蜜经历,金凤奖现在的国民度都要爬到电视剧三金奖的no.1了。”
“哈哈哈,谁糊了我不说。”
“@芙蓉奖,以后不准跟金凤奖的评委大小声,懂?”
“所以吧,有时候做的决策很重要。”
“一个有温情的奖,一个努力且优秀的演员,余寻光和金凤奖双向奔赴。我第一次看到奖项和演员搞纯爱的,嗑死我了。”
“对余寻光路好了,真的。拿了三次之后,主动退出,把机会留给更有需要的新人。他和他老师李恕坤一样,是个会急流勇退的聪明人。”
“确实。三次就够多了,再拿下去,说不定别人会有意见,自己反而落不得好。”
“余寻光现在在金凤奖的学分已经修满了,去别的奖项闯闯吧!”
“我一开始看他的获奖感言,还觉得你个小演员说的话有些重了。后来才反应过来他早就不能算小演员了,就算论年纪他也要三十了。他作为新一代青年演员的标杆,确实可以说些话激励同期,甚至后辈。”
“余寻光获奖感言的后半句,单纯是给金凤奖加的招生简章吧?”
“金凤奖那么偏爱他,帮忙宣传是应该的啦。”
“哈哈,其他演员都是什么导演男郎女郎,我们余寻光是金凤奖的心尖男郎。”
金凤奖的“心尖男郎”并没有仗着奖项“宠爱”而怠惰。11月21号,余寻光正式进入《飞驰救援》剧组。
第167章 众志成城《飞驰救援》
余寻光是在进行《飞驰救援》的前期准备工作时, 注意到了自己的“不同以往”。
刚看完剧本,他就有了一定要去体验生活的想法。随着年纪越长,戏拍的越多, 丰富的经验累积之下他也就越能知道, 演戏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要想把戏演出最好的效果,对手演员的配合极为重要。
以前他试过拉低自己的水平,或者临时拔高对手演员的水平,这些做法或许取得了短暂的好效果, 但都不是能包治根本的办法。所以, 这回在了解到新电影的导演是《群鸦风暴》的b组导演葛安淮,饰演戴亮妻子杜鹃的女演员是以前合作过的朱思荃之后, 余寻光大胆开麦了。
“剧本设定戴亮是一个普通的摩托车司机,杜鹃是酒店服务员, 这两个角色都是底层人物。为了演出地气,我会在开机之前去体验两个月的生活,朱小姐那边是什么态度?”
葛安淮立马就说:“凭你一句话,她肯定也要去端几个月的盘子咯。”
余寻光笑,用粤语道:“导演,你冇乱讲啊,我没有安排谁做事的意思。”
“我知啦, ”葛安淮说:“是朱小姐。她知道你的风格,她一开始就讲过,跟你演戏压力很大,说你在这边有什么要求她都会配合。”
跟熟人二搭,首先在沟通上就占了优。
余寻光跟葛安淮聊,也在薇信上跟朱思荃聊。
朱思荃的话更加直接:“余先生呐, 这个角色是我从很多人那里争来的,我绝对会好好表现,你要是另有什么要求,你要跟我讲明呐。”
她的话毫不作伪。
《飞驰救援》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三地合资拍摄的电影。这部电影一番男主是老牌港星裘白,二番男主是内地大热的小生余寻光,两位主角是制片方:内地投资和拍摄方:港城团队认可的,是这个项目能够顺利组起来的关键。
两位主演除非天塌地陷都不能产生变动,但其他角色可以运作的空间就很大了。一部这么好的题材,还有两个能抗票房和口碑的主演,在一些根基不够的青年演员眼里,只要能够参与项目便是一种镀金。如今港城式微,朱思荃能够拿到余寻光妻子的角色,是她背后的支持者经过几方博弈才取得的成果。
跟几年前演《群鸦风暴》的情况天差地别,朱思荃在角色到手时被人耳提命面,一定不能让余寻光对她的表演效果不满意。
所以,现在还能够提前跟正主沟通,朱思荃好运气地又占了一层「人和」。
余寻光对项目背后的故事不太关心,他一心一意针对剧本,把自己的“实习”计划又跟人说了一遍。
朱思荃听后忙说:“其实我们电视台的工作模式就跟上班一样,每天要去坐班打卡。港城物价也贵,新人时期我还住过出租屋。生活经验我是有的,但是就像余先生你说的,底层生活经验我是缺少的。”
如葛安淮所言,在余寻光主动告知她计划的那一刻,她便做了好抄作业的准备,甚至已经开始思考去哪里端盘子比较合适了。
跟余寻光合作的剧竞争压力虽说大,但因对方的专业性,合作起来绝对会很轻松的。
她本来也想去山城,是余寻光主动问她:“你想学山城话?”
朱思荃回了一个当然。
余寻光帮她分析:“现在离开机不到半年时间,你能学会吗?”
朱思荃细想了一下,实话实说:“有些难。”
朱思荃是两广人,那边的方言发音和云贵地区到底是不一样的。而余寻光有把握能学会,是因为他之前就跟着胡继周学过,有点基础。
余寻光觉得,“那你不如到时候就讲港普嘛,也没有人规定山城人不能娶粤语区的老婆。”
如果学不会,还要硬学,还要在大荧幕上表现自己不地道的方言,余寻光的想法是:不如不说。
电影既然讲的是山城的故事,那么上映时宣传期里,肯定会额外关注山城这边观众的评价。真正看电影的观众可不会因演员背后为角色付出了努力而夸你敬业,大部分观众只会认为你演员的本职工作没做好,他们出了票钱,你还端上来了一碗半成品,差评不给你给谁?
朱思荃这么一听,也觉得有道理,“这个思路不错的啊,余先生。”
余寻光在这个基础上深入,甚至来了灵感,“因为是粤区的老婆嘛,所以肯定有带那边的习俗,杜鹃肯定很喜欢在家里煲汤,她跟着戴亮从广省过来,煲汤是她对家乡唯一的思念方式了。然后家里的小孩呢,因为在山城长大,吃惯了辣,就不爱吃这种清淡的东西。所以每一次妈妈端上刚煮的汤又或是糖水,小孩都会说……他掐着嗓子学小孩说话:“没有辣椒的菜我不吃!”
朱思荃听他说得有模有样的,哈哈笑。
余寻光想到戴亮幸福的一家三口,也笑着继续说:“后来戴亮不是去开摩的支援山火了嘛,杜鹃给大家送饭的时候还有的说。杜鹃给其他人送的都是统一的好菜好饭,唯独多给丈夫带了一碗汤。这是属于人性的私心,也是妻子对丈夫最普通的爱。”
朱思荃听着他描述,脑海中已经有了画面感,她禁不住自己配音:“你多饮点咯,我加了好料,大补。”
余寻光马上用半生不熟的粤语回:“没有地方上厕所啦。”然后还发出吨吨吨的声音,表示自己真的喝了汤。
朱思荃都禁不住赞叹了,“哇——真的好厉害啊,余先生,你比几年前更厉害了。”
“就是跟剧本上有些出入,”余寻光笑了笑,诚心地问:“如果我把这段戏描述给编剧,你说他们会不会同意修改?”
朱思荃说:“当然咯,你说的话没人不会去听的,而且你说的很有道理啊。”
这是余寻光第二次听到这种话了。
他很厉害吗?
经过了《红英花序》和金凤奖评委的事,余寻光反应过来,他确实挺厉害的。
但是不能骄傲,这才哪到哪儿啊?
11月21号,《飞驰救援》剧组组织围读,由总制片人郝望津,发行人吴颖娴,和导演葛安淮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