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李倩点头:“表面上,皇帝是在听宰相的,实际上,宰相没有达成他想要的效果。”
李倩沉沉看着天幕,带着婴儿肥的脸已经能隐约看出帝王之相了:“如果李林甫不能让杨国忠死在剑南,那么杨国忠一旦回到长安,等待他的就是宰相之位。”
“如果李林甫在剑南的陷阱够好,尚且能博弈一番。”
“但……”
李倩没把话说完,李瑛也知道他的意思了。
但此时帝王心里的天平已经偏向杨国忠了,李林甫很难做手脚。
【李林甫听到这个消息,气病了。因为透过李隆基的这个决定,他明明白白看懂了李隆基的意思,他这是彻底失去帝王宠爱了。】
【给李林甫看病的医生说,这是心病,去看李隆基一面就好了。但这时候的李林甫病到下不了床了。】
【当时唐太宗为了给自己的将军李勣治病,可是剪下自己的胡子了。这都不用李隆基他薅头发拽胡子的,他只需要去看李林甫一眼就行。】
【但李隆基觉得麻烦。为他卖命将近二十年的宰相,甚至不值得李隆基在其病入膏肓的时候去看他一眼。李隆基那会正在骊山的华清宫玩儿呢,让他下山?那必不可能。他让人把李林甫抬到院子里,让人站在骊山最高处挥动红绸,这全当李林甫面见圣颜了。】
[挥红手绢?李隆基你别太离谱。]
[感觉李林甫也是蛮可怜的。]
[可怜什么,自作孽不可活啊。但凡是个正直的大臣跟李林甫夺权,都不至于把他逼成这样。]
[这是“面圣”,能不能看到那红手绢都两说呢。]
上一秒说宇文融傻的李林甫又郑重其事看着宇文融。
刚刚说的,合力排斥杨国忠那话,还算数吗?
对李隆基很有信心的李林甫现在完全失去了他的信心。
帝王心难测,这话真是一点都不假。
谁知道几年后是怎么个光景。
【“圣颜”是看到了,但李林甫的病是彻底好不了了,李隆基伤透了他的心,他的心已经死了。在这件事之后,李林甫就只吊着一口气了。】
【他吊的这口气,是为了等杨国忠回来。】
【李隆基也知道李林甫命不久矣了,他下令让杨国忠回长安了。】
【杨国忠很担心李林甫是装病,所以回到长安就来探听虚实了。】
【但这个时候,已经感到自己大限将至的李林甫甚至没有力气和他斗嘴了。他只说了一句:“林甫死矣,公必为相,以后事累公!”我马上就死了,我死了之后,你必定是要当宰相的,以后朝廷的所有事情,都拜托你了。】
【这话宣告了李林甫在李杨斗争中的彻底失败。李林甫他是排斥异己,但是在没有人威胁到他位置的前提下,他是愿意大唐更好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林甫这不是在把宰相的职务交给他,这是把大唐都交到他的手里了。可以说李林甫跟杨国忠说的所有话里,只有这句是真心的。】
【但杨国忠完全没有听懂李林甫是什么意思。一向对他不假辞色的李林甫,居然对他示弱了?这好像在唱空城计一样,越说没问题越是有问题,杨国忠冷汗都吓出来了,说了好几句“不敢不敢”,就离开了李林甫的家。】
【没几天,李林甫就死了。】
【没有人关心李林甫是不是死了,杨国忠开心,他马上就能当宰相了,李隆基也开心,杨国忠是他的新宠,他的新宠马上要当宰相了。满朝文武不管是真开心还是假开心,都在营造一种开心的氛围,即将做宰相的是杨贵妃的兄长,是陛下面前当红的人,他们赶着去巴结呢。】
【但李林甫死,这不是结束。杨国忠要永远把李林甫钉在耻辱柱上。他给李林甫的身上扔了个通敌叛国的名头。于是李林甫被夺爵,抄家,李家所有人流放岭南。而已经死了的李林甫也不能因为死了,就躲过惩罚。】
天幕之上,一个脸色乌青,瘦小的老人穿着百姓的粗布衣,衣衫潦草地躺在一口最小号的棺材里。
棺材里的人实在是太小了,浑身上下无一处不透露着落魄模样。
看着天幕的每一个大臣,都欲言又止。
直面棺材里死人的视觉冲击实在太大。
他们几乎很难把这个人和叱咤官场十九年的宰相联系起来。
这个可怜凄惨的老人就是李林甫?天幕里说的那个,权倾朝野的李林甫?
【李林甫那上好木头制作的棺木被劈开,象征身份的紫袍被扒下,口中含着的玉珠被夺走。】
【一口小棺材,一处乱葬岗,十九年的宰相,以这样潦草且不体面的方式结束了他的一生。】
【作者有话要说】
李杜下个视频详细写,这个视频先拉出来遛遛。飞快码字ing……
第99章 (后续) 杨玉环的结局
安禄山看着天幕, 用笨拙的脑袋思考了一会,对史思明说:“ 我看这杨国忠好像还行,能斗得过李林甫, 不错的。
史思明完全不觉得杨国忠不错:“那是因为李林甫他又病又老,不然杨国忠斗不过他的。”
安禄山怀疑地看了一眼史思明,宽厚的手掌拍在史思明瘦弱的肩膀上:“史瘦子, 你怎么总跟我唱反调?”
安禄山现在是知道了自己以后能当皇帝, 说话都带着几分目空一切的气势来了。
一心想拉踩杨国忠的史思明只能暂且把自己的那些心思给揣好。
杨国忠看到李林甫身死的画面, 只觉得大快人心。
他拍手称道:“好!”
跟他作对, 就应该是这样的下场!
他就说,自己肯定是比他强的。
【杨国忠没什么本事,在他当了宰相之后, 大唐以不可逆转之势往下坡路走。】
杨国忠:……
史思明像是找到了靠山, 急忙道:“你看你看,我没说错,杨国忠他没什么本事的。”
【我们看安禄山对李林甫和杨国忠两个人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了。】
【可以说李林甫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安禄山谋反的计划。安禄山很尊敬李林甫,这种尊敬里带着打心眼里的惧怕, 有李林甫在,他是不敢在短时间内谋反的。举个例子, 李林甫跟安禄山交谈, 尽管李林甫没有说什么重话, 甚至面部表情都是柔和的, 这依旧能在寒冬腊月把安禄山吓到满背是汗。】
【安禄山在范阳当节度使的时候, 还没有常驻长安, 他搞了个打听消息的地方, 用来搜集长安的消息。每次打听消息的人从长安回来, 给安禄山汇报工作, 安禄山首先问的一定是,李林甫他说了什么?问的胆战心惊,很有意思。】
【如果听到了李林甫夸赞他的消息,安禄山能高兴的转圈圈,如果李林甫对他有了微词,哪怕只是一点,他整个人都蔫吧了,垂头丧气趴在床上了连连叹气:“噫嘻,我死矣!”】
[我要被安禄山笑死。]
[这么看安禄山还挺有意思。]
[原来安禄山还会看人下菜碟呢,我记得他就很看不上杨国忠。]
宇文融没想过李林甫还有这个本事。
他两个眼睛都放在了李林甫的身上,来回打转。
是的,怎么看都没有看出李林甫能有站在那里就吓退逆贼的气势。
这并不能赖李林甫。
天幕里的他已经在宰相位置坐了多年,身上的威严自然是不可比拟的。
现在的李林甫还没混上宰相的位置,他不仅没有混上宰相的位置,还没有得到陛下的宠爱。
想到这里李林甫就不由叹息。
帝王之爱啊。
唉,帝王心难测,帝王爱也难得。
陛下的宠爱,他是连一两分都没有得到啊。
“可以啊李公。”
宇文融夸赞道。
李林甫默不作声。
宇文融继续夸赞,并且自认诙谐地开了一个玩笑,试图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更近一层。
毕竟他们是要联手对付杨国忠的人。
想天幕里,要不是杨国忠趁着李林甫生病了,谁胜谁负尚且不分呢。
现在不仅有一个李林甫,还有他宇文融,他们加起来,再战胜不了杨国忠就说不过去了。
“李公对安禄山有这样的威慑作用,若是安禄山那逆贼真的打到城门口,把李公放在安禄山的面前,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吓退逆贼啊。”
李林甫向来是被宇文融阴阳的。
现在宇文融用真诚的表情说着阴阳怪气的话,他一时间还真分不清是夸他还是损他。
李林甫默不作声。
于是宇文融单方面认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在他的努力之下又更近了一步。
喷完了李林甫的杨国忠因为天幕的一句话,把火力又转向了安禄山。
“安禄山就很看不上杨国忠。”
什么,他没听错吧?
他能混上宰相的位置,怎么都能算是一个人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