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他甚至踩了踩脚下的土地,命运就是从这里,已经铺开了吗?
  【说到王维的仕途,就不得不说王维的第一个贵人,歧王李范。】
  李隆基挑眉。
  哦?四弟?四弟认识这个王维?
  自从天幕讲到王维,就始终保持亢奋的歧王李范达到了激动的顶峰。
  王维啊!颇有才华,自他来京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这个少年。
  若天幕说的是真的,他是王维的贵人,那想来事情是办成了!
  【歧王李范这一生都远离政治中心,过着饮酒赋诗的快乐日子,他死后李隆基非常难过,封他为惠文太子。歧王喜欢结交文人,遇到有才华的,也会生惜才之心,帮上一把,王维就是他帮过的人之一。】
  李隆基彻底放心了。
  天幕说了,他因为歧王的去世非常难过,封他为太子。
  一生远离政治中心啊,说明他无意于皇位。
  李瑛攥着自己的衣角嘤嘤嘤。
  “过着饮酒赋诗的快乐日子……”
  他也想过这样的日子,能不能来个兄弟让他抱抱大腿啊,这个太子真的很不好当,他也想过这种潇洒快活的日子。
  【歧王没什么政治能力,但是他会找有政治影响力的人帮忙呀,这个人就是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玉真公主和李隆基是一个妈生的,我们之前说过,李隆基母亲早亡,所以李隆基很宠自己这个妹妹。】
  【说到政治影响力,歧王不如玉真公主。这个公主也不是普通的公主,受唐朝风气的影响,玉真公主在年轻的时候就当了道士,有自己的法号和观,甚至想削去自己公主的头衔,不在占封地和公主府,不受天下百姓之租赋。李隆基宠爱这个妹妹,玉真公主求了多次他才同意。】
  [玉真公主!原来她不仅提携过李白,还提携过王维啊。]
  [说起来,王维和李白的交友圈子有很多重合,但是却没有他们认识的记载。]
  [啊?不会是关系不好吧。]
  [他俩诗都不是一个风格,不是好朋友应该很正常吧。]
  [可能是聊不到一块去。]
  此时长安城坊市的角落,一个胡子拉碴的男子手里拿着酒壶,与几个地痞流氓勾肩搭背,看起来醉醺醺的。
  这人看起来倒是个奇人,与地痞交友却一身青莲之气,不修边幅的模样却穿着一身白衣。
  “原来她不仅提携过李白……”
  这人默默重复着天幕的话。
  旁边一人拍了拍奇人的肩膀,嘻嘻哈哈开口:“你还没跟我们说,你叫什么呢。”
  这人又灌了一口酒:“名字,那不重要。”
  几个地痞听着天幕念的诗,摇头:“我觉得这人写的诗不好,还是你写的好。”
  奇人明显高兴起来:“哦?我写的好?”
  “是,你写的好,听着就有种让人想喝酒的冲动!”
  话音未落,只听得奇人朗声大笑:“喝酒好啊,酒来,我再赋诗一首!”
  他洒脱笑着,身居闹市也一如青莲般,松松垮垮坐在那里就自成一道风景。
  “提携过李白。”
  李白,李白……
  哈,他李白被提携?大约是重名了吧。
  酒入豪肠,他诗兴大发,酣畅淋漓,刚刚天幕的话也被他抛之脑后。
  公主府中,珠帘被一道款款走来的倩影拨开。
  玉真公主看着门外的天幕。
  王维?
  是前几日那个气质不凡,面白俊朗的少年?
  他一手琵琶,弹的极好。
  今日放榜,想来应该是高中了吧。
  【歧王带着王维走了玉真公主的路子,一首《郁轮袍》打动公主,他得以被举荐,加之王维自己的才华,他成功夺得状元之位。少年状元郎,骑马踏花,迎着满城的赞颂去参加琼林宴会,当真是风光无限。】
  状元?状元!
  历代状元可没有一个叫王维的。
  李隆基猛然想起今日是放榜的日子。
  虽王维不一定是今年科考的状元,但万一呢?
  万一是他呢?
  他激动伸手招来吏部尚书:“可有名册?”
  吏部尚书终于逮到机会了,上朝伊始就该把这拿来给陛下过目的,这是被天幕耽误了,天幕那么多年出现一次,他哪敢耽误陛下看天幕呦。
  名册被宦官呈上。
  李隆基手执名册,名册最前面赫然是王维之名。
  李隆基开怀大笑。
  好啊,王维好啊,他的朝廷又多一员大将啊。
  李林甫沉默。
  哈,状元。
  又来了一个有文化的,肯定是和张九龄站在一起的。
  【考中状元之后,王维当上了太乐丞。这并不算一个很高的官职,也没有很接近政治中心,但尽管王维没有靠近中央权力,却依旧被贬了。当时舞黄狮子是只有皇帝才能看的表演,王维在伶人排练的时候看了这个舞,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看黄狮子这事可大可小,很明显,这是有人拿这件事来做文章。当时有个会算命的驸马,不知道算了什么,拿着自己算命的结果去找歧王讨论,这件事很快就被戳到了李隆基的面前,李隆基震怒。】
  【算命和政变总是要扯上关系的,从大大小小政变中磨炼出来的李隆基对这种事情非常敏感。所以很快歧王就被派去外地了,李隆基也下了命令,不许王爷和朝臣往来。王维是歧王的座上宾,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所以歧王离开了京城,王维也被贬了。】
  李隆基扬起的眉毛又瘪回去了。
  怎么,歧王有问题?
  但天幕说了,歧王远离政治中心游山玩水,死了之后还被封太子了呢。
  应该没问题。
  李隆基如是安慰自己。
  本来激动的歧王浑身紧绷起来。
  谁,谁污蔑他?那个驸马想要陷害他?
  他现在就把大门关起来,嘱咐看门的侍卫不要放任何一个驸马进来。
  他闲云野鹤的生活可不能别一个驸马给捅坏了。
  本来,他手上就没有什么权力,谁要是有害他的心,他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只能自己更警惕一些。
  歧王愤愤。
  谁都不能毁掉他现在的安稳日子。
  反复踩着地板的王维心里失落。
  只做到太乐丞就被贬了?
  这前后反差实在太大,他刚刚才知道自己高中的消息,现在就要面对自己不久后被贬的结局。
  这就是天幕所谓的,铺在他脚下的路吗?
  他就知道天幕那两句意有所指,果真如此。
  想想家中弟妹的脸庞,还有辛劳的母亲,王维有些怅然。
  【王维身上有作为长子的重担,所以尽管被贬,他依旧要寻找重回京城的路子。这时候,王维的第二个贵人出现了,这正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宰相,张九龄。对,就是那个写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
  [真神奇啊,看视频之前根本不会觉得这两人是有联系的。]
  [那些纸上的诗,还有木头人一样的诗人,现在好像都活了过来一样。]
  [诗人们也应该是有个关系网的吧?]
  [对啊,有文化的人都做官去啦,那个贺知章就一直干到致仕,还是他发现的“诗仙”。]
  诗仙!
  张九龄和贺知章对视了一眼。
  现在“诗佛”已经出现了,他们已经可以确定此人是谁了。
  那么这个“诗仙”现在究竟在何处?
  佛尚且是他们去寺庙就能看到的,但是仙着实难寻啊?
  这是否说明,这个诗仙比现在的诗佛王维更厉害呢?
  自从提到“诗佛”就一直在被以眼神询问的张九龄终于有机会用眼神询问别人了。
  他看着贺知章:诗仙在何处?你发现的。
  贺知章摇头。
  他想了想身边的一些歪瓜裂枣,没有一个像是神仙模样的人。
  他很笃定地回看张九龄:还没有出现。
  上一秒的李隆基想见诗佛,下一秒的李隆基想见诗仙。
  诗仙是否有谪仙人一般的气质?
  李隆基心之神往。
  【不是张九龄主动看到王维这个人,是王维自己求得机会,把自己塞进了张九龄的视线里。被贬的经历逐渐把少年意气从王维的身上抽离出来,他身在官场,想要在官场上做高官,也不得不学会官场常用的套路。】
  【王维知道张九龄不仅是个宰相,更是个诗人,是个才子。同时他十分欣赏张九龄身上那刚正不阿的正直气质,所以他写诗给张九龄,将自己的文学才华展现出来,希望能得到张九龄的提携。张九龄果然喜欢有才之人,不久,王维重新回到长安,做了右拾遗。】
  【可此时的长安,已经不是他离开前看到的那个长安了。朝堂局势瞬息万变,倏忽之间,那个最高位上的宰相,已经换人了。】
  [啊,换成李林甫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