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可现在李瑛身边的守护神少的可怜,只有一个张九龄。而开元二十四年,随着张李政斗落下帷幕,张九龄也彻底离开了京城,李瑛像砧板上的鱼肉,毫无反抗之力。】
  【在张九龄离开的第二天,李隆基就又把大臣召集起来,准备商量废太子的事情了。】
  [我老天,这么迫不及待吗?]
  [果然这个朝堂上就是不能没有张九龄吧。]
  [张九龄走了,就彻底没人能管住李隆基了。]
  [他马上就要开始胡作非为了。]
  [那些让我心梗的事情,桩桩件件啊,没有一件冤枉他李隆基。]
  李隆基如鲠在喉。
  张九龄走的第二天,他就又要废太子了吗?
  临时起意,还是酝酿多时了?
  李瑛欢欣鼓舞。
  他又要被废啦!
  【李隆基为什么突然想起了废太子了呢?起因是杨洄上了奏折旧事重提,说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混在一起,意欲图谋不轨。】
  【两次废太子是同一个理由引起的,上次李瑛的身边有张九龄,这回李瑛的身边空无一人。张九龄罢相倒台,现在坐在宰相之位的人是曾经支持废太子的李林甫。】
  【上次李隆基问张九龄的意见,这回他问李林甫的意见。李林甫依旧是上次的说法,这是陛下的家事。】
  【于是李隆基下诏书,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贬为庶人。这不是他们最后的结局,没多久,他们又接到了一道赐死的诏书,三个人死于长安城东的驿站。】
  【他们甚至连长安城都没能出去,就这样不明不白死在了这个生活多年,熙攘繁盛的地方。】
  [李林甫说话真的很有艺术性,这话明明带着引导性。]
  [但是追究起来的话,所有的决定都是李隆基做的,李林甫可没直接说让李隆基废太子。]
  [李林甫这顺水推舟用的妙啊。]
  [真有心机。]
  [李隆基也是傻。]
  [唉,这三个皇子死的真无辜。]
  [一天之内杀了三个儿子啊,就一天啊,李瑛当了二十几年的太子,总有点情分在吧。]
  [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
  天幕说的是李瑛的事情,李瑛就是心再大,也难免有些代入进去。
  唉。
  那权力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想了想冷酷的李隆基,还有他头上不茂密的头发,以及天天跟在自己身后劝学的那群先生,李瑛头越来越疼。
  想当闲散王爷的心更强烈了。
  【李瑛是死了,太子位置空悬。武惠妃能如愿把自己的儿子送上太子之位吗?】
  【是不能的,在这紧要关头,武惠妃她的病了。李瑛三兄弟被赐死之后,她开始害怕了,她整天提心吊胆,总觉得看到了那三兄弟的游魂在自己身边飘来飘去。武惠妃觉得他们这是因惨死变成了厉鬼,想来向她索命。】
  【李隆基寻太医为武惠妃治病,甚至请所谓的神仙抓鬼,但武惠妃的病不仅没有好,反而更严重了,巨大的精神问题拖垮了她的身体。】
  【开元二十五年,李隆基最宠爱的武惠妃死了。那些整日被厉鬼纠缠的幻影最终消失了,与之一并消失的还有武惠妃做的那场大梦。废皇后,废太子,这两件事和那场大梦息息相关,也是她此生最接近梦的时候。】
  【可她最终没有机会触摸一下自己的梦,哪怕一下都没有过。命运像是在她的人生里按下了重复键,皇后被废,她无缘后位,太子被废,她的儿子也依旧无缘太子之位。她无限接近于自己的梦,可她最靠近梦的时候,也就是梦碎的时候。】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七日,武惠妃玉殒香消。就此,史册不会再为她多着一丝笔墨,她是武惠妃,唐玄宗李隆基宠爱过的妃子之一,也仅仅止步于此。而她的人生,也随着史册最后这充满传奇戏剧性的一笔,彻底落下的帷幕。一场大梦终成残梦。】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讲的都好有道理哦,我把几个想法揉吧揉吧放在了一起,红包发给最先提出那几个想法的宝贝哈。下回有问题我还找你们,嘿嘿嘿嘿嘿嘿嘿(跑走)
  第78章 (视频) 摇晃王维的脖子,让他把整首诗吐出来
  [武惠妃也是挺惨的。]
  [我总觉得她这个死法太戏剧性了。]
  [那些神鬼什么的都是假的啊, 真有鬼那就是人在搞鬼。]
  [说起来李隆基心是真狠,三个儿子说杀直接杀了,眼都不带眨的。]
  “李瑛三兄弟惨死, 变成厉鬼来向武惠妃索命。”
  “巨大的精神问题拖垮了她的身体。”
  “那是她此生最接近梦的时候,但是她没有机会触碰一下。”
  性格一向尖锐的赵丽妃也不由叹气了。
  皇后说的对,她确实挺可怜的。
  可这天幕里讲述的女子, 哪个人的结局不可怜啊?
  无辜被废的王皇后不可怜吗, 失宠后郁郁寡欢早亡的她不可怜吗?还有那个如今不知道在何处的杨贵妃, 她进宫获得的恩宠究竟真的是她想要的吗?她真的爱着陛下吗?
  赵丽妃脑补出了一个面容姣好的妙龄女子, 对着李隆基含羞带怯的模样。
  视角给了李隆基一个极大的特写。
  头发稀疏,皱纹明显,大腹便便。
  然后赵丽妃吓得清醒过来, 摇头把脑子里可怕的想法给打消。
  唉, 在后宫之中面对陛下的哪个女人不可怜呢?
  都是可怜人啊。
  武惠妃没想到那道将三个皇子贬为庶人的圣旨之后,还跟着一道刺死的圣旨。
  这有些出乎她的预料了。
  尽管她知道这三个皇子会死,但是她完全没有想过是以这样的方式死掉。
  为何不直接下刺死的圣旨?
  史册记载终究只是寥寥几笔,千年的时间后, 又有谁知道当时的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呢。
  经此天幕,武惠妃对李隆基的心狠有了更深的认知。
  她最终只是唏嘘了一番, 然后将心里不该有的心思彻底收起来了。
  李隆基小小的眼睛大大的疑惑。
  其实他听天幕这么分析, 也觉得费解。
  怎么就一定闹到要都杀了的地步。
  难道那三个孩子干的太过了?
  莫非真想要他的皇位?
  李隆基想起了自己的第二子李瑛。
  随后又打消了自己这个想法。
  这孩子从小就是这样, 脑子灵活又聪明, 但是让他读读书, 听他念念奏折跟要了他的命一样。
  他真的想要这个皇位?
  李隆基摇脑袋。
  这看起来有些荒谬。
  【武惠妃死的突然, 这皇子的位置便空悬了。李隆基本是想让李瑁成为新太子的, 但武惠妃死后, 他逐渐清醒过来, 李瑁不是一个最佳的太子人选。非长非嫡,且政治素质还一般,武惠妃在的时候他还有一争太子位的能力,但现在武惠妃不在了,他母亲给他的优势也完全消失了。且武惠妃的阴谋也随着她的死亡暴露了,现在让李瑁当太子,也会带坏朝堂乃至后宫的风气。】
  【该立谁为太子呢?李隆基自己干了杀太子的蠢事,现在又愁的整夜睡不着觉。】
  [他睡不着他活该。]
  李隆基发怒。
  谁活该,他勤勤恳恳怎么活该了,他现在可没杀儿子呢。
  不能再诅咒他睡不好觉了,再睡不好,真就会显得更老了。
  就是不知道他熬夜选出来的这个太子怎么样。
  如果不错的话,那继承人的事情还是要再考虑考虑的。
  [他后来选的那个也不是很好。]
  [父子俩相斗有意思着呢。]
  [根本没斗,那时候李隆基已经没有跟儿子斗的能力了。]
  [李隆基自己年轻的时候干些蠢事,年老的时候全反噬了。]
  [我现在都记得看历史书时,他晚年的可怜样子。]
  “不是很好。”
  “已经没有跟儿子斗的能力了。”
  “年老是的时候全反噬了。”
  “晚年的可怜样子。”
  李隆基站起来了。
  这回是真的被吓得站起来了。
  他这又是哪个儿子要反了天,啊?!
  让他看看究竟是谁,这么不尊重他的父亲!
  [也不能怪儿子,他自己弃城逃跑,给儿子找到了发展的机会了。]
  [弃城而逃,一生的耻辱。]
  [就是因为安史之乱,他变成了一个不管是粉还是黑都希望他早死二十年的皇帝。]
  [真的有人在粉李隆基吗?]
  李隆基:……
  他讷讷地又坐下了。
  天幕要是拿他弃城而逃这件事来堵他的嘴巴,那他无话可说。
  【高力士看到李隆基寝食难安的样子,给李隆基提了建议,那就是最传统也是最能得到大家认可的“推长而立”,没有嫡,那就立最年长的那个吧。李隆基的大儿子被猛兽抓了脸,不适合当太子,二儿子又被他自己给杀掉了,所以最后,李隆基立了他的三儿子李亨为太子,这也是李隆基之后的皇帝,唐肃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