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不仅天幕里的后人笑的好大声,他笑的也好大声。
  他怎么比张嘉贞还惨?张嘉贞不过是被贬了两年,现在又回长安来了。
  哦,是张嘉贞的弟弟贪污,张嘉贞本人没有贪污。
  宇文融是怎么回事?
  哦,宇文融是自己贪污,还贪污了巨额。
  张说又拍着大腿傻乐。
  他笑的满面红光,是带着一点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意思在的。
  但这对张说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对于宇文融本人来说,这件事无异于宣判了他的死刑。
  此时的御史中丞宇文脸都白了,连嘴唇都没有一丝一毫的血色了。
  李隆基质疑的目光看向了他。
  宇文融感觉到了。
  他“噗通”一声跪下来了。
  宇文融将带着狠厉的五官贴在地上:“陛下明鉴,臣对陛下忠心一片!”
  李隆基不欲此时发作:“且看完天幕吧。”
  宇文融毕竟真的为他干成了一件大事,说是解决他的心腹大患都不为过。
  他现在尚且还需要用到宇文融,不能草率发落了他。
  况且,这天幕说的事情不是还没有发生吗?
  【再扯回来,因为没有祖宗的荫蔽,宇文融在开年初年的时候,只做到了一个小小的芝麻九品官儿。但尽管没有祖宗的荫蔽,宇文融本人的能力是很不错的,凭借自身的本领,他接连获得了两任京兆尹的欣赏,凭借这份欣赏,他获得提携,很快升为八品的监察御史。】
  【这个位置,是宇文融仕途启航的位置。因为他在这个位置上看到了能令他官路亨通的东西,他看到了因人口流动导致的户口缺失问题。为什么说这个问题能让他官路亨通,因为这是李隆基最想解决的问题之一。】
  【李隆基为什么对户口问题有这样的执念呀?其实让他有执念的不是户口,是钱。每个户口都对应了应该交的赋税啊。人口流动,户籍迁移却没能跟上去,那这些人走了,但户口没有跟着流动的人就都变成了不能交税的黑户。】
  【李隆基这是在心疼自己白花花的银子啊。】
  [哈哈哈哈,别说李隆基心疼了,我被骗五十块钱都心疼的要死。]
  [我插一嘴,宇文融让新户口多了八十多万。]
  [woc!!八十多万!!]
  [这得是多少钱啊!]
  [不怪他是李隆基眼睛里的红人了,要是我,我得把他供起来。]
  [可能经手的钱多了,贪污才敢贪更多的钱吧……]
  张说暗暗甩袖,想起了宇文融那逐渐跟自己不对付的模样,心里原本就存在的危机感又被勾了起来。
  他是承认宇文融有几分本事,但是他贪污!
  想想宇文融最后的结局,张说心里的气又顺了不少。
  天幕的话让李隆基也想起了宇文融替他办的事。
  唉,是啊,他就说吧,宇文融真的很好用。
  你说好好的一个官儿,贪污作甚?
  给的俸禄不够花吗?
  要更多地钱,用来干嘛?用来享受?
  嗤,朕战战兢兢当皇帝,连小鸟都不敢逮,他们倒好,贪污!
  贪污的都是应该到国库里的钱啊,那是朕的钱!
  朕天天捂着腰子熬夜,他们怎么敢享受的啊?
  到底是谁在为谁打工啊?
  想着想着,李隆基愤愤不平起来。
  【宇文融的厉害之处不在于他看到了这些问题,而是他不仅具备找出问题的能力,还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宇文融带着他的解决办法找李隆基了:各州因为逃亡等问题而产生黑户问题的人,在白天之内,若是能回到户籍所在地自首,或者是到现在居住的地方重新登记户口,那便既往不咎。一百天之后,官府亲自检查,要是被查出来了,一律发配边疆,若是有地方长官包庇,更是严惩不贷!】
  【这话不仅吓坏了百姓,还吓坏了地方官儿。这是连塞钱走关系都没办法了,谁想被流放?谁都不想,地方官更是不想,他们头上的官帽可不能丢啊。】
  【李隆基听了宇文融给的办法后,觉得这办法很好,切实可行!但是,这办法好是好,施行起来太困难了,这涉及到全国所有州县的配合,还有中央的配合。给宇文融什么官儿好呢?给的太小了没有权威,给的太大了又不好。所以李隆基任命宇文融为覆田劝农使,别看着名字不怎么好听,这可是不受任何衙门约束,越过宰相,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皇帝特使。】
  【这覆田劝农使可不是空有名头,没有手下的,李隆基为了方便宇文融干活儿,还给宇文融配备了一批劝农判官,于是,一个独立于原来庞大官僚体系的队伍诞生了。】
  【好的,问题来了,宇文融这个覆田劝农使是皇帝特使,直接对皇帝负责,尤其是清查黑户还真让他做出不小的成绩。一时之间,一道康庄大道就在他的脚下徐徐铺开了,宇文融他会给张说什么好脸色吗?他不会。】
  【换个角度讲,张说看到宇文融势头如此之大,且宇文融还是独立于官僚体系之外,不归他管辖,直接对皇帝负责,张说心里不害怕吗?他害怕,所以张说也不会给宇文融什么好脸色。】
  第49章 (视频) 清查黑户行动的隐忧
  无论是坐在最显眼位置的张说, 还是坐在并不那样显眼位置的宇文融,此时都噤声了。
  他们不敢讲话。
  因为天幕说的是对的。
  张说不愿意看到宇文融如后起之秀一般冉冉升起,宇文融也不愿意看到张说摆宰相的派头。
  宇文融将自己的脸低下, 尽量掩饰住了自己的表情。
  张说给自己倒了杯酒,佯装不在意的模样。
  两个人各有各自装模作样的办法。
  但涌动在二人背后的那股争斗之气从来都没有消散下去,哪怕现在天幕指名道姓讲出二人不对付的事实, 这隔阂也只会增大, 没有减小。
  【宇文融手下的这十个劝农判官相当于被派去各个地方的钦差, 因为直属于宇文融, 所以权力很大,不受约束。除了我们刚刚讲的这个钦差的权力,这十个劝农判官身上还有另一个权力, 御史的弹劾之权。】
  【只要做官, 只要这个官他不是彻彻底底的清正廉洁,他最怕的就是弹劾。我们之前说的姚崇罢相、张嘉贞罢相,都是因为自身行为不当而受到弹劾,从而被官方调查。从另一方面来讲, 只要官做的久了,就总会树立敌人, 在被弹劾的同时会有一批落井下石人上来踩两脚, 要是碰上记仇的、心思怀的, 就是清白的也会被凭白捏造不实的罪名, 到这个时候就是几张嘴也说不清了。】
  【所以劝农判官身上带着的这个御史属性让每一个地方官都怕了。这是好事, 清理黑户的行动会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地方官严查黑户, 百姓争先上户口, 大大解决了之前黑户的问题。】
  【这个清理黑户行动不仅让地方官头上都紧绷着一根弦, 还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因为宇文融又颁布了一条政策来激发百姓主动上户的活力。这条政策是:凡是在这次清查黑户的行动中增加出来的户口,只要交一种更便宜的新税,就能免除六年的赋税。】
  【百姓对比一看,这划算啊!要是不主动去上户口,被朝廷查出来就要被发配边疆,他们普通的小老百姓被发配边疆,那不是彻底完蛋了吗。所以得上户口。上户口又要交税,每年脚那么多的税谁能负担的起呢?这是朝廷把手伸进他们兜里拿钱,肉疼。但现在好了,免税两个字像是天上掉下的馅儿饼,把这群百姓都给砸蒙了。】
  【免六年的税啊!这是大好的消息,新税比旧税便宜很多,那这个税可以交!】
  [这个宇文融有点东西啊,怪不得是朝廷新贵。]
  [感觉和之前那个纸老虎张嘉贞不一样,怪不得张说忌惮他呢。]
  [是啊,宇文融手里握着这么大的权力,又有皇帝的恩宠,可能后来不会满足这个位置。]
  [感觉张说屁股的宰相之位岌岌可危。]
  [替张说点根蜡吧。]
  [家人们!!我带着百度回来了,宇文融真的当过宰相!]
  宇文融写字的手一顿。
  “宇文融真的当过宰相。”
  他现在尚且只是个御史中丞,原来他能走到那个宰相的位置?!
  心里那本就存在的欲望在看到天幕之言后越发膨胀起来。
  替代张说坐到那个位置上的愿望越发强烈,强烈到他呼吸急促,拿笔的手在他竭力控制之下都隐隐发抖。
  他既已知历史,是不是能改历史,改变自己的未来?
  天幕出现一定自有上天的灭亡,或许大唐本就不该灭,他宇文融也本就不该走向被流放的结局。
  他因为贪污被流放,那是不是只要他不贪污,就能扭转自己的未来?
  他既能当上宰相,那就说明张说要么是突然暴毙而亡,要么就是也深陷于政治纠纷被贬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