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这话言之凿凿,公道正直,不仅李隆基听到了,宣政殿前的众人都听到了。
  好听的话没有人不愿意听,李隆基满意点点头。
  宋璟这是一心为朝廷,一心为社稷,一心为百姓,只想着家国天下,而无心于私情。
  其余众人本想听到一些内情,甚至听到一些不符合宋公正直人设的事情,这会让他们有种听八卦的震惊和快乐。
  但宋公这话一出,将他们所有人看戏的念头一个个戳破了。
  天幕尚且还在这里呢,宋公不至于会说谎。
  唉,有一点点无趣。
  感到无趣的不包括张说,张说又去撩闲:“姚公,姚公。”
  姚崇分给他一点眼神。
  张说没说话,但是“啧啧”了两声,上下看了看姚崇,又对着宋璟的背景努努嘴,那意思:你瞅瞅人家。
  姚崇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宋璟身姿挺拔,连衣袖边儿都是一丝不苟的样子。
  他认同对张说点点头,意思是:你说的没错,宋公正直。
  张说没在姚崇的脸上看到自己想看的情绪,一时间觉得十分无趣,有种拳头打在了棉花上的无力感。
  嘁,无趣。
  【官儿少,但候选人多,有才能的候选人纷纷展示自己的才能。吟诗作对写文章,发表对最近政事的个人见解,讲述自己对棘手政务的处理办法……每个人都有自己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每个人都能针对一些问题侃侃而谈,宋元超他着急啊!他嘴巴笨,脑袋晃一晃,能感觉到里面的水就要溢出来了,他是什么都说不出,如此怎么能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他从洛阳来到长安,是想赚个官儿的呀,哪里能想到竞争这么激烈呢。逼不得已,宋元超只能把自己的底牌亮出来了。他对吏部的人说,我可是宋璟的叔叔!】
  [哈哈哈哈哈他好笨啊。]
  [没本事就别当官了。]
  [笑死,回家种地算了。]
  [别人都在侃侃而谈,只有他支支吾吾。]
  [也只有宋璟这个底牌了。]
  [其实正常情况,这张底牌是够了的。]
  [感觉他要g了,那是以正直出名的宋璟啊。]
  [他要是有个宰相侄儿这事儿估计能成,但是他侄儿叫宋璟,这事儿估计就不能成了。]
  [所以成没成啊?]
  此时,洛阳。
  选官结束后,宋元超就如一只斗败的公鸡,灰头土脸回到了家里。
  自从去长安没赚个官儿回来,他总能听到妻子和周围亲戚的叨叨。
  “有个侄儿当宰相都不能当上官,没本事。”
  “书你读不进去,官儿你也当不上,不要在床上躺着了,去种地去!”
  “人宋家那个叫什么,宋璟的,现在当宰相啦。宋元超前两个月还去长安了呢,这不,什么没捞着,回来了。”
  “都是宋家的孩子差距怎么那么大。”
  这些话现在他闭上眼睛都能想起说话人的语气和腔调。
  他依旧无所事事,借以麻痹自己被伤害的心灵。
  可现在天幕也不放过他。
  天幕高高挂在天上,他看到了每一条弹幕。
  他好笨啊……
  回家种地算了……
  没本事就别当官啊……
  宋元超愤然回到房间,用被子将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都蒙住了。
  没完了!
  现在不仅仅是吏部,长安,整个洛阳也都知道这点子破事了!
  他们会怪宋璟没有人情味不给他帮助吗?
  不,他们只会嘲笑他没本事。
  宋元超将被子抓地更紧,愤愤然想着,捂死他,捂死算了!
  【宋元超这句话说出来,吏部的人哪里敢怠慢,忙不迭地就去找宋璟核实宋元超的身份了,别真的怠慢了当朝宰相的叔叔。宋璟经吏部提醒,才想起了这么个远房表叔。宋元超不凭自己的真才实学,想凭借自己的身份踏入仕途,这肯定是不行的,如此以来规矩何在?他赶忙给吏部回了一封公文,同吏部讲明,这个宋元超的确是他的叔叔,但是这个叔叔在洛阳居住,而他久住长安,二人平日里连往来都很少,更别说有什么交情了。】
  【宋璟还说,如果宋元超没有将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说出来,这事情自然是由吏部秉公办理,根据宋元超的能力,该给他一个什么职位,就是什么职位。但偏偏宋元超把这件事说出来想,想靠关系上位,这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无论他是否真的有本事,都千万千万要将他落选。这种凭借关系上位的风气,要从他宋璟这里断绝。】
  [宋璟牛啊!]
  [要是现在的人也都跟宋璟一样就好了,都凭借实力上位就好了。]
  [前面这说的是乌托邦,像宋璟这样的人太少了。]
  [这样的品质真的很难能可贵。]
  [就是容易不合群。]
  [但其实,当时的大唐需要的是宋璟这样的人。]
  宣政殿前,有人赞叹宋璟的刚正不阿,有人在为此前干过的一些不能说的事儿而心虚。
  他们心里暗下决心,此后万万不可如此了。
  但无论其他人是如何想,宋璟这样的行为于公来说,是大大有利的。
  听天幕的意思,尽管是一千三百年之后,这样的品质也是百里挑一,难以遇到。
  这更能说明他挑的宰相难能可贵。
  李隆基不能更满意了:“宋公刚直,当赏。”
  百官并不眼热,想象宋公平日耿直和劳累的模样,他们只觉得这是宋公应得的。
  天幕有句话是说对了,耿直的人不大合群。
  百官看看宋璟一张板起来的严肃脸,深表认同。
  几个人小声交谈。
  “我平日里跟宋公讲话,都有些紧张。”
  “我也是,生怕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说错什么话。”
  “宋公看起来就十分有威严的模样。”
  “主要还是他不苟言笑,实在是让人只敢远观。”
  【宋公刚直,那他是否一直都是这样刚直,是否对谁都刚呢?是的,他对李隆基也这么刚。】
  [这回我真的要说他牛,这是真的牛不是假的了。]
  [反正我不敢跟我上司刚,你们谁敢。]
  [我也不敢,只能指望零零后整顿职场了。]
  [哈哈哈哈,宋璟整顿官场风气还包括李隆基是吗?]
  [李隆基是该整顿!宋璟为什么不能再活久一点啊?]
  李隆基心里感觉不妙。
  但他在心里反复将第一回天幕说的他那些“劣迹”想了又想。
  他没干坏事,他一件都没干,他连小鸟都不敢抓了,他能有什么坏心思,他这两年勤勉执政,什么荒唐的事情都没有做。
  宋璟说的话再不好听,他都听进去了!
  他可没犯错,天幕不许胡说。
  李隆基心里是疯狂强调自己不是个昏庸的皇帝,自己有在听劝。
  但手心依然是微微浸了汗水的。
  他心里还是害怕。
  天幕出现的次数越多,他越恐慌自己做了什么皇帝不该做的事情。
  天幕像是有一万个眼睛,全都放在他身上。
  上次他下午刚派人去逮小鸟,晚上天幕就把这件事给他捅出来,这着实让他有些恐惧了。
  那才不过半天啊。
  他恐惧天幕说他的坏话,恐惧文武百官因此以笔代戈群起而攻之,恐惧史书之上只能留下千古的骂名,恐惧将他李隆基的名字和其他的皇帝放在一起比较,然后所有的后人纷纷嘲笑他,李隆基他就是不行,他管不住自己,他把弃城而逃,他脸都不要了。
  所以尽管现在的宰相宋璟说话耿直,他却也愿意听宋璟的话。
  所以他已经事事小心了,天幕究竟还有什么可说的啊?
  李隆基细微的担忧中又有着一丝崩溃的不解。
  【开元五年发生过一次日食,日食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这是一种天文现象,月球运动到了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就会产生日食现象。但在古代没有什么科学,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天人感应,这是皇帝失德的表现,所以皇帝要增强自己的道德。】
  天幕下的李隆基摸着下巴持续费解。
  开元五年那次的日食他是记得的,那次修德他比往此都要认真呢。
  天幕不是说了,这是什么地球月球两个小球的运动产生的吗?这也就说明,这不是他的道德出现问题了吧?
  那天幕为何还要说这件事。
  他没做错什么呀。
  【李隆基看到日食,抓紧德修,平日里听的歌舞也不听的,膳食也减半了,还发布了很多制书,并且大张旗鼓,让下面的人赈灾救济百姓,平反一些冤假错案等等。】
  [这是好事儿啊,总比他什么都不干强。]
  [以后的李隆基要是能像现在一样就行了。]
  [挺好的。]
  [这难道也有什么毛病吗?]
  天幕画面的几个弹幕,让李隆基犹如得到了一些支持者一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