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没错,不是很智慧的样子。]
  [嗨,我觉得还是姚崇太能演了。]
  天幕下,李隆基心虚更甚。
  毕竟当时他是真心实意觉得魏知古是那个小人的。
  他飘忽的眼神里有那么一丝丝的愧疚,试图在百官中寻找魏知古的影子。
  他记得他应该是把魏知古给贬了的,不知道还在不在长安。
  李隆基用视线扒拉了一圈,没有扒拉到。
  高力士贴心上前:“陛下在寻魏公吗?”
  李隆基转头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那是何人,跟在李隆基身边多年了,他不待李隆基点头,就明白了李隆基的意思。
  他连忙补充:“魏公于开元三年病逝,终年六十九岁,追赠幽州都督,谥号为忠。”
  李隆基心下松了口气。
  活至这般岁数,也算是寿终正寝。
  【李隆基说魏知古不配当这个宰相,姚崇心里深以为然,甚至想点点头表示同意,但是他真的能点头吗,他可不能啊。所以他言辞更加恳切对李隆基说:“陛下,这可万万不能啊!这本来就是我那两个蠢儿子的错处,陛下如果再给魏公降职了,那我实在于心难安,没有这样的道理。况且陛下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天下人都会认为陛下偏心于我,这也有损陛下您的名声啊。我两个蠢儿子罚就罚了,陛下的名声可是一丁点都不能损坏的。”】
  [又想笑了。]
  [李隆基改名叫李甜甜吧,怎么说什么信什么呢。]
  [你可以叫他傻傻,但不许你叫他甜甜,他后期干的事只会让人心梗!]
  [我感觉李隆基会为自己的名声考虑,不会给魏知古降职的。]
  [特意切出去查百度百科回来,魏知古被降职了。]
  [啊?这不就离谱吗?]
  李隆基看着天幕挠了挠头,后人都以为他完完全全被姚崇蒙蔽了吗?他没有耶……
  但是后人若是真的愿意这么想,那也不是不行。
  李隆基扣扣手,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这样一来,在他与姚崇的关系之中,他才像那个被背弃的那个。
  这样以来,后人或许会更偏向他一些,天幕也许会多说一些他的好话。
  张说的快乐难以言喻,偏偏还不能和其他人分享。
  他只能把刚刚天幕说的话记录好,拿起来反复观看。
  这话太虚假了,真的太虚假了。
  啧。
  现在的人看不清姚崇的面目没有关系,后人的眼睛可是雪亮的呢!
  这天幕的声音可大着,不仅仅是宣政殿前都能听到,整个长安城的人也都能听到。
  姚崇日后如何立足官场呦……
  他再也不能眼睛长在脑袋上了吧。
  张说兴奋,拿起笔想在旁边批注虚伪二字,但想想着说不准会被旁人看到,终究还是忍住了。
  姚崇此时心里五味杂陈。
  他先是后悔。
  天幕说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如覆水难收,如何能改。
  他已然没有改正的机会了。
  此时他万分希望,这次的天幕像第一次一样,说一些在未来发生的,他尚且还有机会去更正的事情,如陛下一般。
  但天幕似乎不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姚崇看着李隆基,心里怅然,却也有几分羡慕。
  若陛下真的能改正,是不是真的能够将青史上已盖棺论定的名声给扭转过来呢?
  可他已然不能了,他排斥异己,不容贤能的名声,注定也要随着这些事迹,一并写下来,一起流传下去。
  后悔过后,就是尴尬,想找个地坑躺一躺的尴尬。
  如果说他此前有多希望自己多活些时日,再做些可供名垂青史的政绩,此时就有多希望自己时日无多,早早退离官场。
  姚崇扶额,在心中叹气。
  总有一种不想活了的可怕念头在心头盘桓萦绕。
  【姚崇这样言辞恳切,李隆基自然听在了心上。这话说的是十分漂亮,李隆基听到耳朵里,也入到心里,只觉得熨帖。所以李隆基当时虽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对魏知古发作,但是不久之后,还是将魏知古给降职了。】
  李隆基心里满意,还有些小窃喜。
  他得意地抖抖腿,原来后人当真认为他是为了姚崇而降了魏知古的职。
  继后悔与尴尬之后,姚崇愧疚。
  唉,他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陛下对他如此好,甚至不顾名声有损也要护着他。
  若他真的能好好约束两个儿子,是不是真的能与陛下创造出一段君臣佳话?
  他姚崇不配陛下如此真心待他!
  想着想着,姚崇眼泪险些要落下来。
  原来在陛下心里,他有这般重要的地位。
  【魏知古确实是被李隆基降职了,但是他的降职到底是不是真的全是因为姚崇和他的两个儿子呢?其实不是。李隆基他说到底,还是一个帝王。而姚崇,也因为此事高估了他自己在李隆基心里的地位,所以在这之后,他又酿成了一件自毁前途的错事。】
  李隆基嘚瑟的脚丫子停止了晃动。
  他尚且不错的心情因为天幕这段话毁了一半。
  天幕想说什么?总有一些不太美妙的感觉。
  姚崇尚且还没留下了的眼泪全含在的眼眶,感动的鼻涕也流了一半。
  天幕说什么?
  魏知古被贬职不全是因为他?
  他在陛下心里没那么重要?
  那他这般真情实意为陛下与他的君臣之情感动良久是作甚?
  作笑话吗?
  姚崇本能用长袖囫囵擦了一把鼻涕眼泪。
  天幕说,陛下没有那么爱他。
  天幕还说了,他干了一件自毁前途的事情。
  此时姚崇又一次想流眼泪了,这次的真心实意,只为他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以为这章能收个尾,但是好像还不能,我一向不是很会估计字数……大家记得视频播放之前出场的那个贪财的小吏吗,下章就讲到他了。
  第35章 (视频) 姚崇:得此评价,此生无憾。
  【大家都认为李隆基将魏知古贬职, 是因为魏知古受了姚崇的恩惠却还和跟皇上告状,而姚崇深明大义。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魏知古这层功臣的身份。】
  【除了魏知古,钟绍京、刘幽求这些著名的功臣在开元初年被贬职, 也何姚崇分不开关系。这固然有姚崇排斥异己的心思在,但仅凭姚崇一个人的力量,将这一群的功臣纷纷拉下马还是有些困难的, 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的贬职与姚崇脱不开关系, 但却没看到那个始终站在姚崇身后的影子。姚崇更像是李隆基的一把刀, 没有李隆基的支持, 姚崇无法扳倒这么多的大臣。】
  【李隆基毕竟是一个帝王,功臣的危害他看的相当透彻。而这些随他身后,伴他一起登上皇位的功臣, 心中所想的不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他们所求更多的是地位,是金钱,而这样的人更容易被利用。所以在短暂的提拔之后, 李隆基将这些功臣贬职是势在必行。】
  神音将贬逐功臣一事分析的透彻。
  姚崇看着天幕,想着他做宰相这几年来点点滴滴。
  想着朝堂政局, 想着百姓民生, 最终, 萦绕在脑海之中的还是李隆基对他的种种优待。
  “姚爱卿身体如何?”
  “不过是区区四方馆, 若不是礼制不允许, 我还想让姚宰相住到皇宫里来呢。”
  “我与姚宰相必是要创造一段君明臣贤的佳话, 必是要携手开创开元盛世, 开创大唐的盛世!”
  昔日之言像是昨日才说的那般, 犹在耳畔。
  姚崇却只余叹息。
  想了想他的两个儿子, 周身无力之感让他清楚意识到,他已经老了。
  他年至古稀,而陛下正值壮年。
  所谓携手共建盛世不过是虚妄之言。
  姚崇半眯着眼睛往天上上,漆黑的夜里,天幕的光亮的扎眼,这光像是为了撕破无穷尽黑暗而来,这光像是带着希望而来。
  可惜啊。
  姚崇将头低了下来。
  可惜他老了,这盛世他注定无缘得见了。
  【除了姚崇的两个儿子实力坑爹,姚崇身边的一个叫赵诲的小吏也坑惨了姚崇。要说赵诲这个小吏,地位实在是不高,但他胜在办事勤快,文案工作非常熟练。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会拍马屁,且坚定和姚崇站在一条线上,姚崇用他用的十分顺手。但赵诲身上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贪财。】
  【当时长安里的胡商很多,这些胡商不缺钱,但是却把那价值连城的珠宝卖出去的路子。赵诲因为官职的便利和胡商交好,利用官职的便利帮他们办事儿,贪污了不少钱。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赵诲贪污的事被捅到李隆基的面前了。】
  【自古以来官场之上贪财的确实数不胜数,更何况是区区一个小吏。这不算大事,但李隆基却亲自审问这个小吏,把他送进监狱了。于是这小事,就变成了大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