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因此,不仅是卢怀慎震惊迷茫,宣政殿前的众人都唏嘘不已。
  李隆基看着天幕,又看了看这个当了一辈子标杆的卢怀慎,最终叹息,挥手让宫人为卢怀慎多添了热汤与毯子。
  姚崇走到卢怀慎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隐约有了湿意。
  这是日日与他一同处理政务的同僚啊。
  他品行高洁,愿意慷慨资助身边落魄的朋友,性子淡泊不那么激烈,尽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姚崇越想心里越发难过起来。
  更难过的是张说。
  他十分懊悔。
  他真是不应该!他刚刚还阴阳怪气,他跟姚崇结下梁子,与卢怀慎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真该死!
  张说痛心疾首,端着自己桌上的热汤就要去给卢怀慎道歉了。
  卢怀慎将大家的善意一一接收。
  他反复思索了一会,最终还是释然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天定的规律,这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佛家的思想让卢怀慎在灭蝗的时候,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顶撞了姚崇,佛家思想在此时,也让卢怀慎坦然接受了这个消息。
  生命是无常变化的,生命却也是无穷无尽的,正如滔滔洪流不可遏制,又如翻涌的波浪,无时无刻不在变动。
  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不过是从这扇门,走到另一扇门罢了。
  此时卢怀慎的心境比往日任何一刻都要通透,他坦然一笑:“生死如一,身死未尝不是生,诸位不必难为。”
  文武百官心里难过更添一分,他们这群人还要一个将死之人来安慰。
  同时心里对卢怀慎更高看一眼,从古至今能坦然面对生死的,实在太少。
  此时姚崇的儿子姚彝看了看天幕,不屑一顾,卢怀慎,就是经常跟在他爹后头的那个小老头?
  嗤。
  生死天注定,随他去吧,不是很关心。
  【姚崇请假休息,政事都落在了源乾曜的身上,他每每去跟李隆基汇报工作的时候,李隆基都要提姚崇。李隆基听到顺遂自己心意的,就说:“这是姚崇让你这么做的吧?”如果听到不那么对自己胃口的,就很嫌弃:“你怎么不跟姚崇商量商量。”这其实不是李隆基挑刺,因为李隆基的感觉是对的,那些令李隆基满意的政见确实是源乾曜跑去罔极寺咨询了姚崇的。】
  [哈哈哈老双标人了。]
  [不过这也是能说明,姚崇跟李隆基是有默契在的。]
  [有默契也没用啊,姚崇两个儿子太拉胯了,爹在前面呼呼跑,他们在后面使劲拖后腿。]
  姚崇的两个儿子,姚彝和姚异虽然不在同一处,但此时齐齐拧眉质疑:“嗯?”
  姚彝十分暴躁:“天幕在说什么屁话呢?”
  姚异对天幕的话不敢苟同:“什么叫我给我爹拖后腿?我这儿子再贴心不过了!”
  姚彝骂完了犹不解气:“天幕这是污蔑,污蔑!嘴张她身上,她能随便说,她是亲眼来看到我拖后腿了吗?”
  姚异也气愤:“后人真是不知所谓,什么都能拿出来乱说!”
  姚崇看到天幕上的弹幕说起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心里一凉,悄悄往李隆基那里看了看。
  李隆基看起来完全没有注意到这小事的样子。
  姚崇努力稳了稳心神。
  这弹幕是跟随着神音所说的内容走的,只要神音不把他两个儿子扯出来,陛下就不会再想起来这件事。
  【源乾曜什么要去罔极寺找姚崇呢,因为那个时候长安的房子比较贵,姚崇没有买房子,就住在了罔极寺。罔极寺其实不是一个好的地方,冬天十分冷,夏天蚊虫多。姚崇这回请了长假,可怜了源乾曜天天要绕长长的一条路去找姚崇,于是源乾曜干脆和李隆基说:“我觉得姚公住在罔极寺不妥,罔极寺不是一个什么养病的好地方,不如让姚公去四方馆住吧。”】
  【李隆基一听,觉得这源乾曜终于说点他爱听的话了,这四方馆好啊,四方馆离他更近了,让下人去探望姚崇肯定更方便。最重要的是,他的姚爱卿离他更近啦!】
  视频在李隆基的脸上贴出一个表情包,配文是:开心.jpg
  [哈哈哈哈真有意思。]
  [要是姚崇能一直当宰相就好了。]
  [看到这里感觉姚崇和李隆基都很可爱啊。]
  [这才是宰相的样子啊,真不知道最后的那个李隆基是怎么找的,摸黑找的吗?]
  [我弱弱说一句,姚崇长久当宰相也是不行的……]
  【这是皇恩浩荡了,姚崇肯定不能一口答应下去,否则显得自己十分不含蓄。所以姚崇推辞了一番,跟李隆基来了一个简单的拉扯。姚崇说:“这四方馆是接待外来使者用的地方,设施都是最好的,我住进去不合适,更何况这四方馆里全都是档案,不合适,真的不合适。】
  【李隆基怒了,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李隆基霸气回道:“合适,非常合适,四方馆的建造就是为了国家政务,让你住进去,也是为了处理国家政务,能有什么不合适的呢?要不是制度不允许,我还想让你住进宫里来呢!”由此可见李隆基对姚崇的宠信了。】
  姚崇听天幕逐渐把事情说向了陛下对他的礼遇上,心完全放了下来。
  他对自己和陛下的关系还是十分有信心的,不仅有信心,他还认为自己与李隆基或许可作为君明臣贤的典范。
  姚崇两手交握,只希望天幕再说一些他未来会有的功绩。
  人至不惑之年,只求一个稳当,天幕说什么,他照着做便可以。
  他姚崇必定要将贤臣之名,远播与当下,流传千载,在后世永存!
  李隆基看着姚崇,也是越发的满意。
  这是他亲自请来的宰相,自他登宰相位,一心为了江山社稷操劳,尤其是治理蝗灾,更是把黎民百姓放在了心上。
  他李隆基在做皇帝初期就能将这君臣之间的佳话传到后世去,这实在不能不令他心中鼓舞。
  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四方馆吗,住,可以住!拿来给他的姚爱卿住!
  看来天幕很公正,若是他做了好事,天幕也一定不会吝于夸赞,他一定要坚持下去,希望天幕能多来一些这样的褒扬故事,不仅讲给他听,还要讲给所有的文武百官听,最好整个长安城的百姓,也都来听一听!
  姚崇与李隆基隔着百官,久久对视。
  其中所饱含的深情自不必言说。
  长安城的百姓也的确在听。
  有小部分对政治并不感兴趣的,看一眼便回去睡觉了,但更多对政治感兴趣的,扒着眼皮强撑困意都要把这天幕给看完。
  “哦呦,姚宰相是个好官儿!”
  “哎呀,你不知道,当时蝗灾波及到汴州,我阿姊就在那里,原来是姚宰相坚持要治理蝗灾,他真好。”
  “姚宰相心里是惦记我们的。”
  “希望所有的官儿都能像姚宰相这样才好。”
  有些欲参加科考步入官途的,此时看到天幕更是激动。
  这就是他们为官的典范啊!
  道德上以卢宰相为标杆,在仕途上,还是要以姚宰相为榜样啊!
  宣政殿前众人都在为李隆基与姚崇之间的君臣情而感怀,
  源乾曜看着天幕,心中振奋。
  不为陛下与姚公,而是为他自己。
  他要当宰相啦!
  天幕说的,不会有假的,他要当宰相啦!
  源乾曜心中快乐马上要显露在了脸上,嘴角动了动十分想上扬。
  但他忍住了。
  不合适,现在笑还不合适。
  毕竟在他之前的卢公因病去世,这天幕要讲的重点在姚公,也不在他。
  不能笑不能笑。
  源乾曜把嘴角强制性耷拉回去。
  现在的感情处理非常微妙,不能想着自己,既要为卢公的因病去世而难过,也要为姚公和陛下之间的君臣情谊而开心。
  考验他的时候到了,一定要恰当将这复杂的感情展示在脸上!
  此时,有眼力见儿的大臣已经出列拍马屁了。
  “恭喜陛下得姚宰相这般贤臣。”
  好话自然不嫌多。
  众人看到姚崇和陛下笑意加深,一个两个全都出列了。
  “恭喜陛下!”
  “贺喜陛下!”
  “恭喜姚公!”
  “贺喜姚公!”
  夜深了,天转冷。
  所有大臣为站起来附和一声,钻出了盖在身上的薄毯,都站了起来。
  他们一个接着一个都冻地打哆嗦,但宣政殿前的气氛是火热的。
  在众人的恭贺声中,李隆基与姚崇两个人的视线再次汇聚到了一起。
  李隆基欣慰:不愧是朕的好宰相!
  姚崇感怀:感恩陛下知遇之恩!
  高高挂在天上的天幕是不能感受到现场火热的气氛的。
  【但姚崇是不是真的会一直受到这份宠爱呢?其实是不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