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她一想起来就脸上发烧,这人不是古板严肃吗?居然白日宣银!
“不会,我当时没动。”他盯过来。
听听他都在说什么啊,老司机苏林瑾都听不下去。
“打住!那些东西以后归我管!”
自打这人托姨父买到足够嗝屁袋之后,愈发肆无忌惮起来,她要收缴作案工具,让他收敛收敛。
没想到他摇头:“其他事我都可以依你,就这件不行。但我保证以后注意地方,今天……我有点吃醋了,你怪我吧。”
苏林瑾软软哼哼了一声,勉强接受这个解释。
“但你还是喜欢的吧?”他又盯着她问。
她全情投入时的绽放神情,让他着迷,只想继续用力。
苏林瑾彻底背过身不理他。
别人说的对,他就是个狼崽子。开了忌后天天都想吃肉的狼崽子!
纳靖本就是两人兴之所至改道来的,第二天一早就坐火车下了黎江,然后改坐船一路穿过云山,琴州,在鹿山市上岸的时候,已经是一周以后了。
途中,每到一个城市船靠岸,苏林瑾都会拉着姜望下船,买零食逛一圈再上船,在下一个城市靠岸的时候,她就寄出一封游记一样的信回北燕。
鹿山市已经在滇南的边界,再坐八小时车后,他们便到了军校筹备的联络处。
联络处自备招待所,姜望拿出调令便得到了热情的招待:“姜团长,可把你给盼来了!明天安排车送您和嫂子进区。”
住这里不用花钱,分给他们的还在走廊尽头,比较清净。
像他们一样赶赴而来的军官及家属并不多,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些报到的学员。
还未到达基地,已经放眼望去全是橄榄绿。
招待所条件非常一般,床很硬,被子也硬,但也有优点——很干净,门也隔音。
苏林瑾看他又在检查门窗,羞恼地捶,低声埋怨:“姜望,你做点人吧!”
“我只是例行检查,隔壁的人一看就打呼,你想到哪里去了?”
“……”
你长本事会说俏皮话,会脑筋急转弯了是吧?
这回,苏林瑾写了三封平安信,一封给姜琳,一封给老爷子,另一封自然还是给叶小茉和林舒。
姜望拿上信下楼去寄,顺便取回了托沈建国一起运到这里的的行李。
联络处还承担着军校基地前期的沟通枢纽,进出基地的信会先汇总到这里。
这天晚上姜望老老实实的,两人起床办完退房手续后,和另一对军官夫妇一起坐上了吉普车,沿着盘旋的山路一路颠簸着进了山。
司机小刘跟他们一路介绍着这里的风貌:“这地儿啊,古代的时候易守难攻,进来费劲,出去更费劲,路有点颠忍着点儿大概一个小时咱们就到!”
他的预警没有一个字浪得虚名,这山路颠得跟她上辈子去海南蜈支洲岛上的海浪一样,连绵起伏,翻江倒海。
另一位军属挨着苏林瑾坐,她从车上盘山路就扒着车窗吐,坐在副驾驶座的军官约莫是嫌丢脸,拉得老长。
姜望看着苏林瑾发白的脸色:“小刘,开窗。”
“忍一忍就到了。”副驾驶座上的男人从前斜眼看着自家媳妇,嫌弃出声。
姜望板着脸淡声说:“我媳妇不忍。”
副驾驶座上的男人别过脸去。
他刚看了对方的肩章,惹不起躲得起。
第72章
司机小刘看了眼后视镜,见后排的年轻姑娘半靠着男人,嘴唇发白,心里啧啧称奇了一番,降下车窗露出缝隙。
这下苏林瑾旁边的军属也缓了些许,她偷偷看姜望轻拍着苏林瑾的后背,咬着牙也别过脸去。
山风呼呼得吹进来,吹散了车里的闷气,苏林瑾觉得好了一点,眯起眼看着窗外呼啸而过的风景。
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原始森林,沿着山体浓荫泼洒而下,树林中藏着许多鸟兽,轮胎擦着山路而过惊起一片飞鸟走兽。
这风光,不是一般的好啊。
见她唇角弯起,姜望低声问:“喜欢么?”
苏林瑾清亮的眸中树影婆娑:“喜欢,等我们把东西安顿好了出来逛逛。”
“好。”
司机小刘搭话:“嫂子你说对了,这里别的没有,这风景别处没有!老乡都说这里洒上种子就能种活粮食和菜,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可舒服了!”
“那太好了,北燕冬天太冷了,就想冬天待在暖和的地方。”
苏林瑾知道滇南气候暖和,只打包了一件宽松的牛角大衣进箱子。
这时前排的军官终于别过头来,表情顿时变了:“你们也是北燕过来的?”
“是的,伐木岭军校派驻。”
“哟,一样,我叫李阳。”
“姜望,这时候我爱人苏林瑾。”
对方脸上的笑容刚刚绽开,僵在了一半:“原来您就是姜望……”
这就是那个人还没来,上级领导多次关照要重点培养的团长,年仅23岁的团长,整个华北军区最年轻的团长。
但他很快调整好表情:“原来是姜团长,以后请多关照。”
他没在客气,是真的得求着姜望多关照——毕竟,以后他就算是姜望手下的人了。
盘山公路走完,车子下坡速度重新提了起来。
山脚下的路就没那么颠簸了,果然在一小时之内,车把他们送到了基地里。
从高处下来,很容易发现,这基地就像建在一个口袋里一样,四周群山环绕,密林掩映,从外部经过很难想象里面有一个建设宏伟的建筑。
下了车,苏林瑾看着前方围墙内几排五层的建筑,整整齐齐气势恢宏,内心忍不住惊叹国家的基建这么多年以前已经如此让人惊叹。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从大山的外面把这些砖石运输进来,又是怎么安排劳动力日夜赶工,在这原始森林的深处,建设出这么一座现代化的基地。
“进去吧?”
“好!”
苏林瑾和姜望的行李多,司机小刘停好车后,喊来岗亭值班的新兵,帮着他们和李阳夫妇一起把行李送了进去。
一路走一路给他们介绍,食堂,澡堂,图书馆,教室,教官宿舍区一应俱全。
先要去接待处拿宿舍钥匙,到了才发现那里人头攒动。
小刘说:“这两天来报到的军官多,平时不这么多人。”
接待处的墙上贴着宿舍信息,哪里人最多,都仰着头看宿舍编号在小声商量。
按照姜望的职级,他可以分配到一套两居室的楼房,算是这里比较大的房型。
但紧接着,听见李阳的声音在那边高亢地扬起:“凭什么我不能拿两居室楼房?来之前说了不光解决军属工作还给分配房子,怎么说话不算话呢!”
办事员解释:“同志你稍安勿躁,有一栋楼还没修完,等完工了重新补给您。”
“我理解你们工作,可为什么非要让我高风亮节啊?我看两居室明明还有,你们这是暗箱操作!还有谁跟我一样没分到的?举手我们一起找领导去说道说道!”
另一个办事员见状不对,过来救场:“同志我解释一下,□□的宿舍面积还得考虑职级,咱们总不能让领导一家子住农家院吧,而且最多就一两个月……”
李阳嘲讽地挺了挺肩:“你告诉我什么叫领导?”
他放眼望去就没比他职级高的。
这时办事员脸板起来了。
按照纪律她刚才的话已经过线,当然不能跟着他继续往下说得团级以上吧?
苏林瑾听明白了,不出意外的话,那“被留起来的二居室”有他们俩一套。
她上辈子住的都是普通楼房,邻里之间和睦自然好,碰到极品就不好受了,噪音还是小意思,骚扰和冒犯更影响居住体验。
住过四合院之后,她才懂得中国人的居住智慧,那种院门一关方寸之间的自在,才是极致享受。
说实话,一路过来时看到的教官宿舍,外边看看还行,可那一长排的房型……一梯八户,她宁愿住农家院。
她拉了拉姜望的袖子,示意他低下头:“要不我们去住院子吧?把那套二居室让出来。”
姜望的眼里带着问号:“可能环境不好,而且家务多。”
住白莲胡同那是因为家务都有张妈在做,真要收拾一个院子可不容易。
苏林瑾狡黠一笑:“不是还有你嘛!而且不用担心隔音问题……”
她满意地看到姜望耳朵红了起来。
再说家务活这件事啊,首先人人有份,其次嘛她是不可能全自己干的,再再次,他不是已经露过一手?连做饭都行,其他想必也不在话下。
男人的后背僵了一会儿:“那好。”
他让她留在远处,拨开人群走到办事员面前:“同志,把二居室分给李同志吧。”
李阳嘶的一声惊呼湮没在嘈杂的人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