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30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30节

  郭阳特意打电话问了。
  泾河污染的祸源是城市排污丶工业废水和水土流失。
  市里已经治理了好几年,从上游宁省六盘山矿区,到沿河的城市排污,以及沿河的生态造林。
  但破坏容易,恢复难,想要恢复如初还得长期坚持。
  如今,嘉禾的文冠果林弥补了国家生态造林任务的空缺,大大提升了造林的速度,陇东黄土高原覆绿也指日可待。
  避开平凉和qy市区,道奇车一头扎进了环县。
  这里的地理条件更为恶劣。
  梁峁起伏,丘陵错落,残源间布,沟壑纵横,越往北,风沙就越重。
  当看到流沙堆积路面,填满路边排水沟时,郭阳就知道差不多到位置了,在北边应该就是毛乌素沙漠了。
  「老板,其实你没必要跑这一趟的。」
  道奇车已完全看不出本来的模样,原本白皙的车身此时表面已盖了厚厚一层黄土。
  负责庆阳片区的同样是一名郭阳有点印象的管理层,名叫周凯,出身沙海农牧。
  郭阳说:「该来的,不来也不会知道这里条件这麽艰苦,可能比民勤还难。」
  「这里关注度没民勤那麽高,但其实沙进人退也挺厉害,在风沙最前沿的几个乡镇,因受到风沙危害,有30多户人被迫迁移搬家。」
  郭阳眺望着远处,挖掘机丶推土车等工程机械在坡上忙着修筑梯田丶围埂丶渠道。
  周凯说:「这是在固沟保塬。环县常年年降水量在约300~400mm,是民勤的3倍多,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水土流失。
  所以要建设塬面小型雨水集蓄和排导工程,对塬面径流进行集蓄和调节排导;
  同时因害设防,集中建设回填固沟丶支毛沟治理工程丶排洪管渠工程及涝池等小型蓄水工程。」
  郭阳点点头,这里看样子就知道是难啃的骨头。
  但不啃又不行。
  这里的山梁和丘陵相对不算太高,风沙可以一路向南。
  而且文冠果能源林本来也能算作是沙产业。
  郭阳指着一个绿色比较明显的山头,「那片山的文冠果是春天栽下去的吧,去看看。」
  周凯看了看,笑了,「对,老板眼光好,那是长势最好的一片。」
  「巧了。」郭阳说。
  从历史上看,环县为「沃野千里,群羊塞道」之地,有悠久的养畜放牧历史。
  然而过度农牧也是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灌木和草等生态都被严重破坏。
  再加上黄土高原的地质变化,雨水一冲刷,就成了现在这幅模样。
  周凯所说的固沟保塬等工程则是为了积蓄和调节雨水,属于治标。
  而郭阳在花了半个小时到达的山坡上,看到了治本的希望。
  秋华果实,但这片山头依旧充满生机。
  是从头到尾的生机。
  在生态系统的最上层,是文冠果树,现在虽然幼小,但迟早能长成大树。
  在下层,则是各种各样的草和灌木,有人工播种的,也有自然生长的。
  有些地形特殊的丘陵坡地,则全种的是沙棘和柠条。
  嘉禾自有的沙棘品种,拥有极强的涵养水源能力,只要正常生长,就能留住大部分雨水。
  这地方水的确贫瘠,但利用率也很低。
  全县每年地表水超过2亿立方米,但实际能利用的不到4000万立方米,利用率不到20%。
  现在,不仅要靠这些树留住水,还要靠文冠果树来发家致富。
  郭阳感受着秋风,点评道:「还很幼小,但未来可期。」
  「其实不算小了。」周凯笑道:「这边离武威的苗圃远,地形又比较难搞,整地花的时间多,所以最后分到的苗全是工厂的组培苗,组培苗又都比较矮小,种下去也就半年时间,还要缓苗,能长到现在这个高度,除了管护外,只能说这个品种本身天赋异禀,树势比较强。」
  郭阳也笑了笑,「确实天赋异禀。」
  种子商店对金螺这个品种的评价不仅榨油是一绝,文冠果种子的产量也很突出。
  一般结果多,树势自然也差不了。
  周凯说:「现在就希望早点挂果了。」
  「迟早有这一天。」郭阳掏出手机咔嚓咔嚓的拍了几张照,看了一眼,感觉效果没那麽好。
  「周凯,用无人机航拍了没有。」
  「有,定期用无人机飞。」周凯笑了笑,「昨天刚飞了一次,我发微博上了。」
  「……」
  郭阳感觉头顶飞过了几只乌鸦,「怎麽这也要发微博?」
  「都在发啊!」周凯一脸的理所当然。
  郭阳:「不该发惠农网吗?」
  「也有。」周凯说:「但惠农网都是长视频或者文章,哪有微博方便,一张图片,再随便打几个字就发出去了。」
  「行吧。」郭阳也快要免疫了,他感觉嘉禾大部分人都有微博。
  这可能就有十万个用户。
  再次看了眼高低起伏的幼林,遥远的北边就是毛乌素沙漠。
  「走吧,回了。」
  …
  第397章 种苗
  静宁,瑞阳苹果基地。
  三年前建园时这里还默默无闻,短短半年时间,这片果园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从郭阳离开之后,这里就成了各路果品经纪人经常打卡的果园。
  常津果业的老板刘常做了多年的果品贸易,但想到上次见过的苹果园,还是感到莫名震撼。
  这天,他来到了城川镇,恰好碰到了在山里奔波的唐靖宇,对于电商,刘常其实并没有多大兴趣,其主要目的还是想通过唐靖宇这条线和嘉禾打好关系。
  如果能拿到嘉禾瑞阳的订单就最好了。
  「唐工,嘉禾苹果园瑞阳的销售方案定下来了吗?」
  唐靖宇知道对方打的主意,但在静宁的苹果双十一促销,也还要多依赖常津果业的配合。
  对方不仅有国内外的销售渠道,还有自己的果园,静宁优质的果园都和常津果园有合作关系。
  电商作为一个新渠道,并不被大多数果农所认同,优质是优质果园,这些人的果子也基本不愁卖。
  所以,和常津的合作对于唐靖宇来说显得颇为重要。
  「刘总,集团大老板前段时间去了瑞阳基地,瑞阳很可能不上线蔚来田间。」
  刘常说:「好事啊,那麽好的果子走电销可惜了,就该走出口的高端路线,只有出口的利润才是最高的。」
  唐靖宇笑了笑,说道:「上次我在老板和乔辉总面前都提了常津的名字,不过关于瑞阳的竞争太激烈了,刘总这两天应该去基地看了吧,盯上瑞阳的果商和经纪人可不少。」
  「看了,看了。」
  刘常说:「但对于一个新品种,不少人都还有不少顾虑。」
  唐靖宇问:「有什麽顾虑,是果子外观不好看,还是口感不好?瑞阳那口感只要尝过一次的人就很难放得下。」
  「但毕竟是新品种,现在也没有人下手。」
  刘常是一个矮胖的男子,看起来很老实,一副很好忽悠的样子,实际上很精明。
  「我劝你早点下手。」唐靖宇想了想,将瑞阳要上线五亩换大奔的事说了说,惹得后者讶然了片刻。
  「还是再看看吧。」
  对方如此谨慎,是唐靖宇没有想到的。
  而刘常已一再犹豫的原因,也是因为嘉禾对瑞阳的报价太高了,超出了他的预期。
  产地批发价6元/斤起步。
  算上一系列的推广和关税等成本,出口到目标国的售价至少要10元以上,才有足够的利润。
  在静宁,一共有5家公司有苹果出口的业务。
  刘常相信其他人也不敢下手。
  静宁目前最好的苹果园,去年的产地批发均价也才2.8元/斤。
  嘉禾的瑞阳直接提升了两倍还多,任何一个果商都会感觉到压力。
  晚上,五亩换大奔第二期准时上线。
  因为得到了唐靖宇的提醒,刘常设置了关注,节目一上线就得到了提醒。
  然后就在电脑前和同样关注着这期节目的人观看了这一期的内容。
  如果说第一期是个总结,从第二期开始就就进入了具体的果园和品种。
  这一期的主角毫无疑问是嘉禾和瑞阳。
  嘉禾苹果基地的建园方式,瑞阳的口感都都挺有看点,但刘常却对郭阳极品水果的说法深有感触。
  任何一样水果的出口贸易都没有那麽简单,不仅有各种标准和检测。
  还需要经销商带着这些果品全世界的去参加各种展览和比赛。
  最初的渠道都是这样打开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